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石碌礦場,這是海大富給自己這座礦山取的名字,就因為這座山上的石頭幾乎都帶著淡淡的銅綠色。 李養對于海大富讓自己入股石碌礦場的邀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光是石碌礦場中那堆積如山的鐵礦石,就足以打動李養。 不過李養雖然精明,但是他這個人做人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海大富的行為讓李養不好意思真的不給一分錢就拿走龐大的鐵礦,但是沒有充足的資金也讓李養想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補償對方。 魏忠賢閹黨一伙,在啟六年的氣焰越發張狂,使得為了不得罪甚至巴結魏忠賢,地方上不少知府、知縣等官員紛紛為魏忠賢修建生祠,大拍他的馬屁。 在此時節,瓊州府知府倪涷也不可免俗地在自己所轄府中為魏忠賢修了一座生祠,以示對魏忠賢的恭順之意。 來這知府倪涷本是干吏,歷任多地知府而有干才,且對船政一道頗有研究,所著船政新篇就連李養他們圖書館中也有收藏,實為不可多得的好書。 奈何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本來按照他的能力和作為,就算再是不知打點,也斷然不至于被發配至瓊州府來做這知府。 要知,在明朝之中,幾乎在瓊州三府八縣任職之官員,都是朝中不得勢,或是得罪上官而被發配至此的。 倪涷本人為官其實也算周正,向來任勞任怨,下轄百姓也多其親愛有加,可誰讓他生了一個好兒子,其長子倪元璐就是他前世的冤家,為他帶來了多少禍患。 倪元璐其人,從受儒家思想熏陶,后在求學過程中與東林黨交往過密,而其老師又是當朝名臣袁可立,本就不為閹黨所喜,因此自其啟二年中士之后,屢屢上書朝廷,痛斥閹黨,只是當時他升為日講官,時常出沒皇帝身邊,魏忠賢等一時奈何不得,只得拿其父親,也就是倪涷做文章,敲打倪元璐。 倪涷老來得子,其子又如此優秀,作為父親的自然為其高興,受了些許委屈也自覺值得。只是此時閹黨勢大,為家族計倪涷雖愛子護子,但是他又不得不向魏忠賢做出恭順之意,一來自然是希望魏忠賢少些糾纏,二來也是希望就此為其子討饒一二。 至于此事上告魏忠賢后,其人到底如何想,那倒也不是倪涷所能知道的了,只是如此一來,看在李養的眼中,倒是有了一些操作的辦法。 尋得個機會,李養以福建水師提督之身,一封拜帖送上,很輕松就見到了瓊州知府倪涷本人。 “倪知府,下官冒昧前來,還望海涵!”李養并未穿戴官服,而是以一襲常服面見倪涷。 來兩人以品階而論,從三品的李養卻是要比從四品的知府倪涷要高上兩階,然則大明朝重文輕武已是慣例,加之倪涷本人從政多年,輩分在那擺著,哪怕李養此時官階明顯高上一籌,可是倪涷卻是絲毫不以雙方身份差距而有所動,坦然以平等身份見客。 “早就聽聞我瓊州府縣出了一只雛虎,今日一見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倪涷其人如今已是垂垂老者,滿面花白的臉上笑容一現,卻是多了不少皺紋,可是卻是格外的和藹。 “大人過獎了,下官只是多了幾分運道罷了,哪里當得英雄這個贊賞!”李養連忙客氣回答道。 雖然李養并未如他父親、老師那樣的期待,走上文人的道路,可是前世今生多年的求學經歷,讓李養展現在倪涷這位干才面前的,依然是一副知書達理的模樣,與一般江湖人士區別甚大,只是一瞬間就頗得這位老知府的好感。 四十三歲才老來得子的倪涷,到了如今已是七十余歲的垂垂老者,放在后世這個年紀已經是退休的年紀了,可是在這個時代卻依然能夠在官場當中混下去。 正因此,實話倪涷其人其實已經有些腦筋不算清晰了,否則以他兒子在朝中所作所為,他也不應該在地方上做出為魏忠賢修建生祠的事情來。雖然其用心自然是為了家族計,可是也能從中看出其人神智上面受到年齡的影響。 此時看到年輕的李養彬彬有禮地與自己交談著,新生好感之下的倪涷不由友善問了一句:“不知李提督此番前來,所為何事啊?” “下官冒昧,實是下官此番在瓊州府下昌化縣采買了些東西,需要運回大元雞籠港行營,特此前來與知府大人打聲招呼!”想要從昌化縣運送大批量的鐵礦回去,不驚動地方州府,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因此李養干脆找上倪涷,提前打聲招呼。 “不知能否告知此番采買之物為何,需要本府如何配合?”倪涷神智雖然偶有糊涂,但是常年在官場廝混,見到李養給自己打招呼,想必這采買的東西也不是數目吧! “正要請知府大人幫忙,下官雞籠港行營新立,正是需要大肆修建駐所營寨,其中所缺甚多,聽聞瓊州府縣石灰、木炭甚多,故此前來求購,還請知府大人哆嗦支持!”李養這理由找得也算不錯,最起碼對于沒有去過雞籠港的倪涷來,這些物資確實該是李養他們所需之物。 “原來如此,雞籠港水師提督府衙,乃是朝廷臉面,馬虎不得,既然提督求告于本官,那本官若是推脫,那倒是不過去了。也罷,那本官這就下令,為提督籌集石灰、木炭若干,助提督一臂之力。”倪涷本就對年輕有禮的李養有些好感,此時見李養所求的也并不是多大的事情,當即應承了下來。 “多謝大人厚愛,不過此番前來,下官在昌化縣中購置了一處產業,專事生產石灰、木炭,日后還請大人多加照應!”前面的諸多鋪墊,正是為了此刻看似隨意,實則別有用心的請求。 “無妨,待本官發條公文,讓昌化縣令照應便是!”些許石灰、木炭窯口,在倪涷看來不過事爾,能因此與李養這位年輕英才結些善緣,其實也算是賺著了。 “謝大人!”李養心中大喜,但是臉上卻不動聲色,輕描淡寫回了一句,仿佛只是隨意一題罷了,算不得什么大事。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