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近水樓臺先得月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訂閱!】
崇禎十五年年末,盧象升和吳三桂率軍返回京城,崇禎下令封盧象升為晉國公,封吳三桂為鎮北侯。更新最快
吳三桂歷史上會被崇禎封為平西伯,乃是伯爵之位,但此時因為此次他跟隨盧象升在山西,抵御清軍有功,直接封侯了。
隨后,吳三桂便率領關寧鐵騎,返回山海關,繼續鎮守山海關。
盧象升在太原,將太監杜勛直接抓了起來,帶回京城將杜勛的罪責一一向崇禎說明。
崇禎一怒之下,就要斬了杜勛,結果杜勛又是磕頭又是訴苦,跟崇禎大打感情牌,最后甚至愿意向崇禎獻出二十萬兩銀子。
此時,崇禎正在號召京城的大臣勛貴們捐錢,杜勛捐出二十萬兩,正好讓崇禎打算利用一下。
于是,崇禎便赦免了杜勛的死罪,讓他給全城的勛貴大臣們,做一個榜樣。
盧象升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氣的不行,直接沖進皇宮找崇禎理論去了。
但最終,崇禎依舊沒有收回命令,杜勛這個奸逆小人,竟然就這樣活下來了。
于此同時,這一個月里,關外清廷那邊,也是接連上演大戲。
先是豪格返回盛京,準備繼承皇位,就在豪格準備登基之時,濟爾哈朗回到了盛京,也帶回來一個讓所有韃子王宮大臣都驚駭的消息。
多爾袞和阿濟格聯手,率領近十萬清兵西走蒙古草原,并沒有返回盛京。
這一下子,所有韃子王公大臣都驚呆了,也隨即明白多爾袞這么做的意思,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恩怨,在韃子里不是秘密。
多爾袞這么做,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就是要告訴豪格和那些韃子王公大臣們,你們要是敢讓豪格繼承皇位,老子就率領這十萬大軍在蒙古另立門戶。
要不要讓豪格繼承皇位,你們看著辦吧。
“睿親王這是要干什么,他這么做對得起先皇,對得起太祖嘛!”
有韃子王公大臣就站出來,痛斥多爾袞。
“就是,多爾袞這就是大逆不道,敢這樣要挾朝廷,絕不能縱容。”
有支持豪格的韃子大臣,如此喊道。
但此時,更多的韃子王公大臣們,卻沉默了。
隨后幾日里,整個盛京城暗流涌動,返回盛京城的濟爾哈朗四處奔波,一會兒入皇宮加皇后哲哲。
一會兒又去拜訪韃子兩黃旗的旗主,以及其他有權勢的韃子王爺貝勒,與他們商議大事,事關大清存亡。
由于濟爾哈朗的身份地位,他的話很有分量,沒人敢不見他。
隨后,原本大力支持豪格登基的兩黃旗旗主,卻突然變卦了。
“王爺,為了我大清國運,老臣對不住您了!
最終,韃子兩黃旗的兩位旗主,還是被濟爾哈朗勸服了,不再支持豪格繼承皇位,主張和多爾袞商議。
豪格得知這個消息后大怒,連夜召見兩黃旗旗主,并且在府中埋伏下刀斧手,準備脅迫他們,奪取兵權。
可惜,那兩位兩黃旗旗主這次沒有接受豪格的召見,讓豪格的計劃落空。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在豪格返回盛京后,就一直待在皇宮的皇太極的皇后哲哲,也在此時站出來,對豪格和多爾袞喊話。
讓他們兩人都保持冷靜,不要斷送了大清的基業。
哲哲此時的地方可不一般,皇太極一死,不管誰做了皇帝,他都是皇太后,并且傳言他手里有皇太極留下的遺詔。
要知道,皇太極在臨駕崩之前,單獨和哲哲待了很長時間,完全有時間立下遺詔。
可是,面對豪格多次試圖,哲哲都不曾拿出那份所謂遺詔。
甚至,在濟爾哈朗沒有返回盛京之前,豪格都已經要光明正大的繼承皇位了,哲哲也不曾拿出遺詔。
這讓那些說哲哲有皇太極遺詔的傳言,沒人相信了。
直到濟爾哈朗回來,哲哲在皇宮召見了濟爾哈朗。
“鄭親王,辛苦了!闭苷芡鴿鸂柟,說道。
“為了我大清,老臣就算是累死,也無怨無悔!
