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杜氏有巧女 杜氏有巧女 正文 第九十章【輕松】

作者/少地瓜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div id="content">    此為防盜章, 購買比例低于70%的讀者要等24時之后才能看到  杜家的地本來就不多,而且土壤貧富差距挺大, 就算最后分到二房手中怕也不過三畝、兩畝, 且可能是薄田。而現在他們一家都要去縣里,若這邊有點什么,勢必要分散精力,有可能顧不過來。且一年就打那么點糧食,反倒不如買著吃省事。    杜河便主動表示不要地、房、銀等值錢大件的, 只一口氣要了家里將近三分之二的雞鴨鵝等已經養成了的健壯家禽, 又拿走了兩頭去年剛下的豬崽兒,即便沒打最值錢的牛的主意, 于氏果然也十分心疼。    這還不算,杜河又要了一整套新打的預備賣錢的做工細致的家具, 以及兩石糧食……    這么看著, 這些全都是實用的,比如雞鴨鵝日日都下蛋, 抱窩后又能宰肉吃,這些便不必另外去買, 多余的還能拿去換錢。且家禽一直都是王氏照料,再接手也免了折損。    至于家具更不必,縣里的新房子就只是房子,內里空空蕩蕩什么都沒有, 就是炕也只有一處, 正要找人再盤。現下二房用的家具都是舊的, 破敗了的,且不還能再堅持幾年,好不容易搬新家,怎么也得弄些新的尋個好意頭,可若是去外面另買現成的,大到桌椅板凳門窗,到水桶木盆箱子,林林總總也有幾十件,加起來怎么也得不少銀子……    冷不盯瞧著要的東西不大值錢?傻降,放眼整個家里又有什么是值錢的呢?    杜河仔細想過了,與其耗費精力與兩個兄弟爭奪那幾畝地,結果如何暫且不論,怕是自己的名聲都要受牽累。如今自己退一步,外面都知道他吃了虧,日后萬一出點什么波折,也不至于孤立無援。    因為沒有地,王氏到底覺得吃虧,也發了狠?汕汕皟翰艤蕚浣o二老做衣裳,結果布還沒來得及裁開便鬧成這樣,她索性也不給了,立即準備將尺寸改一改,給兒子與自家男人做衣裳。    二房搬走的前一,四丫終于成功的把自己賣了,周氏在屋里呼搶地,杜江卻也罕見的不耐煩,只道:“哭什么,你只當沒有那個孽障吧!如今你我的臉都被丟盡了,一輩子抬不起頭來,早晚被戳斷脊梁骨,還哭個甚!”    周氏卻止不住,仍舊落淚道:“到底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貓崽子似的玩意兒眼巴巴瞧著長到如今這般大,可日后竟連她的生死都做不得主,叫我如何不心疼?”    三丫也日日以淚洗面。    王氏去安慰了一回,到底痛徹心扉,勸不過來,且他們又忙著收拾搬家,只得罷了。    五后,杜河再次回來,是新房子已經拾掇的差不多,竟立即帶著妻兒走。    因為分家也算一件大事,須得村長和族老等人出面公正,是以村中都已經傳開了,人人都道二房厚道,不爭不搶吃了大虧。    原本于氏還想做些姿態,哪知還沒等將二兒子喊進來,就見這一家子已經肩扛手提腰系的帶著大包裹出去,儼然早就準備好了!    人家這是巴不得走呢!    于氏登時被氣個倒仰,待要習慣性的破口大罵,卻又礙于外面有人看熱鬧,只得生生忍住。    