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此為防盜章,購買比例低于70%的讀者要等24時之后才能看到 這年月給人當徒弟遠不是后世那樣舒坦的事情, 幾乎沒有任何保障。伺候師父跟伺候親爹沒什么分別, 又要前后奔走, 又要端屎端尿,更甚者稍有不如意便招來一頓好打。更有那缺德的,折騰徒弟好幾年也不舍得教授本事, 生怕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 當初杜河尚且年幼,可已經認清家中早已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便咬咬牙去了。 頭幾年果然不好過,那師父身邊已有了三五個徒弟,各個比自己大, 又有經驗心機,無論如何看他不順眼, 委實受盡磋磨。 好在杜河豁得出去,又肯吃苦, 腦子也好使, 幾年下來就摸出脈門,練就好口舌, 磨得好腿腳, 又能忍辱負重,竟一鼓作氣成了眾徒弟中第一得意人。眼下師父年紀漸老, 那幾個師兄卻全然不中用…… 這幾年杜河能頂事兒了, 許多原本師父該做的活兒竟都是他接手, 便漲到一個月固定工錢三貫,偶爾運氣好了還能得些賞錢,倒比一般的買賣人家賺的豐厚穩當些。 可到底出門在外,雖然管吃住,除了要孝敬師父,恐怕也少不了各樣打點,又要交給公婆三成半,如何剩的下這許多? 卻見杜河笑道:“你盡管收著,我只有錢使。” 見娘子仍舊面有疑色,他便笑著:“你不知道,前些日子店里竟來了位舉人老爺,掌柜的十分奉承,連帶著我們也得了好些賞錢!真真兒的揮金如土,一抬手便甩出二十兩雪白明晃晃的銀錠,連稱不必找。你可知他們那一桌吃才吃了不過十兩有余,剩下的可不都是白得的賞錢?我也分得一兩!” 到這里,杜河卻突然臉色一變,往自己腦袋上重重拍了一巴掌,罵道:“瞧我這腦子,竟把要緊的大事忘了!” 就見他十分心的從懷中掏出一頁紙來,略顯笨拙的展開笑道,“我見那舉人老爺正在興頭上,便壯著膽子近前服侍,又了些個好話,央求他給我們女兒取了個名字,今日帶回來了! 他疼愛杜瑕絲毫不亞于兒子,又常年在縣城活動,聽聞大戶人家的女兒一腳出八腳邁,又有正式的名字,不由的動了心思。 眼下他財力不濟,無法給妻子兒女更好的生活,可取個名字還是行的,他的女兒怎么能跟其他人一樣亂叫一通? 杜瑕原沒敢想竟會有這種好事,又驚又喜,一時間又忐忑起來,萬一這個名字不好怎么辦。 只是不管好不好的,終究是杜河一片愛女之心,要知道如今村中女孩兒們也都是“大妞”“二妞”“大胖”“大紅”“紅”的胡亂叫著,連個正經閨名都沒有,日后成家也就只是“某氏”。杜家眼下共有五個女孩兒,前兩個已經出嫁了,也都是這么“大丫”“二丫”的排下來,杜瑕行五,便叫“五丫”。 待杜河鋪平紙張,先叫兒子來念。杜文過去瞅了幾眼,略一琢磨就笑開了,又拉著妹妹的手道:“妹妹以后就叫杜瑕了! 杜瑕聞言欣喜不已,再不能想到竟能重新得了這個名字,莫非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卻杜河見兒子果然認得出,不由得十分得意,又滔滔不絕的起之前舉人老爺的法來:“老爺了,這個字原是跟美玉有些瓜葛,不過也不算富貴,略有不如意,正和了咱們家!日后也不怕壓不住! 王氏聽后果然歡喜無限,一疊聲的念佛,直贊舉人老爺果然和氣,又祝長命百歲云云。 末了還感慨道:“不愧是讀過書的人,就是雅致,這可不比村里那些個花兒啊朵兒啊的強多了?” 夜深了,兩個孩子先撐不住,都眉眼干澀,可畢竟父親許久不見,也不舍得去隔壁睡覺,只在炕上糊弄。 見孩子睡過去,杜河膽子不由得大了些,兼之又吃了些酒,頭腦發昏,膽子也大了,舉止便有些個輕浮。