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最快更新極品吳掌柜最新章節!
當然是寫武俠書的,這些作者里面自然也不乏真的會功夫的,他們統一被稱為舊派武俠大家,至于之后的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統一被稱為新派武俠,大致分水嶺在19年左右。臺灣因為兩岸關系緊張,國黨保防單位于1951年起執行《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嚴格取締所謂的附匪分子的作品,更令舊派武俠書日益絕技。國內在剿匪,整頓舊中國的一些風氣。至于香港,也亂得很,人們應該根本沒心情去看武俠書。
1、先說兩個大牛,南向北趙。
‘南向’---平江不肖生,向愷然(1889—1957)
為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湖南平江人。他從小喜好文學、武術,兩者均有深厚造詣。他曾兩度赴日本留學,他文學和武術的事業都從這里開始。武術方面,他與日本柔術家、劍術家頗有交往,功夫大進,回國后參加過反袁運動和大革命,1932年回湖南創辦國術訓練所和國術俱樂部,是現代著名的武術活動家。他的武術理論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術見聞錄》、《拳術傳薪錄》、《拳師言行錄》、《拳經講義》等專著。他的文學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未進學校而日事浪游,對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級妓院)和下層社會頗為熟悉,寫成清末留日學生惡現狀的譴責書《留東外史》,但回國以后,書局僅僅允諾每千字給三角稿酬,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1922年,應世界書局之約,他開始專心從事武俠創作。武俠處女作《江湖奇俠傳》一炮打響,一再續寫,奠定了他在現代武俠中的地位。他在上海,不喜交游應酬,和一妾、一狗、一猴居住在一處很窄的小樓中,每到半夜,便開始動筆,一直寫到天亮。用蠅頭小楷寫在不到一尺的紙上,每行可寫一百四五十到一百七八十字,卻是筆直一線,為現代文人中的奇觀。解放后,向愷然出家為僧,68歲時因病逝世。
作品有:《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江湖大俠傳》、《江湖小俠傳》、《江湖異人傳》、《現代奇人傳》、《江湖怪異傳》,有些查不到的我刪除了。
后來風靡全國的《火燒紅蓮寺》就是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
2、“北趙”——奇俠精忠,趙煥亭(1877—1951)
名紱章,煥亭是他的字,又稱幻亭;河北玉田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幼年家境優裕,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隨父親宦游山東、湖南、四川等地,每有所得,隨手記錄、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材料。他寫得一手精練古茂的文言筆記,著有《今夕齋叢談》,其中頗多宦海秘聞,文壇掌故,又著有歷史書《明末痛史》、報應書《循環鏡》。
趙煥亭的武俠書,始于19年開始的《奇俠精忠傳》,此書一出世便和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并稱,他早年宦游各地,便注意搜羅奇俠軼聞、又從前人筆記中取材多多;他本人雖不諳武術、但平時仔細觀察,注意賣藝武打的一舉一動,又常到古寺實地踏勘,因此寫來生動逼真。他平時寫稿,也和不肖生一樣密密麻麻,但絕少涂抹,編輯們十分歡迎他的稿件。他態度也極好,南北各報章雜志向他索稿,他總是有求必應,即使小型報社,他也欣然命筆。到了后來,因為那些小型報社往往壽命不長,長篇登不到一半,便已停刊,這種半截的稿子,其他刊物也不歡迎,沒有辦法,只得擱起,這類稿子共有10來種之多。且有的拖欠稿費,一再追索都置之不理,這使他吃了很大的虧)念及與其枉拋心血,不如焚硯擱筆?箲鸨l后,趙煥亭基本上退出文壇,專事書法,賣字為生,也就不再有武俠新作向世了。
“北趙”作品書共19種:《奇俠精忠全傳》、《大俠殷一官軼事》、《殷派三雄傳》、《英雄走國記》
《驚人奇俠傳》、《雙劍奇俠傳》、《北方奇俠傳》、《雙鞭將》、
