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會兒,虎伯虎嬤嬤來向主人稟報(bào),說屋里終于收拾好了。秦柏便叫上妻兒、孫女與學(xué)生吳少英一同進(jìn)屋去。
屋中一切都井井有條。牛氏有些挑剔地轉(zhuǎn)了一圈,又問梓哥兒安置在哪兒了。虎嬤嬤道:“我叫鸚哥帶著奶娘和夏荷,把哥兒送到西耳房去了。那屋子還算亮堂,盤了小炕又暖和,夏荷帶著哥兒兩個人住,一點(diǎn)兒都不擠。哥兒大了,用不著奶娘日夜跟著,奶娘就住到倒座房去。”
牛氏點(diǎn)頭:“這倒罷了,叫夏荷精心些,你再好生照應(yīng)著。梓哥兒年紀(jì)小身子弱,換了地方,可別水土不服,弄出病來。”虎嬤嬤應(yīng)了。
牛氏說完了坐下來,對秦柏道:“這幾間屋子看著還行,只是不如咱們家里住得自在。架上放的都是些什么呀?古董么?還是叫人收起來吧,省得不小心打壞了,還要叫咱們賠。”
秦柏笑道:“不是什么值錢的物件,打壞了就打壞了,報(bào)到仲海媳婦那兒,叫她送新的來就是。”
牛氏撇嘴:“還是收起來吧,不是咱們自個兒的東西,看著也不自在。”
秦柏知道妻子還沒適應(yīng),沒把這侯府當(dāng)成是自已家,只得叫虎伯把東西收起來,又笑道:“屋里空蕩蕩的不大好看。等哪天閑了,咱們到街上逛一圈,買些有趣的玩意兒回來擺著吧。”牛氏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的表情。
秦含真抓緊機(jī)會:“我也要去!”
秦柏倒也不在意,笑著說:“那就一塊兒去。”
秦含真大喜。
秦平有些心疼地看著女兒:“桑姐兒從前最愛到村里四處玩耍,進(jìn)京后定要受許多約束了。你祖父有正事,未必能時時帶你出去,你不要淘氣。等爹有了假,你愛上哪兒,爹都陪你去。”
秦含真萬萬沒想到還有這個福利,更歡喜了,大聲答應(yīng)著,又上前討好地替秦平捶肩膀,個子堪堪夠得著罷了。秦平愣了一愣,臉上很快露出了笑容。
牛氏忍不住好笑地指著秦含真道:“你這小滑頭,也太勢利眼了些。平日里在我面前,小嘴象淌過蜜一樣甜。如今見你老子寵著你,你就只認(rèn)你老子去了,把祖母放哪兒了?”
秦含真忙又跑到她背后捶肩,討好地說:“祖母別生氣。爹每天都要工作,今日難得見他一次,我自然要抓緊時間盡盡孝心。平日您總是在家的,我有的是時候孝敬您,以后包管天天給您捶背,怎么樣?”
牛氏輕哼一聲:“且聽著吧。你若在這院里住著,還能每日獻(xiàn)獻(xiàn)殷勤,若你搬到了別處,還不知道你記不記得這回事呢。”
秦含真吃了一驚:“我為什么要搬到別處去?”腦中卻想起了長房眾人離開前,姚氏好象拉著牛氏說了很久的話。而在那之前,秦簡也跟姚氏說了些什么。莫非是姚氏得知女兒的愿望,見秦含真這邊油鹽不進(jìn),便索性從牛氏那頭下功夫?