二房麻利兒的走了,正式撕破臉的大房和三房關系卻空前惡劣:    按照規矩父母該由繼承大半家業的長子撫養,可杜海與劉氏卻貪圖爹娘的私房照應,不想搬走,又嚷著叫爹娘跟自家過。    杜江聽后簡直暴跳如雷,他還沒死呢就叫爹娘跟著弟弟過,豈不是叫外人戳斷他的脊梁骨?前兒四丫把自己賣了的事情已經叫村中有了不少流言,若這會兒爹娘也跟了別家去,他真就要被人的白眼和議論捅成篩子,也不必活,干脆跳了碧潭池算完。    可杜海慣是個能豁得出去的,劉氏口齒伶俐,滿肚子壞水,夫妻兩個也是什么鍋配什么蓋,湊到一起簡直要下大亂!且不如今周氏病著,就是好的時候,也不及劉氏半個……    一時間,杜江雙拳難敵四手,竟漸漸叫三房壓得喘不過氣來。    三房本以為勝利在即,正洋洋得意,誰承想這日飯桌上杜寶卻突然發難,只向杜平和于氏嚷嚷,這幾日三叔三嬸無比吵鬧,嚷得自己連覺都睡不好,日間自然也沒精神頭兒讀書等,十分抱怨。    人都是比出來的,在杜平老兩口心中,杜江稍遜杜海,可杜海卻又比不得自己白白胖胖活蹦亂跳的讀書人大孫子!    于是剛得了甜頭的三房竟意外吃了好大一通排頭,杜平親自發話,叫他們日后不許吵鬧。    “寶哥是要念書的,你們當長輩的莫要喧嘩,且等他日后出息了,自然會記得你們的好。況且強哥、順哥、福哥日后少不得也要念書,有寶哥帶著也好有個底……”    杜海與劉氏聽得目瞪口呆!    這話可不就是平日里爹娘拿來糊其他兩房兄嫂時候過的陳詞濫調?虧他素日里還洋洋自得,真是一朝東風壓倒西風,卻不曾想到今兒這話又被原封不動的用到自己身上!    杜海只覺得如同吞了屎一樣惡心!    而這些事二房眾人原是不知道的,還是喬遷宴席那牛嫂子悄悄告訴的王氏。    “你那大伯和叔一家鬧得著實不像,日日爭吵,大半個村的人都知道了……”    王氏又在宴席散了之后與杜河聽,頗感唏噓:“原先我們在的時候,他們倒時常聯合起來欺負咱們,可如今咱們走了,他們竟還是不清凈。”    杜河只冷笑道:“你想的也忒輕巧,他們誰也不服誰,往日有咱們當靶子自然不大顯,現在咱們一走,他們也就沒得選,又都不肯吃虧示弱,只怕往后還有的鬧呢!”    鬧哄哄的喬遷宴過后,杜河一家才算是真正在這里安頓下來。    以往他們一家分居兩地,常常一月不得相見,如今都在一座縣城里,往來不過兩刻鐘,杜河便正式搬回家中居住。    在新家睡的頭一晚,他就這樣感慨:“總算結結實實的覺得我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    王氏聽后忍俊不禁,推了他一把趣道:“怎得往日竟是個孤家寡人?果然心里是沒有我們娘兒仨的。”    離開了糟心的公婆妯娌叔伯,王氏瞧著整個人都容光煥發,走路帶風,起話來也底氣十足,活似年輕了好幾歲,竟也無師自通的會玩笑了。    杜河趁機從被子里拉住她的手道:“好狠的心,你們娘們兒三個親親熱熱的,只我一個孤魂野鬼在外頭,又要記掛你們,時常也沒什么熱湯熱飯,晚間也是冷被窩……”    且不他們兩個人好容易熬到自己當家作主是如何暢快,杜瑕也因為終于有了自己的屋子興奮不已。    之前他們二房一家四口都擠在一間廂房內,十分不便,雖眼下她還沒有什么要瞞著家人的,但日日都在一處,一點兒**都沒有,別提多別扭了。    房子是舊的,也頗狹,只是一排巧正房隔開的房間,可杜河已經找匠人整個兒收拾了一遍,墻壁都刷的雪白亮堂,叫人瞧著都神清氣爽。屋內都有土炕,這是北地人家的日常標配。    