《藍田女俠》、《說劍談奇錄》、《邊荒大俠》、《不堪回首》、
《江湖俠義英雄傳》、《白劍蓮影記》、《奇俠平妖錄》、
《尹氏三雄傳》、《昆侖俠隱記》、《俠骨紅裝》、《劍低簫聲》
3、武壇三健將:顧明道、文公直、姚民哀。
顧明道,本名顧景程(1896或1897——1944年),江蘇蘇州人。畢業于教會所辦的振聲中學,并留校任教,受洗為基督教徒。早年化名“梅倩女史”寫社會言情書成名。幼時膝部罹患骨癆,不良于行,又為了生計熬夜趕稿,不幸于1944年染上肺結核,病歿上海。言情,武俠雙絕。
顧明道是個多產作家,本以社會言情書稱著,為鴛鴦蝴蝶派文學團體“星社”的成員,如“正誼齋主”、“梅倩女史”、“虎頭書生”、“石破天驚室主”皆為其代名,其作品如《奈何天》、《蓬門紅淚》、《花萼恨》等,皆極受歡迎,名聲不在張恨水、周瘦鵑之下。
1929年于《新聞報》附刊《快活林》連載《荒江女俠》聲名鵲起。一生創作武俠作品共計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俠》。
4、文公直
家學淵源深湛,五歲開始就讀經史。其母博古通今,曾注《道德經》,著《明史正誤》,她啟迪文公直說:“兒習史,當于二十四史以外求之。”文公直從此拓開了史學眼界,接觸野史、歷史書,走上了寫歷史章回書的創作道路。文公直十三歲時離開家鄉北上,考入軍校,有機會縱覽歐洲及日本名著以及世界史。軍校畢業后,在軍中任職。一九一六至一九一七年間,參加了討袁、護法戰爭。后來直升至少將,足跡遍及東北和西南各省。一九二一年,在湘軍中任職。一九二二年,在湘鄂軍閥戰爭中,被系軍獄,在獄中讀到寫于謙事跡的《千古奇冤》手抄殘本,深受啟發。一年后出獄,重返舊部,因軍事失利,只身赴上海。受《太平洋午報》之聘,任編輯。從此,潛心寫作。文公直共著武俠書七部,其中以《碧血丹心》三部曲最為出色。
5、姚民哀
本名姚朕,又名肖堯,字天亶,號民哀。書壇藝名是朱蘭庵(亦作萊庵)。筆名鄉下人、花萼樓主、護法軍、小妖、老匏、芷卿、靈鳳等。室名花萼樓、息庵、芝蘭庵等。與文公直、顧明道合稱武壇三健將!澳仙纭敝袌苑肿印W鳛樵u書藝人獨創“吟詠調”,善說“書外書”,被稱為“真乃當世柳敬亭也”。
曾任美商花旗煙草公司文牘,出差各地搜求黨會秘聞。19年,他的第一篇武俠書《山東響馬傳》在程小青主編的《偵探世界》上發表,出版時間上幾乎與被公認“近代武俠書”開山之作——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相同。比起后來的“武俠北四家”來,姚民哀是真正的先驅。姚民哀不喜歡神怪和艷情,也并不擅長武術描寫,但他能利用他對幫會內幕熟悉的優勢,大寫幫派故事。后來這種寫作手法被鄭證因繼承下來,成為北派武俠中的重要一支。
19年“臨城劫車案”讓姚民哀找到創作武俠書的機會。山東一位著名的大土匪孫美瑤,劫持了國際列車,綁架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侄女等國內外名流,制造了全球震驚的“臨城劫車案”?纯串斈甑暮谏鐣嗯;如今的黑社會單知道欺負平民百姓,沒出息。姚民哀聞訊,立即趕赴山東考察探詢,并迅速在《偵探世界》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部武俠書《山東響馬傳》,后來被拍成電影。這一年,幾部名垂武俠書史的大作一齊問世,它們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江湖怪異傳》、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全傳》和姚民哀的《山東響馬傳》。這五部著作合稱為現代武俠的“開山五傳”。所以說,姚民哀與平江不肖生和趙煥亭一道,掀起了中國現代武俠書的第一個高潮。
6、之后的“仙俠鼻祖”還珠樓主李壽民、“悲劇俠情派”王度廬、“社會反諷派”宮白羽、“幫會技擊派”鄭證因、“奇情推理派”朱貞木共稱“北派五大家“。
李壽民生長在山高水深的四川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一個大長臉,從小隨著父親宦游,曾經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呂祖伍柳天仙法脈傳人,大好河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雖然只上過私塾,卻對道醫卜星象都有心得。12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19歲時隨母親移居天津,在《大公報》供職,兼作家庭教師。
