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見到人之前,李旭想象過,若是這舒姨娘仗寵欺人張揚跋扈,自己還是轉頭就走的好,一個妾而已,自己身為李府嫡子沒必要貼上去給好臉色。 但是現在李旭對眼前這個舒姨娘的第一感覺還不錯,看上去是個知禮的。李旭也就客氣了些,笑著道:“本來娘把大哥二哥叫回來一起接姨娘,只是大哥入宮當值,十半個月也回不了一趟。二哥更是在杭州求學,估計得半年后才會回來,眼下只有我來接了,還望姨娘不要嫌棄。” 舒氏被紗籠罩著看不清臉色,但是語氣聽上去還是很清亮:“三少爺哪里話,您能前來就是抬舉婦了。婦在此謝過。”完又是一福道下來。 李旭連忙伸手虛扶了一把,口氣也更好了些:“姨娘有孕在身,不必多禮。不知姨娘身子可還經得起周車勞頓,若是有妨礙,在此處休息休息再走也不遲。” 舒氏搖搖頭,道:“宋管家細心,每日只讓車隊行半日便歇了,婦身子并無大礙。既然已臨京師,婦還是早些入城拜見夫人為好。” 見舒氏堅持,李旭也沒有繼續勸下去,而是轉身做了個手勢:“他們在外面已經準備妥當,姨娘請。” 舒氏走在前面,李旭走在身側,丫鬟本來想上前扶著舒氏,可是想到不能跟自家少爺平齊,只能忍著走在最后面。沒想到李旭見此,回頭對丫鬟了句:“你走在后面干什么?還不上前來扶著?” 一聽此言,丫鬟氣不打一處來,心想還不是你們家那些破規矩鬧的,不然我還能不知道扶著咱家姐?只是面上不敢露出不忿之色,只能上前扶住舒氏的左手。手還輕輕捏了一下,像是在抱怨什么。舒氏轉頭看了丫鬟一眼,藏在紗籠后的臉輕輕笑了起來。 出到客棧外,李旭帶來的人齊齊向舒氏行禮:“見過二娘。”舒氏只是點點頭,沒有話,在丫鬟的攙扶下上了馬車,隨著車簾放下,宋管家大喊一聲:“出發!” 眾人上車的上車,上馬的上馬。李旭也騎上白馬行在舒氏的馬車旁,一行四十多人浩浩蕩蕩得向金陵城趕去。 馬車上,得了空閑的丫鬟終于忍不住向舒氏抱怨起來:“這三少爺剛見面就敢吼我,一看就是慣會使喚人的,脾氣估計也不會好到哪兒去。姐您可要受委屈了。” 取下紗籠的舒氏輕笑了一聲,伸手揪了丫鬟一下,開口道:“這哪算是吼,三少爺也是擔心我會被門檻絆著,才會不顧上下尊卑讓你來扶我。我瞧著他性子倒還不錯,宋管家也經常他的好,你別亂。” 丫鬟不服氣的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看著笑容滿面,誰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不定就在想進門的時候給您個下馬威,讓您知道他的厲害也不準。” “瞎!”舒氏輕拍了丫鬟一記頭,道:“以后真得收收你的性子,不然多半會鬧事情來。”嘴上雖然這么,心里卻對待會兒進門的事情忐忑不已。 來的時候是策馬疾奔,回城卻不能這么趕,畢竟車上還有個孕婦呢。就這樣,一行人還是用了差不多兩個多時辰才回到金陵,走在金陵大街上,許多人都跟騎在白馬上的李旭打招呼,李旭笑著一一回應,遇到熟人還會短暫停下來攀談兩句。這番情景讓躲在馬車里偷看的丫鬟沒好氣的了句:“沒想到這個三少爺人緣這么好!” 舒氏卻已緊張的不出話來。自讀書的舒氏看過許多話本,那上面的妾室多半都是被主家大婦給整得凄慘無比。眼下自己就要面對這一切了,也不知最后的下場會如何。