因為一雙兒女都讀書認字十分出息,杜河還特意從杜平攢的家具庫房里硬要了幾張適合書寫的炕桌來,這樣坐在炕上就能念書,冬日也不怕冷了。    屋內陳設簡單到了極致,除了炕、桌和一個裝東西的箱子之外別無他物,可杜暇卻歡喜的很。    她跟著去集市采買的王氏出門,不過花十幾文錢就買了一大堆高矮胖瘦大不等的褐色粗陶瓶陶罐,全都是陶窯燒出來的瑕疵品,便宜的近乎白撿,她一開心就挑了很多,最后粗粗一數竟然有十一只之多。    王氏看后不禁道:“你買這么些粗糙玩意兒做什么?又不中看,又不中使,怪寒磣的,眼下咱們雖不富裕,可也不到叫你用這些的地步,快放回去吧。”    杜瑕噗嗤笑出聲,徑直付了帳,正愁這么多易碎的東西如何搬回家,那店鋪的伙計卻已經主動請纓,可以幫忙送貨上門。    原來他們那一片陶窯的出貨量十分大,供應的貨品幾乎遍及整個陳安縣城,又輻射周圍村鎮,因此積少成多,瑕疵品也有不少。那掌柜的卻是個精明人,并不隨意處置,而是略花幾個錢,在集市設了個攤位,將瑕疵品統統擺到這里販賣,有要的多又不方便搬運的,還幫忙送貨上門。    因為縣城每日所耗甚高,不少縣民并無固定收入,日子過得也頗艱難,這些中等人家看不上的殘次品銷量竟也很不錯……    回去之后,杜瑕便擺弄起這些瓶瓶罐罐來。    這些陶器雖然是瑕疵品,可也不過是樣子不太周正,或者上色不均等問題,并沒什么大毛病,略一擺弄,反倒有一股子渾然成的美感。    眼下正值春季,但凡有土的地方都開了好些野花,杜瑕去摘了許多,仔細插到注入清水的陶器中,整個房間瞬間鮮活起來,不似之前死氣沉沉。    原本王氏不以為意,可如今見了女兒送來的一個插滿怒放嫩黃野菊的粗矮陶罐,竟也愛不釋手起來,又伸手去捏她的臉,笑道:“難為你的人,竟生了這樣多的心眼子,倒是怪好看的!    杜文也力贊妹妹好心思,直連字也寫的好了。    新搬到一處地方自然要跟四鄰打好關系,喬遷宴過后,王氏便正式開始了女人們之間的相互拜訪,然后沒幾就把周圍的情況打聽清楚了,回來后杜瑕一聽就愣了:    感情這新家還是學區房!    杜文愛不釋手,捧著看了大半宿,次日上學前卻又依依不舍的摘下來。    杜瑕一愣,問道:“哥哥不喜歡?我再給你打別的。”    杜文忙道:“當然喜歡,妹妹別急,只是,”他撓撓頭,往外面看了眼,聲道,“我日日與堂哥一處,自然瞞不過他去,少不得爺爺奶奶也都知道了,到時候他們倘若問起是哪里來的,那可怎么處?是外頭買的,必然要怪我們亂花錢;可若是照實,他們必然叫你教授大家,竭力壓榨,你與娘就不能攢私房了!    自打穿來,杜瑕一直都知道這個哥哥聰明伶俐,只是大約有些寡言,可也是有主意的,但他到底也才八歲呀!誰承想今一張嘴就出這么一番話來,方方面面竟是都考慮到了!    杜瑕聽得目瞪口呆!    卻聽杜文又道,“好妹妹,你且替我好生保管,就是不能戴,我瞧著也歡喜,日后少不得你有更精巧的送我,我也未必沒有戴的時候。”    杜瑕噗嗤笑出聲,又佯怒道:“就你會劃算,日后還不定如何呢!且看我心情吧。”    兄妹兩個玩笑一番,就該上學的上學,該干活的干活。    等杜文走后,杜瑕盯著那對金色葫蘆看了半晌,重重嘆氣,這日子過的,真是!    什么時候才能分家啊。    又過了一個來月,已是四月半,處處春暖花開,綠草如茵,杜瑕的身體養的差不多,也敢開窗吹風了。    