歲進入軍界作幕僚,好像是傅作義請去的,婚后為天津電話局局長秘書,兼寫京劇劇本。他的書處女作《輪蹄》署名“還珠樓主”,自述奔波經歷和少年戀情(12歲投親在蘇州,李壽民認識了長于他3歲的文珠姑娘,這姑娘面目清秀,性格溫柔,彈得一手好琵琶,他們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漸漸產生了感情,形影不離,到李壽民16歲時,他終于察覺自己正處在初戀之中。但是李壽民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謀生。他與文珠分手后,仍時時書信往來。不料天不從人之愿,變起非常,文珠竟落入煙花隊中,此后音信不通,使李壽民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擊,直到李壽民婚后,仍不時念及文珠。),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當時北方武俠書十分流行,李壽民本人也很想把所歷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
約在1930年前后,天津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他在家人鼓動之下,就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響了起來。他的創作欲望因此高漲,再加上生活的壓力,他最多的時候竟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后,指天劃地,滔滔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
日寇侵占華北以后,日本人要他合辦刊物,他不答應,結果被抓去關了兩個月。出獄以后,生活十分困苦?箲饎倮螅俅蔚缴虾,正氣書局的陸先生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還是住在上海寫稿子,生活想來總是可以維持的。他于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橋北面,一直寫到1948年。
解放后,他于1956年在報上寫過關于神怪荒誕書的公開檢討。后來任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委員,寫了一些戲,還寫過書《劇孟》。1959年他中風, 1961年3月去世。
這哥們練過太極拳、少林拳、八卦掌,練五式梅花拳,還可以上樁子呢。
他還和京劇表演藝術家尚小云更是一對好基友。
李壽民是個資格的戲迷,有一次散場后,直接跑到后臺去說:“一般人只知武戲要文唱,卻不知文戲要武唱。其實,它們道理是一個,就是講究動靜、冷熱、剛柔、急緩的結合。武戲文唱,可避免過‘火’;文戲武唱,可防止太‘溫’。不‘火’不‘溫’,入情入理,才是好戲。尚老板的表演,能夠做到文戲武唱,這正是秀出班行的獨到之處。若是再多排一些可供‘武唱’的文戲,那就更好了!鄙行≡片F場懵逼。
沒隔幾天,李壽民便送來替尚小云私人訂制的《漢明妃》,讓尚小云驚為天人。此后,李壽民實際上成了尚小云先生的特約編劇。尚小云組織的“重慶社”,排演過一系列新劇目,其中諸如《墨黛》、《卓文君》、《林四娘》、《青城十九俠》等,都是李壽民編寫的。
他畢生著有武俠書36部:《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等11部出世仙俠(劍俠)系列書,述正邪兩派劍仙間善惡之爭,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象瑰麗,氣勢磅礴,且融冶儒、道、釋三教哲理于一爐,寓意深遠;《云海爭奇記》《兵書峽》等25部入世武俠書,提倡崇善除惡、孝友義俠,表彰人的價值尊嚴。還珠武俠諸著,對鄭證因、朱貞木、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名家均有啟迪之功。
只不過這哥們太監的作品太多了。
7、“悲劇俠情派”王度廬
王度廬成年后的生活十分困苦,民國29年時,得到一名友人幫助,在《青島新民報》上發表武俠處女作《河岳游俠傳》,自此便開始了其一生的武俠創作;王度廬的武俠創作雖然名氣極大,但是剛好碰上抗戰時期,收入并不算豐碩,常常得四處打零工,才能養家。抗戰結束後,上海勵力出版社本來要重新出版他的著作,因上海解放,半途而廢;1956年時,他曾一度當上沈陽市政協委員,但是又遇上文革,身份又被撥掉,可說一生十分坎坷,直至1977年為止,王度廬逝世,這才結束了悲苦的一生。所以他的作品都很悲情,被稱為悲情武俠,只不過你瞧瞧《臥虎藏龍》被李安排成來后的效果就知道這哥們有多牛逼了。
