() <div id="content"> “在劉馬兩人死后,這個以棋藝確定碧玉象棋保管權的方式,就在兩家的后人之間傳承下來。兩家的后人自然互有勝敗,分別輪流保管這副碧玉象棋! “時光匆匆而過,一轉眼幾百年的時間過去了,時間到了明朝末年的崇禎年間,當時的大明內有農民起義的內患,外有關外的滿金虎視眈眈的外憂,而我們劉馬兩家最杰出的二個人,都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將,追隨著闖王征戰下。” “但李自成最后還是兵敗身亡,做為闖王大將的兩人也不得不逃到海外,并在海外建立了龐大的基業,然而二人的矛盾也在他們在海外的事業達到頂峰時激化了,造成了我們劉馬兩家直到現在都沒有化開的深仇大恨。” 跟著李自成造反的馬家男子叫做馬浩,是一個身材高大,滿臉絡腮胡子的黑臉大漢,看外表的話,會讓人想起三國時期的名將張飛。 張飛是一個粗中有細有人,馬浩也一樣,在他粗豪的外表下其實也有一顆細膩的心,是一個很有計謀的人,在跟隨李自成造反的過程中屢屢提出過很有建設性的建議,是李自成身邊最重要的智囊之一。 而劉家男子叫做劉寬,卻是一個劍眉星目,唇紅齒白的白凈面皮的美男子,如果馬浩看上象是猛張飛,劉寬則看上去象是趙子龍了。 劉寬在李自成的手下地位也不低,是他手下最能打的第一猛將,為李自成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的功勞。 雖然劉寬和馬浩都是有大才能的人,然而歷史的大勢終究不可逆轉,李自成最終還是兵敗身死,而作為李自成手下最重要的將領的馬浩和劉寬只得帶著手下的殘兵敗將一路向北逃亡,最后竟然逃到了當時被稱為羅剎,后來稱為俄羅斯的俄國。 做為當代劉馬兩家最杰出的人物,除了身懷絕技之外,這兩個人的棋藝也很出色,所以那一副碧玉象棋也是由這兩個人保管的,并且那副碧玉象棋也被他們帶到了俄國。 劉寬和馬浩最后帶著人馬停留在了現在的烏克蘭基輔一帶的地區附近,那一年是1644年,也就是清兵入關,明朝滅亡的那一年。 此時的俄國沙皇是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他將于第二年,也就是1645年去世,并將沙皇之位傳給了他的長子阿列克謝。 這個米哈伊爾是俄羅斯帝國享祀三百余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米哈伊爾也可以算是一位開國之君,但他得以登基大寶,并非因文治武功,而是全俄縉紳大會選舉的結果,更是偶然因素多于必然因素的結果,最重要的,還是違反其本人意愿,被別人逼來做沙皇的。 1613年7月11日這一是米哈伊爾的十七歲生日,也就在這一他正式登基,成為俄羅斯沙皇。 米哈伊爾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能力治理國家。他本人性格軟弱,沒有獨立人格,對母親和身邊近臣的話言聽計從,根本不具備一個統治者所應有的意志力。這樣盡管米哈伊爾名義上是沙皇,但實際上大權被掌握在朝中的大貴族們的手中。 1614年,威脅到米哈伊爾的沙皇地位的偽沙皇偽季米特里二世的遺孀瑪麗娜.姆尼舍克和她四歲的兒子被沙皇的軍隊抓獲。為了斷絕后患,大貴族們通過沙皇下令,將瑪琳娜四歲的兒子吊死在謝爾普霍夫要塞大門上,瑪麗娜.姆尼舍克被投入監獄。后來她死于獄中。當時人們對瑪麗娜.姆尼舍克的普遍印象就是,她信仰邪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女巫。在她死后,有人詛咒羅曼諾夫家族,米哈伊爾下令殺死年幼的兒童必將得到報應。不想這個詛咒竟一語成讖,三百年后,少年的末代皇子阿列克謝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遭到槍殺。 嗯,好了,畢竟這是一本,不是俄羅斯歷史教科書,關于米哈伊爾的介紹就此打住,介紹這一個人物的目的在于讓讀者們明白,劉寬和馬浩能夠在異國他鄉建立基業,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能力平庸的沙皇在時下當政,讓筆者繼續講述石寬和車浩的故事。 劉寬和馬浩手下大約有三萬多人,這三萬多人是李自成手下最精銳的部隊,戰斗力十分強悍,當初李自成能夠縱橫下,并最終攻占北京城,造成明朝的崇禎皇帝自殺,與劉寬和馬浩手下這支戰力強到爆表的虎狼之師是分不開的。 在劉寬和馬浩剛剛到達基輔地區時,他們的想法只是能夠活下去,然而不久他們就發現以他們手上擁有的這一支三萬人的精兵,居然可以達到在這里占地為王的目的,于是就在那里建立了地方政權,當地的原住居民當然不心甘情愿被遠方而來的人統治,于是爆發了劇烈地抗爭。 不過這些抵抗者根本就不是劉寬和馬浩手下的虎狼之師的對手,他們很快就被擊潰,于是他們向沙皇米哈伊爾請求出兵來收回被外來者占領的家園。 接到消息的米哈伊爾勃然大怒,馬上派出了十萬大軍圍剿外來者,在這位沙皇陛下想來,以三倍于敵人的兵力,一定可以將外來者一舉輕松消滅。 然而結果卻讓米哈伊爾差一點震驚得下巴都要脫臼,他的十萬大軍居然只過了七的時間就被外來者打敗,連十萬大軍的主帥和他的副將都讓對手給活捉了。 米哈伊爾這才發現對方雖然只有三萬多人,卻是一塊很難啃的骨頭,雖然如果俄國真要調動全部的力量可以將外來者消滅,但是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得不償失的,因為當時的沙俄正在與波蘭在交戰,不可能全力去對付劉寬和馬浩,兩面作戰的話,不定會導致極嚴重的后果,于是在與貴族們商議后,米哈伊爾決定要招安這些外來者。 劉寬和馬浩兩人也明白,以區區三萬人當然不可能對抗一個國家,接受招安并且盡量爭取到優惠的政策是最好的出路,于是在雙方經過艱苦的談判后,達成了以下的協議:劉寬和馬浩在基輔擁有高度的自治權,所有的外來者都成為俄國的公民,而且要從劉寬和馬浩手下抽調一萬人參加對波蘭的戰爭,直到戰爭結束為止。 其實所謂的基輔高度自治,相當于劉寬和馬浩在那里成立了一個型的公國,是那個地方的土皇帝,那里的一切都由劉寬和馬浩二人了算數,沙皇只是名義上對那里具有管轄權而已。 當劉寬和馬浩在異國他鄉終于站穩腳跟,并在那里擁有一片領地時,不久之后,他們之間就產生了裂痕,并最終導致了劉馬兩家結怨數百年。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