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將赤道附近海平面物體受到的重力定義為一個“”,生物進化在同樣環(huán)境中進行,自然是以適應這樣的重力而生,但偶爾的,會在加速減速之中感受到超重或者失重,不同生物能承受的超重和失重不同,與身體強度有關,地球人類能接受大概五倍的重力,經(jīng)過訓練可能承受十倍乃至二十倍,但那已經(jīng)是極限,很容易受傷。
在我們的世界,包括龍界,具體的重力尚不能確定,粗略地以主位面的海平面為一個“”,那么,普通人類大概能接受十倍左右,稍加訓練,沒覺醒的都能接受二十倍重力,覺醒之后,那就真叫開掛了,三四十倍都不叫事,而同等級的精靈乃至獸人、魔獸,能承受的只會更高,至于龍族,哪怕只是真龍,百倍以上,都不叫事
但是,無論是地球還是我們的世界,這些極限承受力,都只是短時間內(nèi)的效果,如果時間太久,就算是真龍,用不了多久也會被一百倍的重力壓得外傷內(nèi)傷齊發(fā),渾身溢血而死
打個近似的比方例如地球人理論上的奔跑速度如果說是十米每秒,那么,能堅持十秒就已經(jīng)很厲害了,平均下來,地球人的平均速度也不過兩到三米每秒。
實際上,土系魔法,準確的說,地系魔法里,也有一個技能叫重力術,根據(jù)施放者的實力,倍數(shù)也不同,也是一個時間極短的技能,跟雷電一樣,高壓、瞬時。
而在重力裂谷,超常重力是恒久固定的。
當然,這個重力倍數(shù)是一點一點變大的,裂谷外圍也就三十多倍,但很快就升到了五十倍,而一旦到了核心那一塊被壓得平平整整甚至猶如鏡面光滑的“廣場”邊緣時,已經(jīng)到了一百倍。
那片廣場也不大,就是百米見方的面積,中間是傳送陣,也只有龍王和龍帝能輕松出入。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發(fā)報機基本是無法使用的,很多脆弱的零件,在使用中會直接散架。
就算我自己,使用遁術,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我還能在重力裂谷里飛,只是更費力
而土系龍們,基本就是步行,可惜我沒見到龍王和龍帝,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飛。
“如果當初先來的是這邊,你的實力會更快速地增長,”李奧說,“這可是包著科幻外衣的玄幻小說最喜歡的超重力訓練模式,能夠開啟雙倍經(jīng)驗掛機,充了錢還能升級倍數(shù)”
“真要做,我們自己也能做一套超重訓練裝置,或者是訓練室,”我說,“不過,牽涉到以太和維度,意義不大!
“對你意義不大,對別人還是有的,”李奧說,“老實說,如果我最初來的時候能掌握重力術,你的戰(zhàn)士修行也更有效果,也就不會跟在主線進度后面這么久了!
“都過去了,后悔也沒用,”我說,“現(xiàn)在要努力走在進度前面!
“那就,在這里埋一個炸彈”李奧笑著說。
“炸彈?”我愣了一下,“一般意義炸彈應該沒用吧,難不成你要用核武器?問題是我們現(xiàn)在也造不了,雖然能運用這里的超高壓”
“不,不是那種炸彈,而是,利用重力的炸彈。”李奧笑了。
“重力?”我一下沒反應過來。
“重力的本質(zhì)是什么?”李奧問。
“重力,也就是萬有引力。”我馬上想起那次在靈魂出竅后看見主位面大地是球形時李奧講的,“這是牛頓經(jīng)典力學的基礎問題,我還讓瑞哈娜思考來著,不過,牛頓只是定義了重力的存在,說明兩個物體之間有萬有引力,大地之上的物體受到的引力即是重力,但他沒有說明重力的本質(zhì),真正考慮到重力本質(zhì)的,是愛因斯坦,他是從維度的層面考慮的,物體的質(zhì)量扭曲了空間,質(zhì)量越大,扭曲越嚴重,質(zhì)量小的物體就會沿著扭曲的弧度滑向質(zhì)量大的物體,而這個扭曲作用在本維度生物看不見的維度上,本維度的生物只能看見這個弧度在本維度表現(xiàn)出來的直線”
“好了,已經(jīng)很不錯了!崩願W打斷我,“你已經(jīng)成了當初的我,那么,我要問,怎么利用?”
“這個我真沒想過,”我說,“我能想到的的就是直接毀掉這個重力法陣!