“多爾袞什么意思?他不讓豪格繼承皇位,難不成他自己想做皇帝?”哲哲聲音冰冷的說道。
“不,睿親王說了,他不要皇位,但也不讓豪格繼承皇位。
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恩怨,想必太后也一定知道,多爾袞這是在自保,害怕豪格登基后,找他清算。”
濟爾哈朗說道。
哲哲聽到濟爾哈朗這么說,也長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多爾袞想做皇帝,那就好辦。
隨即,哲哲又繼續對濟爾哈朗問道:“兩黃旗的旗主,你說服了?”
哲哲知道,豪格能否繼承皇位,兩黃旗旗主的支持,是最為重要的。
此時,在盛京城內,要是沒有兩黃旗人馬的支持,誰也做不了皇帝。
“是的,兩黃旗的兩位旗主,對我大清都是忠心耿耿的。
他們也不希望看到,因為豪格和多爾袞兩人的恩怨,就讓我大清分裂。”
“其他王公大臣們呢?”哲哲眼中閃爍著精芒,繼續問道。
“老臣拜訪了禮親王,鎮國公他們,他們和老臣的想法一樣,為了我大清,這次只能委屈肅親王了。
睿親王這次所做雖然大逆不道,但現在我們也只能阻止多爾袞,絕不能看到我大清一分為二。”
濟爾哈朗說道。
禮親王就是代善,代善乃是努爾哈赤的二兒子,此時在大清絕對是元老級人物,話語權比濟爾哈朗還要重。
有了禮親王,濟爾哈朗,外加兩黃旗旗主的同意,多爾袞的這次要挾,已經算是成功了,豪格已經不可能坐上皇位了。
“嗯!
哲哲聽到濟爾哈朗的話后,點了點頭,心里也大喜,她其實也不想看到豪格和多爾袞任何一人繼承皇位。
只不過,哲哲表面上還是一臉平靜,繼續問道:“那么,你和禮親王覺得,先皇的子嗣中,除了豪格,還有誰可以繼承皇位?”
“這個,老臣不敢妄言。”濟爾哈朗可不是傻子,這種時候,這種話豈能亂說。
“如果哀家說,先皇是留下了遺詔的呢!”
濟爾哈朗聽到哲哲這句話后,眼睛猛地瞪大,抬起頭看向哲哲,驚喜的說道:“真的嗎?太后。
那太好了。
既然先皇留下了遺詔,那我們就按照遺詔來,就行了呀!”
隨即,濟爾哈朗又臉色一變,想到了什么,謹慎的問道:“太后,先皇的遺詔,不會就是讓肅親王繼位吧!”
濟爾哈朗知道,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這事情就麻煩大了。
如果皇太極的遺詔,是讓豪格繼位,那一旦頒布出去,還有誰敢不同意,豪格那時候就更有底氣了。
可要是讓豪格繼位了,多爾袞必然不會回來,因為回來就是死啊!
那時候,恐怕大清真的就要分裂了。
那將是一個死局。
所以,這個時候濟爾哈朗死死盯著哲哲,等待她的回答。
“不是。”
隨即哲哲開口,說道。
聽到哲哲這么說,濟爾哈朗長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锃亮腦門上的汗珠。
“那太后,先皇留下的遺詔上,到底是讓那位皇子繼承大統!”
“你等著,哀家去把遺詔拿來,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是,老臣在這里等太后。”
接著,哲哲便被宮女扶著走到后殿。
“姑姑!
等到哲哲走到后殿時,大玉兒便走出來,行禮問候道。
“濟爾哈朗的話,你都聽見了!闭苷苣樕下冻鲂θ荩瑢Υ笥駜赫f道。
“是,姑姑,我全都聽到了。”
“這次咱們還得謝謝多爾袞,要不是他來這么一出。此時豪格恐怕已經登臨皇位了。
如此一來,哀家手里先皇留下的那道遺詔,也就沒什么用。
可現在,濟爾哈朗和代善,以及兩黃旗旗主,都同意向多爾袞妥協,讓多爾袞和豪格誰也不要繼承皇位。
新皇要從先皇的其他子嗣中來選,如此一來的話,咱們的福臨,就有機會了。”
大玉兒聽到哲哲的話后,頓時抬起頭,驚訝的望著她,聲音顫抖的問道:“姑姑,這真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
“你跟我來!
哲哲帶著大玉兒走到她的寢塌前,從枕頭下取出一份布帛,打開。
“姑姑,這是……先皇的遺詔!
