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過一場大雪,西涼人退無可退,終于怕了,提出議和。 鎮(zhèn)守邊關數(shù)載的那位李將軍,通敵行跡敗露,選擇了自殺身亡謝罪。延續(xù)了五年的拉鋸戰(zhàn)終于暫時宣告結(jié)束,勝利的曙光已經(jīng)遙遙在望。 褚慕白的名字滿朝皆知,長安也有越來越多人記住了這顆剛升騰起來的璀璨明珠,如寒冬料峭的北風一樣,一夜之間迅速席卷了整個長安的大街小巷。 據(jù)說,他的英勇事跡被民間的說書先生編成了話本,一遍遍在酒肆茶館里唾沫橫飛地講述。往往座無虛席,喝彩聲一片。聽眾也不厭其煩,對于那些夸張了的神乎其神的故事情節(jié),瞠目結(jié)舌之余,竟然深信不疑,連聲贊嘆。 故事話本流傳進宮里,向來枯燥乏味的后宮也喧囂起來,素喜白日做夢的宮女們?nèi)齼蓛傻貒谝黄穑d奮地眉飛色舞地壓低了聲音,講述著道聽途說來的英雄傳奇。就連香沉,此時也炙手可熱,經(jīng)常被一些宮女圍了,帶著討好地向她打聽褚慕白曾經(jīng)的事跡。 月華當時,并沒有意識到褚慕白的一時風光無限,會帶來怎樣的榮華富貴,或者是災難。她只是覺得,原來不止她與陌孤寒,滿長安人心底其實都在期盼著戰(zhàn)爭的勝利,以及和平盛世的開始。 她為褚慕白感到自豪,引以為傲。 直到有一日,她聽到魏嬤嬤在小聲地訓斥香沉,告誡她以后休要在宮中胡言亂語,以免禍從口出,給自己主子招惹禍端。畢竟,宮中有君淑媛的前車之鑒。 此話絕非空穴來風。 月華猛然警醒,將魏嬤嬤叫到跟前,屏退了所有宮人,探問其中緣由。 魏嬤嬤憂心忡忡道:“這幾日太后宮里也有宮人到香沉跟前探頭探腦地偷聽閑話,老奴就覺得有些不妙,偷偷差人留意了。聽說太后這些日子曾經(jīng)傳召過老爺?shù)呐f日部署進宮,不知道是在打聽些什么,但是總是與慕白少爺有關的。老奴就尋思,太后向來忌憚著您,疑心又重,慕白少爺是您舉薦給皇上的,可莫是聽些閑言碎語出來,到皇上跟前挑撥了去,那就不妙了。” 月華得魏嬤嬤提醒,不禁驚出一身冷汗。 太后猜疑,皇上忌憚,而太皇太后那里,因為自己奪了常至義的功勞,又使得李將軍叛國一事暴露出來,狠狠地打了常家的臉,她對自己肯定難免生了怨氣。 褚慕白遭受自己連累,在朝堂之上毫無根基,如此風光,未必便是好事。自己若是不管束好下人,多言多語,一時忘形,沒準就給褚慕白招惹來殺身之禍。 她驚恐之余,又開始思慮褚慕白今后的出路問題,感覺錯綜復雜,心里如一團亂麻。 是急流勇退,還是勇往直前? 驚魂未定,太皇太后便差遣了跟前的榮福過來傳召。 陌孤寒在朝堂之上宣講嘉獎令以后,月華還未見過太皇太后,如今她要見自己,究竟是福是禍?月華心里就有些忐忑。 她心里做好了被訓斥的準備,恭敬地跪在地上,頭也不抬。 太皇太后的聲音極輕極軟,聽不出怒意,倒是暖陽和煦:“快些給皇后賜坐,將進貢的金絲蜜桔端一碟給皇后嘗嘗。” 林嬤嬤將金絲橘用翡翠荷葉托盤盛了滿滿當當?shù)囊槐P端過來:“這是難得的梢頭紅,一年也只得進貢一筐,太皇太后寶貝著呢。” 月華便做出受寵若驚的謙卑之態(tài),欠身謝過太皇太后。 今日太皇太后寢殿里熏了香,月華仔細辨別,是安神香的味道。平素太皇太后并不喜歡用安神香,只有在心有焦慮,難以安枕的時候,才會命下人少用一些。也就是說,太皇太后心底,并不如她表面這般和風細雨。 太皇太后招招手:“將哀家給皇后準備的賞賜也端上來。 有宮人上前,月華識得,正是自己第一次進宮,負責照顧自己的那個小丫頭。她手里捧了一個朱漆托盤,皆是金銀簪環(huán),寶石頭面,翡翠玉鐲,珠光寶氣,琳瑯滿目。 月華跪下誠惶誠恐地謝恩。 “聽說皇后你在皇上跟前獻策,又舉薦了義兄褚慕白,如今邊關大捷,皇后功不可沒,也圓滿了哀家的一份夙愿。這些賞賜是應該的。”