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術兵屯壽春,休整二月,又動干戈,調兵遣將,打下揚州九江郡數城,殺死揚州刺史陳溫,自領揚州牧,揚州伯。 (九江郡:袁術治所壽春,領14縣:陰陵、西曲陽、壽春、當涂、下蔡、平阿、義成、鐘離、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 孫堅兩子,一子孫策孫伯符,一子孫權孫仲謀,孫策年方十八,生得一身猛力,少時便可舉石百斤,人稱曲阿霸王,善使長槍,少有敵手,人且英俊,豪爽,眾人見之,便言其少年豪杰。 孫策有一友姓周名瑜,字公謹,年方十九,總角之時,便有結拜,關系甚好,周瑜出身士家,能文能武,見識非凡,孫策演武之時,常敗其手。 孫策見父靈柩送回,淚不能止,揚言不出十載,必殺過荊州,為父報仇,孫策為父守孝,一晃便是一年。 公元192年孫策守孝事畢,隨其母舉家搬往徐州廣陵郡江都定居,書信周瑜,共商出路,一月之后,周瑜到來,孫策引入房中飲酒。 兩人座定,相商正事,孫策道:“我等正值少年英雄,正是作為之時,公謹有何打算! 周瑜道:“下大亂,正是用武之時!” 孫策道:“你與我投那袁術如何?” 周瑜道:“袁術此人,非明主也!” 孫策道:“我也知其人性情,我等無兵,無名,不投袁術更待何人?” 周瑜道:“你先去投他,待幾載之后積蓄力量,當可自立一旗!” 孫策道:“公謹可愿與我共謀一番事業?” 周瑜道:“愿隨伯符左右,出謀劃策! 孫策站起,講道:“甚好,我父為我留得幾將,我去壽春向袁術討要兵馬,假他之名攻城掠地,不出數載便有力量,為父報仇! 周瑜道:“何時動身?” 孫策道:“待我安頓家人,便去投那袁術! 周瑜道:“若是攻城掠地,千余兵馬甚少! 孫策道:“我有一舅名吳景任丹陽太守,有一堂兄孫賁任校尉之職,可相互聚力,公謹可有想法?” (備注:當時丹陽郡太守有三,獻帝封的周尚,周瑜的叔父,袁紹封的地方軍閥周析,袁術封的吳景,孫策的舅舅。) 孫策所言的丹陽郡太守吳景與那孫賁不過千人兵馬,吳景千人兵馬打下丹陽郡一縣石城,袁術便許以太守之職,吳景有名無實,一路瞎混,哪知吳景現正在吳郡曲阿,做那揚州刺史劉繇貼身保鏢,不過混口飯吃罷了。 吳景,孫賁本是無資,無兵,又無依仗,接那刺史劉繇到曲阿為政,當為依靠,劉繇大旗一展,引來地方軍閥帶兵來投,徐州下坯相,彭城相來附,又收吳郡全境,令許貢為太守,一時混得風聲水起。 諸候相攻,掠地攻城,太守,刺史混亂,皆是諸候亂封,打下便是你的,此為諸候激勵將士用力,謀士用心,大族依仗。 周瑜道:“揚州六郡,我等攻伐必取士家,大族支持,待有軍資便可招兵買馬,以待時機趁勢而起。” 古時征伐,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孫策年少,又無巨資,如何能養得起兵馬,只有取下數城,經營一番,取士家能人共事,取大族支助,便有軍資可用,繼續攻城掠地。 若不依靠諸候,則師出無名,如何取信于人,如何有人投之,且跟那黃巾逆賊,又有何異,不出幾載,便被剿滅。 孫策點頭,“我等尋得幾人拜訪一番,當為我等背書,你看如何?” 周瑜道:“此法可行,大族逢亂世,必找依靠,若是我等以利誘之,以義交之,當有風投。” 孫策道:“你若無事,當與我上門拜訪,你看如何?” 周瑜道:“當選幾人拜訪一番,江都(徐州廣陵郡治所)可有名士?” 孫策道:“我知二人,江都城內名士張纮,張昭。” 周瑜道:“我隨你去拜訪一番,或有詞! 孫策道:“甚好,我與公謹同去,前日幾我上門拜訪張纮,聊過幾句! 周瑜道:“伯符與那張纮如何講道?” 孫策道:“我言他與我父有舊,待我去投袁術,領得一軍,為父報仇,我怕有去無回,請求于他,幫忙照顧,我家老! 周瑜道:“張纮如何答你?” 孫策道:“張纮只道我年少,待學得幾載再!” 周瑜道:“此乃老話穩重之言,現正好時機,若是幾郡被他人取之,我等再取便難矣!” 孫策道:“我也這般講道,張纮不以為然,如之奈何。” 