秦含真猜得一點(diǎn)不錯,只聽得牛氏對秦柏道:“方才仲海媳婦跟我說起,我才知道,這家里的女孩兒每天都要聚在一處上學(xué)的,專門有個女先生來教她們,聽聞學(xué)問還很好,曾經(jīng)教過太子妃呢。我想著桑姐兒從前在家里時,也是常常跟村里的孩子一處瞎鬧。先時她病著,也就罷了。如今既然都大好了,也別太拘著她。姐妹們在一處,上學(xué)、玩耍,她也有人陪著,不至于一個人孤零零的可憐。況且女孩兒要學(xué)的東西,跟男孩兒不一樣。你教導(dǎo)讀書的孩子是把好手,總不能連女孩兒的東西也會吧?既然有正經(jīng)的女先生,你也省些功夫。若是那女先生教得不好,咱們再讓孩子回來就是。”
這是為了孫女的教育著想,秦柏自然不會拒絕。秦家素來有重視女兒教育的傳統(tǒng),否則當(dāng)年秦皇后也不會被選為東宮妃了。
秦含真見祖父秦柏點(diǎn)頭,便知道自己逃不過去了。平心而論,她也不排斥上學(xué),只是不想搬離祖父母身邊罷了,便說:“上學(xué)是正事,我是該去的。可是也用不著搬走呀?”
牛氏笑道:“也不能算是搬走,只是你三嬸娘說了,上課的地方離清風(fēng)館很遠(yuǎn),每日早起跑過去太麻煩了,倒不如就近住到你二姐姐那兒去。她那院子雖比這里小,說是只有這兒的一半,但只住了你二姐姐一個,倒比咱們院里寬敞些。你去了,除了正屋已經(jīng)有主,其他屋子隨你挑,愛住幾間就住幾間,這便宜不占白不占!你只管拿那兒當(dāng)個落腳的地方。若是時間寬裕呢,你自然還回咱們這邊來。若是功課太忙,你就直接在那邊住著,也省得來回費(fèi)事了。功課有不懂的還可以問你二姐姐,倒也便宜。”
秦含真遲疑:“真有這種便宜可占嗎?我可不信。”她總覺得這是個坑。
牛氏擺擺手:“反正那邊屋子就空在那里,你五妹妹還得再大兩歲才能搬過去,再沒別人能住了。你二姐姐覺得一個人寂寞,你便與她做個伴又如何?有個年紀(jì)相仿的姐妹,平日里說說話,一起讀書,一起玩耍,難道不好么?我因是獨(dú)生女兒,可是從小就羨慕人家有兄弟姐妹的人。”
秦含真道:“可明月塢隔壁就是二房那兩姐妹呀?”
牛氏就更不在乎了:“你理她們做什么?”
秦含真只能去看秦柏與秦平。秦柏微微笑著,并不反對。秦平是無可無不可的,還反過來勸女兒:“先搬過去住幾天試試?若是不喜歡,再回來便是。”
吳少英先時一直沉默,這時候也說話了:“明月塢是在內(nèi)宅中,而這清風(fēng)館卻是在外院。桑姐兒若搬進(jìn)內(nèi)宅,兄弟姐妹們平時尋你玩笑,就不會跑來清風(fēng)館打攪?yán)蠋熈耍蠋熀蛶熌敢材芮鍍粜:貌缓茫=銉合仍囋嚢桑俊彼o秦含真使了個眼色。
秦含真想起兩人先前的對話,明白他這是在為趙陌身份保密著想,便不再多說了。
牛氏便讓虎嬤嬤去傳鸚哥,叫她去給姚氏傳話,說是答應(yīng)了孫女搬去明月塢之事。但因?yàn)槭虑閯倓偛艣Q定下來,明月塢還得收拾房子,而秦含真又得先去挑選未來的住所,所以三房一家還得先逛一圈如今的承恩侯府,把各處院子道路都記熟了再說。這么算下來,秦含真起碼還得等上好幾天才會搬,如今倒也不必著急。
秦含真總記著還要回清風(fēng)館來住的,因此只打算搬些日常必備用品和衣裳被褥過去,只拿明月塢當(dāng)作學(xué)生宿舍便是。但提到要跟過去服侍的人,她便趁機(jī)想要打發(fā)掉那幾個丫頭:“長房借給咱們?nèi)康娜耍缃褚苍撨回去了,總不能叫他們一直留在咱們家吧?我想明月塢那邊,三嬸肯定會安排丫頭婆子的,若是沒有安排,直接讓夏青她們過去也行。青杏還是留在這邊吧?我的細(xì)軟都留在這里,總要有個靠得住的人看家。”
