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杜氏有巧女 杜氏有巧女 正文 第七十六章

作者/少地瓜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div id="content">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低于70%的讀者要等24時之后才能看到    那石板相當好用,因為很薄, 放在熱炕上沒一會兒就捂暖了, 用炭筆寫字也好,畫樣子也罷,都很便宜。等寫滿了也只需要用水擦洗烘干即可, 杜瑕用過幾回就愛不釋手, 睡覺也一定要擱在枕邊, 被王氏拿來笑了好幾回。    王氏看女兒擺弄絲線并不像一時興起, 且難得分出眾, 越發不加干涉, 又托人從鎮上帶回更多新鮮彩繩, 偶爾得空了還幫忙打下手、分顏色,娘兒倆關系愈加親密。    杜瑕很感激兄長對自己的關愛, 就特地用金色的絲繩給他編了一對兒巧玲瓏的葫蘆掛在腰間, 下面串了圓滾的黑色石頭珠兒, 墜了煙灰的穗子,非常雅致。    杜文愛不釋手, 捧著看了大半宿, 次日上學前卻又依依不舍的摘下來。    杜瑕一愣,問道:“哥哥不喜歡?我再給你打別的。”    杜文忙道:“當然喜歡, 妹妹別急, 只是, ”他撓撓頭, 往外面看了眼,聲道,“我日日與堂哥一處,自然瞞不過他去,少不得爺爺奶奶也都知道了,到時候他們倘若問起是哪里來的,那可怎么處?是外頭買的,必然要怪我們亂花錢;可若是照實,他們必然叫你教授大家,竭力壓榨,你與娘就不能攢私房了。”    自打穿來,杜瑕一直都知道這個哥哥聰明伶俐,只是大約有些寡言,可也是有主意的,但他到底也才八歲呀!誰承想今一張嘴就出這么一番話來,方方面面竟是都考慮到了!    杜瑕聽得目瞪口呆!    卻聽杜文又道,“好妹妹,你且替我好生保管,就是不能戴,我瞧著也歡喜,日后少不得你有更精巧的送我,我也未必沒有戴的時候。”    杜瑕噗嗤笑出聲,又佯怒道:“就你會劃算,日后還不定如何呢!且看我心情吧。”    兄妹兩個玩笑一番,就該上學的上學,該干活的干活。    等杜文走后,杜瑕盯著那對金色葫蘆看了半晌,重重嘆氣,這日子過的,真是!    什么時候才能分家啊。    又過了一個來月,已是四月半,處處春暖花開,綠草如茵,杜瑕的身體養的差不多,也敢開窗吹風了。    她深諳生命在于運動的真理,并不整悶在屋里,每日日頭最好的時候就借著幫忙做活去院子里轉轉,或幫忙喂雞喂鴨,或幫忙分撿柴火,跑前跑后,必要折騰出微微一身薄汗才罷。久而久之,身體果然好了不少。    杜瑕這么做固然惹得王氏越發心疼,可卻誤打誤撞合了于氏的心意。原先她在屋里躺著養病的時候,于氏就隔三差五些“哪兒有這么大的丫頭了還日日挺尸不做活的”之類的話,如今她自己忙活起來,雖人力單,好歹堵了于氏的嘴,叫她耳根清凈。    因為氣好轉,王氏干活更加輕松,每更能擠出時間做針線。    娘兒倆一起忙活,到此刻已經攢了不少葫蘆、絡子和鞋面等物,還有前幾杜瑕剛琢磨出來的,同樣寓意福壽的蝙蝠,統共滿滿包了一個大包袱,王氏琢磨著再這么下去恐怕要捂不住,萬一不心露了就要壞事,便打算進城賣了換錢。    杜瑕聽后不由得雙眼放光,也嚷著要去。    曉得在這個破院子里待了兩個月,又沒有任何娛樂設施可供消遣,還要防備什么四丫、三嬸兒摸進來旁敲側擊,她都要憋死了!    