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杜氏有巧女 杜氏有巧女 正文 第七十一章

作者/少地瓜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div id="content">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低于70%的讀者要等24時之后才能看到  杜瑕身體尚未完全恢復, 打了一結子也覺得手臂酸痛,腦子發昏, 晚上就不做了,跑去炕桌邊看兄長寫字。    杜文對這個妹妹甚是疼愛,親自給她用棉被蓋好了腿腳才繼續練字, 又見她目不轉睛的盯著書本看,就笑著問:“妹妹想識字么?”    杜瑕大喜,心道就等你這句話!于是飛快的點頭, 又問會不會耽擱他念書。    時下重文輕武,且官/僚系統相當缺人, 讀書還是最好的出路, 要是耽擱了兄長學業, 那可是罪該萬死。    杜文輕笑一聲, 眉眼彎彎道,“無妨, 我已經都記熟了,教你不過是再溫習一遍,記得更熟呢。”    雖是少年, 可他脊背挺直, 聲音清脆, 眼眸清澈, 已隱約可見日后瀟灑模樣。    杜瑕這才放了心, 更靠近一點, 順著他的手指跟著念。    起來,這還是她穿越以來頭一次看到文字。    普通的鄉間百姓都是不識字的,前世隨處可見的書籍雜志廣告牌等物件來到這里成了方夜譚。如今雖然普及雕版印刷,改良了造紙術,書籍成本下降,可動輒幾百文的啟蒙開銷對平頭百姓而言也非易事,但凡誰家略有一二本書籍便都愛若珍寶,不肯輕易示人……杜瑕從沒想過并不怎么喜愛讀書的自己也會有對知識渴望到發瘋的一。    她早就習慣了婦女能頂半邊,早就習慣了男女都能享受同等教育福利,她不想做睜眼瞎!    之前的戰亂造成經濟倒退,文化蕭條,無數古本毀于一旦,諸多士子夭于一時,已經成型的官員大批隕落,尚未出頭的儲備力量也遭受重大打擊,整個政治系統都出現了大量空缺、斷層,無數有識之士心急如焚,紛紛上奏章,呼吁大興學業。    于是皇帝親下圣旨,從并不寬裕的財政中專門撥款,廣開學堂,減免費用,如此這般,像杜家這樣的普通人家才能同時供應兩個學生,不然放在平時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親眼看著書本聽杜文念了兩頁之后,杜瑕便放下心來,發現如今的文字跟以前的繁體字非常接近,意思也相通,自然也就跟現代簡體字十分相近,哪怕連蒙帶猜,不用教自己就能先猜出一部分字的意思來,只是好歹要花時間適應寫法。    見她看的認真,杜文也起了點當先生的意頭,念了兩遍后便試著指了一個字叫妹妹讀。    杜瑕一見他指的,不由得生出一股被古人輕視的氣來,這是個“日”字!誰還不認得嗎?    杜文卻不知她已經學過一世,見她果然脫口而出不由得十分欣喜,又指了接下去的“月”字。    眼下他已經學完了《千字文》,正讀《三字經》,剛才給妹妹指的正是前者中“日月盈昃”一句。    杜文接下來又挑著筆畫少,簡單易記的字指了兩個,杜瑕都不假思索的了,然后一抬頭瞧見哥哥臉上的驚喜才猛然意識到自己表現的有些太過了,不由得冷汗涔涔。    她并非才,沒有生一份靈氣,更無被用爛了的過目不忘之能,自然擔不起才女之名,也不想當什么出頭鳥,于是連忙收斂心神,在被問到第六個字的時候故意猶豫片刻后錯了。    可饒是這么著,杜文也非常驚喜,轉頭對王氏認真道:“妹妹真是聰明,該叫她一同上學去。”    見他們兄妹和睦,王氏不由得很是歡喜,又嗔怪道:“凈胡鬧,哪有女兒家上學的道理。”    