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朱瞻基吃個燒烤也能哭出來,李旭無奈的搖搖頭,安慰道:“既然想北燕了,那就去一趟唄。” “有你得那么簡單就好了。”朱瞻基感覺好了一點,用衣袖抹抹快要掉下來的眼淚:“現在皇祖父和父親都在金陵,若是要回北燕,一旦出行,不免驚擾沿途府縣官員百姓,我實在于心不忍。” “還挺有覺悟的啊!”李旭贊了一句,笑著:“只怕過幾個月,你不想驚擾也不行了。” “什么意思?”朱瞻基好奇得追問。 李旭指指北面,帶著一絲神秘的:“你以為就你一個人想回北燕?別忘了,北邊的王府已經改為行宮,正在大肆修繕,據四五月就完工了,到時候皇上還不得去看看?” 朱瞻基一聽,眼睛亮了起來,可是沒過多久又黯淡了下去,帶著一絲失落地道:“可是即便皇祖父回北燕,也不代表我就能隨駕。只怕到時皇祖父會以耽誤我學業為由將我留在金陵。”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李旭搖搖頭道:“還記得去年楊家的文會嗎?” “你是......?”朱瞻基有些猶豫。 李旭笑了笑:“去年文會,那些江南士子雖然號稱一代俊杰,可遇到南北之題,大多言之空泛、紙上談兵,這也是沒有去北邊親自體會過的緣故,你大可以此為理由去跟皇上討個隨駕的差事。再了,皇上出巡,太子殿下肯定會留在金陵,你能隨駕侍奉皇上,也算是全了太子殿下的孝順之情。” 一番話得朱瞻基心花怒放,大笑著拍了拍李旭的肩膀:“好兄弟,有你這番話,為兄定能得償所愿。到時你也隨我去北燕看看,特別是冬,漫鵝毛大雪,放眼望去全是白茫茫一片,別提有多漂亮了。哪像這金陵,下個雪也下不痛快,倒是常常陰雨綿綿,人也容易沒了精神......” “不去!”李旭立馬退后一步,手搖得特別歡快:“你自己回去看看就好,別拉扯上我。” “哦?”朱瞻基一愣,疑惑得:“你剛才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下有機會行萬里路了,你為何又不去?” “前世又不是沒去過,這又沒暖氣又沒空調的,跑去那邊受罪不成?”李旭心里想著,嘴上卻出了那個萬金油的理由:“因為我懶,不想走那么遠的路。” 朱瞻基一聽又是這個理由,壞笑著搖搖頭:“算上來你我相識也一年多了,你雖然嘴巴上老著懶,可也沒見你懶到哪兒去。到時皇祖父若真的北巡,你一定要跟著。”見李旭還想什么,朱瞻基手一伸,開口阻攔:“就這么定了!” 李旭見朱瞻基態度堅決,當下也不好什么,只能一邊烤肉一邊想到時裝個病躲了差事。朱瞻基倒是樂呵呵的,吃著烤肉還不滿足,竟是哼起北邊的調起來。 一頓烤肉下來,朱瞻基和李旭算是滿足了口腹之欲,兩人吃的都有些膩味了。那些公子姐雖然烤的不怎么樣,可平時也沒玩過這個,這次能有機會自己烤東西吃,一個個成就感爆棚,倒也不覺得餓了。 李旭看看周圍嬉笑打鬧的那些姐們,突然發現楊若華在中間有些悶悶不樂,好像有什么心事一般,手上的烤串竟是糊了又糊,一串能吃的也沒有。李旭還以為楊若華因為剛才風箏的事情有些不快,于是拿著一把烤好的肉串走到低著頭若有所思的楊若華身邊。 “先別烤了,吃兩口吧。”李旭將手里的烤串遞過去。 楊若華回過神來,卻恨恨地瞪了李旭一眼,轉頭便走。這下輪到李旭發愣了,剛才聽朱瞻基講單口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這是怎么了? 