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定遼軍和武威軍終于押著將近三十萬俘虜趕到京城,按工部的統一安排,他們將在城西十里處扎營,因為那里正好是未來西城區的中心位置,無論去哪個方向修城墻或者建工廠都很方便。 常年在外征戰,秦拱明和李明甫也算見多識廣了,但是到達京城以西之后,他們都不禁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他們原本想著,建新城的地方應該和荒郊野外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地面上有石灰劃出來的大概輪廓,但是京城西面此時竟然已是熱火朝,竟然有幾萬民工已經先他們在那里干開了! 當然,他們并不是在修城墻,而是在工部官員的指揮下規劃布局,搬運物資。 話就用石灰劃個輪廓再準備點物資需要幾萬人嗎?答案是需要的,因為規劃太詳細了,物資更是多到恐怖,秦拱明和李明甫正是被那到處堆積如山或者堆積如山脈的物資給驚到了。 竟然堆積的跟山脈一樣,究竟是些什么物資呢? 首先自然是糧食,兩個軍團加三十萬俘虜可是五十萬人,一個月最少要消耗五十萬石糧食,新城顯然不是一個月能建好的,你總不能讓人空著肚子干活吧,所以光是糧食工部就調集了一百萬石,一石大概相當于現在的一百二十斤,一百萬石就是一億多斤,堆起來的體積豈止是一座山那么大! 然后是石材和木材,如果讓定遼軍和武威軍押解俘虜過來再去山里開采石材和木材,那這新城區恐怕一年都建不好,所以工部向朱慈炅申請,讓北洋水師開著戰艦去山東、遼東甚至是朝鮮、東瀛收購石材和木材,然后運到東大營,再用火車拉過來,可以附近兩省甚至是兩國能找到的現成石材和木材都被他們收購過來了,堆起來有多少,可以想象。 最后就是石灰和細沙等粘合材料了,這會兒水泥還沒有做出來,只能先湊合著用老辦法了,好在城墻本來就厚實,依靠自身的重力都比較堅固了,倒不需要太強的粘合材料,石灰和細沙等攪拌成的粘合材料就夠用了。 可以準備工作工部都做的差不多了,定遼軍和武威軍只要押著俘虜挖些粘土,燒制一些方磚就行了,粘土這東西別的國家可能稀罕,大明卻到處都是,城西就有幾處很好的粘土層,工部甚至連磚模和煤炭都給他們準備好放那幾處了,他們只要挖出來使勁燒制就行了。 其實工部招的這幾萬民工并不是專門的搬運工,灑石灰線和搬運東西只是他們的副業而已,他們大多都是參加過京東和京遼鐵路建設的熟練工,主業是修鐵路。 這城西可是京東線和京遼線的交通樞紐,所有火車都要在這里調頭,現在要建新城區了,不改造一下肯定是不行的。 工部對此已經做了詳細的規劃,環線的大致結構不變,只是火車掉頭的那一環都集中在城北的鋼鐵廠和電纜廠外圍,盡量不影響西城區中部居民的生活,其他環路則改造成聯通王恭廠和四個新廠的內部環線,也就是,這五個工廠生產好的東西都不需要搬出廠,直接在廠內就可以裝上火車。 當然,這內部環線也要經過城區,不過沒關系,選在每凌晨轉運就行了,那時候路上基本上沒什么人,根本不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工部的人正等著定遼軍和武威軍押解俘虜前來呢,這會兒他們既然來了,就可以交接了,直接將物資一轉交,他們就可以帶著民工去改造鐵路環線了,反正城墻、道路和廠區的規劃都已經用石灰劃好了,他們只要照著石灰線修就行了。 定遼軍不愧是遼東出來的軍團,修起城墻來那叫一個熟練啊,都不用秦拱明指揮,手下的各級將領各自領了任務便指揮俘虜干開了,城墻修多高,地基挖多深,下面要鋪多少石材,上面要堆多少土,外層又要用多少石材和磚頭等等等等,他們心里都有數。 第二定遼軍和三十萬俘虜便在西城區外圍鋪開了,總共四十萬人,分工明確,三面城墻每面都是兩萬五千定遼軍領著七萬多俘虜直接開挖,剩下兩萬五千人也領著七萬多俘虜直接開挖,不過他們不是挖地基,而是挖粘土燒磚。 李明甫率領的武威軍也沒閑著,不會修城墻沒關系啊,搬運材料、站崗放哨、生火造飯這些都需要人,負責四十萬人的后勤,十萬人不多也不少,剛剛好。 在定遼軍和武威軍的通力配合下,在定遼軍各級將領的積極指揮下,呃,這話好像不該這么,應該是在軍團司令秦拱明和李明甫的英明領導下,西城區三面城墻以令人癲狂的速度從地里面冒出來,為什么要用這個冒字呢,因為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這里稍微估算一下就知道了,按史料記載,明京城是由內城和外城組成的,其中內城東西長6.65千米,南北寬5.35千米,外城東西長7.95千米,南北寬3.1千米,內城在北,外城在南,呈呂字形。現在要建一個和原來京城一樣大的新城區,也就是東西寬大概8千米,南北長大概8.5千米,西城區有一邊是挨著舊城的,不需要建城墻,其他三面城墻加起來大概就是24.5千米,每邊差不多就是8千米,十萬人在8千米上排開,平均每米有差不多有12個人,而且材料都是現成的,還有十萬人在給他們燒磚,十萬人在給他們管后勤,他們只管砌,這速度能不快嗎。 不到半個月,城墻主體基本完工,剩下的就是女墻和城門樓了,不過這些就不能和遼東那邊一樣馬虎了,這可是京城,是大明的臉面,必須精雕細琢,甚至連城門都要鑄出各種獸首形狀的浮雕鑲在上面,每個城門都要請皇上定名,并由書法名家執筆! 這些就不細了,總之,京城的這個冬不是很冷,因為有五十多萬人在城西熱火朝的筑造新城。 京城百姓從此又多了一個飯后娛樂項目,那就是跑城西去看人砌城墻,修馬路,建工廠,五十多萬人同時開工,那場面,真是令人終生難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