雖這年頭女子地位較前朝有所提高,不必再裹腳,也有不少女人出去做買賣,走街串巷,到底拋投露面的還是少數。就比如這讀書,除非是大戶人家,請來教師專門教習,又或者大城鎮里的女子學堂,幾乎沒有女孩兒跟著男孩兒一起去學堂讀書的。    杜文難掩遺憾,稚嫩的臉上竟也顯出幾分不忍來,又不大服氣道:“可我覺得妹妹比大哥聰明多啦,真的不能讀書么?”    他口中的大哥正是平時一同上學的大房杜寶,只比他大幾個月而已,因為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嫡長孫,一家人都對他極盡疼寵,年紀便有些驕縱自大,不把旁人放在眼里。    他這話卻又勾起王氏滿腔愁腸,臉色不由得黯淡下來。    做爹媽的不得寵,連帶著孩子也不受重視,都是孫子,年齡也相差無幾,前后腳生的,可平時寶哥真真兒的是如珍似寶,公婆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緊著他,再不濟還要三房,不到最后是決計想不起他們二房的。    若不是自己攬下做飯的活兒,厚著臉皮偷偷饒些吃食出來,估計兩個孩子還長不到如今瘦削削的樣兒呢!    杜瑕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忙出聲打破沉默:“我不愛上學,怪冷的,哥哥你偶爾得空了教我就很好。”    鄉間孩子買不起印刷好的成書,都是去買了十文錢一刀的最便宜的紙自己抄寫的,現下杜文學完《千字文》,這本書便暫時沒用,因此當即決定先叫妹妹看這本。    兄妹兩個復又興致勃勃的練下去,一個教一個學,氣氛十分熱烈。    屋里正熱鬧,就聽外面的狗子叫了幾聲,王氏忽的立起,喜道:“定然是你爹回來了。”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廂房的門被打開,一個高大的身影裹夾著風雪寒氣走進來,手里拎著一大一兩個紙包,正是在縣里做工的杜河。    他先飛快的跟王氏了幾句話,又讓她把這個足有半人高的巨大包裹拿進去,然后便拎著那個巧的紙包去正房跟爹娘話,過了好一會兒才回來。    他是典型北人的長相,身材高大。濃眉大眼,十分威武。杜文眉宇間很是像他,只骨架略些,就連杜瑕的眉眼也與他有五六分相似,顯得非常英氣。    待他推門進來,王氏已經打好了水,催著他洗手洗臉燙腳。    杜河見她喜氣洋洋,忙的腳不沾地,心頭十分熨帖,又見一雙乖巧兒女坐在炕上翹首以盼,不由得心頭一熱,覺得人生圓滿不過如此。    他先洗了手臉,又燙了腳,待全身上下都暖和過來才一把將女兒抱起,狠命親了幾口,又覺得手中分量甚輕,心疼道:“還是不夠胖,要多吃些。”    杜瑕給他滿臉胡子扎的怪疼,伸手去推,爺倆笑嘻嘻鬧成一團。    這會兒王氏已經將那紙包打開,將里面的東西一一取出,滿滿當當堆了一桌子,一邊整理一邊責怪道:“怎得又買這些東西,怪費錢的。”    家中不大富裕,兩個孩子平時也難見到外面的東西,此刻便都難掩兒心態,湊到桌前看。    怪道包裹如此之大,卻見先是油紙包了幾層的半匹細白棉布,是杜河扯來給妻兒做里衣的。    他道:“眼見著開春了,你們的衣裳也都舊了,兩個孩子肌膚嬌嫩,沒得劃傷了,做些新里衣穿在里面,他們也看不見,不必擔憂。”    王氏忙應了,當即打定主意自己不做,只給孩子和相公做。    再下面是好大一塊肥膩膩的熟羊肉,也不知灑了什么佐料,黃澄澄的,濃香撲鼻,叫人垂涎三尺。又有一塊兒金黃的泛著油光的不知什么糕兒,鼓蓬蓬的,中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紅果碎,看上去很是誘人。    