他笑嘻嘻將跟吃食一起帶回來的一個巴掌大深口纏枝花樣青花瓷罐揀出來,拉著王氏的手道辛苦,又叫她擦。 王氏面上一紅,忙甩開他的手,啐道,“孩子還在這兒,你胡鬧些什么?” 杜河嘿嘿一笑,緊接著卻又嘆氣,道:“我也不是胡鬧,早前你跟我的時候什么樣兒,現在又是什么樣兒,我也不是那睜眼的瞎子,如何看不到?” 他又心疼的拉起王氏干裂粗糙,滿是血痕的手,:“你瞧瞧你如今的手,怕是娘的都比你柔嫩些,還不都是做活累的!終究是我無用。” 王氏紅了眼圈,忙道快別這么。 杜河也飛快的抹了把眼角,又笑著開了罐子,跟她:“這是縣城里時興起來的白玉膏子,白膩膩滑溜溜,怪好聞的,聽很能滋潤肌膚,又能止皴裂! 王氏十分高興,卻又心疼錢,只是到底心的挑了些抹上,又湊到鼻端翻來覆去聞個不停,只覺得幽幽香氣滾滾襲來,綿延不絕,便喜道:“果然十分香甜,也不油膩! 杜河也歡喜無限,眉飛色舞。 夫妻兩個些悄悄話,王氏又把白日里女兒編的葫蘆拿出來獻寶,難掩驚喜的道:“我原沒想著她能做出些什么,誰知竟是個手巧的!” 這葫蘆已經是杜瑕又拆了之后重編的,比先前周正不少,已經頗能入眼了。 杜河就見那葫蘆青翠欲滴、玲瓏可愛,頓時愛不釋手,翻來覆去看了好些遍,又摸著女兒尚未恢復的青黃臉兒道:“果然聰慧。” 時下人們都在腰間懸掛荷包、墜飾,杜河在縣里做活雖用不大著,可這葫蘆實在好看,又諧音“福祿”,最吉利不過,摩挲幾把后竟決意跟女兒要來自己掛著玩,也好一解在外的思家之苦。 稍后聽王氏杜文教妹妹識字,杜瑕記性很好,杜河越發的得意非常,喜得渾身發癢,若不是周遭沒有女學,怕真也要叫她上學去了。 又過了會兒,卻聽杜河低聲道:“我想分家! 王氏一驚,本能地朝窗戶外面看了看,這才壓低聲音問:“你怎得突然這樣?” 杜河冷笑一聲,臉色突然變得十分可怖,帶了些恨意道:“到底,咱們這房本就是多余的,前兒瑕兒受傷的事兒我還沒跟他們算呢。剛才我跟爹話,你知道他們叫我什么?竟是想要我拿錢呢。” 因為他在縣里做工,店里包吃包住,他又不時;貋,便每月交給公家一貫多錢,權當做妻兒在家的開銷。 鄉間所耗甚低,一應瓜果蔬菜都是自己家種的,糧食也有租子頂上,就算再偶爾買點布匹和其他物件也有限,且王氏勤勞,自己日日做活,一總能賺幾十個錢,杜河上交的錢每月也就能動個零頭罷了,剩下的還不都孝敬了二老? 哪知二老尤不知足,偷偷將錢拿去接濟大房、三房,卻轉過來對二房母子三人冷言冷語,話里話外都是他們白吃白喝…… 今日杜河剛一回來,于氏竟就又流露出這個意思,老三杜海預備開春后外出游學,家中錢財一時有些不湊手,叫杜海再拿十兩出來。 十兩,好大的口氣!他需得幾個月不吃不喝不上交才攢得住,叫他們一家人都餓死不成? 原本都是同根生的骨肉,若是兄弟和睦,他也不介意幫襯一下,可三弟終日胡作非為,肚里又哪里來的墨汁?是游學,不過是出去撒錢!那就是個無底洞。 父母偏心多年,將他視作無物,好好的娘子在家里當牛做馬,一家人竟又苛待他的兒女!前兒稍一個沒盯著,女兒腦袋上就多了老大一個大血窟窿,就這樣于氏還想糊弄,只潑了一碗鍋底灰就要丟開手不管,若不是杜河回來的及時,恐怕這會兒早就父女陰陽兩隔了。 女兒平素最老實乖巧,從不亂跑,好好的怎么會磕在門外水溝的石頭上?若這事兒跟大房幾個丫頭沒干系,杜河簡直敢把自己腔子上的腦袋割下來當蹴鞠踢! 王氏自然是愿意分家的,能跟自己的丈夫孩子關起門來過日子,誰耐煩在這里伺候一堆的公婆侄女兒侄子,還有那些看自己總是不順眼的妯娌呢?素日連想弄點吃喝都要偷偷摸摸,好不憋屈! 杜河也知道她這些年過的辛苦,柔聲道:“且不別的,這些年我冷眼在外面瞧著,文兒實在資聰穎,日后少不得要考科舉,總不好在這里窩著。