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此為防盜章,購買比例低于70%的讀者要等24時之后才能看到 之前王氏送來的結子都不夠賣,如今因著前幾次出風頭,李氏的店鋪客人更多,都專挑這樣的新鮮花樣買,況且又是中秋,大家都愛成套買了送人,若不多些真真兒的不夠賣! 如此杜瑕母女便有將近二十兩銀子入賬,幾乎頂的上一個成年男子一年的收入,腰包著實鼓了。 手頭寬裕起來之后,杜瑕也漸漸的有些不滿足。 做結子掛件到底太累人,而且一個只得幾十文,總有些盤剝勞動力的嫌疑。 而且等時間久了,饒是再如何繁瑣的東西,外面怕也會有仿制的,這終不是長久之計。 她一面繼續琢磨合適的新花樣,一面卻開始動起羊毛氈制品的念頭。 眼下畢竟不是后世,不管你想要什么都能從上買到,就這做玩偶的羊毛,也叫人無從下手。 以往杜瑕做羊毛氈玩偶,一應材料都是從上買的,什么針、輔助工具,還有那一堆堆已經染好了色的彩色羊毛,可現在卻到哪里去找? 杜瑕把各樣所需材料林林總總列了慢慢一張紙,又磨著王氏帶她去市集轉悠,買了幾斤細羊毛,又要了幾包針和磨針的磨石,又有各色染料等物。 如今王氏也是越發看不明白這個女兒,見她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買了這么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東西就有些犯暈,問道:“眼下中秋未過,兒還熱著,你卻買這些羊毛作甚?若是襖子,倒有專門的皮子店;若是氈子,也有現成的…… 杜瑕笑個不住,只賣關子不解釋,家去后便把自己關在屋里搗鼓,若不是王氏喊著,怕是連飯也忘了吃。 如今既沒有成品,只好杜瑕自己一步步來,不過這也不算壞事,從原材料都她自己著手,這就相當于給自己的技術專利又加了一重保險,外人想要仿制就更加艱難。 況且制作羊毛氈玩偶極其考驗靈性,更要勤加練習,一般人沒個一年半載慢慢磨,做的東西也實在論不上精致,想到這里,杜瑕自然更加舒心。 只要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她就不怕混不到奇貨可居,而只要東西少了,又精致,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她忙著折騰這些東西,王氏就忙著編結子掙錢,也兩不耽誤。 如今除了,這些特定的年節所需的復雜花樣,普通的葫蘆蝙蝠、龜鶴延年這結子王氏都已經做熟了,并不用杜瑕再插手,她便一心折騰羊毛氈。 只是到底之前沒有做過染色的事情,染料也不是現成的,好些想要的顏色都要杜瑕自己不斷調整比例配置,期間難免失敗無數次。又是顏色太深太淺不好使,又是染料太多,導致羊毛手感變差;或是染料材質問題,導致不能與羊毛共存…… 光是消耗的染料和羊毛就值幾兩銀子,竟把她自己也揮霍的肉痛了,更別提王氏,一看她往外丟東西就直念佛,先前還幾句,最后索性眼不見為凈。 若不是之前打結子賺了幾十兩支撐著,杜瑕只這一遭試驗原材料便能將家底耗干凈,中間她還忍不住開差,心道發明創造之流果然不是一般人做得來的,光銀錢一項就是個無底洞,自己這個有跡可循的尚且幾欲支撐不起,更何況那些真的從零開始的…… 眼見著都到了中秋節了,這才隱約有了個眉目。 這陣子王氏眼見賺了幾十兩銀子,自覺挺直腰桿,也不似從前那般緊迫,也就暫時停了幾,專心過節。 