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秦伯復(fù)如何沖著楚家的旁支庶房子弟耍威風(fēng),殿試很快就過去了。
今年殿試,秦簡與壽山伯府的余公子都放棄了,準備三年后再考,但秦錦華的未婚夫婿唐涵,還是在父親的勸說下,參加了殿試,努力再試著拼一回。
除了唐涵以外,秦柏門下的王復(fù)林、于承枝與胡昆,都參加了殿試。據(jù)他們考完回來后的感想,覺得自己發(fā)揮得還可以,還是很有機會進入二甲的。
至于唐涵那邊,秦簡也去打聽過,說是感覺也還不錯,遇到了有些象曾經(jīng)寫過的題目的考題。當(dāng)初唐涵是拿著自己的文章去請教過幾位長輩的,得了不少指點,如今這些指點有好些都可以直接用在應(yīng)試的文章里,可以說是走大運了。而他在這個題目上,也曾經(jīng)有過些自己的獨特見解,并不是所有長輩都同意他的這個想法,但他猶豫過后,還是寫在自己的文章中了。也許有些冒險,但唐涵覺得,如果不能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那這文章也就沒有意義了。
秦簡私下拿著殿試的題目,在秦柏面前做了一遍,發(fā)現(xiàn)這個題目其實有點難度。他若是沒有放棄,估計寫出來的文章不會象唐涵那樣有獨特的見解,隨時有可能落入俗套之中,泯然眾人矣。再加上他文采方面的欠缺,即使真的參加了殿試,成績也絕對好不到哪里去,落入三甲簡直就是板上釘釘。看來他放棄是對的,他的火候還不足,需要再努力幾年。
殿試的榜單兩天后就出來了。結(jié)果也是皆大歡喜。
王復(fù)林和唐涵的名次都比會試時更高些,前者排到了七十多名,后者則是提高到了一百出頭,進步十分明顯。至于于承枝與胡昆,前者水平維持不變,還在一百五十上下,但后者卻退步了不少,在一百七十名左右。今科二甲考生取了一百八十名,也就是說,他們四人全都名列二甲,不曾落入三甲的同進士行列中去。
所有人都歡喜不已,胡昆則是暗暗抹了一把汗,為自己幾乎落入三甲的成績慶幸。其實他會試時的成績挺不錯的,在百名之內(nèi),沒想到殿試會落后這么多,看來他寫的文章不太合考官心意。還好他基礎(chǔ)不錯,文采也可以,否則若是再落后十名,成了同進士,那就真真要吐血了。
其余人也在為胡昆慶幸。其實大家都不太明白,為什么他的成績會忽然落后這么多。不過考慮到考官們會有不同的喜好,估計他是運氣不好,寫的文章不投殿試考官的緣吧。還好他的名次雖然掉了許多,也沒掉出二甲之外。反正他本來的成績,也很難選進翰林,是在百名之內(nèi),還是二甲末梢,其實差別也不大。
王復(fù)林今科成績最好,但名次也不算高,比起師兄吳少英二甲二十六名的成績,要差得遠了。他心里挺遺憾的,對秦柏與同窗們道:“我兄長還盼著我能通過館選,進翰林院做庶吉士呢,如今看來,怕是懸了。”一般只有殿試頭甲得主以及二甲名次靠前的進士們,才能考入翰林院再讀三年書,三年后出來,身份就不一般了,能力足夠的話,入閣拜相也不在話下。名次考后的,則希望渺茫許多,一般都是直接授官上任了。
秦柏則對王復(fù)林道:“你也不必太早泄氣,試著考一考也好。館選是在四月中,你本來基礎(chǔ)就好,多向你兄長請教,未必沒有希望。實在不成,也不過是稍晚幾日授官罷了。”
王復(fù)林想想也對,頓時又充滿了勇氣,臉上露出笑容來。
于承枝與胡昆都放棄了庶吉士考試,選擇直接授官。他們的成績本來就有限,也不想去跟別人競爭了。早早授了官,他們也好回鄉(xiāng)祭祖去,然后再帶著家眷上任。倒是官職的選擇,他們還得跟老師秦柏好好商量商量,也要征求一下王復(fù)中的意見。
王復(fù)中暫時沒有什么意見。他歡喜得不得了呢。雖然他自從任了侍中之職,便一向低調(diào)得很,但如今弟弟高中進士,兩位師弟兼姻親也榜上有名,他們王家等于是一下添了三位進士,前途更加光明,他也不再是獨力支撐了,這等喜事,怎能不好好慶祝慶祝?弟弟能不能通過館選,進入翰林院,都不是太重要,以后再提也不遲。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得先擺酒席慶祝——當(dāng)然是只限親友,不請外客了——然后還得鄭重備上一份大禮,送到老師秦柏面前,謝過秦柏培養(yǎng)他們兄弟以及同窗們的恩情。
王家謝師謝得很是正式,也挺熱鬧的,京城上下流傳起了各種小道消息,而永嘉侯秦柏的“明師”之名,也徹底傳開了。
那些不為人知的學(xué)生除外,拜在永嘉侯秦柏門下的學(xué)生,只要是上京參加會試的,基本都能有所斬獲。王復(fù)中、王復(fù)林兄弟就不提了;外放的吳少英,還有今科的于承枝與胡昆,都高中二甲;曾經(jīng)向秦柏求教過的唐涵也成了進士;還有秦柏的嫡親侄孫秦簡,雖然放棄了殿試,但在會試中是榜上有名的,傳聞是嫌名次不好,擔(dān)心會落入三甲,才想要下科再考。
如此算來,秦柏門下簡直就是人才濟濟!但凡得他悉心教導(dǎo)過的學(xué)生,就沒有不高中的。就算是年紀輕輕、根基不算牢固又一向沒有才名的秦簡也不例外。這教學(xué)水平簡直驚人!京中幾位深受人敬重的名師,雖說收的學(xué)生比秦柏更多,但還未必有他的效率呢!
