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元年八月,又過了整整兩個月,土著聯軍的隊伍才聽從了李天養的建議,打道回府回歸雞籠港,此時雞籠港中的土著俘虜已經有了四萬一千多人了。
為了看押這龐大的俘虜群,李天養不得不將澎湖水師和鯨部一支得戰士給調集過來,同時在雞籠港以北的一處山谷當中開辟出一片龐大空地出來,作為關押這群土著俘虜之所。
唯一讓李天養慶幸得是,直到聯軍回歸,這群數目多達四萬之眾的俘虜土著也沒有給洪門引來太大的麻煩,就連些許騷動都很少發生。
這或許跟土著部族習慣的生存環境和習慣有關系,畢竟這些土著部族之間的吞并與被吞并已經是司空見慣了,或許前一刻他們還是仇敵狀態,但是當他們被人吞并滅族之后,他們又能很快地融入到自己新的身份當中去,并不會想著為自己曾經的部族復仇。
這便是文化的缺失,所帶來的沒有歸屬感和向心力,若是放在華夏諸族中,真要想徹底征服一個民族,至少得兩代人以上的努力。
在這叢林中,反倒跟草原上的游獵民族相似,雖然有平浦、高山、阿美、排彎等族群存在,可是真被俘虜征服之后,他們卻也能夠融洽地相處在一起。
當然,這也與洪門在對待這些俘虜得時候,并沒有短缺他們糧食,讓他們能勉強獲得日常所需的糧食有關系。
對于糧食的態度,這些東海岸線的土著部族,跟當初洪門初來乍到接觸騷的笨港周邊土著,是同樣的態度。
在他們眼中,一個部族強大與否最直觀的感覺便是看他們部族成員能否吃飽,有沒有足夠得余糧和寬闊的獵場。
洪門很顯然符合他們這些部族俘虜對于一個強大部族存在的要求,雖然還不知道這個未知強大的部族都獵場到底有多大,才能供養那么大一支強大的軍隊,光是供養如今在他們身邊這些同病相憐、數不清的同伴,他們就算不出來這個強大部族一天要消耗多少糧食供養他們。
雖然這些糧食的口味和種類,與自己部族一直以來所食用的糧食有著很大區別,但是他們依然被洪門的富庶所征服了。
或許跟隨這么一個強大部族,也并不是什么壞事,至少自己的家人不用每天挨餓了!
正是這樣的想法,以及他們這些被俘虜的各部族人紛乖乖地待在洪門為其劃分的地域當中,靜靜等待著未知的命運到來。
聯軍的歸來,在讓李天養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開始為接下來如何運送這批數目龐大的俘虜前往笨港開始憂慮起來。
如今洪門空閑下來的海船,連上洪門洪堂艦隊得戰船一起,也就不過又一百多艘而已,這還是多虧了去歲在雞籠港海戰當中,鄭芝龍飛龍幫一干人戰敗之后留在雞籠港中的海船斬獲呢!
經過近一年的挑選和整理,很大一部分海船被洪門不是售賣給海商海客、或是其他團隊,就是被洪門拆卸下來提取有用的部分作為“楊帆式”戰船的原材料了。
剩下被洪門保留下來的,自然都是其中最優秀的海船,加上原本洪門的戰船,現在洪門還保留有將近一百五十余艘四百料戰船,以及規模已經達到二十五艘的“楊帆式”戰船。
不過洪門如今的地盤同樣遼闊,想要不再出現像之前飛龍幫那樣的隱患存在,李天養就必須時刻保證自己都海域當中,有足夠都海船游弋巡邏,彰示他們洪門的存在。
因此,每天在南海東南西北各海域當中,都有至少一到兩支艦隊巡游著,維護他們洪門的地盤。
好在洪門和萊克部族的俘虜完全可以在雞籠港就地分配,差不多每家能夠分到七分之一的人丁,換算下來兩家差不多就能分到一萬一千人左右,再算上洪門所消耗都糧草、付出的船只代價等,洪門還能再分到兩千人左右的人丁,也就意味著,差不多有一萬三千人不用運送到笨港去,少了很大的運輸負擔。
反正洪門首選的人口,不是那些沒了父母親的部族孤兒,就是那些家中沒了男人、帶著拖油瓶孩子都寡婦,這些在聯盟成員們看來都是累贅般的存在,倒也讓李天養多討要這兩千人口讓他們沒有怨言。
萊克.巴頓親自帶著人來到雞籠港中接應這五千多人千俘虜回去,就憑他們投入聯軍的千人隊伍,在折損了數百人之后,還真的不好押送這么多的人口上路呢!
即便少了這一萬三千余人,剩下的兩萬八千余人也讓李天養他們一連運輸了三四趟才算是將他們給運輸到笨港去,這時李天養才算松了口氣,將這燙手山芋給送走了。
雖然笨港那邊負擔同樣很大,不過在各部族組長知道了這次的收獲之后,他們早就派人前來笨港接應他們滿載而歸的戰士們了。
剩下俘虜到分配工作進行得很順利,有洪門在一旁公平負責地進行著分配工作,以及李天養許諾的很快又有下一次的東海岸掃蕩行動,大家因此倒也沒有做出那錙銖必較的丑態來。
至于陣亡的各族戰士尸體,這就不用李天養他們操心了,自有他們各部族的組長們去安撫他們的遺屬。
洪門這次都損失可以說微乎其微,叢林中作戰的土著戰士雖然兇猛,可是對于早有防備,又習慣了配合陣列作戰的洪門將士們來說,除非是出其不意的偷襲,一般戰斗還真傷不了他們的戰事多少。
最后上報到李天養手中到陣亡名單,只有區區不過三十幾人,相對于洪門到收獲來說,那完全可以說九牛一毛了。
大部分的俘虜都被李天養安置在雞籠山礦場和大安港中,剩下被留在雞籠港的多半都是沒有了主要勞動力的婦女和孩童。
這些人中,婦女被集中看押起來一邊幫助雞籠港作坊生產產品,一邊學習漢語;而那些孩童們,則直接被李天養送到專門為他們建立的學堂里,學習華夏文化、接受漢化教育。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