因圣人除自身與太上皇壽誕外,親點端午、中秋、春節為一年內三大節日,每每與民同樂,所以學堂后日也放假。王氏又聽杜文那名同窗自己一個人在那里過節,不由得動了慈母心腸,要他一同前來。 “聽還沒了娘,在這里又舉目無親,真是可憐見的。咱家雖然窮,可好歹有點熱乎氣,你何不邀他同來?也是同窗情誼。該是團圓的節,總不能叫他一個人擔著! 杜文也十分中意這位同窗,次日放學時便把這事了。 兩人熟悉了之后,牧清寒也時常聽杜文起家中父母幼妹,倒也羨慕他家一團和氣的血脈親情,只是中秋本應該是一家人的團圓節,人家一家團聚,自己這個外人去算什么呢?到底不方便。 可杜文見他猶豫片刻后才回絕,就知道他已然意動,當即大笑著拉他出門,徑直對健仆阿唐道:“今日你們都不必回家,且去我家團圓!” 阿唐見自家主人只是苦笑,又想起他日日形單影只,也替他高興,當即用力點頭。 事已至此,再繼續推脫就是矯情了,牧清寒便也不再推辭,只想先回家換套衣裳,又派阿唐去采買果品禮盒。 杜文只笑:“我家原不講究這些,還白花那些錢做什么!” 牧清寒卻肅然道:“衣裳不換倒也罷了,只是你父母亦是我的長輩,中秋佳節去長輩家拜訪豈有空手登門的道理?” 杜文拗不過他,只得依了,兩人便先跟牧清寒去了糕餅鋪子。 牧清寒正在挑選之際,杜文卻沖阿唐招招手,聲道:“你家主人今日去必然住下的,且明日休假,并不急著家去,不若你先家去替他取了換洗衣裳……” 阿唐也知道他與自家主人交好,聽了地址之后便飛快的去了。 那頭牧清寒卻湊了八樣果品,有乳糕兒、栗粉糕兒、蜜冬瓜魚兒、荔枝甘露餅、瓏纏桃條、金絲黨梅、糖霜梨肉、蜜煎李子,另有兩瓶金黃香甜的秋梨膏、荔枝甜膏兒,正叫伙計幫忙裝到一個什錦匣子里,結果扭頭就不見了阿唐,便問他去了哪里。 杜文直笑道:“他要出恭,我便了我家住址,稍后他自會趕來! 又拉著他走,路上見他手中那么大一個錦盒,不免又抱怨:“非我自夸,我爹娘與妹妹并非俗人,你也實在見外,待他們見你如此,定然又要罵我! 的牧清寒也笑了,道:“日后便不了,只是初次登門,又來白吃白喝,不如此我心難安! 他好歹是大家子長起來的,各樣禮節十分周全,任誰也挑不出錯來。杜文也知各家行事風格不同,且對方也確實不差這百十文錢,不過白罷了。 兩少年到時,杜河也已回來——他與師父并一名師兄輪番休假,他得了今晚至明晚,后日、大后日便去替班。又因如今并不講究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男女大防并不嚴格,況且王氏算是長輩,杜瑕年紀尚幼,便都出來見禮。 牧清寒連忙躬身還禮,舉手投足自有氣度風華,果與尋常百姓不同。 杜瑕就見他長得果然很好,最難得的是跟時下的書生很是不同:但見濃濃兩抹劍眉,灼灼有光雙目,肩寬體闊,步伐穩健,顯然是練過的。 平時沒有對比還不覺得,如今牧清寒站在這里,杜瑕就一下子覺得自家哥哥文弱了很多。又想起如今科舉制度十分嚴苛,每次考試少也要在那里呆一整,甚至好幾,本來精神壓力就很大了,再要遇到刮風下雨、寒冬臘月,絲毫不亞于掙命來的,便是因為考試送了命的學子每年都大有人在。 她又看看兄長文弱的樣子,就覺得十分擔心,打定主意日后勸他勤加鍛煉。 晚間王氏親自下廚,杜瑕原本也想打下手,卻被轟了出來,只叫她歇著,或是去跟哥哥玩。 杜瑕好不尷尬,正躊躇該做些什么打發時光,就見杜文已經笑嘻嘻過來拉她去院中賞月。 這院落本就十分狹,又有一口井,王氏再沿著墻根兒開幾畦菜地以后便空間有限,到底寒酸了些。