“首先要弄清楚,這些重力從哪里來的?”李奧開始提示我。
“重力加倍,需要更大的質(zhì)量,或者,更大程度的維度扭曲”我想了一下,“質(zhì)量,也就是物質(zhì),不能憑空生成,就算使用以太粒子堆積,也不大可能,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利用了空間的疊加或者折射,把很多物質(zhì)的引力轉(zhuǎn)移到了這里,這就是地系魔法重力術的基本原理!
李奧頗為贊賞地說:“已經(jīng)很有科學神棍的氣質(zhì)了,不過,你好像漏了一些東西,不需要折疊空間,在地球那邊的宇宙中都存在”
“不需要折疊空間,超大重力”我回憶了一下,關于地球所在宇宙,因為我更感興趣的是讓地球人類歷史和人文科技之類的,對天文學的關注不是那么多,需要多一點時間,但很快,我就想到了,“難道是黑洞?或者,白矮星?中子星?脈沖星?這些東西都是體積不大引力超大”
“對了,”李奧說,“不過,準確的說,這些東西都是同一種東西,那就是恒星在末日之后的變化,根據(jù)體積不同,小的恒星燒完了就成了白矮星,大一點的就是中子星,更大點的就是脈沖星,最大的直接爆炸坍縮,成為黑洞不管這么說,這些天體都是引力極大的,從中拿出一立方厘米的物質(zhì)就能壓垮一個普通人,不過,這么小的物質(zhì)放在一個引力正常的地方,很快就能吸附足夠多的物質(zhì),進而達到飽和,恢復正常引力,就像一滴濃鹽水滴進淡水缸里,會很快溶解分散,接著別光讓我一個人說啊,該你了!”
我已經(jīng)開始沿著這個思路尋找附近的法陣了:“地球所在的宇宙不能做到,在我們的世界卻可以做到!只需要用超大的壓力制造類似中子星物質(zhì)一樣的存在,也就是把原子核外的電子壓縮到原子核內(nèi),成為中子,就能得到中子星物質(zhì),然后,將這些物質(zhì)做用念動力和無限接近三點九維神國力的以太隔絕開來,就能建造一片引力超高的區(qū)域,因為這些物質(zhì)不會很多,所以,重力裂谷的重力分布不均勻,越靠近中心,重力越大,而且,我覺得,以土系龍的腦袋,想不出這么絕妙的點子,我懷疑,雷系龍和風系龍都幫忙出了主意,而土系龍主要的任務就是制造這種物質(zhì)的時候提供壓力”
“這就不用猜了,”李奧說,“隨便找個土系龍就能找到答案,畢竟這樣的工程不是什么秘密。”
“嗯,法陣在地下兩百米,去看看!蔽艺f。
“小心點,”李奧說,“靠太近會有危險,畢竟引力和磁場都特別強,除非已經(jīng)達到三點九維,否則很容易連自己身體內(nèi)的分子都受到干擾。”
道理我自然都懂,但這提醒不是因為我不懂,只是他自己的擔心。
我自然也不敢大意,小心地潛入地下,慢慢靠近。
束縛住中子星物質(zhì),也就是一團“中子”的,是一個球形的立體法陣,里面有著比傳送陣或者其他類型魔法陣復雜得多的線路和符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工程。
之前安裝發(fā)報機時候,我們只是發(fā)覺重力裂谷不適合裝機,便在谷外隨便找個熱鬧些的聚集點,然后就離開了,而現(xiàn)在深入了解,我隱隱覺得,水火土三系作為龍族“正統(tǒng)”,還是應當以土系龍作為軸心,至于人口最多的火系,還是差了些底蘊,而水系,是最好的輔助和中和角色。
眼前的法陣,光靠土系龍絕對完不成,但是,其他種族的首都,就很少有別的龍族的“施工”痕跡,這也說明了土系龍的實力。
我正在努力分析懸浮在球形法陣核心部位的“中子團”,李奧卻有了新的感慨。
“這東西多好啊,如果換成核燃料,就能實現(xiàn)最安全清潔的可控核聚變了,”他說,“可惜,地球上沒有以太和念動力”
可控核聚變,就是將威力巨大的核聚變過程放緩,就像現(xiàn)在的重力法陣一樣,將其中的重力通過空間、以太甚至時間上的“慢處理”,“均勻”而“緩慢”地釋放出去,從而達到可以利用的程度核聚變和裂變都是在非?斓臅r間爆發(fā)出來的,很浪費,而一堆“中子團”也是如此,會在形成的一瞬間吸引足夠多的物質(zhì),最終達成引力的均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