周瑜道:“你且過來,我有話教你! 孫策走近,周瑜站起,在他耳邊,講道:“如此這般!”孫策頻頻點頭。 二人談完,同出孫府,趕馬向張纮府上行去,不及一刻便至。 孫策敲門十下,管家開門,見是孫策,便問何事,孫策來過幾次,管家倒也熟識。 孫策道:“你去通告,你家老爺,就孫伯符求見! 管家皺眉,此人常來,老爺礙于其父之面,常與指點,不過幾前剛來,怎地今日又訪,管家雖惑,但也不敢待慢,你等稍待片刻,我去通傳。 管家回內片刻,孫策,周瑜將馬綁在府外栓馬柱之上,府外等候接見,管家又返,引二人入府,一路至張纮書房。 張纮正在讀書,管家來報孫伯符求見,張纮知孫策又來討教,自家侄兒,倒也不生,便叫管家引來書房指點一番。 張纮知孫策乃一介武夫,前兩次上府,言要去為其父報仇,如此魯莽之事,張纮當是阻擋一番,好言相勸,孫策個性執固,面上答應,心中不服,張纮見孫策又來,定是為上次之事,張纮心中有譜,想到詞,定不能讓舊友之子,以身犯險,做出蠢事。 孫策和周瑜入得張纮書房,見張纮正席炕看書,便問候道:“叔父安好!” 張纮比孫策大十歲不到,但張纮乃孫堅舊友,孫策叫聲叔父也理所當然。 張纮抬頭見孫策到來,身邊還有一面如白玉少年,文雅不凡,張纮知孫策有一結拜好友,當是周瑜,張纮道:“你等上來話! 孫策,周瑜上炕席座,張纮向管家言道:“你且退下!” 管家領命,退出書房,張纮見二人座好,二人望著自己,張纮回望周瑜,“不知這位友何人?” 孫策介紹道:“此乃我結拜好友,周瑜,周公謹! 周瑜道:“拜見叔父!” 張纮摸著胡須講道:“世侄,無須多禮,我觀你也是少年英雄!” 周瑜道:“叔父過喻!” 張纮又望向孫策道:“伯符,你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孫策整理思緒道:“下分裂,諸候爭霸,子為逆賊所持,我等七尺之驅為國為民,當有所作為也!” 張纮觀孫策,又觀周瑜,他知孫策無此口才,當是周瑜所教,自己正思索如何答之,孫策又道:“我觀下諸候,皆忙于內斗,揚州之地,尚是可取之機,世叔你觀如何?” 張纮答:“此事甚難,你無兵,無名,就算幾千兵馬又能如何,攻下一城,轉眼又丟!” 孫策答道:“袁術野心尚大,幾州用兵,我可暫時依之,借力而為,先取廬江,再入丹陽,招得精兵,當有可為也!” 張纮道:“取廬江可得軍資,招丹陽精兵三萬,攻吳郡,若吳郡下,我便來助你可好!” 孫策道:“一言為定!” 張纮道:“君子一言!” 孫策道:“我三個月后,便去投袁術,要得我父兵馬! 張纮道:“若是成功,我當為你備書!” 孫策道:“甚好!” 張纮道:“你一家老,我當為照料,你且去放手一博!” 孫策站起,大行禮拜,“世叔大恩,無以為報!” 張纮道:“你且座下,我等慢慢聊來,我當助你取吳郡,會稽之地!” 孫策回到炕上座定,張纮又道:“我有一封書信,你交給我好友顧雍,他乃會稽太守王朗功曹,你若羽翼豐滿,去取此地他便會助你,若是要他轉投于你,尚且困難,需你耐心收其心,其人倒是治理好手。” 孫策道:“多謝世叔指點!” 張纮又道:“吳郡你可安排一人作為棋子,若是想入得吳郡,里應外和倒也不難。” 孫策道:“我父舊將吳景,朱治,孫賁,韓當,祖茂皆在吳郡曲阿,可作內應! 張纮點頭,“吳郡勢力以刺史劉繇為首,大族,士家共治之,可用之兵五萬有余,其一可從廬江過丹陽一路打到吳郡,戰線甚長,且后路有優,其二從歷陽,居巢出兵渡江擊曲阿,丹徒,劉繇必會將重兵屯于橫江,當利口,兵少則勝算不大,頗耗時日! 孫策道:“世叔高見!” 張纮又道:“若是要得你父兵馬,可打下幾城,待招兵買馬發展數載,便可驅劉繇,取曲阿,丹徒,待吳郡之地鞏固三載,便去取會稽,二郡若下揚州眾地揮武蕩之,三載便可太平! 孫策道:“世叔一言,我等茅塞頓開。” 張纮道:“若是無事,你且退下,書信寫好,我叫家丁送到你府上! 孫策道:“侄兒告退! 張纮道:“不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