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朱仙鎮會戰2
【今天的第二章奉,八千字更新,求求收藏訂閱啊】
新城地界,宋獻策的營寨。手機端 m..
“殺啊”
崇禎十五年一月二十五日,天色還沒有完全亮,宋獻策的大營遭到了明軍的襲擊。
猝不及防之下,宋獻策的大營,還真被方國安給一舉攻破了。
整整五萬多明軍士卒,在方國安和楊德政兩名明軍將領的帶領下,殺入宋獻策的大營,士氣高昂。
這一次,方國安率領絕大部分都是他的人馬,還有一部分楊德政的人馬。
方國安也算一個很有能力的明將,所以他手下的士卒,也是和除了虎大威所率明軍人馬外,最強的一支明軍隊伍。
而這一次,方國安得到丁啟睿的死命令,是不顧一切的進攻宋獻策所部,不僅要將其打殘,還有抗住闖軍可能派來的援軍。
丁啟睿是要給李自成,造成一種假象,那是他們真的沒糧食了,不顧一切的殺向開封。
丁啟睿相信,李自成絕不會放過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一定會拼命的阻止他們朝開封靠攏。
因為丁啟睿的命令,這一次方國安是動了真格了,不惜將自己的壓箱底的精銳部眾都派出去了。
只因為,丁啟睿向方國安保證,等這一戰答應了,他會想崇禎申請,封方國安為征北將軍,領河南總兵官。
正是因為丁啟睿開出如此高的價碼,讓方國安這一戰是真的拼命了,沒有絲毫保留實力的意思。
再加,臨出征前,丁啟睿拿出了從崇禎那里得到的,唯一的三十萬兩銀子,全都發給了出征的將士,鼓舞他們的士氣。
這一戰,方國安這邊是最重要的環節,他在前面一定要打的夠兇,才能讓李自成信以為真。
一來,他親自帶著手下最精銳的三千人馬,突進宋獻策的大營。
使得猝不及防的宋獻策,還沒來得及調集人馬,被方國安給沖散了。
此時,宋獻策的大營,一場混戰正在進行,即便是讓方國安成功突襲,殺進了大營,宋獻策也沒下令撤退。
他不能撤,他得到李自成的死命令,是死死扎在新城,擋住明軍北撤之路。
“殺”
方國安親自陣,提著刀,瘋狂屠戮那些闖軍士卒。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隊又一隊的明軍士卒,此時他們士氣高昂,殺氣騰騰,不斷屠戮著闖軍士卒。
由于這一個多月和明軍的不斷戰斗,宋獻策手下的八萬協從軍,也減員兩萬多人,幸好他那五千精兵沒有多大損失。
此時,由于方國安趁黑殺進來,讓闖軍造成極大的混亂,這個時候的宋獻策無法完全指揮所以隊伍。
方國安早謀劃好了,在他們突入闖軍大營后,立即以他手下骨干精銳將士為主,分出好幾支箭頭,向著前方瘋狂絞殺追擊潰敗的闖軍士卒。
噗嗤
方國安一刀砍死一名闖軍士卒,舉刀怒吼,他的勇武極大的激勵身邊的明軍將士,一個個都嗷嗷叫著追殺著闖軍士卒。
“頂住,頂住,不許撤,全都不許撤。”
一名闖軍將領瘋狂吶喊著,試圖阻止周圍闖軍士卒的潰敗。
嗖
結果,一支箭鏃飛來,直接扎進他的脖子,讓他握著鮮血噴漿而出的脖頸,眼神絕望的倒地。
“將軍,不行了,頂不住了,前面明軍的攻勢太猛了,弟兄們已經頂不住了。”
后面的宋獻策大帳前,一名闖軍將領跑過來,一臉驚慌的喊道。
“慌什么,我們還沒敗呢”宋獻策此時倒還顯得鎮定自若,呵斥那名慌張的闖軍將領。
“明軍還真的發動夜襲了,只不過沒想到他們發動夜襲的時間,竟然這么晚,這眼看天要亮著。
