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陸行政院最高長官毅然宣布,掀起一場清潔能源的全民戰爭,用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核能發電、海洋潮汐能發電,快速,而非逐步,替代目前華夏大陸火力發電占據85%以上份額的狀態。
讓大地變綠,讓天空變藍,讓河水變清,讓遭受經濟發展污染的“惡魔式”發展,徹底與華夏大陸絕緣。
董記集團,不管是切實想進入這個行業,重金投入運營云海風電也好;還是只是想搭上能源發展的便車,僅僅從一個樣板工程出發,卻沒想到,因天時地利人和,還有錢多,經營出了一個太陽能巨頭。
但兩者,卻都趕上了華夏大陸清潔能源發展的快車道。
特別是云海太陽能公司,在目前年發電能力264億度電清潔太陽能的發電基礎上,幾乎每個月,都能新增至少15%的發電能力。
隨著云海太陽能公司和云海機械制造公司,包括為兩家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分布在華夏大陸各大行省的上萬家公司,將全副精力,都投到了屋頂太陽能發電改造和太陽能路燈的安裝過程中。
最保守的估計,從2017年10月開始,到2019年10月止,云海太陽能公司的年發電能力,將達到6570億千瓦時以上。
加上云海風電屆時形成,501座150兆瓦風電場的年發電量3200億千瓦時以上。
到時候,董記集團的風電和太陽能電兩個項目,將形成年度超過9770億度電以上的發電規模,這是保守的估計,實際發電的能力,將達到10000億度電以上。
而過去五年以來,2013年到2016年,華夏大陸的年發電規模,分別達到了5.37萬億千瓦時、5.79萬億千瓦時、5.82萬億千瓦時、6萬億千瓦時,那絕對是需求增加迅猛。
尤其是還有兩個月就要結束的2017年,按照最低限度的預計,年發電量都將超過6.5萬億千瓦時。
而最讓人無語的是,實際用電量,只有2015年一年,是略有盈余,其余年份,均是超出幾百億千瓦時。
沒得說,這短缺的電,只能呈現為兩種狀態,一種狀態,就是停電限電;另一種狀態,就是通過全球九大陸海底電纜,從其他大陸調電了。
而調電的價格,那幾乎相當于是太陽能電的價格了,每一度電,都是4元華夏幣上下。
與其從其他也缺電的大陸高價調電過來,不如轉而扶持華夏大陸本身的清潔能源發電企業。
正是在這個勢頭和機遇之上,在華夏大陸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和開放已經進入深水區的時刻,在“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之下,一個呼之欲出的民電之王——董記集團已然挺立到世界清潔能源的前列。
就算按照華夏大陸年發電量,一年4000億度的增長速度,到2019年結束之時,華夏大陸的年發電量,將達到7.3萬億度電的發電量。
而董記集團,以年發電量1萬億度電的體量,占據七分之一弱。
董記集團,成為華夏大陸和世界九大陸,不可小覷的世界級的清潔能源企業,董嘯,也成為世界清潔能源和能源雙領導的真正民電之王。
……
得益于云海無人售賣機、云海風電和云海太陽能三大業務的強勢增長,2018年初的時候,董記集團年預計營業額,悄然由3800億元,井噴到了6500億元以上,其中,面食和調味品業務,高達2700億元以上預估,云海風電,高達2000億元華夏幣以上預估,云海太陽能達到1000億元預估。
其他像農業種值、食品調味品研發、機械制造、電影院、酒店、城市休閑廣場、電影拍攝制作等業務,尤其是無人機制造和機械制造,總體高達1200億元的營業額。
董記集團的預估年營業額,離7000億元華夏幣,僅100億之遙。也就說,只要2018年再努力一點兒,董記集團的年營業額,就將突破7000億元大關。
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董記集團的營業額,將達到云海集團的三倍,而估值,也遠遠甩開云海集團3萬億元華夏幣的估計,至少5萬億元以上。
按照世界九大陸各調研和數據機構,針對董記集團的營業額和市場估值,平均達到7500億元,和9萬億元的估值。
董記集團的估值,直接是較高額度的12倍年營業額之多。
當初的巨象和小蛇,巨象還是那個巨象,但小蛇,已經騰蛇化龍,一飛沖天了。
2015年初,董嘯破釜沉舟,準備將千年面食世家唯一的一家董記面館,砸下董氏家族四代人全部積蓄,做大做強的時候,那種實力和積蓄,在跨國大企業云海集團,這只巨象面前,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這只巨象只是隨便的步行,都足以踏死董記集團這條小蛇。
也是因著堂哥董驚云是云海集團董事長兼最大股東的身份,同時,云海集團也想進一步擴大華夏大陸這個腹地巨大,人口眾達14億,世界九大陸唯一超巨大型市場的業務,所以,才勉強出資,占了董記集團一定股份。
可三年過去了,此消彼長,云海集團經歷了營業額緩慢增長、保質劑事件打擊帶來的業務下降、得益于董記集團加盟控股及董嘯入職后,業務終于停止出血,重新開始緩慢增長。
但董記集團,卻是突飛猛進,戰略業務選擇的正確,新的藍海領域的先行者,再加上最為關鍵的充足資金的保證,畢竟,董記集團的所有業務,除農業種植和電影拍攝制作外,基本上都是快消品類。
而農業種植和電影拍攝制作,也基本上是為集團本身的快消品服務的,所以,現金流對于董記集團來講,只要業務存在和增長,就會有源源不斷,越來越好的現金流涌入。
于是,象蛇之相,三年之后,易位換形,變成了象龍之勢。而且,象還是那只大象,但龍,卻是皇皇巨龍之勢。
蛇吞象,難;但巨龍吃巨象,是很現實的事情。
2018年元月,晉川行省大地,降下了首場瑞雪,這時,董嘯已經在考慮,整體收購吃下云海集團的事情了。
云海集團剩下的品類繁多、贏利能力強大的日用消費品業務,確實讓人垂涎不已。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