牛氏一口答應(yīng)下來,又吩咐虎伯:“一會兒行李收拾好了,你就叫金象來,把人都給領(lǐng)回去吧?這院子就這么大,咱們自家?guī)淼娜司蛪蚴箚镜牧恕H魧?shí)在需要添人,咱們再到外頭買去。”
虎伯應(yīng)了一聲,猶豫了一下,又笑道:“也不一定要上外頭買。侯府里的下人,許多都是舊時的家生子兒,平反后又重新投奔了來的。這些人里說不定還有當(dāng)初老夫人陪嫁來的,或是侍候過老爺,卻又不知道老爺回來過的。若他們對老爺還有忠心,兒孫里頭有人現(xiàn)今沒有差使的,叫來侍候,豈不是比外頭買的更知根知底些?別的不說,光是這規(guī)矩,就比外頭的人強(qiáng)。”
牛氏也不反對:“你們夫妻看著辦吧。我原也不懂得這些,只是叫來的人得老實(shí)可靠才行。”
秦柏向虎伯點(diǎn)點(diǎn)頭,虎伯忙笑著退了下去。他當(dāng)年回到侯府養(yǎng)身體的時候,也曾受過人家的恩惠。雖說三十年過去了,但欠下的人情,該還的還是要還的。
牛氏看著該吩咐的也吩咐得差不多了,剛吃飽了飯,如今已經(jīng)歇過去,卻有些犯困了,需得小睡片刻。秦柏便對秦平道:“你今兒是告了半天假,出來接我們的吧?時候差不多了,就回去上差吧。要用心辦事,不要辜負(fù)了圣上的信任。來日等你休沐,我們一家再好好說話。”
秦平答應(yīng)著,又遲疑了一下:“父親,若是圣上詢問您是否已經(jīng)到了京城……”
秦柏怔了怔,苦笑了下,回答說:“圣上若有垂詢,你自當(dāng)如實(shí)啟奏。但若圣上不問……你就不必特意提起了。你大伯父那邊會在合適的時候,把事情奏報(bào)上去的。”
秦平心中有些困惑,但還是答應(yīng)下來。他與牛氏再說了幾句話,又囑咐了秦含真半晌,方才離開。他這一走,就得快馬直奔皇城了。畢竟他今日只得了半天假,這會子已經(jīng)有些遲了。
他一走,秦柏就問起吳少英:“廣路在何處?”吳少英忙將剛才與秦含真商量的結(jié)果告訴了他。秦柏想了想:“確實(shí)是我疏忽了,那就讓少英暫時以你表弟的身份住在外院,等桑姐兒搬去明月塢,就讓他挪進(jìn)清風(fēng)館來。東廂房雖然大多數(shù)時候都空著,但若給廣路住,侯府的人肯定會好奇他的身份,不如把東耳房收拾出來給他,外人也不會多想。”
牛氏不解:“說他是我娘家的小輩又怎么了?我是秦家三太太,這府里的人多少得給我點(diǎn)面子,對他客氣些。若說他是少英的表弟,定會有人沒眼色地瞧不起人。何苦叫他受這個閑氣?”
秦柏道:“若他是你的小輩,大嫂說不定要叫他過去見面,送些見面禮的。這又何必?少英的親戚自然是外人,內(nèi)宅女眷不會多事。這事兒是我想得不夠周全,少英的主意很好。反正就是這幾天的事,等廣路父親得了信,后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牛氏這才不再多說。
秦含真有些好奇地問:“祖父,您要怎么聯(lián)系上趙表哥的父親呢?”
秦柏微微一笑:“我方才已經(jīng)從你大伯祖父處探過信兒了。廣路的父親如今并未住在京城遼王府,圣上另賜給他一處宅子,在臺基廠左近。因是新近遷居,他那位新婚夫人還住在遼王府內(nèi)。這時候遞信過去,正是時候。”(未完待續(xù)。) </p>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