她深諳生命在于運動的真理,并不整悶在屋里,每日日頭最好的時候就借著幫忙做活去院子里轉轉,或幫忙喂雞喂鴨,或幫忙分撿柴火,跑前跑后,必要折騰出微微一身薄汗才罷。久而久之,身體果然好了不少。    杜瑕這么做固然惹得王氏越發心疼,可卻誤打誤撞合了于氏的心意。原先她在屋里躺著養病的時候,于氏就隔三差五些“哪兒有這么大的丫頭了還日日挺尸不做活的”之類的話,如今她自己忙活起來,雖人力單,好歹堵了于氏的嘴,叫她耳根清凈。    因為氣好轉,王氏干活更加輕松,每更能擠出時間做針線。    娘兒倆一起忙活,到此刻已經攢了不少葫蘆、絡子和鞋面等物,還有前幾杜瑕剛琢磨出來的,同樣寓意福壽的蝙蝠,統共滿滿包了一個大包袱,王氏琢磨著再這么下去恐怕要捂不住,萬一不心露了就要壞事,便打算進城賣了換錢。    杜瑕聽后不由得雙眼放光,也嚷著要去。    曉得在這個破院子里待了兩個月,又沒有任何娛樂設施可供消遣,還要防備什么四丫、三嬸兒摸進來旁敲側擊,她都要憋死了!    再她也有必要去看看城里的東西到底是個什么水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不是?省的日后自己要再想出什么來,分明人家早就有了,自己還喜滋滋當寶呢,那就搞笑了。    總而言之,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這個世界!    王氏開始還有些猶豫,但終究架不住女兒軟磨硬泡,也就應了。    杜瑕登時喜不自勝,連著幾激動得不得了,恐怕當年第一次出國游玩都沒這么亢奮。    這王氏抽空跟二老:“爹,娘,眼見著暖了,相公又不得回來,我預備給他送些春衫、單鞋,省的叫人看了還穿棉的笑話?汕筛舯谂I┳右惨M城采買,我就與她同去。”    于氏原本不愿意,聽杜瑕要跟著更是眉毛倒豎。    “眼見著開春了,院子里的菜園要撒種施肥,又有雞鴨要喂,還有那飯……”    王氏不由得苦苦哀求,又會提前將一日飯食準備好,只需熱熱就好,她們清早去,傍晚必歸。    她有正當理由,又有村里出名正派仗義的牛嫂子跟著,自然沒什么不妥,最后還是杜平替于氏答應下來,又象征性的叫她囑咐兒子注意身體云云。    見王氏竟能進城逛去,家中其他大女子也紛紛動了心,旁人不,四丫和三房劉氏卻已經按耐不住,一個聲對周氏道也想跟了去,一個干脆就仗著在婆婆跟前有些臉面,直道也要進城買賣。    于氏哪里會答應!旁的不,要是劉氏走了,大嫂不中用,三丫四丫總是毛躁,須得有人看著,難不成叫她個當婆婆的熱飯給這一大家子吃?    下斷然沒有媳婦還活著,就叫婆婆做活的道理!    加上劉氏幾前才剛從城里回來,估計也是用針線活換了錢,可竟然沒孝敬自己一文!她便翻出兩只白眼球來,沒好氣道:“難不成你也有個男人在城里做活?”    的劉氏一氣把臉漲紅,趕緊站起來回房去了。    較之一般孩童對于進城看熱鬧的最淳樸的渴望,杜瑕的心情更加復雜一些,除了想借機打探“競爭對手”的虛實之外,她也對這座貨真價實的古城十分好奇。    畢竟不是每個現代人都有這樣的機會,能置身處地的感受來自遙遠的歷史的氣息……哪怕這并不是她所熟知的任何一段歷史。    杜瑕激動的半宿沒睡著,第二大清早被王氏叫起來的時候差點連眼睛都睜不開。    得知她能進城,而自己卻不行,三丫倒罷了,四丫看向她的眼神十分不善,又時不時從鼻孔中發出冷哼。    