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
蒼離神念燭照周山之上,心中暗自揣測著。
蒼離誕于周山,并于周山之上修行一十二元會之數,對于周山的一草一木了若指掌,卻重未看見過一尊‘門’。能得燭龍如此看重的‘門’,必定有著非比尋常的奧妙。
蒼離心中雖忌憚燭龍,卻篤定周山定有大密,修行至祂與燭龍這般高度,早已明了一切真實虛幻,言行舉止皆與本心本意相合,一舉一動間皆被冥冥中的大道所關注。
心口不一,口蜜腹劍,只是徒增煩惱,與道心、道途無益。
這也是為何兩尊神圣只是口頭上的約定,卻都篤信對方不會失信的緣故。修行之路,必先誠與己,方能誠與道,不然只是一場大夢罷了。
燭龍仰著頭顱,目光炯炯,似是要看透厚厚的清氣,看到混沌的沉浮。
這里是周山之巔,支撐著無盡的陽清之氣。開辟地至今,清氣無法下沉,濁氣無法上升,在歲月的累積下形成了厚重的大地,與無盡的蒼穹。要想在這無盡的蒼穹中找尋某種東西,難度不亞于大海撈針;哪怕只是在周山范圍內的蒼穹尋找,也是機會渺茫。
燭龍的心神沉浸在無盡蒼穹中,苦苦探尋著蒼穹內的一切奧秘,這里是離‘’最近之地,也必定是那一尊‘門’的藏匿之處,‘它’于‘’一體。
蒼離在旁冷眼看著燭龍如癡如狂的探尋著,祂雖不知那座‘門’有何玄妙,但此刻的祂終于知道了這尊司掌時間的神圣對那座‘門’的執著,與祂初見時的淡然、高傲可能并非全是掩飾。
……………………………
蒼離終于見到了燭龍一直道的‘門’,那是一尊古樸石門,表面沒有任何云紋修飾,也沒有祥瑞云光襯托,‘它’就似一尊普通石門,屹立在地虛空,被無盡的陽和清氣籠罩著。
燭龍這一找就找了近千年,方在周山頂峰的中央蒼穹處尋得。
在燭龍找到時,一直以神念關注燭龍的蒼離,也在第一時間知道趕到了‘門’所在的虛空。
蒼離看到滿臉狂熱的燭龍,試探的問道:“燭龍道兄,不知這‘門’有何玄妙,讓你這般失態。”
在蒼離與燭龍對峙時,兩者僵持許久,互相機鋒頻頻,誰也服不了誰,無奈之下只能約定,找尋到‘門’后,一人參悟一會元,哪尊神圣先一步與‘門’氣機契合,就歸屬于那尊神圣。
然而兩者雖有了約定,但燭龍每當蒼離詢問‘門’有何奧秘時,祂總是顧左右而言他,不肯正面告知蒼離。
燭龍深深的呼出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起伏的內心,目光依舊不肯挪開石門,道:“維之門。”
仿佛回應燭龍一般,那尊石‘門’轟轟作響,攪動無邊云海,好似一個大漩渦一般,鯨吞著周圍的陽和清氣。
蒼離臉色大變,目光駭然的看著那一尊鯨吞一切的石‘門’,喃喃自語,道:“吾早該想到,除了‘它’,其它神物又怎能讓你如此煞費苦心。”
維之門,蒼離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盤古氏劃分清濁時,孕育了祂的青蓮亦隨之道化,三千層蓮花化做三千大道融入這方世界,運轉地玄黃,三千先神圣則是三千大道在世間的顯化,因此先神圣才擁有諸般大道權柄。
而一十二萬九千六百瓣蓮葉,則化為先神物平衡地,有一十二萬九千六百瓣蓮葉,就有一十二萬九千六百之數的先神物。
先神物并非家言的先靈寶,兩者并不等同。先神物是青蓮蓮葉與盤古世界的某種概念結和,顯化于世間的瑰寶。無需生靈掌控,也能爆發出絕強的法力,只是威能受所合概念的限制,與之相應的概念愈強,神物所能發揮的威能也愈發強大。
維之門,就是這樣一尊先神物,也是最強的先神物。
因為,與‘它’相合的概念是‘’,‘’意虛無高渺難測,捉摸不定,‘它’是‘’在世間的象征,能勾連‘意’,支配這茫茫蒼穹,蕓蕓眾生,擁有著堪比第十重證就先之道的無上威能。
先神物中能與‘它’相提并論的,唯有另一尊‘門’,與‘地’相合的地維之門。
傳聞,哪尊神圣掌握了維之門與地維之門,并將兩‘門’化二為一,就能成就盤古世界執掌者,一言一行猶如‘意’,為盤古世界最高成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