此外還有一大包紅通通的棗干,杜河忙抓了幾粒給王氏,又親自剝給兒女吃,盯著她咀嚼碎了咽下去才:“我都問了,這個專補氣血,回頭你好好記著,給他們一吃幾顆。”頓了下又聲道,“你也吃。”    王氏不由得臊紅了臉,到底沒回絕。    額外還有好大一包黑漆漆的芝麻,事先炒熟了的又磨成細粉,剛一開包就噴香,連杜瑕也忍不住多聞了幾口,連道好香。    她不是沒喝過芝麻糊,可卻從未見過如此品相!果然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斷無一絲作假,怕是后世難見。    杜河憐愛的撫摸著她稀疏枯黃的辮子,又想起來之前女兒那一頭羨煞無數人的烏鴉好發,也是心酸,囑咐起來格外慎重:“叫她早晚滾水沖一盞吃,滋潤脾胃,又養的好烏發。”    王氏忙應了,果然轉頭去沖了一盞,整個房間都被濃香籠罩。    杜瑕自覺這么大的人了,不好吃獨食,又怕哥哥心中難受,便邀請他一塊吃。哪知杜文卻只嘻嘻一笑,搖頭推拒,“妹妹吃。”    杜瑕上輩子光被一群堂表兄弟搶了,哪里受過這個,頓時覺得眼眶泛酸,堅持拉著他一同吃了。    除了這些,還有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肉油餅、糖肉饅頭等物,雖涼了,可因是杜河一路用羊皮襖子摟在懷里帶回的,尚且不曾凍透,放到炕上略熱熱便能吃了。    可巧杜河沒舍得吃飯便往回趕,眼下也餓了,王氏去將那熟羊肉細細切了一盤,剩下的心包好,連同其余物事一并心藏在隔間墻角的地窖里,又往上面蓋了茅草墊子。稍后她又從屋內墻角挖出平時偷藏的半瓶酒給相公燙了,一家人圍坐炕桌,痛痛快快吃了一回。    杜瑕萬萬沒想到如今的經濟竟這般繁榮,雖面粉不如后世白皙,可眼見著吃食半點不比現代社會粗糙:單那蝦肉包子皮包餡兒大,難得蝦肉竟然也很是鮮香;糖肉饅頭也不知怎么做的,肉汁豐富,咸中帶甜,香氣渾厚,咬一口都舍不得往下吞咽……    包子甚大,她如今胃口卻得很,只每樣略嘗兩口就飽了,剩下的全被杜河笑瞇瞇吃掉,半點也不嫌棄是女兒咬過的。    杜文平時瞧著跟個大人似的,謙讓長輩、照顧幼妹,此刻終于才像個孩子了,也嬉笑著吃了不少,一張嘴油汪汪的,還抽空給妹妹擦嘴。    王氏也被相公勸了一大杯酒,吃的兩腮泛紅,雙眼犯暈,直道受不得。    兩人平時關系并不如何好,可也不算太差,三丫此人還算厚道,并不曾對二房有什么不滿。杜瑕想到日后恐怕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竟在她挽留的視線中鬼使神差停下,抱著水罐坐在她身邊,問道:“想什么呢,這樣出神?”    三丫含含糊糊的嗯了聲,又開始發愣,突然卻道:“五丫,你能不能幫我勸勸四丫,叫她別去給人家當丫頭?”    這兩周氏一直病著,杜江也忙著分家的事情,光一個杜寶都顧不過來,又哪里會管這兩個女兒?況且杜江似乎也因為四丫的出格舉動上了肝火,尚且余怒未消,更加不愛搭理。    三丫勸了好幾次,可四丫就像是中了蠱,死活要去趙家干活,三丫的次數多了,她就反過來罵三丫,又她活該一輩子受窮,沒出息……    三丫十分委屈,卻因為口才不佳無法辯駁,每每被得啞口無言,只得暗暗流淚。    雖然那日人牙子沒把四丫帶走,可兩個人也在墻角嘀咕了好一會兒,顯然是暗中約定了什么,三丫不由得著急。    李家姐姐的事她也聽過,可下哪有白吃的飯呢?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如何能白白給了你?