杜文反復囑咐妹妹要聽娘的話,這才一步三回頭的上學去,惹得從沒有得過兄長關懷的三丫羨慕非常。    四丫余怒未消,又想起來五丫竟是村里為數不多幾個有正式名字的女孩兒,正是新仇加舊恨,差點把牙咬碎。    她見三姐怔怔的看著兩兄弟的背影出神,忍不住出聲譏諷,言辭刻薄:“看什么?難不成你也想上學去!照我竟別做這大夢!”    三丫老實,不會跟人吵嘴,這會兒被妹妹刺兒了也不敢反駁,只是紅著臉辯解。    四丫只想出氣,哪里聽得進去,重重的哼了聲,便甩頭進去了。    結果迎面又被于氏斥罵,唾沫星子噴了滿臉:“吃了飯一抹嘴就走,好生自在,還不去把碗筷洗了?桌子也抹了,再去將雞鴨喂了……”    再王氏挎著一個大包袱,杜瑕背著一個包袱,娘兒倆去村口的大槐樹下與牛嫂子碰頭。    現下氣暖和了,杜瑕也換了青色單夾衣,因為早晚頗有涼意,王氏怕她凍著,又在外面披了一件粗棉布的半舊紅襖,下面照例是薄棉褲。    過去一個多月里,杜瑕不顧爺爺奶奶和大房三房眾人的冷嘲熱諷,狠命吃狠命睡,又時常運動,著實保養的不錯,至少臉頰已經重新鼓起,頭發也漸漸黑密起來,看著氣色好了很多,力氣也大了,輕易不會再頭暈。    因著進城,王氏也怕有人瞧了女兒,便特地給她好好梳了頭,又拿紅頭繩扎了,勉強纏了兩個包子,自覺很好看。    平心而論,杜瑕本人對這種不知從什么時候興起的,認定女孩兒就是要穿紅的,而且是大紅才好看的樸素審美觀無法茍同:一眾青年老少但凡是個女的就狠命往身上裝裹大紅,一個個活似染血元宵般的風采……    可現下他們家并不富裕,饒是杜瑕并不喜歡大紅,自然也不會挑三揀四,只得努力服自己:    你不過是個丫頭,經濟獨立之前少做妖,紅的就紅的吧……    因怕叫牛嫂子多等,娘兒倆來的很早,左右無事,便在樹下石凳上坐著等。    杜瑕覺得只要出了那家門就神清氣爽,仿佛也高了、水了清了,就連空氣呼吸起來都帶著與往日不同的松快。    村口槐樹早在碧潭村沒建立之前就有了,如今怕不下百歲,很是枝繁葉茂、枝干遒勁,一人已經抱不下。    熏風陣陣中,杜瑕仰頭看去,就見一叢叢葉片襯著瓦藍的,潔白的云,綠油油十分喜人,中間已經隱隱約約鼓出好些疙瘩,密密麻麻的,大略是花苞?怕是再過不了多久,就要冒出槐花來了。    來這槐花也是好東西,不僅好聞,也很好吃。    原先她時候在鄉下時,就時常跟其他孩子一塊摘槐花,不管是直接擼了吃,還是洗干凈后用油鹽糖醋涼拌,或是燙了上籠屜蒸,再者包包子、包餃子,都十分美味。    一不留神想太多就口水泛濫,杜瑕趕緊吞咽兩下,又暗笑自己沒出息,多大的人了,竟然被槐花饞成這樣,果然是在長身體么?    不多會兒牛嫂子坐著一輛青騾大車來了,旁邊趕車的是她相公杜有財,牛嫂子老遠看見她們便大聲招呼,又叫她們上車,聲音十分洪亮。    之前杜瑕身體不好,氣也惡劣,便一直沒出門,這還是頭一次見外人,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如今他們家東西隔壁鄰居都有學生在上學。    東鄰張家家境不錯,冷眼看著倒比如今的杜家好許多。因著張家娘子趙氏原是老家出名的繡娘,技藝十里八鄉上數,一年只需用心繡上幾幅副繡卷、插屏之類便穩穩有幾十上百兩白銀入賬,這處宅子卻是已經自己掏錢買了下來。    