再她也有必要去看看城里的東西到底是個什么水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不是?省的日后自己要再想出什么來,分明人家早就有了,自己還喜滋滋當寶呢,那就搞笑了。    總而言之,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這個世界!    王氏開始還有些猶豫,但終究架不住女兒軟磨硬泡,也就應了。    杜瑕登時喜不自勝,連著幾激動得不得了,恐怕當年第一次出國游玩都沒這么亢奮。    這王氏抽空跟二老:“爹,娘,眼見著暖了,相公又不得回來,我預備給他送些春衫、單鞋,省的叫人看了還穿棉的笑話。可巧隔壁牛嫂子也要進城采買,我就與她同去。”    于氏原本不愿意,聽杜瑕要跟著更是眉毛倒豎。    “眼見著開春了,院子里的菜園要撒種施肥,又有雞鴨要喂,還有那飯……”    王氏不由得苦苦哀求,又會提前將一日飯食準備好,只需熱熱就好,她們清早去,傍晚必歸。    她有正當理由,又有村里出名正派仗義的牛嫂子跟著,自然沒什么不妥,最后還是杜平替于氏答應下來,又象征性的叫她囑咐兒子注意身體云云。    見王氏竟能進城逛去,家中其他大女子也紛紛動了心,旁人不,四丫和三房劉氏卻已經按耐不住,一個聲對周氏道也想跟了去,一個干脆就仗著在婆婆跟前有些臉面,直道也要進城買賣。    于氏哪里會答應!旁的不,要是劉氏走了,大嫂不中用,三丫四丫總是毛躁,須得有人看著,難不成叫她個當婆婆的熱飯給這一大家子吃?    下斷然沒有媳婦還活著,就叫婆婆做活的道理!    加上劉氏幾前才剛從城里回來,估計也是用針線活換了錢,可竟然沒孝敬自己一文!她便翻出兩只白眼球來,沒好氣道:“難不成你也有個男人在城里做活?”    的劉氏一氣把臉漲紅,趕緊站起來回房去了。    較之一般孩童對于進城看熱鬧的最淳樸的渴望,杜瑕的心情更加復雜一些,除了想借機打探“競爭對手”的虛實之外,她也對這座貨真價實的古城十分好奇。    畢竟不是每個現代人都有這樣的機會,能置身處地的感受來自遙遠的歷史的氣息……哪怕這并不是她所熟知的任何一段歷史。    杜瑕激動的半宿沒睡著,第二大清早被王氏叫起來的時候差點連眼睛都睜不開。    得知她能進城,而自己卻不行,三丫倒罷了,四丫看向她的眼神十分不善,又時不時從鼻孔中發出冷哼。    杜文反復囑咐妹妹要聽娘的話,這才一步三回頭的上學去,惹得從沒有得過兄長關懷的三丫羨慕非常。    四丫余怒未消,又想起來五丫竟是村里為數不多幾個有正式名字的女孩兒,正是新仇加舊恨,差點把牙咬碎。    她見三姐怔怔的看著兩兄弟的背影出神,忍不住出聲譏諷,言辭刻薄:“看什么?難不成你也想上學去!照我竟別做這大夢!”    三丫老實,不會跟人吵嘴,這會兒被妹妹刺兒了也不敢反駁,只是紅著臉辯解。    四丫只想出氣,哪里聽得進去,重重的哼了聲,便甩頭進去了。    結果迎面又被于氏斥罵,唾沫星子噴了滿臉:“吃了飯一抹嘴就走,好生自在,還不去把碗筷洗了?桌子也抹了,再去將雞鴨喂了……”    再王氏挎著一個大包袱,杜瑕背著一個包袱,娘兒倆去村口的大槐樹下與牛嫂子碰頭。    現下氣暖和了,杜瑕也換了青色單夾衣,因為早晚頗有涼意,王氏怕她凍著,又在外面披了一件粗棉布的半舊紅襖,下面照例是薄棉褲。    