那書塾的先生這么一大把年紀了,站都要站不穩,須發皆白、兩眼昏花,精力也不濟,且才是個童生,連秀才都不是,他能教出什么來呢?總要給兒子找個靠得住的學堂才是。縣上也有不少學堂,坐堂先生均是秀才公,很有幾家聲名在外,便是舉人老爺的也有兩家,咱們也總要為兒子打算。” “況且,”杜河話音一轉,臉色又變得冷峻起來,“他們總瞧著瑕兒不順眼,我就怕防得了以時防不了一世,若果真再有個三病五災的,你我就都不必活了! 王氏聽了也是臉色煞白,雙手發抖。 那日女兒滿頭滿臉的血,倒在地上人事不省,有進氣沒出氣的樣子實在把她嚇壞了,饒是現下還做噩夢呢!且公婆本就不重視孫女,更不重視他們二房的孫女,如果不是當日有鄰居仗義出手,緊趕慢趕將相公喊回來,還不定怎么著呢! 其實王氏也不一定非要分家,只要能跟這些人隔得遠些就心滿意足,可到底一處過了這么些年,驟然要分開,她也有些惶然。 “可若是分家,咱們怕是得不著什么的,又往哪里去住呢?若另立門戶,又要交一份宅戶稅呢! 當今圣人立國之初免了好些賦稅,這些年經濟漸漸緩過氣來,他們便也想重新征收,便又鼓勵分家、產育,意圖增進人口,后又將前朝的人頭稅改為現如今的門戶稅,倒比原先合算不少,是以好些家便都分了。 稅是其一,再者瞧著相公的意思,是要去縣里,可地大不易居,聽那邊每日開銷就比鄉下貴了三兩倍不止,他們又沒有房子,也沒有田地,這可如何使得? 只是相公的在理,就是為了文兒的前途也該搏一把,日后去了縣上,見識的人物多了,不定還能給瑕兒挑個富裕些的婆家…… 李氏實在是難得的爽快人,笑容明媚,舉止干脆,叫人不自覺的親近。 最后算出結果,一共有各色葫蘆墜子十八對,蝙蝠墜子七對,一對五十五文,共計一千三百七十五文。 李氏也是細心,主動問道要什么錢,“銅錢怪沉的,我看你們娘兒倆實在不方便,也危險,是換成銀子呢?還是交子?” 如今市面上是一兩銀子兌一千兩百錢,一千錢為一貫,而最面額的交子紙幣正是一兩。 比起外面的賊,王氏顯然更怕這錢被家中眾人知道,且交子紙幣剛實行不久,又不耐水火侵襲,十分脆弱,便要了一兩的銀子,又趁著解手用針線迅速縫到貼身里衣上,這才放了心。 李氏送她們出門,又約好了下月這個時候再交貨,“有空盡管來這邊做耍!” 待出了門,她悄聲對杜瑕道:“眼下人多眼雜,多有不便,家去后這錢你自己存著。” 杜瑕不由得十分驚訝:她還真放心吶! 一兩銀子放到杜家這樣的門戶里,雖不好是一筆巨款,可也夠一個成年男子忙活一二十日了;若是農戶家,更有一年到頭不見銀子的。他們在鄉下生活成本甚低,算上各處人情往來,一人一日所耗也不過二三十個錢呢。 現代社會絕大多數家長在遇到類似壓歲錢這種存在時,往往還會一致選擇“你還,我替你拿著”,然后拿著拿著就回不來的做法,王氏竟然真讓女兒自己存錢? 殊不知最近這些日子王氏暗中觀察后發現,女兒年紀雖,可行事越發穩妥,口風又嚴,四丫、劉氏、于氏等人旁敲側擊了無數次都空手而回,家里更被她守的水潑不進,便是上了十歲的大孩子也斷沒有這般老成。況且她又整日在家,也沒處花錢,想買什么還須在自己領著,算來誰拿都是一樣的…… 杜瑕十分推辭,王氏又摸著她的腦袋道:“窮人孩子早當家,若不是前兒你出了事,怕這會兒也當成半個大人使喚了,倒也不算什么! 農家不養閑人,饒是這么著,杜瑕還抽空幫王氏打下手呢,不然于氏必然視她為眼中釘、肉中刺。 賣完貨一身輕的娘兒倆又轉頭去針線鋪子買了好些材料,杜瑕更親自挑選了好多鮮亮雅致,外頭人們不大使用的配色,還有專門做流蘇的各色絲線、珠子,林林總總根據自己的心意包了一大包。 只是這么一來,將近兩百文錢登時就只剩個零頭,杜瑕不由得苦了臉。 自從她好了之后,王氏就尤其愛看她大人似的自己盤算的模樣,見狀笑道:“娘這里還有。” 