看來我還是大意了啊”宋獻策低聲自語道。
其實,宋獻策一直都在防備著明軍的夜襲,根據李自成告訴宋獻策的信息,宋獻策知道明軍絕對會向他們這邊進攻的。
所以,他早做了兩手準備,防備著明軍的突然襲擊。
但是,按照正常情況來說,發動夜襲最合適的時間,應該是在夜間兩三點時候,那時候是人們睡得最沉的時間。
可是,因為這一次方國安并沒有按照常理出牌,他一直等到天色蒙蒙亮,才對著宋獻策的大營發動襲擊。
其實,這并不是說方國安提前謀算到了,宋獻策可能有準備,估計將夜襲的時間推移這么晚才進行。
真正的原因是,朱仙鎮內的明軍幾大將領,對于誰來執行這次攻擊任務,而產生了分歧。
按照丁啟睿最開始的打算,他是打算派左良玉手下全部人馬,正好近六萬人,執行這次北突任務的。
那樣一來,丁啟睿手里能留下楊岳,虎大威和方國安三支精銳明軍人馬。
如果能留下這三支精銳人馬,到時候對于他們反擊,掉入圈套的李自成主力,他們將更加穩操勝券的。
結果,左良玉竟然不接受丁啟睿的這個命令。
左良玉不傻,知道這次任務完全是個苦累活,可能打到最后,他手下六萬人馬都得搭進去。
雖說丁啟睿開出的征北將軍,外加一個總兵官的價碼,也讓左良玉心動,但最后他還是選擇抗命。
一方面,是他不想讓手下士卒,損失太大,左良玉也看的很明白,這年頭手里有兵才是草頭王。
只要他手里有兵馬,算他沒有立下多少功勞,過幾年,他相信自己也能從朝廷那里得到更高的官職。
再者,左良玉對于手下那些士卒,還真沒多少信心,他擔心自己手下人馬,擔不起這項沉重的任務。
這些任務可是非常兇險的,一個弄不好,他們容易遭到闖軍的圍攻,到時候算是左良玉這個領軍大將,也有殞命的危險。
所以,左良玉選擇不接受這個命令,反而他希望留在最后,等到李自成了丁啟睿的圈套,步入埋伏圈,他們再去做一個收割者。
對于左良玉的抗命,丁啟睿非常氣憤,甚至揚言要報崇禎,治左良玉的罪。
可是,左亮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對于丁啟睿的威脅,絲毫不放在心。
最后,丁啟睿也沒辦法,他對于左良玉的威脅,也是說說,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治左良玉的罪。
那樣的話,會讓他前面的一切布置,全都前功盡棄,還會讓他們真正步入絕境。
所以,最后丁啟睿只能將這個重任,交給了方國安。
正是因為,他們內部的爭執,耽誤了太多時間。
使得直到后半夜,方國安才真正集結人馬,等到他們殺到宋獻策大營時,天色已經快要亮了。
可以說,這完全是個巧合,誤打誤撞,甚至可以說是明軍的幸運。
同時,也因為這次左良玉的抗命,讓他和丁啟睿等明將之間,產生了巨大信任裂痕,這在關鍵時刻,將會是致命的。
正是因為隨著天色快亮了,宋獻策才放松了警惕,他不認為明軍會在天色快亮時,發動進攻。
“李來亨聽令”
這個時候,宋獻策對著身前一個青年闖軍將領喊道。
“屬下在。”
這個李來亨來頭不小,他是李過的義子,十幾歲的時候跟著李自成造反,那時候他還是李自成手下孩兒兵的頭領。
別看他此時年紀不大,但在李自成的闖軍將領當,已經算是老資格了。
此時,他跟隨宋獻策,宋獻策手里僅有的五千精兵,其有一半在李來亨的手掌控。
“我命令率領三千精銳,前面擋住明軍的攻勢,我會在這里攔截所有潰兵,穩住陣腳。
你至少要給我堅持半個時辰,這半個時辰內,我不想看到明軍殺到這里,你可能做到?”