杜河就托人弄了一株石榴樹來,又架了幾叢葡萄,幾個月長下來,已經十分郁郁蔥蔥,下面再擺兩條石凳,一張石桌,隱約有了點意趣。 杜文拉著杜瑕對牧清寒道:“你同你講,我這個妹妹也是讀書識字的,并不比我差,咱們兩個對談無趣,不若拉她一起! 他的坦蕩,杜瑕卻已經快被臊死,這個哥哥上來一陣也是有些沒數,什么話也敢。 他自己都才八歲,還因之前被庸師耽誤,剛啟蒙完畢,正狂補進度,而自己甚至才剛六歲,還沒正經上過學…… 忒丟人! 這才幾不見呀,周氏竟瘦成了一把骨頭,兩只眼睛都深深地眍下去,雙頰凹陷,眼底烏青,活像骷髏了。 見她進來,周氏狠命咳嗽幾聲,又掙扎著要坐起來,王氏連忙按下。 “也不是外人,哪里就講究這些。” 周氏也實在起不來,略有個意思就順著重新躺回去,剛要開口,兩眼就滾出淚來。 “我這心里,實在是苦的很!” 她哽咽道,邊邊掉淚。又怕外面有人聽了去,所以拼命壓住,上氣不接下氣的,聽著格外凄涼。 外間的三丫端進一碗水來,道:“嬸子您喝水! 王氏點頭,又往她身后看一眼,順嘴問道:“你妹妹呢?” 三丫搖搖頭,聲道:“不知去哪里玩了! 饒是跟周氏關系并不如何親密,王氏此刻也不由得怒火中燒,這四丫實在不像話! 親娘都病的起不來了,你不在跟前侍奉湯藥,或是守著做針線,竟還有心思出去玩?真是,真是沒心肝! 周氏也嘆氣,自嘲的苦笑,淚越發的下來了:“終究是我自己不中用,身子不爭氣,沒精力管教她,如今人也大了,也定了性兒,日后可怎么處!” 四丫仗著自己模樣兒好,性子確實歪了,眼皮子又淺,嘴巴也不饒人,長到八、九歲了也沒個拿得出手的技藝,一味爭強好勝,吵架拌嘴…… 王氏實在不出違心的安慰話,便生硬的扭轉話題,讓周氏注重保養。 周氏卻只是嘆氣,指著空蕩蕩的四周道:“就咱們這個家,我也不什么了,真是一點兒空也不得,如何保養?那都是有錢人家才能做的事! 就是了這么幾句話,她就歇了好幾回,儼然連氣都喘不勻。 雖周氏這幾年一直病病歪歪,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但王氏還真沒想到這回她鬧得這么嚴重,也不敢多待,怕反而耗費她的精神,忙又了幾句話就出來了。 卻晚間四丫回來,眉梢眼角中竟泛著喜意,十分不尋常。 三丫雖然木訥,卻也已看出端倪,就問她白去了哪里。 四丫原本不愿意,只含糊過去。 然而三丫罕見地生了氣,道:“娘病成這個樣子,家里一堆的事情,你不留下幫忙,還到處玩耍,真當自己還是不懂事的丫頭嗎?讓外人知道了又像什么話!” 四丫被她猝不及防的怒火驚了一跳,卻也有些不以為然。 這個姐姐長得不如自己,也不如自己能會道,平時她就不把對方放在心里,故而眼下三丫雖然生氣,四丫卻也不害怕。 這會兒三丫已經開了話匣子,又把蒲扇塞到她手里,自己起身去看藥罐子的火候,一邊不斷的數落,叫她明不準出去,都在家里干活。 四丫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炸了毛,忽的站起來抱怨道:“做什么活!三姐,你就咱們娘兒幾個,一到晚手不停眼也不住地做絡子和針線活才能換幾個錢,還不夠娘一副藥錢呢! 三丫原不曾想到她竟然會出這番話來,一時怔住,半晌才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四丫張了張嘴,似乎猶豫了會兒才狠心拉了她往角落去,壓低聲音道:“昨兒我聽村東頭的李家姐姐回來了,我就去看,她真是不同了。