就見杜瑕果然忙不迭的搖頭擺手,連道不用,王氏又暗笑不已,越發覺得女兒可憐可愛。 因著還有些時間,杜瑕便想去書鋪看看,王氏滿口答應。 相比起其他店鋪的熱鬧,書鋪簡直稱得上慘淡,里外就那么零星幾個人,然而上到老板,下到伙計都不慌不忙,十分鎮定。 杜瑕仔細觀察一路,發現在外面做生意的人態度都非常熱情友好,最差不過是你不問就不主動招攬,并不見前世電視啊中那種狗眼看人低,動不動就“買不起就走”之類的混賬言語。 就拿眼前這家書鋪吧,杜瑕知道自己跟王氏的衣裳打扮不過是下等人家水準,實在不是能買的起書的的樣子,但正吃著茶湯的老板卻也沒開口攆人,只淡淡的了句“切莫弄壞弄污了書頁”也就罷了,竟然還允許白看的! 只是讀書人大多好臉面,除非真的窮急了,不然還能抄書,怕真沒幾個人會成日家來在這邊蹭書看。 杜瑕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古代圖書店,一顆心砰砰直跳,本能的大口喘氣,希望能多吸點墨水進來。 她雖模模糊糊的知道如今書紙極貴,可到底怎么個貴法,貴到什么程度,她確實全然沒有概念。 況且剛才剛掙了一兩銀子呢! 然而等她拿起一本并不怎么起眼的游記來問時,登時就被二兩一錢的價格嚇壞了…… 好貴,果然好貴! 她辛辛苦苦打了一個半月結子,到頭來竟然只夠買半本書! 除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流啟蒙書籍只要幾百文之外,剩下的書幾乎也沒有一兩以下的,多數一兩五、二兩起,甚至還有十幾、幾十兩,聽是什么名士的詩集、畫冊,還有歷年的文章、考卷等物,十分齊全。 不過片刻,杜瑕就對自己的貧窮程度有了深刻而直觀的認識,被打擊的活似一顆霜打的茄子,蔫耷耷的垂著。 王氏看了不由的心疼,又聲勸道:“你剛識字,并用不著這些! 杜瑕有氣無力的點頭,隨口道只是看看。 她對這世界兩眼一抹黑,也想買書看吶! 況且,饒是她眼下用不著,日后兄長勢必要走科舉這條路子,難道還用不著? 怪道讀書人少,還什么“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能不高么?旁的且不,這成本的確是夠高的! 這還只是書呢,另有那筆墨紙硯…… 不行了,不能想,窮! 太窮! 不過想到筆墨紙硯,杜瑕還是強打精神問掌柜的,要買紙。 掌柜的也不因為她是窮苦人家的女子就多問,只問要哪種。 杜瑕略一看,但見紅的白的灑金的梅花的,帶香味兒的不帶香味兒的,有格子的沒格子的,寫字的畫畫的,竟多達數十種,問了大半刻鐘才大體弄清楚了各自的用途。 上個月杜河叫人捎了一支毛筆、一刀黃紙和一塊粗墨回來給她,筆和墨倒罷了,比較耐用,字帖也可以向哥哥借。只是她剛學寫字,失誤既多,字體也大,紙費得實在快,饒是如何節省,也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必須得買。 且哥哥杜文也節省慣了,只用最便宜的黃草紙練字,稍好一些的青竹紙則用來交作業,十分不易。 黃草紙一刀只要十文,最便宜,可質地松散不,又容易暈染,寫上去的字跡常常糊成一團,完全看不出什么濃淡變化、起承轉折,根本不適合練字! 杜瑕畢竟有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在這方面并不摳搜,當即咬牙買了兩刀青竹紙,如此一來,六十文又沒了,原本沉甸甸的荷包里如今就只剩下可憐巴巴幾個大子兒…… 倒是王氏叫她的豪氣唬得不輕,可到底是讀書識字的大事,她一個婦道人家也不好,可這女孩兒家,竟也這般放得開? 