宋獻策看著李來亨,肅穆的說道。
“是,屬下接令,半個時辰內,我絕不會讓明軍殺到這里。”李來亨鄭重的說道。
“好。”
宋獻策走到李來亨跟前,抱了他一下,低聲說道:“李侄,此去小心,一定要活下來。
我會讓張世杰率領另外兩千精銳,在半個時辰后,從側后方殺出。
那時候,我這邊也應該能夠穩住陣線,同時我也會率兵反擊,此戰能否抗住明軍的攻勢,看你的了。
只要咱們抗到午,闖王的支援人馬,應該會趕到的。”
“將軍放心,屬下一定不負所望。”
隨即,李來亨便率領三千精銳闖軍士卒,殺奔向前方的明軍。
李來亨率領的這三千闖軍精銳士卒,雖然身的甲胄五花八門,并不是統一的制式,畢竟這些甲胄都是李自成從不同地方搶來的。
這些闖軍精銳士卒,有的里面著皮甲,外面著棉甲,有的里面是皮甲,外面套著一層棉甲,最里面再穿一件棉襖負責防寒。
總的來說,是這些闖軍精銳士卒身,普遍都至少著兩層甲胄,手里全都是鋒利的長槍或是長刀。
而李來亨自己更是穿著三層甲胄,最里面是皮甲,然后棉甲和最外層的鐵甲,待遇絲毫不差給方國安這些明軍將領。
畢竟,李自成從洛陽福王的府,搜出了大量的甲胄,其像精良的鐵甲數量也不少。
李來亨此時穿的堅固鐵甲,是華夏古代甲胄,畢竟堅固的山紋甲,除非是明軍將領,否則很少有人,能裝備這種甲胄。
像山紋甲,明光鎧,或是烏錘甲,鎖子甲,光要甲等,都是畢竟精堅的甲胄,而且想要打造不僅難度高,而且代價高昂。
別看現在關外韃子在甲胄方面,遠遠領先于明軍,但他們那些甲胄,相起這些精甲甲胄來說,簡直是垃圾。
只可惜,明軍實在沒有財力,給明軍更換裝備,而且隨著火器出現,明軍早跟士卒替換成了棉甲。
畢竟,棉甲在防范敵人火器面,性能更出眾。
不過,現在像韃子和李子霄的白龍軍,真正的精銳,他們都是著三層甲胄的,棉甲和鐵甲全都有。
很顯然,算是李自成此時手下的精兵,也無法做到全部著三層甲胄。
誰讓李自成不事生產,他手的甲胄全靠搶,不像李子霄和韃子那樣,可以自己生產。
但此時韃子也只能生產普通鐵甲,想明光鎧,山紋甲這些精堅甲胄,此時只有大明在京城和金陵的制造局,才能打造。
李子霄這邊,也在李子霄去年幫助手下的‘兵工廠’,解決掉了沖壓冷鍛的難題后,他們才能大規模制造明光鎧。
甚至于,在李子霄得知他們能夠打造明光鎧后,便下令兵工廠全面開工,加班加點打造這些明光鎧。
李子霄指著用這些明光鎧,為自己打造一支具裝重甲騎兵,重現當年大唐重甲鐵騎‘玄甲軍’的盛況。
像大唐‘玄甲軍’那樣的重甲鐵騎,要是輪野戰,他們完全是無敵的存在。
像韃子那些輕騎兵,射出的箭鏃,根本傷不到這些具裝重甲鐵騎絲毫。
而重甲鐵騎在這個時代,相當于后世的坦克,沖殺韃子那些騎兵,他們根本不可能擋得住。
當然,隨著火器的出現,在超近距離下,也是能破開這些重甲的,可是韃子不怎么用火器啊
算是用,也是落后的火繩槍,對于重甲騎兵的威脅小的多。
所以,等再過段時間,等李子霄攢出一支,用明光鎧裝備的具裝重甲鐵騎,那也是李子霄為了對付韃子騎兵,而精心準備的。
到了那個時候,李子霄手里握著燧發槍和重甲鐵騎,他再面對韃子騎兵,完全不會被動了。
想當年,唐軍是用這種具裝重甲鐵騎,還有威名赫赫的陌刀隊,在西域殺得胡人鬼哭狼嚎,慘不忍睹的。
而這個時候,在李子亨的三千精銳,唯獨只有他親自統帥的那三百親衛隊,才著三層甲胄。
同時,這三百親衛更是執刀持盾,是最為精銳的刀盾兵,戰力十分兇悍。
李子亨曾經帶來手下這三百親衛,足足殺崩過三千人的明軍,足可見其戰力有多彪悍。
此時,宋獻策只有指望,讓李來亨率領這三千精銳,抗住方國安此時太過猛烈的沖鋒,搓掉明軍的銳氣,留給他時間。
讓他能在后面召集人馬,重新穩住腳跟,在發起反擊。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