正胡思亂想著,只聽丫鬟低聲驚呼:“姐,到了到了!” 舒氏驚醒,發現自己已經緊張到一點力氣也提不起來,往撩起一角的車窗外看了一眼,“李府”兩個金燦燦的大字出現在舒氏眼前,原來是李府大門。舒氏稍微安定了些,心想自己作為妾只能從側門或者后門入府,現在在大門停留估計是讓三少爺先進府吧,正想在車里活動活動手腳,沒想到車外突然傳來宋明誠的高喊:“二奶奶回府!” 這一下搞得毫無準備的舒氏手足無措,宋管家這么一喊,自己豈不是要從前門進府,這不合規矩啊?宋管家是老爺最為得力的助手,想來不會出這樣的錯,難道是...... 正想著,車窗外傳來了李旭的低語:“姨娘,準備準備下車進府吧。” 來不及多想,舒氏和丫鬟手忙腳亂地整理身上的衣服和頭上的發飾,再三確認之后,這才撩開門簾,懷著忐忑的心情走出馬車。 李旭帶的下人進府了,現在門口就剩下李旭和宋管家,以及舒氏帶來的下人們。見舒氏心翼翼地下了車,李旭迎上來笑著:“姨娘,已經到家了,進門吧。” 重新罩上紗籠的舒氏有些疑慮,輕輕開口問道:“三少爺,這.....這不合規矩吧?” 李旭搖搖頭,不在意地:“無妨,姨娘也是父親的親近人,這大門自然走得。”完,便讓到一邊。宋明誠又喊了一聲:“二奶奶進府!” 這下不想走也得走了,舒氏定定神,在丫鬟的攙扶下跨進李府的大門檻。 走在李府前院的路上,丫鬟好奇地左右張望,姐把這李府的規矩大如,就連走路先邁哪只腳也有定例,這讓丫鬟總想著李府是一個陰森恐怖的人間地獄。可是現在看來好像并沒有那么嚴苛嘛,你看,這個廝明明先邁右腳,可旁邊的那個管事就是先邁的左腳。 丫鬟疑惑地抬頭看了舒氏一眼,可是舒氏現在哪里有心情管她,若不是心里還憋著一股勁,只怕現在連走路的力氣都沒了。只是沒想到李旭居然讓她從大門進來,而且一路上來來往往的丫鬟廝見到她都會停下來笑著道一聲:“二奶奶”,這才讓舒氏稍稍輕松了些,一時間仿佛有種回自己家的感覺。 一路上,李旭都在為舒氏介紹這是什么那是什么,不過舒氏記住了多少就不準了。一行人來到內院,李旭直接帶舒氏來到主房,這才停下來道:”娘已經備著菜等著姨娘一起用飯,姨娘帶著這個丫頭一起進去吧,我就先告退了。“ 一聽此言,舒氏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只是當下也不好什么,只能點點頭了句:”有勞三少爺。“ 李旭擺擺手,道:”姨娘請自便。“然后轉身回自己院。 舒氏鼓起勇氣走進主房前廳,一位丫鬟迎上來口稱二奶奶,然后將舒氏和丫鬟帶進主房的側廳。舒氏終于見到了在心里想了無數遍的李家夫人。這李家夫人面相慈愛,正和煦地看著自己。舒氏一時慌了,竟然下跪行禮道:”賤妾舒氏拜見李夫人!“一旁的丫鬟嚇一跳,這李家規矩這么大?連忙也跟著跪下磕頭。 張氏本來還在想這個舒氏會怎么見禮,自己要怎么端著大婦的身份受禮。沒想到她一見面就給自己跪下了,頓時嚇得張氏連忙站起身上前扶起舒氏,開口埋怨道:”妹妹行跪禮做什么,且不你有身子,就是這禮也太過了些,快快坐下話。“ 舒氏下跪之后就反應過來自己行錯了禮,正擔心李夫人會如何罰自己,卻沒想到李夫人扶起自己后直接讓自己坐下,還口稱妹妹,跟那些話本上的完全不同。這下攪得舒氏的腦子更亂了,一時間不知道怎么應答才好。 