杜瑕看出她的心思,就耐心解釋道:“娘你有所不知,練字這種事也如同跑馬一般,想要跑得快,就得配好馬,給好料,我倒罷了,可總不好叫哥哥一直用那黃草紙,等他再過幾年大了,一手字可就要被旁人超過了呢!聽他如今考試,字跡也占大頭呢! 王氏對這方面并不熟悉,聽她的振振有詞,也就稀里糊涂的覺得有道理。 只是一時想起來女兒這般竟就知道替兄長的將來打算,實在難得,關鍵不像等閑孩童似的將錢捂得緊緊的,竟舍得如此大的耗費…… 見王氏想的出神,杜瑕還以為她仍舊覺得貴,就又笑道:“娘您不必憂心,今兒您也瞧見了,人家給出五十五文一對兒呢,我一略費點工夫打兩個就什么都有了,且一刀紙足足一百張,能用許久了。” 王氏哭笑不得,到底沒再解釋,只是暗自決心將這段插曲給自家相公聽。 稍后娘倆又去布莊買布。 好容易進城一趟,要是不給家里的長輩帶些東西,實在不過去,而且眼見著開春了,少不得要換春衫,正好借此機會給兒子女兒都做幾身。 公婆是不必,只挑那穩重的海松、赤褚兩色一樣要上幾尺,拼接一下便是兩身衣裳了。杜河是壯年男子,自然要穿石青等色才壓得住。兒子年幼,又是讀書人,便挑了淺碧,穿在人身上十分精神抖擻,又文縐縐的。女兒也是一的大了,又是女孩兒家,更該好好打扮,況且如今她有了主意,自己竟也能掙錢,王氏便格外重視。 可巧現在杜瑕本人就在跟前,王氏知道她是個有主意的,便笑著叫她自己挑去。 杜瑕知道家中經濟并不算寬裕,一身衣服恐怕要穿好幾年,一個鬧不好就是終生的黑歷史,因此不敢推脫,忙用心挑了了一色淡竹青,一色鵝黃,都是十分淡雅嬌嫩的顏色,正適合春穿。 王氏見她挑的跟自己想的完全不同,不免十分遺憾,又指著一匹濃烈大紅,一匹桃紅粉,都艷麗的不不得了的道,“我倒覺得那兩個好,嬌嬌氣氣的正襯姑娘,偏你不喜歡,只得依你,倒也罷了! 杜瑕看了那兩匹布的艷俗顏色,立刻冷汗滾滾,又想像一下那布假如裹在自己身上的模樣,頓時十分僥幸。 審美差異什么的真心太可怕。 轉眼就到了中秋,王氏拿著自家編的結子,到處送禮十分體面,且又是外面買不到的,竟也交好了不少人,鄰里關系越發和睦。 因為這次中秋她們提前兩三個月準備,不慌不忙做了無數玉兔的結子,足足裝了三個大包袱,李老板娘無限歡喜,通通都要了,當即分到自家三個店里賣。 之前王氏送來的結子都不夠賣,如今因著前幾次出風頭,李氏的店鋪客人更多,都專挑這樣的新鮮花樣買,況且又是中秋,大家都愛成套買了送人,若不多些真真兒的不夠賣! 如此杜瑕母女便有將近二十兩銀子入賬,幾乎頂的上一個成年男子一年的收入,腰包著實鼓了。 手頭寬裕起來之后,杜瑕也漸漸的有些不滿足。 做結子掛件到底太累人,而且一個只得幾十文,總有些盤剝勞動力的嫌疑。 而且等時間久了,饒是再如何繁瑣的東西,外面怕也會有仿制的,這終不是長久之計。 她一面繼續琢磨合適的新花樣,一面卻開始動起羊毛氈制品的念頭。 眼下畢竟不是后世,不管你想要什么都能從上買到,就這做玩偶的羊毛,也叫人無從下手。 以往杜瑕做羊毛氈玩偶,一應材料都是從上買的,什么針、輔助工具,還有那一堆堆已經染好了色的彩色羊毛,可現在卻到哪里去找? 杜瑕把各樣所需材料林林總總列了慢慢一張紙,又磨著王氏帶她去市集轉悠,買了幾斤細羊毛,又要了幾包針和磨針的磨石,又有各色染料等物。 如今王氏也是越發看不明白這個女兒,見她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買了這么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東西就有些犯暈,問道:“眼下中秋未過,兒還熱著,你卻買這些羊毛作甚?