她男人雖不如她能賺,可也十分勤勉,在南市固定開一個煎茶鋪子,又賣些雜貨,一日也能有一百多文入賬,足夠支付家用。    張家也有一兒一女,只是兒子卻有十歲了,如今也在東城一家學堂讀書。女兒也九歲,日日跟著趙氏學做針線,資出眾,大有青出于藍的架勢。    西鄰宋家卻十分艱難,那男人每日只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些雜貨,一累死累活也只得幾十個大錢,女人便帶著三個女兒替人做些漿洗的活計,以此供應兩個兒子讀書!    王氏帶著杜瑕分別串了幾次門,也就大致摸清各自脾性,也知道日后該如何往來了。    趙氏自己有本事,便十分敢敢笑,由內而外的透著一股底氣十足,很有幾分好強和傲氣,輕易不大服人,可喜在為人率性,竟也有些可愛。    宋家生活艱難,男女老少便都日日被愁苦纏繞,人人恨不得生出八只手腳去干活賺錢,眼神和面容都有些呆呆的,根本無暇交際,王氏去了幾次后便不再去。    并非她嫌貧愛富,實在是自己若太熱情,反而給萬家造成負擔。    所以很多時候并非人不愛交際,而是不能。    她每次去宋家總要禮節性的帶點東西,或是一針一線,或是一飯一點,可饒是這一針一線一飯一點,在她看來或許算不得什么,但落到宋家,卻幾乎是給他們不堪重負的生活更添一筆!    交際交際,講究的就是有來有往,王氏既然給了宋家東西,于情于理,宋家都要回禮,可回什么?怎么回?拿什么回!    這日趙氏過來找王氏話,不知怎么講到宋家,趙氏便立刻撇嘴,很有些嫌棄道:“那家人古古怪怪的,偶爾見了也陰沉得很,你竟不要跟他們來往才好!    王氏替她倒茶,又感慨道:“話也不好這樣,都是窮鬧的!    趙氏不以為然,抬頭看到窗臺上插著野菊的陶罐就笑了:“這個倒好看得很,以往我去那些個財主家做客,也見他們這樣擺弄,不曾想你竟是個雅致人!    王氏捂嘴笑,又帶著幾分母親特有的隱晦炫耀:“哪里是我,是我那個丫頭慣愛胡鬧,放著好的不要,竟非要弄這些玩意兒來,倒是叫你見笑了。”    交往幾次,趙氏見王氏母女穿戴雖然不甚富貴,可也干凈整潔,衣裳也不算陳舊,就知道他家必然不是因為負擔不起才不得不用次一等的,也不往心里去。    “哪里就笑話了,我竟覺得你家女孩兒靈氣的很,以往這些東西我見過多少次,從不肯多瞧一眼,誰承想這么一擺弄,倒很像一回事,隱約有點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似的!”    于是王氏又連稱不敢,趕緊再夸獎對方家里的兩個兒女,是如何如何心靈手巧,果然的趙氏心花怒放,嘴都合不攏,越發覺得與她投緣。    后來到兩個兒子,趙氏便問杜文在何處上學,待聽還未決定后便力邀他去自家兒子所在的學堂,是很好。    對這等大事,王氏向來不敢隨便答應,只笑稱外事一貫有當家的做主,她并補償和。    趙氏很不以為意,只王氏太過軟弱,又教導她合該硬氣些,最后竟慢慢歪成“馭夫之術”的交流大會……    杜瑕出來倒洗筆水,偶爾經過她們所在的窗外便被里面一陣陣詭異的混雜著害羞和期待的笑聲嚇出滿身雞皮疙瘩……    晚間杜河回來,飯桌上王氏也將趙氏推薦的學堂了,杜河聽后卻連連搖頭,并不中意。    “我已把縣內咱們能去的學堂都問遍了,那家并不十分好。我聽可靠的人,那里的教書先生很是愛財!    