過去一個多月里,杜瑕不顧爺爺奶奶和大房三房眾人的冷嘲熱諷,狠命吃狠命睡,又時常運動,著實保養的不錯,至少臉頰已經重新鼓起,頭發也漸漸黑密起來,看著氣色好了很多,力氣也大了,輕易不會再頭暈。    因著進城,王氏也怕有人瞧了女兒,便特地給她好好梳了頭,又拿紅頭繩扎了,勉強纏了兩個包子,自覺很好看。    平心而論,杜瑕本人對這種不知從什么時候興起的,認定女孩兒就是要穿紅的,而且是大紅才好看的樸素審美觀無法茍同:一眾青年老少但凡是個女的就狠命往身上裝裹大紅,一個個活似染血元宵般的風采……    可現下他們家并不富裕,饒是杜瑕并不喜歡大紅,自然也不會挑三揀四,只得努力服自己:    你不過是個丫頭,經濟獨立之前少做妖,紅的就紅的吧……    因怕叫牛嫂子多等,娘兒倆來的很早,左右無事,便在樹下石凳上坐著等。    杜瑕覺得只要出了那家門就神清氣爽,仿佛也高了、水了清了,就連空氣呼吸起來都帶著與往日不同的松快。    村口槐樹早在碧潭村沒建立之前就有了,如今怕不下百歲,很是枝繁葉茂、枝干遒勁,一人已經抱不下。    熏風陣陣中,杜瑕仰頭看去,就見一叢叢葉片襯著瓦藍的,潔白的云,綠油油十分喜人,中間已經隱隱約約鼓出好些疙瘩,密密麻麻的,大略是花苞?怕是再過不了多久,就要冒出槐花來了。    來這槐花也是好東西,不僅好聞,也很好吃。    原先她時候在鄉下時,就時常跟其他孩子一塊摘槐花,不管是直接擼了吃,還是洗干凈后用油鹽糖醋涼拌,或是燙了上籠屜蒸,再者包包子、包餃子,都十分美味。    一不留神想太多就口水泛濫,杜瑕趕緊吞咽兩下,又暗笑自己沒出息,多大的人了,竟然被槐花饞成這樣,果然是在長身體么?    不多會兒牛嫂子坐著一輛青騾大車來了,旁邊趕車的是她相公杜有財,牛嫂子老遠看見她們便大聲招呼,又叫她們上車,聲音十分洪亮。    之前杜瑕身體不好,氣也惡劣,便一直沒出門,這還是頭一次見外人,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王氏的心頭一軟,快速將身上的夾棉襖裹好,又伸手替孩子掖了掖被角,柔聲道:“睡吧。”    匆匆推門出去,王氏登時就凍得打了個哆嗦,方才好不容易攢起來的那點熱乎氣瞬間消失的干干凈凈。    她咬咬牙,又將那穿了幾年,棉胎都被碾壓成薄薄一層的舊棉襖裹緊了些,埋頭快步朝正北面的廚房走去。    頭晚上睡前整理好的爐火這會兒已經熄的差不多了,灶臺中只剩點點暗紅色的灰燼,王氏不顧撲面而來的寒氣,趕緊丟了幾塊柴火進去,又捅了幾下,看它們一點點燒著才松了口氣。    冬日酷寒,兒子等會兒就要去書塾上學,女兒前兒又元氣大傷,好歹多些熱氣,且叫他們受用一刻是一刻。    氣冷的叫人難受,饒是一旁有灶火余溫晝夜不息,水缸里的水也有好些地方浮起了薄冰,王氏又用鐵鉗子捅了幾下才舀出幾瓢帶著冰碴子的凍水來。    王氏蹲在灶臺前面,略有些麻木的燒火,身上漸漸暖了。橙紅色的火光不斷跳躍,映的她臉上影影綽綽,眼神都有些飄忽了。    她家是二房,上有兄嫂下有弟媳,按理怎么都輪不到她起早貪黑燒火做飯,可有什么法子呢?    大嫂一連生了四個女兒,最后才掙命似的生了個胖子,結果到底年紀大了,傷透了身子,重物都提不得,又哪里做得來這個?    