左思右想想不明白,李旭放下肉串追了上去,不好直接伸手拉,只能跑到楊若華的身前攔住:“出什么事了?剛才不還好好的嗎?” 楊若華撇了李旭一眼,還是氣鼓鼓的不話,繞過李旭就走,之后站在楊大姐身邊裝作好奇的問怎么烤肉,看都不看李旭一眼。 站在原地的李旭有些茫然,心想難道楊謖的事情暴露了?楊若華是因為我沒給楊謖留面子?不對啊,寶兒和那個被圍的護院回家了,另一個護院跟著趙成才的人走了,眼下知道這件事的只有自己,楊若華從哪兒聽來的? 搖搖頭,李旭否決了這個可能,可是一時間也想不到其他原因,想來想去不定是朱瞻基了什么讓楊若華誤會了。只是眼下楊若華和她大姐在一起,自己不好上前詢問。于是回頭走到朱瞻基身邊,帶著一絲不爽道:“你剛才怎么講起單口相聲了?” “嘿嘿,我講怎么樣?還知道留個扣兒。”朱瞻基得意的炫耀著。 “還好意思?你到底了些什么?現在楊三姐都生氣了,見著我就躲,連話都不。”李旭氣的牙癢癢。 朱瞻基一愣:“不會吧?我都是按照你給我的來講的啊?最多有一些些夸大,但是也不至于讓楊姐生氣吧?還是你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你不知道?” 李旭搖搖頭:“剛才我回來看她聽你書還好好的,一轉眼就這樣了。不是你了什么還能是什么原因?” “難不成楊姐跟這烤肉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成?”朱瞻基好奇地舉了舉手里的烤肉。 李旭一拍朱瞻基的腦袋:“得了吧,也就你想得到這么不靠譜的原因。” 見問不出什么,李旭只得甩下朱瞻基走到一旁,將剛才朱瞻基的話又從頭想了一遍,嘴里不停念叨著什么。 “......交好上下,巧送風鈴,哭訴身世,善......不對!巧送風鈴?”李旭終于想起哪里不妥了。 當時在康家呆了一個月,李旭還是沒有找到被綁的二哥李睿,正好康家姐要風鈴,于是李旭準備了新風鈴送上去。本意是想用煞之讓康家將自己趕出去,可是沒想到之后被康大善人收為了干孫,這才在守衛森嚴的祠堂找到建文帝,最后也順利救出了二哥。 看上去沒什么,可這風鈴就有大問題了。本來送楊若華一個風鈴沒什么,可是當楊若華知道自己給康家姐也送了個風鈴,想必會覺得自己風流好色,處處留情,這丫頭多半是吃醋了。 李旭頓時哭笑不得,手捂住額頭顯得萬分無奈。眼下康家全家都被流放北地邊境,李旭也差不多快忘了還有送風鈴一事,誰想到今日朱瞻基在那炫耀書的本事,竟是讓楊若華知道了這件事情,這下可不好辦了。 眼下若是追著解釋,平白低了身份不,只怕還在氣頭上的楊若華根本聽不進去。解鈴還須系鈴人,左右朱瞻基還要繼續書,待會囑咐一番,想必楊若華的氣能消下大半。再等今日事情過了,自己找個機會做個新玩意上門解釋一下也就沒事了。反正皇上金口玉言,自己想見就見,哪怕岳父楊士奇也攔不住。 待酒足飯飽之后,眾人又分成三三兩兩開始散步消食,李旭把朱瞻基拉到一邊,將事情前后一五一十了出來。 “老,我可不是有心的!”朱瞻基聽真是自己漏了嘴,頓時有些手足無措:“可是話出去了,想收回也來不及了。要不我去找楊若華解釋解釋?” “不用。”李旭胸有成竹的:“待會他們定會要你繼續下去,待會到送風鈴一段,你要把我得可憐至極,在康家的勢力和淫威之下不得不屈服,只花了一個時辰草草做了個風鈴交差。