太皇太后手里剝著一枚赤紅的金絲橘,緩慢而優(yōu)雅。 月華聽不出太皇太后喜怒,更加揣摩不出她的心思,不敢多言,只恭聲道:“承太皇太后洪福,月華惶恐。” 太皇太后笑吟吟地望著她,唇角帶了一抹微不可見的冷意:“一統(tǒng)長安,此乃皇上多年以來的心愿,皇后舉賢不避親,做得很好。 江山倍有人才出,如今褚慕白立下汗馬功勞,你二舅父為此戎馬操勞許多年,嘔心瀝血,如今也終于可以高枕無憂,好生喘息一口氣。哀家思忖,天下太平,他大抵是可以解甲歸田,把酒東籬了,皇上也應當是求之不得。” 這話說的意味深長,月華心中一凜,太皇太后是在套問以后皇上的打算嗎?她分明是在擔心陌孤寒借此奪了常家兵權! 這個問題,她考慮過,不過陌孤寒心思高深莫測,豈是自己可以揣測的? “此次大捷舅父勞苦功高,最是功不可沒,皇上英明,豈肯舍本逐末?自然還是要仰仗舅父的。”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太平盛世,大都重文輕武,你二舅父除了帶兵打仗,就是莽漢一個,一無是處,還有什么可仰仗的?還不及褚慕白英雄年少,乃是可造之材。” 月華這時才聽出了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細思之后,心中一股怒火升騰。 只要有戰(zhàn)爭,二舅父作為長安王朝都指揮使,鎮(zhèn)國大將,就可以得到陌孤寒重用,一統(tǒng)兵權。太皇太后只要兵權在手,那么陌孤寒就會對常家有所忌憚,常家就能在長安的朝堂之上屹立不倒。 而如今,褚慕白橫空而出,短短一個月便結(jié)束了這場拉鋸五年的戰(zhàn)爭,長安太平,那么陌孤寒便有理由逐漸消減常至義手中的兵權,常家也就岌岌可危。 月華原本是常家人,按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心底也盼著常家能夠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自己這后位也就坐得穩(wěn)當。只是,用戰(zhàn)爭,用萬千將士的鮮血,來換取這種平衡制約,她褚月華一千一萬個不愿。 自小,父親經(jīng)常出征在外,連年征戰(zhàn),母親與她留守在將軍府,嘗盡了那種提心吊膽,風聲鶴唳的苦楚。父親馬革裹尸,母親承受不住打擊,自盡隨之而去,骨肉分離,天人永隔,她比誰都痛恨戰(zhàn)爭,痛恨戰(zhàn)爭帶來的死亡,分離。 戰(zhàn)爭,可以給常家?guī)頇鄤荩瑤順s耀,甚至于財富,但是,給長安百姓,天下百姓帶來了什么?除了失去親人,撕心裂肺的感觸,家破人亡的悲慘,什么都沒有。 長安子民期盼了數(shù)載,萬千將士妻離子散,翹首期盼了數(shù)載,如今,長安軍隊終于旗開得勝,太皇太后作為一國之母,她竟然存了這樣的心思,為此明褒暗貶,而挑剔怪責自己壞了常家的好事嗎?常家的權勢與家國的生死存亡相比,究竟孰輕孰重? 月華微微抬起頭來,正色道:“常年征戰(zhàn),民不聊生,百姓嘗盡妻離子散之苦,如今承太皇太后洪福,的確是天下之福,莫不歡顏。而二舅父勞苦功高,是長安的功臣,更是子民心目中的擎天棟梁,月華義兄不過是蚍蜉螻蟻,螢蟲之光豈敢與日月爭輝?不能相提并論。” “呵呵,難得皇后心懷天下,這般大仁大義。竟然將個人榮華得失拋至一旁,舍小家,顧大家,不愧是我常家出來的女兒。”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月華謹記先賢教誨,不敢相忘。” 太皇太后笑得愈加和藹,臉上的冷意卻愈來愈深沉。 “皇后身處后宮,耳目閉塞,又是如何得知李將軍乃是通敵叛國之人呢?難不成能運籌帷幄千里之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