你不知道,她頭上竟戴著那么大的銀簪,手上套著好幾個沉甸甸的鐲子,金碧輝煌,也不知嵌著些什么珍寶。又有戒指耳環,衣裳十分光鮮,頭也梳的锃亮……距離你我上次見她也不才不過半年多,竟跟兩個人似的,那些個東西,我估計三嬸都未必齊全,就是有,也不像她似的這般不在乎,竟就明晃晃的戴出來,可見還有更多更好的。” 三丫不耐煩聽這個,見她來去都沒個正形,就甩手要走,卻又被一把拉住,只得敷衍道:“人家有沒有的也不干咱們的事兒,再她在縣里做活,好容易回來一趟,自然要打扮的出挑些! 四丫卻斜眼看她,反問:“若是你,敢把這些個東西都一遭兒堆到身上?也不怕賊惦記!” 三丫果然無言以對。 見她不話了,四丫越發得意,繼續道:“你聽我完吶,我卻聽她在縣上趙財主家做活,可巧趙財主家有一批丫頭到了年紀放出去,正要到外面來新選丫頭進去。聽在里面十分好過活,大魚大肉好吃好喝,也不必做粗活兒,又穿戴的很好,副姐似的,月月都有錢拿,一月還得兩假……” 三丫聽這話很不像,隱約品味出妹妹的意思后脫口而出:“你,你竟是想去給人家當丫頭?” 四丫不以為意,冷笑道:“三姐也先別這般大驚怪,丫頭真就那么不好了?你瞧瞧咱們過的這日子,真是比他們最底下的丫頭子還不如呢。且不一月見不著幾百個錢,每日還要早起晚睡,又要挑水,洗衣做飯,刷鍋洗碗,喂雞喂鴨,累得什么似的,你看看咱們的手,也粗糙的很了。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兒?那李家姐姐原來黑瘦黑瘦的,連你尚且不及,可如今竟也白嫩啦,眉毛細細,臉蛋兒也圓潤,要是真過的不好,就能那般滋潤?” 四丫能言善道,有的有理有據,三丫一時竟被她住,也怔怔地出神。 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手指,果覺十分粗糙,又想起來素日爺爺奶奶偏心,娘病歪歪,爹也不大看重她們這些女兒。早些年大姐二姐出嫁時也不過陪嫁了幾件粗布衣裳和一床被,連個洗臉打水的銅盆都沒有,聽如今過的也無比艱難…… 只是到底是當丫頭的,是下人,或打或罵都由人,終歸,不好吧? 見她滿腹心事的樣子,四丫越發得意,口水四濺的了好些話。 當夜,倆個女孩兒就都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各懷心思。 接連兩,四丫都是剛亮就往外跑,擦黑了才回來,每神神秘秘的。 又過了幾日,家里進來一個婆子。那婆子身材十分健碩,穿著一身醬色鑲紅邊的綢衣,在日頭底下明晃晃的泛著光澤,又有頭上老大的銀簪、金釵,還有腕子上的金鐲子,竟是碧潭村罕見的富貴打扮。 她開口就道:“你們家的四丫好了要賣與趙家做丫頭,今兒我是來領人的,人都哪里去了?有個做主的沒有?” 這時杜平帶著長子出去做活,杜海也不知哪里浪去了,家中只剩于氏和三個媳婦及幾個孩子,聽見這聲音都很是驚訝。 于氏先出來打量她幾眼,視線不免狠狠在對方頭上金光璀璨的釵子上刮了幾下,暗暗吞了口唾沫,才:“我家并沒有人要去做丫頭,想是走錯了吧?” 買丫頭?這竟是個人牙子! 那婆子卻嗤笑一聲,用繡著大朵牡丹花的紅色手帕子輕輕掃了掃自己撲滿白、粉的臉,涼涼道:“哪里就找錯啦?這里不是姓杜,家里不是五個女孩兒,兩個已經嫁了的?” 于氏一愣,也想明白了什么,當即變了臉,扯開嗓子朝大房那邊喊:“四丫你給我出來! 院子統共才那么大,于氏這么一喊怕不是左右鄰居都聽見了,王氏和杜瑕也不敢露頭兒,只悄悄趴在窗戶上,推開一條縫兒看。 