人家明白了是買了去當丫頭伺候人,少不得要低三下四,又怎么可能平白無故的叫你穿金戴銀?    簽個活契倒也罷了,大不了受了委屈就回來,跟去外面給人當短工是一樣的;可四丫竟被人灌了**湯,要簽死契!    死契,死契,唯有到死才是個頭兒!    眼下聽趙財主家的丫頭到了年歲有被放出來的,可不是也有沒放出來的么?若是到時候人家竟不放人,又當如何?又或是遇到主子脾氣不好,有那一紙賣、身契在,人家就是打殺了你,也不過陪幾個銀錢就完了,你能奈他何?    三丫也實在是沒人可求,走投無路了,這才病急亂投醫,想叫杜瑕跟自己一起想想法子。    看著她紅紅的眼睛,杜瑕心里也不是滋味,又覺得她這個姐姐實在是盡職盡責,只是牛不喝水強按頭,四丫自己鉆了牛角尖,不狠狠吃點虧是不會輕易屈服的,她不過是個外人,又如何勸得動?    她苦笑一聲,道:“三姐笑了,且不我是妹妹她是姐姐,斷然沒有姐姐聽妹妹話的道理。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們兩個一向不睦,沒事兒尚且烏眼兒雞似的,眼下她又吃了秤砣鐵了心,認準去趙家是唯一出路,我再什么也于事無補。若貿然勸,在她看來豈不是仇人!自然更聽不進去。”    聽到這里,三丫的臉色已經是黯淡了許多,顯然她也知道不大合適。    杜瑕又:“何況她又有父母兄弟,怎么輪也輪不到我身上,更不是一個爹媽生的,本就隔了一層,真要叫我去,沒準兒原本能成的事兒,她卻會因為賭氣而不答應呢。”    三丫聽后,半晌不言語,杜瑕起身要走,卻見她吧嗒吧嗒掉下來一連串的淚珠兒。    “這可如何是好!”三丫捂著臉,瞬間泣不成聲,“娘病了,妹妹又要上趕著給人家當奴才……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嗚嗚嗚!”    杜瑕的一番話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打碎了她心底的最后一絲僥幸,叫這個姑娘不得不承認,眼下大房實在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機,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妹妹成了人家的奴才,生死有命。    這幾杜家眾人鬧得兇,飯也不大在一處吃,都是各自端回房里。    晚間二房一家四口圍著炕桌團團坐,杜瑕起這事兒還十分感慨,倒是杜文急忙搶道:“妹妹可別亂發善心,四丫并不是個好相與的,你不出聲倒罷了,一旦點什么,少不得要被記恨上。”    王氏也十分擔憂,:“你哥哥得對,她已是十頭牛也不能拉回來的,沒得再搭上你,如今要分家了,可別鬧出些什么來。”    的杜瑕都笑了,忙點頭答應,又:“你們放心,我不多管閑事,今兒三姐一,我就立即推了的。平時她看我就跟插刀子似的,無事尚且攪三分呢,我哪里敢再往上湊?”    王氏這才放下心來,又給她夾菜。    杜河也笑道:“你們就是瞎操心,瑕兒聰慧伶俐,很有主意,我是再放心不過了。”    幾個人就都笑,王氏卻白了他一眼,問道:“你且不要整日逗孩子做耍,我且問你,房子的事有譜沒有?沒得過幾日一家人拖家帶口去了,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得。”    杜河嘖一聲,竟有幾分委屈:“你莫瞧我,方才隔壁杜大哥幫我帶回消息來,已是有眉目了,有幾處很是妥當,明日我先進城去瞧瞧,趕緊定下來收拾著,待家當分割妥當,咱們就走。”    杜瑕跟杜文對視一眼,不禁齊齊歡呼出聲。