三房叔子是公婆的老來子,弟媳娘家跟婆婆家還有些瓜葛,二老本就偏疼些,何況她嫁進來頭一年就生了個兒子,第二年底竟又一口氣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大胖子,站穩了腳跟,怕不是走路都要橫著來,眼睛也挪到頭頂上去,打那之后連大房都要避其鋒芒,更何況自己……    王氏當年嫁進來近三年都沒有身孕,前后不知挨了多少白眼,婆婆和村里的人也明里暗里的譏諷她是不下蛋的母雞。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到底是自己理虧,王氏越發謹慎微,不敢有怨言。    所幸相公雖然寡言,但對自己卻甚是溫柔體貼,并不曾怪罪,好歹到了第四年,她總算……    如今轉過年來,兒子虛歲已是八歲了,頭一年去村中書塾開了蒙,聽先生十分聰明伶俐,女兒才剛六歲,身子雖然弱些,可生的好模樣,又乖巧懂事,她也算心滿意足了。    想到這里,王氏臉上不禁泛起一點喜色來:    今日是相公杜河回家的日子,他們一家人也有一個多月沒團聚了。    家里有十幾畝地,只是公公杜平本人卻是個木匠,因此平時只租給旁人種,他自己帶著長子杜江日日做活,日子倒也過得去。    碧潭村因村北面有一汪常年不枯的水潭而聞名,周圍又有幾座山,便是不種地的也能去撈些個魚鱉蝦蟹,摘些個瓜果李桃,總不至于餓死,不過就是見不大著銀錢。    本朝才創立不過十多載,還處在休養生息的時段,如今在位的是開國老圣人的第三子。圣人仁厚,接二連三減免賦稅,且本朝皇帝家原本祖上就是商戶出身,所以并不歧視經商,允許商人及其后代參與科舉,有商人在各地聯絡買賣、溝通貨物,很快大家的日子就都有了起色。    三房的杜海心高氣傲,早先眼饞商人暴利,便鬧著要去經商,偏杜平二老又寵愛他,竟也答應了,又狠命湊了幾兩銀子與他做本錢,誰知杜海出去一晃半年,不僅沒賺到一文錢,反倒將本錢賠個精光,又欠了一屁股的債……    因按照本朝律令,日后不管分不分家,長子都要繼承家中財產大頭,若是老爹有活計的,也一并交給長子,剩下的兄弟只分得部分。    當初于氏一共生了七個兒女,可最后活下來的只有三個子,饒是這么著,杜海還是覺得兄弟多了:    家里本就不大富裕,日后再有二哥一分,到手的還能剩下什么!    他也看不上木匠活兒,覺得又苦又累,且一年下來也賺不著幾個錢,于氏又異想開,興起來要讀書的念頭。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老杜家往上數八代都沒出過一個讀書人,他能有這般志氣,杜平老兩口喜得無可無不可,自然沒有反對的道理。    哪知這杜海骨子里竟是個無賴,去了書塾非但不好生讀書,反而見勾搭同窗胡三海四,折騰到十九歲才娶上媳婦,幾年下來連本《三字經》都背不下來,更別提之前夸下的進士及第的海口。    后來一直鬧到兒子出生,杜海這才收斂了些,只是到底劣性難訓,整游手好閑,也不大正經干活,漸漸地竟成了十里八鄉數得上的閑漢……    王氏一邊想著丈夫什么時候到家,一邊麻利的將一只干瓠瓜切成薄片,等鍋中水燒滾了便放下去,又從凍得邦邦硬的羊腿子上狠命剁了點肉沫下來,下到鍋里調味。    鍋上面熱一層雜面炊餅,等瓠瓜片和肉沫熟透了,炊餅也熱好了,她又往鍋里灑些豆粉,拿長筷子攪動幾下,羊肉瓠羹便又稠又黏,翻滾中都帶上了濃濃香氣,那點兒肉沫特有的葷膻更叫人胃口大開。    如今從京城傳出來,時興一三頓,可對下面的平頭百姓而言卻很難實施:費錢,只是偶爾才加一頓,臨時加上的那頓也不過敷衍了事,故早午兩餐尤為關鍵。    