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天養(yǎng)這樣做,其實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而且還是在損及自己團隊的利益前提之下,一次兩次拿來應急還沒有問題,若是長此以往的話,恐怕底下隊員們會怨聲載道。 玉墨和李天養(yǎng)也很清楚這樣做的后果,否則以玉墨的智慧,不會想不到這個辦法,只是她身為團隊的一份子,當然會更多考慮團隊利益,而不是群眾利益。 “給彥哥兒那邊捎個信兒,讓他跟齊三兩人想辦法,幫我們購買一批耕牛耕馬,不惜代價!”李天養(yǎng)說完暫時的解決方案,隨后就向玉墨說道。 “遠水救不了近火,而且購買耕牛的事情,我們也一直在進行,問題在于內(nèi)沿海這一帶本身就不盛產(chǎn)耕牛,加上官府方面在那盯著,買牛的事情實在急不來的。”玉墨白了李天養(yǎng)一眼,隨即開口說著。 “那就讓他們擴大收購范圍,多找找門路!”李天養(yǎng)獨斷專行的說道:“人是死的,辦法是活的,他們在月港經(jīng)營了那么久,也是該給他們加點重擔了。” 還是李天養(yǎng)他們的根基太淺了,背后又沒有什么過硬的靠山,因此才會出現(xiàn)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窘境。 耕牛固然是明朝官府把控極嚴的物資,但是每年從遙遠的大西北草原販運而來牛馬不在少數(shù),但是正因為沒有渠道,齊心堂往往到最后得到消息的時候,人家早就已經(jīng)販賣完了。 隨后幾天,李天養(yǎng)在招呼斐力克斯神甫他們一行之余,其他時間里就一個人躲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關著門埋頭書寫,專注到平日午間玉墨去找他一起去食堂吃飯都被他給拒之門外,最后玉墨不得不打好了飯菜送到他辦公室里,還要督促著他吃掉,否則李天養(yǎng)都會忘掉吃飯這事。 幾天下來,李天養(yǎng)整個人就看起來憔悴了許多,但是他的精神卻是極度亢奮,所有的激情都被他激了出來。 “先看看這份材料,你給點意見吧!”終于大功告成,順利出關的李天養(yǎng),手里拿著一份十幾頁紙的文案交到玉墨手中,雙眼雖帶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眼神中卻是說不出的神采飛揚。 見得李天養(yǎng)終于不用人喊就自己走出辦公室了,玉墨心里總算放下了心來,接過李天養(yǎng)寫得文案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文案最上方,幾個相對較大較粗的字體一目了然,赫然是“關于合作互助社的初步構(gòu)想”,玉墨一看這個開頭的題目,眉頭間就開始思索起來,隨即想到什么一般抬頭望向李天養(yǎng):“這合作互助社咱們以前是不是在譚門村的時候也組織過村民們干過?” “是的,不過這回這個互助社是我吸取了當初的經(jīng)驗教訓之后的升級版,應該不會出現(xiàn)當初的問題了。”李天養(yǎng)點了點頭。 玉墨之所以不肯定,還是因為當初李天養(yǎng)在譚門辦這個互助社的時候,正好是玉墨她們因為地震而逃難到譚門的那段時間,距今已經(jīng)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當初在譚門之時,之所以這個以前叫合作社的組織會以失敗而告終,還是在于當初的李天養(yǎng)太過想當然,完全低估了鄉(xiāng)親們自私自利的本性。 當初建合作社之初,自以為了解點前世建國初的合作社弊端的李天養(yǎng),憑著他在震后為大家忙前忙后,帶領著大家救災所建立起來的一點威信,加上當時也正好趕上勞動力缺失的問題,終歸是讓他建起了個合作社,其中囊括了七八十戶鄉(xiāng)親在里面。 初始之時,大家到也相安無事,干活勞動之時也很是賣力,可眼看著收獲在即,大家就開始對田地里沉甸甸的糧食動起了心思。 田地多的人家,自然覺得這田地本是自家的,收割的糧食屬于自己那是天經(jīng)地義;田地少一些的人家,則覺得自己幫著人家田地多的人家打理莊稼,忙上忙下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么說也應該分潤一點糧食才是。 雖然建立合作社之初,李天養(yǎng)已經(jīng)制定了一些分配的方案,可真到分配糧食的時候,大家還是不由自主的產(chǎn)生了糾紛。 到最后,不管李天養(yǎng)如何分配,總有一方覺得自己吃虧,為了一點點糧食,大家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能撕破臉皮,當場彼此大罵、甚至大打出手。 也因此,這個合作社存在了僅僅小半年的時間,就悄然間分崩離兮,沒人再愿意加入了。 “看來你還是沒能放過咱們這點牲畜啊!”當玉墨看到文案中,關于每一支合作互助小組可以到齊心堂中領取到一頭耕牛時,她不由得嘆了口氣,悵然若失的說道。 “你可看好了,這耕牛可不是白給的,五年以后他們可是要付錢、或是賠付一頭小牛給我們的!”李天養(yǎng)訕訕一笑,隨即強自辯解道。 按照李天養(yǎng)的計劃中,這回的互助小組吸取了上回的教訓,一支小組的規(guī)模限制在了五到六戶人家之間,其中一戶為壯勞力充足的人家,其余四五戶則是缺少壯勞力的人家。 如此搭配之下,再加上笨港出資租借給他們這樣的小組一頭壯實耕牛,應該足夠他們一組人手應付日常的生產(chǎn)了。 說是租借,其實跟送給人家沒有區(qū)別。但凡是壯勞力充足的人家,沒有點利益,人家怎么可能跟那些缺少勞力的人家搭伙干活呢!所以為了鼓勵這些人家主動參與進來,李天養(yǎng)只能犧牲團隊利益,將手中的百多頭耕牛撒了出去。 凡是這些壯勞力多的人家,幫助四五戶缺少壯勞力的人家干滿五年之后,配送到互助社的這頭耕牛他們就可以以半價購買這頭耕牛,或者這頭耕牛原本是母牛,那么他們可以在配種以后,還送笨港一頭小牛。 而笨港所得到的租借費用,則是在糧食收獲以后,在十五稅一的基礎上,再抽取少許的糧食而已。總體而言,這對笨港的利益損害較大,而對農(nóng)戶們的受益不小。 當然,光是這一點利益,也未必足以讓人家勞動力多的人家愿意五年如一日地幫助其他人家,在配送耕牛的同時,他們也能通過勞動,在收獲糧食之時獲取少量的糧食補貼。 于此同時,笨港還會跟結(jié)成了幫扶對子的互助小組簽訂一個契約,笨港在每季糧食種植之初,會給出種植方案,到糧食收獲的時候,笨港將無條件比市場價格高出一成的價格收購這些多余的糧食。 其中,自然還有許許多多的條例限制等等,李天養(yǎng)把他所能想到的種種問題都給考慮了進去。 “除了我們笨港受到損失以外,我若是一個普通農(nóng)戶,倒是很愿意加入到這個互助社里來。”玉墨觀看良久,終于給出了一個讓李天養(yǎng)欣慰的答復。 “那個損失只是短期的,從長久看,咱們團隊還是賺了的!”李天養(yǎng)安慰玉墨說道。 (本章完)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