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釗看著趙赫這般模樣,不由嘆聲道:“殿下何必如此?”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我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了。”
趙赫臉色平靜,自己的出路是什么,自己明白,皇位這個東西,若是從開始就沒有任何欲望,沒有參與進來,以低調(diào)謙虛示人,聲色犬馬,或許還可以富貴一生,一旦爭了,就一定要爭到底,若是失敗了,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滿門皆滅,所以從一開始邁出那一步,就已經(jīng)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在天子趙智的大力幫助之下,太子趙詢的勢頭太猛了,根本就不是楊氏與趙赫所能阻擋的,繼續(xù)下去,只能是坐以待斃,趙赫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把壓向自己的那面堅硬墻壁,給強行打開一條縫隙。
只有讓趙智與趙詢兩人之間有了縫隙,趙赫才能有施展的空間與時間。
趙赫顫巍巍抬手指了指,示意兩人坐下說話。
“德釗,我自中毒之后,險些身亡,如此大事,父皇即少有關(guān)心之舉,也沒有大肆徹查,對此,你怎么看?”
趙德釗反問道:“殿下可是擔心皇上,已經(jīng)猜到這是殿下自演自導的一出苦情戲?”
“我確實有這個擔心。”
“若是如此,我可以明確告訴殿下,不必擔心,皇上已經(jīng)對太子有了猜忌之心。”
趙赫聽聞此言,臉色一喜:“你為何如此肯定?”
趙德釗說道:“殿下中毒之后,所有關(guān)鍵都是指向太子,朝野震動,皇上震怒異常,在朝堂之上,公然表示,要徹查到底,但是事情后續(xù)發(fā)展是怎樣的呢?雷聲大雨點下,雖然把此案交給刑部與大理寺審查,但主審官員對案件的推動,頗為消極,這說明什么?說明他們還沒有得到皇上的明確旨意,既然沒有旨意,哪個敢亂來。”
趙赫臉色陰沉的說道:“如此說來,父皇是準備保護太子了,你所說的猜忌之心從何而來?”
趙德釗冷笑道:“皇上的性子向來陰暗不明,對人對事都是如此,若真的相信此事與太子無關(guān),皇上一定會大力徹查,查個明明白白,給太子一個清白,證其名聲,皇上不查,那只能說明一個道理,皇上對太子有了猜忌之心,害怕一旦徹查到底,查出來此事真的乃是太子所為,到時候大白于天下,皇上該如何收場?”
趙赫思考著趙德釗的分析,越想越是這么回事,臉上頓時有了振奮之色,虛弱的語氣也是有了一些高調(diào)起來:“若是如此,現(xiàn)在正是我們反擊的大好機會,你馬上組織力量,對太子進行彈劾。”
“這樣做太冒險。”
趙德釗搖了搖頭:“從皇上的態(tài)度來看,他依舊還是準備力保太子,我們就算在怎么做,也是不可能把太子拉下馬來。”
趙赫臉色難看:“難道我們什么就不做?若是如此,我費這么大的力氣,連命都差點丟了,豈不是沒有了任何意義?”
趙德釗與趙柏林兩人連忙站了起來,趙柏林出聲說道:“殿下萬勿動怒,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換個動作,換個人。”
趙德釗也是連忙說道:“殿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怕我們與太子爭斗起來,各有損傷,反而給了別人機會,這樣就太得不償失了。”
趙赫臉色緩了緩:“換誰?”
“李勛。”
“李勛?”
趙赫皺眉道:“隴右殘破,李勛縱算執(zhí)掌隴右西部七州之地,又能有什么作為?又能對我們產(chǎn)生多大的威脅?”
趙柏林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李勛現(xiàn)在可是名動天下了。”
隨即,趙柏林把趙赫昏迷這段時間所發(fā)生,關(guān)于李勛的事情,詳細的講述了一遍。
聽完之后,趙赫陷入沉默,久久不語,好一會兒,這才嘆聲道:“時勢造英雄,此言果然不假,曾經(jīng)那個被人瞧不起的泥腿子,竟然也能做出這般大的事業(yè),現(xiàn)在聽來,都是有些不敢相信。”
“李勛占據(jù)西域全境,消息在殿下昏迷的第二天便是傳回豐京,對此,包括皇上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是有些不敢相信,一直到前天,消息得到確認,李勛確實已經(jīng)打下整個西域。”
趙德釗沉聲說道:“李勛與太子的關(guān)系不可分離,他已經(jīng)成為殿下的心腹大患,必須徹底剪除,決不能給他成長起來的機會。”
趙赫臉色沉重,沉聲說道:“李勛執(zhí)掌隴右西部軍政大權(quán),本來就是父皇特意為之,為的就是日后能夠有力扶持太子,如今又是立下這般大的功績,我們對他出手,有用?”
趙柏林冷笑道:“殿下可聽過一個詞語?盛極而衰啊!”
趙德釗見趙赫好像有些沒聽明白,不由加了一句:“殿下不妨想想曾經(jīng)的李忠。”
趙赫心神一震,頓時明白了,腦海思緒翻滾,雙眼不由瞇了起來。
李忠與趙智乃是布衣之交,結(jié)拜兄弟,同過患難,兩人感情非常深厚,自趙智登基之后,便是立即重用李忠,讓其出任安北漠州都督,也就是在這一年,漠北胡族大舉來犯,敵眾我寡,當時任節(jié)度使的劉桀,領(lǐng)軍御敵,首戰(zhàn)不利,只得全面退守,不敢出戰(zhàn),領(lǐng)軍在外的李忠,抓住胡族大軍的弱點,直撲落在后方的天雄可汗汗帳大營,險些生擒當時剛剛繼承汗位的阿日斯蘭,這一變化,使得胡族前線大軍措手不及,軍心大亂,劉桀也不是泛泛之輩,果斷下令全軍出擊,一舉大敗胡族。
趙智相信李忠的能力,而李忠也是不負眾望,剛一出頭,便是大放光彩,一戰(zhàn)成名,隨后的兩年時間,李忠與胡族大小戰(zhàn)十余次,皆是取得勝利,官職快速上升,將軍,大將軍最后做到安北節(jié)度副使,廣元三年,劉桀以軍功之盛,被調(diào)回豐京,出任兵部尚書左相,與吏部尚書右相楊道嗣搭檔合作,共同輔佐趙智,治理朝政,當時,安北節(jié)度使的繼任者人選有很多,競爭也很激烈,李忠戰(zhàn)功雖盛,但資歷太淺,是趙智力排眾議,強力支持,李忠這才得以執(zhí)掌安北軍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