代表作品:《鶴驚昆侖》、《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臥虎藏龍》、《鐵騎銀瓶》五部為其代表作。
8、“社會反諷派”宮白羽
宮白羽,原名宮萬選,改名宮竹心,原籍山東東阿,1899年出生于河北省青縣馬廠。他的父親是北洋新軍里的一名管帶。宮白羽幼年時在天津讀書,稍長,到北京求學,十五六歲即開始文學創作。因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思想追求進步;得到周作人、魯迅兄弟的大力幫助,《魯迅全集》中收有七篇致他的長信。在文藝理論、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方面都受到過魯迅的指點。這哥們寫的散文真的一般,那知道一轉行。
20世紀30年代中國擊技書盛行,宮白羽為一家七口人的生計,不得不把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聰明才智集中于此,開始了武俠書的創作生涯。宮白羽的第一部擊技書是《黃花劫》,不久他與另一名武俠書作家鄭證因合寫了《十二金錢鏢》上半部,自己獨立完成了這本書的下半部。接著,又陸續完成了《金錢鏢》、《戀上你看爭雄記》及續集《牧野雄風》、《血滌寒光劍》及續集《獅林三鳥》、《毒砂掌》、《摩云手》、《聯鏢記》及續集《大澤龍蛇傳》、《劍底驚螟》、《子午鴛鴦鉞》、《粉骷髏》、《太湖一雁》、《青萍劍》以及《綠林豪俠傳》等等,其代表作是《偷拳》。幾年間,宮白羽發表了幾十部作品;加上他的其他文藝創作、雜文和譯文,總字數不下千萬,一舉成為中國有名的武俠擊技書家。
民國有段時間幾乎人人都在談《十二金錢鏢》;《偷拳》就是最近講楊露禪練太極改編成的電影,可惜導演不給力。
9、“幫會技擊派”鄭證因
鄭證因(1900一1960年)、原名鄭汝霈、天津人。早年在北平國術館館長許禹生門下學太極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環大刀,而且曾經公開獻藝。后來又為白羽作技擊顧問,由鄭證因在紙上畫出打斗的招式;白羽按圖寫文。同時也開始學寫武俠書,白羽寫《牧野雄風》途中患病,曾由鄭證因代筆。后來和白羽分道揚鑣,開始自創武俠,40年代為鄭證因創作的高峰。他勤于寫作,共有武俠書88部,位居民國舊派武俠書家作品數量榜首。鄭證因被稱為“幫會技擊派”,其特點一是江湖,一是武功。寫江湖則諳熟江湖門道,精通幫會的組織和戒律,在他筆下展開了一個廣闊紛壇的江湖世界。寫武功則因他本人是戀上你看高手,一一寫來,神態逼真。無論內外功夫、長短兵器,施展應用,巧妙諳熟;至于寫暗器輕功,更是出神入化。鄭證因書的總體風格,則偏向于粗獷豪放、剛烈火爆,有一江湖豪杰的英雄氣。
古龍是他的鐵桿粉絲。
代表作《鷹爪王》,張藝謀正是喜歡上這本武俠書,才開始拍動作電影的。
10、“奇情推理派”朱貞木
三十年代初,見同事李壽民撰寫《蜀山劍俠傳》,于是操刀進入戀上你看俠壇。早期作品《飛天神龍》《煉魂谷》《艷魔島》系列,受還珠樓主影響甚深,后來自出新意,以《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剎夫人》為代表作,這其中,尤以《七殺碑》最為著名。該書寫作發表于1949年春,可能是他的封筆之作。全書寫得驚險離奇,環環緊扣,既有北派作品雄渾飛揚之神氣,又借鑒了南派作家將“武俠、愛情、探險”相結合的故事結構,堪稱一部融南北派風格于一體的武俠力作,同時它也為民國南北兩派武俠書創作畫上了一個句號!镀邭⒈返淖畲筘暙I就是將武俠與歷史結合起來,使得武俠書歷史化。武俠書在江湖世界里增強了書的傳奇色彩,但是故事有一種飄渺之感,而一旦以歷史事件為背景,不管武俠故事如何傳奇,它都有了“根”,給人以真實和厚重之感。由于武俠書與歷史的“攀親結故”,武俠故事就有了無窮的歷史“根據”。1949年解放后不知所終,這給對他的研究帶來了困難。這絕對是一個影俠。
11、這個月自己主要在總結,收集北宋末期各類人的資料,看的書少,就暫時推薦這個吧,文公直的《碧血丹心》和李壽民的《蜀山劍俠傳》我買了實體書,其它的我會慢慢收集完。
我其實早想寫這個的,前期也收集了不少資料,現在回頭看,根本找不到了,看來以后要養成記隨筆的習慣才行,這記性真的是不行了。
下一期我寫曾經影響過金庸的那些外國名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