王氏做好了飯,各房也都陸陸續續起來,西廂房門吱呀一聲推開,里面走出來一個穿著青色棉袍少年,少年手里還牽著一個更些的女童。    女童約莫五六歲年紀,穿著鵝黃襖,下面是青色扎腿棉褲,腦袋上勉強梳了兩條稀疏枯黃的辮兒,此刻正睡眼惺忪的揉著眼睛。    乍一接觸寒風,她猛地打了個哆嗦,聲道:“哥哥,冷。”    前方的少年忙將她的手攥在掌心,又竭力護著她,往正房飯廳那邊快步走去。    到底他年歲尚幼,身量有限,并不能如何遮風擋雨,那女童依舊被凍得臉通紅,只是卻已經十分歡喜,拉著他的手快跑幾步。    兩人在正房門口遇上王氏,齊齊喊一聲娘。    王氏見他們手拉手,頓時喜得眉開眼笑,又一疊聲的讓他們進去,自己轉身去端剩下的盤碗。    一大家子十多口人,吃的也不過是一鍋羊肉末瓠瓜羹,再有一盤下飯的芥辣瓜旋兒,幾個炊餅。那炊餅也并非人人吃得,是分給爺們兒和上學的兒郎的,女人們大多只喝幾口羹也就應付過去了。    等大家陸續坐下,王氏已經按照平日的座次分好碗筷,盛好湯羹,三房的劉氏本能的將視線釘在王氏一雙兒女跟前的碗內,目光灼灼,似乎下一刻就能盯出兩個窟窿。    老三杜海大咧咧的,不管這些,拿起碗筷就吃,見自家娘子既不動筷,也不給幾個的喂飯,不由得有些煩躁,道:“吃!”    劉氏又狠狠剜一眼低頭不語的王氏,用不高不低的聲音嘟囔道:“裝什么老實人,打量旁人都不知道么?偏她的孩子金貴,我的”    話沒完,婆婆于氏就先重重的咳了聲,不輕不重的瞥她一眼,虎著臉道:“有飯吃還堵不住你的嘴!”    劉氏不由得又羞又臊,端起碗來憤憤的喝了兩口,還是意難平,又低聲對杜海抱怨:“二嫂才是個面憨心奸的,趁著自己做飯,專把些肉挑到自家碗里去……”    那文哥到底大了,也學得跟他爹娘一樣奸猾,且看不出什么,可那五丫還年幼,筷子都拿不利索,有好幾次她看的真真兒的,大家面上都是一樣的飯食,中間也沒見額外添加,可她碗底竟能多出好些肉渣肉沫!不是王氏做的鬼還有誰!    杜家雖然因著公公杜平有些個手藝,除了每季租子之外另有一份收入,但因為人口多,老三杜海又是個慣會糟踐錢財的,日子并不算太富裕,也只是隔三差五能嘗點肉味,所以她才對王氏揣著明白裝糊涂,公然給自家兩個孩子開灶的行為十分不滿。    劉氏越越激憤,最后聲音難免大了些,就連杜平也皺起眉頭,幾家的更是停了筷子。    杜海一貫好面子,手中也散漫慣了,頓時覺得自家婆娘為了侄子侄女嘴里的一點肉沫計較很不上臺面,就有些羞惱,梗著脖子低吼一句:“就你事多!不愛吃倒是自己做去。”    劉氏立刻被氣個倒仰,一雙手發起抖來,臉都漲紫了。    哪有這樣的混賬男人,不幫著自己的婆娘,竟反過來她!    再,她才不做飯呢!自己的手好容易養成這樣白嫩,才不愿意寒凍地去撥弄冷水,沒瞧見二嫂的手一年到頭都沒個好時候!青紫交加,滿是皴裂,還露著嚇人的血口子……    大房的四丫慣會跟風挑事兒,見狀也聲道:“二嬸子偏心。”    話音剛落,周氏就瞪了她一眼,“吃你的!”老大面上也有些尷尬。    大清早上就鬧起來,杜平干脆把筷子一拍,喝道:“一個兩個的都這么些毛病,不愛吃就別吃!要么打從明兒起自個兒做去!”    他素來十分威嚴,平時幾個孫女在他跟前都不敢大聲喘氣,就是最得寵的三房媳婦劉氏也輕易不敢與他放肆,因此他一出聲,眾人便都低頭聳肩,十分老實。    杜平又環視一周,這才滿意了,只是終究往低頭吃飯的王氏頭頂瞅了兩眼,眼神復雜,可到底什么都沒。    