卻聽見大房那邊門吱呀一響,四丫就扭扭捏捏的出來了。她不大敢看于氏,卻帶著幾分興奮和向往,偷偷的朝人牙子遞眼神兒。 人牙子一看她也笑了,輕輕一拍手,對于氏道:“可不就是她?再走不錯的! 于氏一看這般情景,哪里還有不明白的,不由得十分惱火。 她最惱火的卻不是四丫要把自己賣了的事情,而是這丫頭竟然敢瞞著自己做這么大的事情,于氏覺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挑戰。 就聽那人牙子繼續道:“既然人都在,長輩也在,不如趕緊把這事兒定下吧,我這兒也忙得很,還有好幾家呢。早定下,你們也早拿銀子。” 完就拍了拍自己身上掛的荷包,那荷包沉甸甸的,隨著她的拍動發出一聲聲金屬碰撞特有的悶響。 于氏的眼睛一下子就直了,也不知想到什么,態度突然微妙起來,問那人牙子多少錢。 人牙子露出一個我就知道你們會這樣的笑容,道:“趙家仁厚,你們四丫生的又好,我十分看重,去了斷然是不會做粗活兒的,略調/教一番就只端茶倒水也就罷了。既然要伺候主子,只要簽了這賣、身契,白花花的十兩銀子就到手了。且去了好吃好喝,趙家管一年四季的衣裳,若是得了臉,被主子看重,好處怕是多著呢!三言兩語哪里得完!” 四丫聽一年四季都有新衣裳可穿,早就興奮的紅了臉,兩眼放光。 而于氏原本一聽就能有十兩也喜得見牙不見眼,他們這鄉間野地里,不過是土里刨食,除了糧食是見不到錢的。就是杜平這樣幾十年的老手藝人,帶著兒子一年忙到頭,兩人頂了也不過純賺二、三十兩銀子,但稍后明白過來竟然是要賣、身,就有些不大自在。 如今年歲好了,世道也太平,等閑人家都沒有賣兒賣女的。他們家眼下也不是過不去,若是因為貪圖這點銀兩就把孫女賣了,少不得要被人家戳脊梁骨。 沒見著村里的李家幾年前將女兒送出去,就被人暗地里議論了好久,只是如今她女兒似乎起來了,村民們的風向也漸漸有些改變…… 到底白花花的銀子畢竟更實在,真要叫于氏在聽過之后還咬牙放棄實在是難。 她暗自糾結一番,又陪笑道:“那要是簽活契呢?” 哪知牛嫂子原就生的健碩,肩寬體闊,很有一把子男人力氣,非但從戰亂中活了下來,還重新頂著父輩名頭開起肉鋪!幾個兄弟逃的逃,死的死,還有的不知死活,竟都混的不如她。 如今牛嫂子跟杜有財成親也絲毫不改當年做派,平時就愛抱打不平、仗義執言,附近百姓雖然敬佩她為人,可私底下也少不了酸溜溜的幾句。 難為杜有財竟十分縱容,對好些人笑話他夫綱不振,“不像娶媳婦,竟像倒插門”的風言風語渾不在意,私下照例對娘子愛護有加,也是一時奇談。 如今兩人生了兩個壯子,大的十一歲,的也有九歲,都長得虎頭虎腦,很是喜人,正直剛毅的脾氣也隨了牛嫂子,平時都在肉鋪幫忙,一家人經營的無比紅火。 杜瑕在偷偷打量牛嫂子夫妻二人,牛嫂子也在看她,就笑道:“幾個月不見,五丫竟長得這么大了,眼瞧著就是個美人坯子。前兒傷著的地方可好了?還痛不痛?” 杜瑕忙道謝,又乖巧回答:“多謝嬸嬸記掛,已經好了,不痛了! 牛嫂子見她口齒清楚,回答的也條理分明,并不像一般莊戶人家的孩子那樣扭捏,不由得歡喜起來,又滿口夸贊:“我就這是個伶俐鬼兒,聽聽這嘴兒,了不得!果然有個讀書的兄弟就是不同,卻不像我家里那兩個夯貨,愣頭愣腦,五丫竟像是城里大戶人家的姐,真是可人兒疼的! 完又不輕不重的捏了捏杜瑕的臉蛋,轉頭跟王氏道:“只是看著還是有些瘦呢,回頭我給你送些帶肉的筒子骨,你只撒一點鹽巴,濃濃的熬出湯來與她喝,再掏了里面的骨髓吃,最是養人,文哥讀書累,幾次我老遠看著竟也瘦削的厲害,也該正經補補。” 