大玉兒看后,驚呼道。
“只是,這遺詔上面,為何沒有寫讓誰繼承皇位呢?”
但隨即,大玉兒就驚奇的發現,這份遺詔上,竟然沒寫讓誰繼承皇位,名字那里是空白的。
“哎,先皇臨終之前,已經猜到他歸天后,豪格和多爾袞多半會爭奪皇位,所以先皇不知道該不該讓豪格繼承皇位。
所以,先皇讓哀家親自起草這份詔書,放在哀家這里,但卻估計沒寫讓誰繼承皇位。
先皇告訴哀家,不許多爾袞繼承皇位,除此之外,先皇的任何一名子嗣,都可以繼承皇位。
之前,豪格返回盛京,掌控了盛京的局勢,獲得了禮親王和兩黃旗旗主的支持。
那時候,哀家以為已經沒人能阻止豪格繼位了,手里這份遺詔,也就沒什么用處了。
可是現在,多爾袞帶兵入草原,逼得禮親王和兩黃旗旗主們妥協,不再支持豪格繼位。
你說,要是這個時候,哀家拿出這份遺詔,上面要是寫得讓福臨繼承大統,不正好非常和時宜嘛!
不但可以解決豪格和多爾袞之間的皇位爭奪,也能避免我大清分裂,還能讓我們的福臨繼承大統,簡直完美。”
哲哲笑瞇瞇的說道,心里已經在感謝多爾袞了。
要問,為什么哲哲要立大玉兒的兒子福臨繼承皇位,誰讓哲哲是大玉兒的姑姑呢,皇太極的其他兒子,和哲哲可沒這層關系。
隨后,哲哲拿起筆來,親自在那份遺詔空白出,寫上了大玉兒兒子福臨的名字。
一旁的大玉兒看到這一幕,激動的渾身亂顫。
“你在這里待著,哀家去將這份詔書交給濟爾哈朗,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濟爾哈朗和禮親王他們去做好了。
哀家相信,這份詔書一出,足以解決我大清現有的麻煩。
而且,福臨現在還小,不足以主持朝政,咱們兩個婦人,也不宜干涉朝政。
到時候,讓濟爾哈朗他們選出幾個輔助大臣,輔助福臨處理朝政,直到福臨成年為止。”
不得不承認,哲哲確實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太后,此時多爾袞和豪格之間的爭斗,直接便宜了她和大玉兒。
“濟爾哈朗,這是先皇遺詔,你拿去找禮親王,然后昭告天下吧!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哀家教你怎么做了吧。”
哲哲重新走出來,將那份遺詔交給濟爾哈朗,對其說道。
濟爾哈朗打開遺詔,頓時眼睛瞪大了。
他沒想到,遺詔上寫得竟然是皇九子福臨的名字,這讓濟爾哈朗心里不由得多想。
要知道,福臨此時還不到五歲,在福臨上面可是還有好幾個哥哥呢。
不過,濟爾哈朗再三確認遺詔,發現那份遺詔是真的,蓋著皇太極的玉璽。
“只要不是豪格,不管遺詔上寫得是讓先皇那位皇子繼位,我大清這處災難都足以解決!
但隨即,濟爾哈朗在心里也這樣想到,既然遺詔寫得就是福臨,也沒什么,和其他皇子繼位,沒什么差別。
于是,濟爾哈朗便拿著這份遺詔去找了禮親王,第二日便召集那些韃子王公大臣,宣讀了遺詔。
盡管這份遺詔宣讀之后,很多韃子王公大臣心里,和濟爾哈朗一樣有懷疑。
但詔書是真的,而且此時這份詔書有來的如此及時,福臨繼承又能名正言順的解決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皇位的問題。
如此一來,那些韃子王宮大臣們,只要不是傻缺,就不會提出質疑和反對。
“本王不相信!币簿秃栏翊舐暫暗。
但隨即,詔書送到他手上,看著上面蓋著的玉璽,他不想承認也得承認了。
于是乎,福臨就這樣成了大清的新皇帝,多爾袞的要挾算是成功了,最失望的就算是豪格了,空歡喜一場。
崇禎十六年初,濟爾哈朗親自上草原,面見多爾袞,也宣讀了皇太極的遺詔,隨即多爾袞率軍返回盛京。
雖然過程發生了改變,但結果卻沒變,豪格和多爾袞都沒能坐上皇位,最后還是便宜了福臨那個小孩。
誰讓人家有個當了太后的姑姑呢,近水樓臺先得月,或者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