之后康大善人也不是因為我風鈴做得好才見我,而是因為我敷衍了事想狠狠責罰一番,最后發現我假編的身份,這才收我做干孫,明白沒?” 朱瞻基沉默了一會,用力點點頭:“放心,我一定把你得可憐無比,把那康家得人厭狗嫌一般。” 李旭也點點頭,手在朱瞻基肩膀上拍了拍:“朱兄,弟的幸福就全靠你這張嘴了。” 一聽這話,朱瞻基頓時正經了許多,肩上仿佛承擔了大的責任一般。 中午過后,散步的人紛紛回到帳篷附近,朱瞻基又張羅起書場來,眾人在草坪上圍成一個半圈,朱瞻基坐在中間,像模像樣的拿起石頭在書案上拍了一記。 “書接上文,話那李三子,喬裝打扮入了康宅。一邊迎逢上下,一邊暗中打探李二哥的消息。只是那康家空有善人名號,對下人卻是苛刻無比。一會讓李三子澆花兒,一會讓李三子洗碗,就連那廚房的管事老婆子,也讓他幫著倒洗腳水,端的是屈辱不堪,只是李三子心想,若能救出二哥,眼前的委屈又算何事......” 李旭實在聽不下去了,一旁李睿那充滿了感激的目光也讓他有些招架不住,當下轉身,一個人往遠處走去,可還沒走多遠,身后卻有人喚了一聲:“三少爺....” 李旭轉頭一看,原來是蕓香跟了上來,李旭笑著問:“有事?” “寶兒她.......”見李旭回來,寶兒和兩個護院卻沒有跟著,蕓香有些擔心。 李旭一拍腦門:“是我忘了跟你。寶兒受了些委屈,還哭了一場。我已經將那些潑皮收拾了一頓給她出氣,只是看著眼睛紅紅的不喜慶,我怕她回來惹得其他兩家不快,就讓她和兩個護院先回家去了。你放心,回去聽書吧。” 聽寶兒已經沒事,蕓香這才放下心來,笑著對李旭:“謝謝三少爺!”轉身跑人群里繼續聽朱瞻基書,生怕落下一段。 李旭卻放下了楊若華的事情,又想起楊謖來。皺著眉頭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放心,抬頭左右看了看,見趙一銘正坐在山頂的一塊大石頭上,當下轉身向山頂走去。 走到趙一銘身前,趙一銘從石頭上跳下來,笑著行了一禮:“三少爺。” 李旭點點頭,從后面爬上石頭盤坐下來,又歪歪頭示意趙一銘:“坐,我有事跟你。” 趙一銘也坐上石頭,李旭想了想,冷冷地開口道:“剛才有幾個潑皮欺負寶兒,成才大哥的人已經將人帶回去了。此事你跟一下,問清楚他們的身份,必要的時候上些手段也可以,我不在乎他們的死活。” 上次處理禮部尚書李至剛家的管事和老婆子一事,已經讓趙一銘看出李旭隱藏在孩子面孔背后的另一面,這次不過幾個潑皮而已,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趙一銘點點頭應下了,只是李旭接著的一句話讓趙一銘一個沒坐穩,差點掉下石頭。 “領頭的是我岳父的大公子,也就是我大舅哥,名叫楊謖,剛才已經走了。你去打探打探,搞清楚楊謖從今年正月初一到現在的行蹤,住哪兒,吃什么,銀錢從何而來,做過什么事情,這些我都要知道。” “三少爺,那可是楊府的大公子啊,咱家派人跟蹤打探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讓楊府知道了可不得了,夫人肯定不會同意的!”趙一銘連忙勸阻道。 “打探而已,又不要你抓人回來問,有什么不妥的?”李旭搖搖頭,眉頭緊皺:”只是這個大舅哥看上去有些不安分,我擔心他會鬧出什么事情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