杜寶、杜文哥倆每日結伴一起上下學,村內外的人誰不知道,誰沒見過?就算不認識的,但凡聽點風聲也就能立刻分辨出誰是誰: 矮瘦的那個一準是杜文,高壯的就是杜寶,兄弟二人分明才差了不到半歲,冷眼瞧著卻跟差出去三四歲似的,恰似柴火棍與牛犢子一同出入。 王氏不由得十分感激,又微微紅著眼圈謝絕:“上回要不是杜大哥幫忙報信兒,還指不定如何呢!哪里還能白要你們的東西,且就算拿回去,也,也未必能到了我們身上……” 到底做晚輩的不能隨意挑長輩的不是,王氏能到這個份兒上已經殊為難得,最后聲音便微弱的幾不可聞。 都是一個村里住著的,抬頭不見低頭見,誰還不知道誰? 牛嫂子原就愛王氏為人正直老實,聽到這里不由得又觸動肝腸,憤憤道:“都是身上掉下來的肉,要我斷不該這般偏心!難不成文哥兒就不是他們的孫子?聽書還讀的那樣好,日后不住就要有大出息呢!” 她這話真心實意,王氏和杜瑕聽了也十分難受,在外面趕車的杜有財也隱約聽到幾句,只裝聾子。 到底是旁人的家務事,他們再看不過去,又能怎么樣呢? 牛嫂子家中開著肉鋪,一月幾次給城中數家酒樓、點心鋪子供應,這回也是收賬加送貨,因此進城之后就跟王氏母女分開,又約好申時二刻在此相會。 王氏和杜瑕跟他們道了謝,便要先去針線、雜貨鋪子里把做好的針線活兒賣了,然后再去店里與杜河見面。 幾個大人兀自道別,杜瑕卻打從進城那一刻起就覺得兩只眼睛都不夠用:萬沒想到縣城便已經如此繁華! 街道并不算很寬闊,可兩旁店鋪林立,又有無數攤子擠得密密麻麻,還有好些個挑著擔子的貨郎走街串巷,邊走邊發出各種花式叫賣。 眼下也才剛出了太陽沒多久,但街上已經很熱鬧,空氣中充斥著食物的香氣,路過的攤位、鋪面都忙碌不已,時不時還有人沖著過往行人大聲招呼: “軟羊面,軟羊面,熱騰騰的軟羊面~” “白肉胡餅、豬胰胡餅、和菜餅~!噴香的芝麻~!” “好大好白的灌/漿饅頭,娘子來一個?” 險些被問到臉上的杜瑕唬的忙往外跳,引得幾個食客都笑了,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覺得果然十分新奇有趣。 還有那瓠羹店,專門花幾個大錢雇兩個半大孩兒站在門外賣命吆喝:“饒骨頭,饒骨頭,饒骨頭咧~!” 這就是但凡客官您進來吃一碗熱乎乎的瓠羹,我們就白送您一根大肉骨頭,好大的便宜。 杜瑕看的目不轉睛,臉上一直都帶著笑,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她才真切的意識到自己原來竟真的回到了古代,并可能長長久久的在這里生活下去。 王氏見她瞧得入迷,不得不狠心拉走,又柔聲哄道:“乖,先跟娘去買賣了東西,再叫你爹帶你出來逛。” 杜瑕不由得飛紅了臉,又忍不住有些期待,溜溜達達跟她往專賣布匹、衣裳、飾品等物的西南街區去了。 王氏的針線活做了幾年,一直從同一家鋪子買材料,又在另一家固定的鋪子出售,價錢什么都是早就好的,并不麻煩。 只是今兒的大頭卻是女兒打的新鮮花樣,她糾結再三,才咬牙進了另一家。 到底是頭一錘子買賣,尚且不知能不能順利開張,杜瑕心里也有些忐忑,也不顧得四處亂看熱鬧了,只不動聲色的打量這間鋪面。 這鋪面的裝潢陳設又跟方才王氏買賣絲繩、絡子并鞋面等物的地方大有不同,明顯要精細的多,內里擺放的貨物看著也分外有光彩,井井有條,絲毫不見雜亂。 除了現成的針線活兒之外,另有一個架子擺放著各色專給孩童做耍的布老虎、撥浪鼓等玩意兒,還有針線笸籮、繡花撐子等,都不似普通鋪子里賣的普通玩意兒,眼見著是個高檔雜貨鋪。 