張氏也是看過那些話本的人,看舒氏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知道她應該是因為擔心緊張所以一時失態,于是開口安慰道:“妹妹別緊張,咱家沒那么多規矩,自在些才好。這一個月下來估計妹妹也累了,咱們早些吃了飯,也可坐在一起休息休息話。” 隨著張氏的安慰,舒氏這才慢慢放松了身子,一想到剛才下跪的舉動臉就臊得通紅:“賤妾失禮了。” 張氏又安慰了幾句,轉頭正要吩咐上菜,卻見地上還跪著一個呢,讓一旁的丫鬟將她拉起來,好笑地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回夫人話,婢子芍藥,是.......二奶奶的貼身丫鬟。”丫鬟緊張的支支吾吾,不過還好記得叫舒氏二奶奶。 且不提張氏那邊。李旭回到院,正準備往床上一躺,寶兒卻跑過來問:“少爺少爺,那二奶奶長什么模樣,好看不?” 蕓香知道老爺納妾的事情讓張氏和三位少爺有些不爽,見寶兒口沒遮攔,擔心李旭生氣,于是還沒等李旭回答就插了句話:“寶兒,你沒看到少爺正為這事煩嘛。大少爺二少爺都被氣走了,你還提那個二奶奶做什么。” “不至于不至于。”深知寶兒和蕓香性子的李旭無所謂的搖搖手:“以爹的身份位置,若是提出要納舒家姐為妾,只怕舒家也不敢不從。這事實話錯在我爹不告而娶,跟舒姨娘倒是沒什么關系,娘也是這么。你們可別搞錯了對象,以后記得對姨娘恭敬點。” 寶兒和蕓香點點頭,李旭又囑咐了幾句,終于躺在了床上,正準備好好睡個午覺,卻不想又被一位不請自來的客人給叫了起來。 俗話伸手不打笑臉人,坐在書房里,被攪了午睡的李旭對面前這個笑吟吟的胖子生不起氣來,只能沒好氣的:“皇長孫殿下,您這風風火火的可是有吩咐?” 來人正是朱瞻基,只見朱瞻基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份帖子遞給李旭:“皇祖父讓我給你看看。” “皇上要我看的?”李旭一時間好奇心大起,接過帖子翻開一看,原來是朱瞻基上次提到的南民北遷一事,朱瞻基借李旭的主意寫了份奏折送上去,只是現在奏折上多了幾行朱批。 “百官反對,何為?北地貧瘠,何為?韃靼近在咫尺,何為?” 李旭念叨著這幾行朱批,一時間沒想明白朱棣干嘛要給自己看,于是抬頭疑惑地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依舊是那副笑瞇瞇的神情:”上次遞了折子,皇祖父問我是誰的主意,我就是你出的。然后皇祖父寫下了這幾個問題,是要你今日好好想想,明日下學后去乾清宮應答。還強調了一句,是不許再用幾個字糊弄,明一整個晚上皇祖父只見你一人,只怕一條條都要清楚才行,這不派我來你家請你來了。“ 李旭一聽此言頓時沒了脾氣,這幾件事情事關國策國運,可不能隨便,搞不好就會被那些反對的御史官員扣上個禍國殃民的帽子,而且最后若是事情沒成,朱棣肯定會把失敗的原因算到自己頭上。而且朱棣的話都到這份上了,自己也的確不好再糊弄下去,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一想到今后隨之而來的麻煩事,李旭暗自懊惱那次不該跟著朱瞻基去楊府參加文會,雖然賺了個漂亮媳婦,可是自己做個逍遙官二代的夢也破滅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