杜瑕又打趣杜文,“給你打的葫蘆總算能大大方方的戴了。”    杜文也跟著笑,又因為確實要走了,才敢抱怨幾句:“先生的年紀著實大了,教書就很有些敷衍,平時我與幾位同窗問問題,他也時不時的糊弄,碰見會的就胡亂幾句,實在不會的就打叉混過去,日后再不會提及。有時上課前還去吃酒,醉醺醺歪斜斜的進來,也不講書,只一味坐在那里酣睡,叫都叫不醒,到了晚間就自動家去……”    他平時從不一星半點的不好,如今突然了這些話,杜瑕三人都十分吃驚,又很是心疼。    王氏摟著他摩挲個不住,杜河也狠狠點頭,只道果然早該叫他換個學堂,往年竟都平白耽擱了。    次日杜河趕緊回城里相看收拾房子,王氏則去跟平時交好的鄰居打招呼,待到了牛嫂子家,分外不舍。    牛嫂子聽后反倒笑了,只道:“你竟也糊涂了,我不過每隔三五日便要進城,待到夏季炎熱,生肉不耐存放,更是三兩日便得往返一次。如今你去了城里,自己當家做主,你我見面豈不是更自在,你若不嫌煩,我怕隔三差五就要去叨擾呢。”    王氏一聽也笑了,竟把這事兒忘了,又一個勁兒的約她,好了訂了日子就請大家過去吃酒,叫牛嫂子與當家的一定去。    牛嫂子素來是個爽快人,滿口答應:“咱們可好了,即便你到了那日反悔,我也必是要去的!”    到第三日,杜河已定下房子,請了人打掃,又把格局給妻兒聽。    “不大的一套扁平院落,巧巧的,卻是適合眼下咱們一家子住。”他笑道,得十分起勁,“北面一溜兒正房,咱們一家四口都住得,我與你娘一間,你們兄妹二人也一人一間,不偏不倚,互不妨礙,也寬敞。”    “院中沒有花草樹木,日后到可以慢慢添置,只喜得院中那口水井十分便利,省了外出取水的麻煩。如今只有一間東廂,隔開兩半做廚房與歸置雜物的,余者卻有些不大夠使,我已請人在西面搭起畜棚,那都容易得很,過幾日也就得了。”    若不是杜河太過挑剔,只怕當日就能定下來。    原有另一處房子,比這個更加敞亮,也帶家具,房租也便宜。只是正房少,少不得要有一個孩子去側面住廂房,周遭也喧鬧,不夠安靜。    手心手背都是肉,杜河不愿只為省錢就輕慢了哪個孩子,若日后生出間隙,豈不是得不償失?    因此在將房子看遍之后,杜河當即決定一月多花半貫錢租這一處。    正房多就罷了,且難得位置極佳!若不是趕巧了,怕是他還拿不來這樣的好地段。    陳安縣城不似碧潭村一般傍水而生,最是正南正北。又因國都在陳安北方,為示尊崇,縣內府衙等機構都集中在此,連同官宅一氣往東蔓延,與學堂、書齋等聚居地所在的東城區連成一片,中間雖隔著一條大道,但多年下來已是難舍難分。    是以陳安縣城以北以東的地段最佳,多有官吏、文人居住,治安良好,環境清雅,房價也最高。    下剩的西南兩面廣泛分布著各類商鋪、攤販,又連接西來胡商和南貨,最是繁華,生活也便利,普通老百姓的住所就集中在這些地方。    而杜河定下來的這處宅子之所以難得,就因為它處在東南交匯處,且偏向東多些!    他深知兒子日后也是要讀書的,便不敢在烏七八糟的地方落腳,極力想沾染書香氣,可東城區的房價實在不是眼下他能夠支付得起的,如今好容易得了這個已經十分難得,自然沒有猶豫的道理。    且這宅子靠的南市也近,生活又便利,便是略一些,價格貴一些,也都能抵消了……    前兒杜江率先喊破了分家,杜海也緊隨其后,誰知真分起來卻又反悔,嫌自己拿到手的太少,又不分了。    杜江干脆給他氣笑了:“你倒爽快,分就分,不分就不分,合著好壞全在你,一家人倒要圍著你打轉!我就只告訴你,到了這個地步,想分得分,不想分也由不得你!再者分家長子分得七成乃是律法所定,若是我高興多給你些也就罷了,若是不高興,你也得老實受著!”    