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李勛已經沒有精力去管了,因為與尤敏的婚事,越是到最后,越是繁忙起來。
&nb;&nb;&nb;&nb;觀察了一段時間,尤明遠對李勛的表現與作為,顯然是頗為滿意的,開始主動去認同這個女婿,剛好,尤家的老太爺,尤明遠的二叔尤元峰,趙智繼位初年的政事堂相國,要過八十大壽,從老家趕來豐京。
&nb;&nb;&nb;&nb;大家族的重要人物過壽,一般都會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會搞的非常隆重,更不用說尤元峰曾經貴為政事堂相國,且是尤家的上一任族長,不論是資歷還是聲名,都是極深,就連楊道嗣見了他,都得客氣的叫一聲元峰兄。
&nb;&nb;&nb;&nb;尤元峰的八十大壽,對于尤家來說,算得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提前幾個月便是在做準備,與尤家交好或是有關聯的各大家族,到時都會有重要人物前來參加,賓客數以百計,所以需要一個主持人,迎來送往,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年輕一輩來擔當。
&nb;&nb;&nb;&nb;尤元峰八十大壽的主持人,尤明遠給了李勛來做,李勛自是欣然接受,這是一個接觸各大豪門貴族的好機會。
&nb;&nb;&nb;&nb;所以這段時間,李勛非常的忙碌。
&nb;&nb;&nb;&nb;至于趙詢與楊道嗣談了一些什么,有何結果,李勛就無從得知了,或者說沒有刻意去打聽,但是從最近的兩次朝會來看,趙詢顯然是說服了楊道嗣。
&nb;&nb;&nb;&nb;自承平八年十一月十五之后,十一月二十五以及十二月初五的兩次朝會,趙智就李勛調任河東道節度副使,晉陽都督,翼王趙赫調任隴右西道節度使,這兩件事情,擬寫詔書,拿到朝堂上與眾大臣討論。
&nb;&nb;&nb;&nb;事情的經過也果然如李怡所猜測的那般,趙智雖然已經寫好了任命詔書,但必須要走朝堂這個程序,若是得不到大多數朝臣的同意,以及政事堂相國的簽字蓋章,這個詔書,也就是空文一張,起不到任何作用。
&nb;&nb;&nb;&nb;李勛與翼王趙赫兩人的調動任命,連著兩個朝會,以相國蕭徵,參知政事詹臺易桓為首的大臣,全力支持翼王就任隴右西道節度使,另外一邊,則是以相國劉知古與柳仲元等大臣,堅決反對,兩邊相持不下。
&nb;&nb;&nb;&nb;但是有著趙智的偏向性支持,翼王趙赫這邊,慢慢占據了上風,其調任隴右西道節度使的任命,幾乎成為了定局。
&nb;&nb;&nb;&nb;承平八年,十二月十五,第三次朝會。
&nb;&nb;&nb;&nb;翼王趙赫與李勛兩人的調動,已經拖了太長時間,趙智明顯不想在糾纏下去,朝會剛一開始,便是定決此議,劉知古與柳仲元兩人出面進言,則是被趙智喝斥揮退。
&nb;&nb;&nb;&nb;事情仿佛已經成為了定局,就在蕭徵、詹臺易桓等人竊喜之際,右相一黨的人,終于是站了出來。
&nb;&nb;&nb;&nb;前幾次朝會一直托病缺席的楊道嗣,此次卻是突臨朝會,不過他并沒有出面說話,反而是楊呂望站了出來,主導右相一黨的大臣,反對翼王的任命。
&nb;&nb;&nb;&nb;趙智一臉平靜的聽著一個個大臣的進言,但從他微皺的眉頭,可以猜的出來,此刻,趙智的心情,顯然不是很好,右相一黨的突然殺出,很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nb;&nb;&nb;&nb;冷眼看著下方右相一黨的大臣,在那里喋喋咻咻個不停,反復進言,說那么多,其實就一個意思,對于翼王趙赫調任隴右西道節度使,他們不同意。
&nb;&nb;&nb;&nb;趙智心中雖然不耐,但也沒有表現出來,更沒有出言打斷他們,他是一國之主,大晉的天子,要有君主帝王的風度,而且趙智繼位的第一天,便是有言在先,不阻言道,不以言問罪,這么多年,趙智做到了,至少到目前,一直沒有違反過。
&nb;&nb;&nb;&nb;說來也有意思,事關其中的主要幾個人,李勛、趙赫、趙詢都沒有到場,倒是引得其他許多人為其爭論個不停,不過今天只是小朝,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參加,政事堂的九位相國,也只是來了四人。
&nb;&nb;&nb;&nb;過去了半個時辰,下面終于是恢復了平靜。
&nb;&nb;&nb;&nb;趙智的目光看向楊道嗣,出聲問道:“楊相國,你有什么意見?”
&nb;&nb;&nb;&nb;楊道嗣低下的頭,這時才是抬起,也不起身,看向趙智,淡聲道:“恒宗時,分封諸子,以至諸皇子擁兵自重,反叛亂國,戰亂分裂延續近二十年,其厲害比之武將藩鎮更烈,陛下不可不慎重處之。”
&nb;&nb;&nb;&nb;趙智盯著楊道嗣看了好一會兒,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但是看著楊道嗣那蒼老的身子,以及那看似平靜,卻熟悉的倔強面孔,趙智眼中的憤怒之色慢慢散去,恢復了平靜,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起身直接離開。
&nb;&nb;&nb;&nb;“散朝。”
&nb;&nb;&nb;&nb;王岸茂高聲散朝,也是看了一眼楊道嗣,隨即快步跟上了趙智。
&nb;&nb;&nb;&nb;眾大臣面面相窺,大家說了這么多,竟是還抵不上楊道嗣的一句話,近兩年低調沉默到極點的楊道嗣,對于朝政的走向,依舊有著強烈的掌控與影響。
&nb;&nb;&nb;&nb;趙智沒有說任何話,直接離開,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對于楊道嗣的進言,趙智極為不滿,但他為什么不說話,而是直接離開?因為大家都知道楊道嗣的做派與性格,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楊道嗣是中書令右相,手中有著執政事筆,他不簽字畫押,趙智的詔書連京城都出不去,出去了,也是違法,地方官員可以拒不執行,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是很少很少,上一次兩人鬧矛盾,發生這種事情,還是十三年前。
&nb;&nb;&nb;&nb;楊道嗣站了起來,一小步一小步,慢行朝著殿外走去,楊呂望走了過來,扶住他的胳膊,卻是被楊道嗣輕輕推開。
&nb;&nb;&nb;&nb;看著楊道嗣的背影,楊呂望不由搖了搖頭,這個名為大伯,實為親生父親的老人,一輩子都是那么倔強,但也正是因為他的倔強,與趙智扶手前行,重振了大晉的國勢,誰又能說他的這種倔強,是不對的?恐怕連趙智都不行。
&nb;&nb;&nb;&nb;尤家,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顯得頗為匆忙與急促,明天就是尤家老太爺,尤元峰的八十壽辰,很多事情不是想不到,而是到了近前,才發現做的不夠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