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兩人整理了衣著,洗漱完畢,天色已經(jīng)麻麻的亮了起來。
董承乾的神色,已經(jīng)完全恢復(fù)了正常。出得東廂房來,他依次向守在靈堂的親戚們道謝。而親戚們,也自行的分成了三班倒,以確保靈堂時時有人。
董承乾和董嘯走入第三重院落,既曾祖父董玉則老兩口、祖父董坤源老兩口、幫廚董淑云阿姨居住的這重院落。
董承義兩口子和董淑云已經(jīng)開始了忙碌,準(zhǔn)備早餐。
按照傳統(tǒng),白事這幾天,早上是紅棗小米粥,以幾種時蔬燴炒的素菜,籠蒸的大白面饅頭。
而董玉則和董坤源分別住著的東屋和東間房,已經(jīng)亮了燈,有了響動。不出幾分鐘,略早起來的董坤源爺爺和奶奶,應(yīng)該如廁洗漱完畢,開始去伺候董玉則曾祖和曾奶洗漱了。
董玉則和老伴,雖然一個年屆96歲,一個也已經(jīng)94歲,自己如廁,行走,吃飯,基本日常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洗漱,卻已經(jīng)有一定的困難。
這個,就由董坤源和老伴來代勞了。董坤源和老伴,一個七十有三,一個七十一歲,只要身體健康,再給老爹老媽洗幾年臉,刷幾年牙,還是不成問題的。
董坤源心細(xì),一推門,先老伴出來,看到院落中忙碌著準(zhǔn)備早餐的幾個人,里邊竟然還有董承義和他的老婆,而且一看準(zhǔn)備的量,也大大超過平時所需了。
再定睛一看,兒子董承乾和孫子董嘯,都表情嚴(yán)肅低落的走了過來。
董承乾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揉了一揉,再定睛看,確實是自己最心愛的孫子董嘯。
頓時,他的一雙老眼,就涌上來淚花。
自己的孫子,回來了。
董坤源張了張嘴,沒說話,下一刻,董嘯就走上前,直接抱住了爺爺,這時,奶奶也走出了門來,董嘯放開爺爺,又抱住了奶奶。
這一下,把兩個老家伙,可是高興壞了。
奶奶直接說,“董嘯,奶奶實在是想你啊,你回來了,回來了,……”
說著說著,就樂得淚水溢出了眼角,這是快樂的淚。
……
影視劇當(dāng)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年過七旬的老人,在聽到兒孫去世,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慘消息后,就一病不起,甚至當(dāng)場暈倒的情況發(fā)生。
往往是,黑發(fā)人剛走,白發(fā)人就抑制不住傷痛,不久后,就跟兒孫一起去了。
但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因為,人都是有牽掛的,越年齡大的人,牽掛越多越重。
大凡活到七八十歲,甚至九十多歲過百歲的老人,在這一生的長河中,什么樣的大風(fēng)大浪沒經(jīng)歷過,而什么樣的悲歡離合,又沒有經(jīng)受過。
在身體還能夠生活自理的情況下,精神力和精神狀態(tài),那絕對是無比的堅韌。
有一個詞,說是“老小孩”,說的正是,這人老了,越老精神狀態(tài)越往小的走,其實,就是說,老人跟小孩子一樣,高興起來,樂呵呵個沒玩,但說不高興,立馬就哭了起來,數(shù)落了起來。
但不管哪種情緒,都是轉(zhuǎn)瞬就忘,重歸平靜。
可這牽掛,卻始終無法忘記,無法割舍。
而董承乾和他老伴,離“老小孩”那一步,還差得遠(yuǎn)。就算是董玉則兩口子,九十多歲高齡,那也還是正常的老頭老太太。
所以,當(dāng)董承乾知道崔凌玉去世的消息時,只是大大的愣了一下神,內(nèi)心涌上一股苦澀。
董嘯和董顏剛剛長大成人,你崔凌玉就去了,董承乾正是需要人陪伴、照顧的年歲,你就去了。
你這去的,實在不是時候啊。
董玉則的表現(xiàn),更是波瀾不驚。
董坤源、董承乾和董嘯爺孫三代依次進(jìn)入董玉則的起居臥房時,董玉則正在穿鞋子。
聽到兒子董坤源沉悶的說道,“爸,你的孫媳婦,崔凌玉,沒了,去世了。”
董玉則捧著鞋的雙手一松,身子一緊,整個人都愣了,鞋子也”撲通”一聲掉在地板上。
董坤源緊張的正要跑過去看一看父親。
卻見父親的身體,又動了,他重新?lián)炱鹦,長嘆了一口氣,說道,“這老話說的啊,死了誰,苦了誰啊!
說完,自顧自穿鞋子,就跟沒聽過這個消息一樣。
但這句話,卻是莫明的讓人心酸。
真沒想到,大家一起擔(dān)心的,兩位老爺子接受不了崔凌玉去世的消息,就這樣結(jié)束了。
這可能真是,第一,老爺子們,畢竟是一輩子了,大風(fēng)大浪經(jīng)歷過來了,生與死看得太多了,也就看淡了。第二,老爺子們有牽掛,這牽掛在董記面館和董嘯身上,人一旦有牽掛了,除對牽掛的人和事之外,對其他很多事情,就能自動看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董嘯回來了,而這次回來,就不再離開了,就留在丹陽,留在家里。
這個被三代人寄予厚望的董家大院和董記面館最年輕最新一輩的男丁,終于長大成人了,終于明白并理解了自己生而該承擔(dān)的責(zé)任了。
……
早飯過后沒一個小時,土板店老板,已經(jīng)把梧桐木棺材給運(yùn)了過來,不用董家大院的人動手,老板帶來的幾個精壯小伙,已經(jīng)用得力的圓木加專用的繩索,把棺木抬到了靈床所在的位置。
而同行的上大漆和入殮的師傅,也同時到了。
在師傅的指揮下,一行人,將棺材放置在靈床的一旁,待師傅上完漆,漆干之后,就舉行入殮儀式。
按照土板店老板的安排,這上大漆和入殮的師傅,自然也不敢怠慢。
在兩個精壯小伙的搭手幫忙下,師傅先給棺材整體上了一遍膩子。這膩子大抵是清漆和石灰粉按比例調(diào)成的。
本來,這梧桐木本身就是色澤亮、花紋美,這膩子上完,更顯出一種夢幻般的色澤。
師傅也介紹說,“這梧桐木硬實耐腐,如果條件適宜,恐怕能保持千年以上不腐。”
按照通常的感覺,這上膩子,上漆的過程,既刺激難聞,又得等待很長時間來干結(jié),但事實上,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品種的漆料,味道已經(jīng)很淡了,對這種難聞和對人有害的氣味,在生產(chǎn)制作過程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處理。
并且,上一遍膩子,上一遍漆之后,所需要等待的時間,已經(jīng)大大減少。
之前,需要等待一天以上,或者至少半個白天。而現(xiàn)在,最多一個小時,已經(jīng)足夠。
上完了膩子后,師傅就開始在棺材上雕刻各種圖案。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