兄弟兩人便又連著吵了好幾,最后紅了眼,竟還動了手,驚動四鄰。    杜平和于氏很是為難,一邊是長子嫡孫,一邊是最疼愛的老來子,可叫他們怎么處!    因杜文之前毫無基礎,日后也不打算考武舉,阿唐就先叫他增強體質,又耍了幾遍八段錦與他瞧,只每日早晚練上幾遍對身體甚好。待這個練熟了或可換五禽戲,再學些簡單的拳腳也就妥了。若是方便,再習些個騎射更佳。    杜文都一一答應,到底心癢難耐,硬叫牧清寒耍一把架勢給自己開開眼界,牧清寒倒也不扭捏,將場上十八般兵器都一一舞了一遍,最后又開弓射箭。    但見那牛角大弓竟被他拉了個滿開,嘭一聲躥出一支鐵箭,如流星般狠狠扎入幾十步開外的箭靶,箭尾兀自在空氣中嗡嗡顫動。    杜文看得眼花繚亂,滿目艷羨,不住的喝彩,又不由得伸手去摸那張弓,只覺得怎的就這般威武。    牧清寒笑著把弓遞過去:“你也試試?”    杜文還來不及回話,就覺得雙臂猛地往下一墜,連帶著他整個人都往前踉蹌了一步,好懸沒摔倒。    他不由的吃了一驚:“好重!”    方才見牧清寒面不改色就拉滿了,他還以為沒什么分量,哪知竟險些出丑。    牧清寒笑道:“這算什么?阿唐慣用的弓足有這個兩三倍重,我竟只能拉開到三分!”    杜文聽后直搖頭,連連嘆氣,心的將弓還給他,喃喃道:“不敢想,不敢想。”    虧他方才也想射一箭過過癮,誰知兩只胳膊抱著都費勁,更別提單手開弓……    唉,看來自己果然很該重視一把了。    回去之后,杜文不免又把這樁大消息與家人聽,十分眉飛色舞:“他瞧著也是穿道袍【注】的,哪知竟是個練家子!尤其那桿白蠟槍,沖刺抹挑,真是耍的水潑不進!又是好臂力,那弓那般沉重,他竟都能拉滿了……偏他才思敏捷,書房里也好些個行軍布陣的兵法書籍,要我,便是文武舉都考得!”    杜瑕聽后咯咯直笑,對牧清寒也有些刮目相看,畢竟時下重文輕武的風氣頗為嚴重,讀書人中甚少會拳腳,而聽杜文的口氣,牧清寒于武一途竟也相當出色,果然難得。    如此這般幾之后,王氏等人眼見著杜文雖然忙碌,可精神卻更勝以往,不僅氣色好了,就連飯也能多吃半碗,不由得十分感激。    只如此一來,杜文難免更加早起晚睡,杜瑕生怕他撐不住,便面色凝重地反復囑咐,只把杜文聽的耳朵都起了繭子,白日里便與牧清寒抱怨。雖是抱怨,可語氣中卻難免帶了點兒不經意的炫耀和洋洋得意。    如今他跟牧清寒也熟了,慣會開玩笑,牧清寒就擂了他一拳,只他在故意刺自己。    兩人正一同笑鬧,卻被石仲瀾看見了,當即虎著臉呵斥道:“學堂之中豈是爾等嬉笑玩鬧的地方,成何體統。”又瞪了杜文一眼,再看向牧清寒之時,眼中更帶了幾分輕蔑,又面帶譏諷的與旁邊人:“到底是商戶之子,上不得臺面。”    眼下商人之子雖然也能參加科舉,可到底出出身差了些,就是當今圣人偶爾決策有失,還會被那些個惹人煩的御史當堂跳出來叫板,些個什么“豎子不足與謀”“寒門戶”等抄家殺頭的話,只把圣人氣個倒仰。    偏圣人以仁孝治國,性情也謙和,不好拿這些人怎么樣,每每苦笑無言,于是民間竟也漸漸傳開,把這些成了極為刻薄尖銳的侮辱人的話語。且就連圣人也不曾如何惱火報復,因此被罵的人往往也無可奈何。    就見牧清寒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撇開長腿往那邊跨了兩步,兩只眼睛死死地瞪著對方。    他身材欣長結實,遠比一般同齡人要來到高大,對上幾個師兄竟也絲毫不落下風。又因常年習武,氣勢逼人,石仲瀾等人本能地退了幾步,回過神來之后臉漲的通紅!    牧清寒卻嗤笑一聲,眼神轉向輕蔑,扭身就走,好似與他們對峙便是浪費時間。    石仲瀾這些人平時也都是被人捧大的,如何受得了這個?