若是襖子,倒有專門的皮子店;若是氈子,也有現成的…… 杜瑕笑個不住,只賣關子不解釋,家去后便把自己關在屋里搗鼓,若不是王氏喊著,怕是連飯也忘了吃。 如今既沒有成品,只好杜瑕自己一步步來,不過這也不算壞事,從原材料都她自己著手,這就相當于給自己的技術專利又加了一重保險,外人想要仿制就更加艱難。 況且制作羊毛氈玩偶極其考驗靈性,更要勤加練習,一般人沒個一年半載慢慢磨,做的東西也實在論不上精致,想到這里,杜瑕自然更加舒心。 只要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她就不怕混不到奇貨可居,而只要東西少了,又精致,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她忙著折騰這些東西,王氏就忙著編結子掙錢,也兩不耽誤。 如今除了,這些特定的年節所需的復雜花樣,普通的葫蘆蝙蝠、龜鶴延年這結子王氏都已經做熟了,并不用杜瑕再插手,她便一心折騰羊毛氈。 只是到底之前沒有做過染色的事情,染料也不是現成的,好些想要的顏色都要杜瑕自己不斷調整比例配置,期間難免失敗無數次。又是顏色太深太淺不好使,又是染料太多,導致羊毛手感變差;或是染料材質問題,導致不能與羊毛共存…… 光是消耗的染料和羊毛就值幾兩銀子,竟把她自己也揮霍的肉痛了,更別提王氏,一看她往外丟東西就直念佛,先前還幾句,最后索性眼不見為凈。 若不是之前打結子賺了幾十兩支撐著,杜瑕只這一遭試驗原材料便能將家底耗干凈,中間她還忍不住開差,心道發明創造之流果然不是一般人做得來的,光銀錢一項就是個無底洞,自己這個有跡可循的尚且幾欲支撐不起,更何況那些真的從零開始的…… 眼見著都到了中秋節了,這才隱約有了個眉目。 這陣子王氏眼見賺了幾十兩銀子,自覺挺直腰桿,也不似從前那般緊迫,也就暫時停了幾,專心過節。 因圣人除自身與太上皇壽誕外,親點端午、中秋、春節為一年內三大節日,每每與民同樂,所以學堂后日也放假。王氏又聽杜文那名同窗自己一個人在那里過節,不由得動了慈母心腸,要他一同前來。 “聽還沒了娘,在這里又舉目無親,真是可憐見的。咱家雖然窮,可好歹有點熱乎氣,你何不邀他同來?也是同窗情誼。該是團圓的節,總不能叫他一個人擔著! 杜文也十分中意這位同窗,次日放學時便把這事了。 兩人熟悉了之后,牧清寒也時常聽杜文起家中父母幼妹,倒也羨慕他家一團和氣的血脈親情,只是中秋本應該是一家人的團圓節,人家一家團聚,自己這個外人去算什么呢?到底不方便。 可杜文見他猶豫片刻后才回絕,就知道他已然意動,當即大笑著拉他出門,徑直對健仆阿唐道:“今日你們都不必回家,且去我家團圓!” 阿唐見自家主人只是苦笑,又想起他日日形單影只,也替他高興,當即用力點頭。 事已至此,再繼續推脫就是矯情了,牧清寒便也不再推辭,只想先回家換套衣裳,又派阿唐去采買果品禮盒。 杜文只笑:“我家原不講究這些,還白花那些錢做什么!” 牧清寒卻肅然道:“衣裳不換倒也罷了,只是你父母亦是我的長輩,中秋佳節去長輩家拜訪豈有空手登門的道理?” 杜文拗不過他,只得依了,兩人便先跟牧清寒去了糕餅鋪子。 牧清寒正在挑選之際,杜文卻沖阿唐招招手,聲道:“你家主人今日去必然住下的,且明日休假,并不急著家去,不若你先家去替他取了換洗衣裳……” 阿唐也知道他與自家主人交好,聽了地址之后便飛快的去了。 那頭牧清寒卻湊了八樣果品,有乳糕兒、栗粉糕兒、蜜冬瓜魚兒、荔枝甘露餅、瓏纏桃條、金絲黨梅、糖霜梨肉、蜜煎李子,另有兩瓶金黃香甜的秋梨膏、荔枝甜膏兒,正叫伙計幫忙裝到一個什錦匣子里,結果扭頭就不見了阿唐,便問他去了哪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