他頓了下才又補充道:“倒也不是心疼那幾個錢,為了孩子的前程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只是教書先生卻該以教導學生讀書做文章為第一要務,可他竟將賺錢擺在首位,開口閉口價值幾何,當著學生們的面也從不收斂,逢年過節又明目張膽的討要財物,對家境略貧寒些的就十分刻薄。每逢遇到考試需要作保,他竟張嘴就要二兩銀子呢!那些貧苦人家如何掏的出?”    王氏聽到這里已經皺起眉頭,又給他添一勺熬得雪白翻滾的牛大骨湯,揚手在里面灑些碧綠的芫荽,端的是香氣撲鼻。    雖耕牛是農家至寶,律令也嚴禁宰殺耕牛,導致民間牛肉極少,可也不是沒有。只因除了耕牛之外,尚有許多莊戶有意飼養水牛、肉牛、種牛等品種,因此只要留心,倒也能在市集上找到牛肉牛骨牛下水等。    今日王氏便是碰上一頭肉牛,那屠戶兵分兩路,分了半扇來陳安縣,清早就被聞風趕來的百姓圍個水泄不通,眾人紛紛你兩斤我半斤,不到半日就瓜分干凈。    王氏想起家中已經許久不見正經葷腥,且多是羊肉,而羊肉燥熱,對兩個孩子卻不大好,便也擠了上去,搶了一條好大筒子骨,一斤牛肉和若干牛雜,沉甸甸的塞了一籃子。    買完牛貨之后她也不買旁的,又隨手要了幾扎菜便匆匆趕回家,先燒滾了水,將骨肉雜/碎中的血沫漂清,又單獨將筒子骨放到鍋中反復熬煮,直到晚間已經十分濃稠,喝起來糊嘴。    喝湯時再切些牛雜牛肉在里面,端的實惠味美!    杜河見杜瑕人吃起來有些費勁,便親自夾了牛大骨出來,用心捅出其中滑膩骨髓,分給兩個孩子吃了,這才繼續道:“都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日日如此,長日久的,難免不被下面的學生學了去,到時候大家滿腦子都是經濟,又如何專心讀書?如何做得出好文章?”    杜河又叫人細細打聽兩,最后才給杜文定下一家,又挑吉日與他帶著束脩去磕頭。    那先生姓肖,雖然只是秀才身份,可還遠不到三十歲,在讀書人中算十分年輕,又上進,貌似名聲不,他日后未必不能中舉,已收的學生中有兩個就是特地從外縣慕名前來。    難得他挑選學生也十分認真,一應都要自己親自考校了才下定論,拜師當日只把杜文問了個底兒朝,額汗涔涔。    肖秀才問了半日才停下,那邊杜文已經快要支撐不住,杜河老大一個人也熱汗滾滾,生怕兒子不得中。    就見肖秀才微微蹙眉,似乎不大滿意,只:“卻是有些靈性的,只是底子到底薄了些,竟除了啟蒙之外沒讀什么書。你也八歲了,讀書也有將近三年,怎得過去都荒廢了?”    杜文已是頭昏眼花,口干舌燥,卻還是恭恭敬敬的將實情了一遍,又帶些懇求的表達了自己求學的心思,“求先生教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浮山县| 崇明县| 临潭县| 洛扎县| 菏泽市| 龙江县| 图木舒克市| 襄汾县| 南昌县| 承德市| 湛江市| 那曲县| 玉环县| 周口市| 双柏县| 应用必备| 明水县| 许昌县| 嵊州市| 嘉定区| 怀仁县| 饶阳县| 抚远县| 格尔木市| 紫阳县| 阿瓦提县| 尤溪县| 巴塘县| 新闻| 砚山县| 定安县| 赣州市| 马公市| 遵义市| 石台县| 特克斯县| 石景山区| 宁远县| 长顺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