王氏的動作他不是不知道,可到底也實在沒得挑,于氏年紀大了,早些年逃荒著實傷了身體,又是當婆婆的,也做不來重活;三個媳婦一個常年體弱,連點繡活都做不得,另一個眼下還有三個不懂事的奶娃娃,確實沒得空閑。    算來算去,只有一個王氏勤快能干,且也做得一手好湯水……    人都有私心,二兒子在鎮上做工,一個月才回來一次,又月月拿錢家來;王氏一個人一兩時、三時做十幾個人的飯也確實不容易,且兩個娃娃偷摸的吃才能吃多少?杜平老兩口便對她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人牙子三教九流的人見得多了,什么喪心病狂的事兒沒經歷過?不要這女孩兒自己愿意,就是不愿意,被家里長輩喊打喊殺著賣了的也多的很,倒也不覺得意外,只是不動聲色道:    “那倒不是不行,只是老嬸子,你也是知道的,趙家高門大戶,凡事何等講究,若是外面去的人終究怕有二心,恐怕不能得到重用,只在下面打雜也就是了,月錢也拿的少。這銀子恐怕也只得三二兩。”    “這么少?”于氏一個沒忍住,便驚呼出來。    “可不是!”人牙子繼續道:“這也是正辦,老嫂子,你想若是你家里突然來了幾個人,吃住都在這里,一雙眼睛死死盯著你,起居作息,但凡有點什么事兒都知道,還簽的是活契,隨時走也都能拍拍腚走了,您能放心?銀錢方面自然是要少許多,主子也不敢委以重任呢,只去角落做些個粗活吧。”    一番話的于氏喃喃不語,十分尷尬。    卻這人牙子對于氏這種既想貪便宜要錢,又想繼續維護名聲的想法十分不齒,反倒不如那些目的明確,只一味貪財的無賴來的爽快,便重重添了一把火,故意有些不大耐煩的道:    “我今兒也不單只為你們家四丫來的,還有好多家要走,你若覺得成呢,咱們立馬把賣、身契簽了,這銀子我也馬上給您撂下,白花花的足錠紋銀十兩,成色上等,比市面上的竟還多些。要是不愿意呢,我也不會做那等舛錯人賣兒賣女的喪良心的下作事,一準兒拔腿就走,行不行的,立馬給一個準話兒吧!”    她是看準了于氏貪財,四丫本人也愿意,且鄉下人家全然不會多么看重女孩兒,故有此意激發。    果然,她這么一撂臉子,于氏反倒著急起來。    家中又不是多么寬裕,誰忍心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從指縫溜走呢?左不過是一個孫女賠錢貨,以后想生多少沒有?留在家里也是無用,少不得日后還得貼補嫁妝等物,倒不如現在就打發出去掙錢。    況且這件事又是她自己愿意的,外面就是嘴也不到長輩身上,只她自己被富貴迷了眼罷了……    這么想著,于氏就已經動搖不已。又招手叫四丫過去,努力做出和顏悅色的樣子來道:“四丫你卻跟奶奶,這是你自己愿意的嗎?有沒有人逼你?你果然十分想去?”    人牙子看得暗笑不已,王氏和杜瑕卻也無比心驚。    尤其是杜瑕,腦袋里嗡嗡直響,這,這是要販賣人口?    家中還不曾如何呢,于氏竟然為了區區十兩銀子,就舍得賣了孫女!    她不由得有些害怕,忍不住抓住王氏的手聲道:“娘。”    一抓才知道,王氏的手心里也滿滿的都是冷汗,她卻還是強打精神安慰女兒:“別怕,這事兒論起來也四丫自己挑起來的,又不是那揭不開鍋的年月,若她自己不愿意,誰還能逼她不成?”    哪知話音未落,卻聽庭院中四丫大聲答道:“是我愿意的。”    于氏滿意地一笑,人牙子臉上也露出笑容。    