還好秦柏的學(xué)生們名次有高有低,文風(fēng)也有參差,胡昆更是會試成績不錯、殿試卻一落千丈的典型,明擺著就都是憑真材實學(xué)考得的功名,并沒有什么見不得人的貓膩,否則各種閑話還真是擋不住。但也正因為他們都是靠真材實學(xué)考得了這樣的好成績,秦柏調(diào)|教學(xué)生的本事,才真正被人重視起來。
一時間,想要拜在秦柏門下求學(xué)的學(xué)子頓時多了許多。好幾戶皇親勛貴人家托人捎話,想要讓家中晚輩上門拜訪,一些官宦人家則是為自家子弟求上門,想要成為秦柏的新學(xué)生。哪怕不能正式拜師,能跟著秦柏讀兩年書也好呀。不但能在學(xué)業(yè)上有所長進,將來考得功名,有一位國舅爺做老師,說不定還能在皇帝與太子耳邊留名呢!
秦柏哪里會不知道這些人的打算?他年紀也大了,教完秦簡之后,暫時不想再教新學(xué)生。或許等到家中的孫子、侄孫們大些之后,他會有興趣指點指點他們的學(xué)業(yè),但現(xiàn)在?看著這些求上門來、目的明確又心思不純的官宦權(quán)貴子弟,他還真提不起什么興趣,除非當(dāng)中有哪個好苗子,能讓他動心吧。然而,真正的好苗子恐怕早就被名家收了去,哪里還能耽擱到今日,才便宜了他呢?
秦柏淡定地通過幾位來往比較多的士林友人,向外傳遞了信息,表示暫時不想再收徒了。他如今是外戚,總是要避嫌的。王復(fù)林等人是他從前在微末時收的弟子,秦簡則是自家晚輩,教一教無妨。但他真的沒打算再培養(yǎng)出幾個文官苗子,進入朝廷擔(dān)當(dāng)要職啊。
這時候,外界才忽然想起,永嘉侯秦柏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個外戚。
太子妃的娘家父親唐老尚書成為外戚之后,就沒再擔(dān)任過主考官。太后娘娘的娘家兄弟們在成為外戚之后,也沒擔(dān)任過學(xué)官或考官一類的職務(wù)。外戚確實在這方面是有禁忌的。眾人能理解秦柏的決定,但心里更為惋惜了。不過不要緊,不拜師也沒什么,孩子們還可以時常上門去求教學(xué)問呀!沒有師生之名,卻有師生之實,效果還是一樣的!
秦柏對此頭痛不已,只能想辦法一一婉拒。實在婉拒不了的,才略為指點一二,但這不是長久之計,他得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了。
為此他還跟老妻牛氏商量:“天氣漸暖,我們橫豎閑著,不如到莊上去住幾日,散散心?咱們夫妻倆也許久不曾出門游玩了,趁此機會,我也多陪陪你。”
牛氏知道他為什么要出門:“你想躲人就躲人吧,怎么還拿我做借口?別叫外面的人知道了,暗地里埋怨我。”說完了又想笑,“這么為難么?大不了求皇上替你說句話,叫那些人別來煩你就是。”
秦柏嘆氣:“事情哪有這么簡單?皇上日理萬機,我怎能拿這種小事去煩他?況且,也沒有這個必要。”
牛氏道:“你要是真想到莊子上住些日子,我也隨你。但咱們上下這一大家子,不可能都隨咱們?nèi)サ摹F礁纭哺缍加胁钍拢哺缦眿D要照看兩個孩子,府里也離不得人。只怕連含真都不能陪我們一塊兒去,安哥媳婦如今還不能獨當(dāng)一面。”
秦柏笑道:“那就誰都不帶,只你跟我兩人去就好了。平日里你總為兒孫們操心,如今也該暫時放下他們,只顧著我一個人了。”
牛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紅了臉,輕拍了他一記:“當(dāng)著孩子們的面,胡說什么呢?!也不怕人笑話!”心里卻是美滋滋的,很快就答應(yīng)了丈夫的請求,決定等秦錦華生日一過,他們老夫老妻就出城去住上一兩個月。
秦含真裝作啥都沒看見的樣子,在一旁嗑瓜子兒。她其實對狗糧沒什么興趣,如今被人塞到臉上來了,忽然很想念未婚夫,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能倒塞一把狗糧給祖父祖母嘗一嘗?
而秦安之妻小馮氏,則有些心事重重地看向了窗外,心里想起了久未有音信的弟弟馮玉庭。若沒有意外,他如今本該早就到達京城了,說不定還能拜在公公秦柏門下,正式成為公公的學(xué)生,那是多大的榮耀呀?可惜如今是不能成事了。公公以后多半也不會再收徒。弟弟到底知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么?他為何一直沒有消息?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