她們進去的時候還有三兩位客人在挑選東西,兩個十來歲的伙計忙碌的很,略招呼一聲便請她們先自看。 王氏和杜瑕也不著急,先大略將店內商品看了一回。因杜瑕如今實在太矮,略高一點的東西就要踮著腳尖扒柜臺,竟是絕大部分都看不見,王氏干脆將她抱在懷里。 那伙計的眼睛也實在毒辣,稍后原先的客人走了,他見這母女也不著急要貨看,便笑著上前來問:“您是要買貨呢?還是賣貨?” 王氏平時悶葫蘆似的不吭聲,此刻竟很能穩得住,先將女兒放在地上,又抬手攏了攏并不曾松散的發髻包頭,緩緩道:“眼下卻有幾樣外面沒有的新式結子,欲賣與你家,只是不知?” 伙計聞弦知意,并沒因為她是進來賣東西的就怠慢,又笑道:“嫂子好眼力,本店最是厚道,慣做得童叟無欺,可巧今日老板娘也在,不若您先擺將出來再議價如何?” 王氏聽他的在理,又言語溫和,先就傾向三分,果然從包袱里取出一只翠綠、一只潤紅的葫蘆,和一個石青蝙蝠,都約莫成人半個巴掌大。 那伙計乍一看還不以為意,只先入為主的覺得是什么花樣荷包,可待拿到近前一看,竟跟真的似的! 可喜圓滾滾的十分逼真,又在細處略加修飾,倒比實物更加憨態可掬,實在新奇精巧。 這是市面上從未見過的新鮮樣子,就沒有舊例可循,伙計不敢擅做主張,交換個眼神后便有一人跑著去后面喊人去了。 不多時,一個穿著桃紅灑金對襟褂子,系著鵝黃百褶裙的年輕媳婦出來,開口就笑:“新結子在哪里?” 她梳著高聳朝髻,插著兩只銀釵和一只金銀交錯的發梳,一張臉兒抹得白白的,眉毛畫的彎彎的,點了兩點櫻桃似的紅唇,額上還貼著黃烘烘一片的鏤刻花鈿,正是時下流行的妝扮。 她撿著那幾只葫蘆、蝙蝠看過,贊了幾聲,道:“倒是好巧的心思! 只心思好,并不提工藝,也算厚道了。 其實杜瑕自己也知道,古人的刺繡、縫紉、打結子手藝技巧千變萬化,像編這種東西的單調技法落在他們眼中大約真算不上什么,只是取其新巧罷了,就是賣出去,只要有人狠心拆了細細琢磨,要不了幾自己就能做了。 只是眼下條件有限,她也是在沒得選,只有這個成本最低,原材料最容易入手…… 老板娘又問王氏有多少,是單賣給他們一家,還是打算分開賣,以后還會不會做,約莫一做幾個等,問題涵蓋的很全面,顯然十分精明。 王氏略想了下,道:“若是好,我自然愿意一遭全賣了,一倒也能打幾個,只是理起來費事些! 老板娘看了眼被整理的尤其齊整的流蘇墜子,點頭,確實費事。 她飛快的在心中盤算下,想著如今正是花開時節,城中男男女女少不得要四處踏青,開些茶會之類,眼下這結子只有他家有賣,可不取了大巧?倒不如一口氣拿下,也省的日后麻煩。 便道:“一般的單股上等結子,我們都算四文,多股的八文往上。素面荷包是不收的,帶些簡單繡工的只給二十文,也是要熟工做的,再繁瑣的另有價碼,幾十、幾百文的都有,不過到底費事,一月也不得幾個。您這些難得打理的齊整,又配了流蘇,倒怪好看的,也給我們省了事,光是絲線又是一筆開銷……既這么著,我也不貪你,一只給二十五文,如何?” 這價格倒在杜瑕預計之內,也知道是碰到厚道店家,須知饒是多花了些絲線錢,一只成本也不過五文上下,而如今即便是縣里一個成年男子打短工或是走街串巷辛苦販賣,一日也未必賺的百來文錢。 卻不成想王氏竟是個精明的,這會兒才又從包袱里拿出另外的一只葫蘆和蝙蝠,陪笑道:“您瞧,這可不是福壽雙全?又都是一對兒的,越發好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