王氏和杜瑕都倒抽涼氣,又聽到大房里面傳出一聲凄厲的驚呼,原本病得起不來床的周氏竟然在三丫的攙扶下顫巍巍走出來,滿臉慘白,指著四丫多哆嗦嗦道:“你,你竟是要拿我的命呢。”    “呢”字的尾音還在嗓子眼兒,周氏卻已經支撐不住,兩眼一翻昏死過去。    三丫支撐不住,連著跟親娘一起跌倒,成了滾地葫蘆。她登時嚇得魂飛魄散,又哭又喊,只跪在地上朝于氏不住的磕頭,求她去請大夫,又撕心裂肺的罵四丫,叫她喊爹回來。    四丫也呆了,她原本不知道周氏竟會有這么大的反應,愣在原地呆頭鵝似的。    王氏這么厚道的人也不由得大罵四丫混賬沒良心,簡直是豬油蒙了心,走火入魔。    出了這么大的事,她也不好繼續裝沒聽見的,當即穿了鞋就往外沖。杜瑕原本也想跟著,被她一把按在炕上,低聲吩咐道:“你不要出來,什么事都不要出來,聽見了嗎?”    人牙子并不清楚周氏的身份,可眼見鬧成這樣,也不好趁火打劫,又嫌晦氣,就趕緊去對于氏道:“老嫂子,你先趕緊把家里弄齊正了,我先去別家,晚間再來,到底行不行的,那時候你給我一句準話,行的話方才的法并不變卦,我馬上把人帶走,不行咱們也就此罷了。”    她不過是買賣丫頭廝的,做個中間差價,并不敢惹出人命,若周氏真有個三長兩短,饒是四丫頗有幾分姿色,她也不敢再接手了。    院里亂作一團,鬧的雞飛狗跳,于氏一個人弄不來,又見事情鬧大了,只得托人把外面干活的爺倆兒喊回來。    杜江一聽竟然是要賣自己的女兒,真是怒發沖冠,當即抓起一只碗往地上一摔粉碎,臉都漲紫了,爆喝一聲不許賣。    又紅著眼睛大罵:“家里難道是揭不開鍋了嗎?就要我賣女兒了,也不怕被人戳脊梁骨戳死。我究竟是有哪里對不起你們了,竟然要叫我骨肉分離!”    于氏原本還有些不好意思,結果一看他態度這么強硬,又對自己發火起來,面子上掛不住,也惱了,指著他的鼻子罵道:    “你這是沖誰甩臉子呢,是給我看嗎?你這混賬,也不打聽打聽這事兒是誰鬧起來的,還不是你那不省心的貨。她自己見家浪,到處胡竄,又看見人家穿金戴銀了,眼紅心熱。這就按耐不住,竟然自己勾引了人牙子到家里來,好啊,這可真是大的能耐!我都要給她氣死啦,一張老臉也丟個精光,我能怎么樣?攔得住嗎,她自有兩條長腿子,跑的比誰不快?”    杜江一聽也驚呆了,只是他并不信自己的女兒竟然能干出這種下作事來,可鑒于氏的有板有眼,兩個弟妹也一個低眉順眼,一個幸災樂禍,并沒有出不同的話來,也不出聲勸和,他便有些忐忑,一把扯過四丫來喝道:    “這不要臉的事果然是你自己做下的?”    因這會兒親娘周氏還在炕上躺著哼哼,四丫原有些不安,抬頭一看杜江兇神惡煞的模樣,又被他捏的手腕子快斷了,心下駭然,干脆放聲大哭起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阿合奇县| 依兰县| 南皮县| 漳浦县| 博兴县| 永泰县| 湘阴县| 浦东新区| 准格尔旗| 罗江县| 黄平县| 华宁县| 项城市| 金门县| 舒兰市| 邵阳县| 太仓市| 宽甸| 平远县| 巴林左旗| 陕西省| 霞浦县| 积石山| 英德市| 阿瓦提县| 胶南市| 绵阳市| 溧水县| 项城市| 汉寿县| 大关县| 工布江达县| 信丰县| 岑溪市| 乳源| 洪洞县| 绥宁县| 东至县| 鄂托克前旗|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