也都惱了,便都漲紅著臉,在他后面踮著腳,張口閉口之乎者也斥罵起來。    牧清寒為人何等肆意瀟灑,最見不得這種打嘴仗的,這會兒活像連背影中都透著一股蔑視,對身后諸事并不理睬。    那幾個師兄越發丟臉,臉上幾乎要滴出血來,始作俑者石仲瀾更是被氣得頭腦發昏,須知他這種不將人放在眼中的態度最可惡!    因著杜文和牧清寒來之前,學堂內就屬他年紀最,且也頗為機敏,很得老師看重,最多三兩載便可下場一試,于是幾年下來更加洋洋自得,十分驕傲。    哪知一朝來了兩個師弟,竟比自己更些,且一個底子就很好,又素來傲慢,不大搭理人;另一個底子雖差,可進步神速,著實叫人膽戰心驚,就連先生也屢屢不掩飾對他的贊賞。    這可叫順風順水的石仲瀾如何受得了?    況且這幾日冷眼瞧著,先生又叫大家學那些個武夫做派,豈不是正遂了姓牧那子的意?今日對方見了自己也照舊一副死人臉……    是以石仲瀾頭腦一熱,竟俯身抓起地上的石子,朝牧清寒后腦勺砸去。    杜文卻是邊走邊回頭,見狀大驚失色,大喊當心。    牧清寒不慌不忙,只把頭微微一偏,那帶著尖銳棱角的石子就擦著過去了,又飛出去不過三兩步遠便啪的一聲掉落在地。    他站定,轉身抱手冷笑出聲:“手無縛雞之力,還想偷襲?”    這話確實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就連最近幾日剛開始鍛煉的杜文也有些赧然。    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幾個師兄除了比較穩重的洪清兩人之外,那五個都嗷嗷叫著撲了上來,亂作一團。    牧清寒只把杜文往旁邊一推,叫他不要添亂,便抬手撩起袍角掖在腰間,舒展胳膊,弓身迎了上去。    但見眨眼工夫,場中便拳腳亂飛慘叫連連,唯三沒動手的洪清、霍簫與杜文都目瞪口呆,著急的不得了。    只是他們也實在插不上什么手,杜文年歲也,上去之后怕真的只能裹亂,三個人只得扎著手在旁邊拉架,又大喊別打了,別打了。    牧清寒自打來到陳安縣城,其實心里一直憋著一股氣,又擔心兄長安危,又恨自己無用,十分苦悶,索性今日一并發泄出來。    不過眨眼功夫,那五位師兄就都叫他打翻在地,衣服皺了,發髻散了,有幾個人臉上也青紫交加,活似打翻了醬缸。    這么大的動靜根本瞞不住,聽到聲響的肖秀才自前院匆匆趕來,剛一進門兒就被驚得瞠目結舌:但見幾個得意門生在地上成了一堆的滾地葫蘆,站著的三個這幾個也是驚慌失措,與平日文質彬彬的情形簡直……    他的書院里何曾這般過!    肖秀才卻又叫住他,也不開口話,只盯了他兩眼底下的烏青看了會兒,又看看他瘦削的身板兒和尖下巴,最后道:“去吧,要松弛有度,每日也別睡的太晚,免得叫雙親擔憂。”    這還是杜文上學以來肖秀才出的頭一句明確關切的話,杜文不禁喜上眉梢,轉身離去時看著連步伐都帶些喜氣洋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保山市| 封开县| 全州县| 奇台县| 厦门市| 利津县| 昭苏县| 阜新| 双城市| 古丈县| 丹巴县| 惠水县| 剑川县| 江口县| 雅江县| 聊城市| 寿光市| 常德市| 镇江市| 德化县| 玛沁县| 永登县| 阳曲县| 五指山市| 布拖县| 新蔡县| 清流县| 香港| 荣昌县| 灵山县| 高碑店市| 阿坝县| 张家港市| 玛纳斯县| 延庆县| 晋中市| 鄂州市| 海兴县| 榕江县|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