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策,周瑜出了張府,便又趕馬向張昭府上去,張昭令家丁引入客房飲酒聊。 三人座定,張昭問道:“兩位世侄,到來所為何事?” 孫策道:“我等想取揚州之地,望世叔助一臂之力。” 張昭道:“若是有得用武之地(根據地),我當為爾等謀劃一番!” 孫策道:“不待五載,我等便可取下吳郡,會稽兩郡,怕是打下容易,治理甚難!” 張昭道:“你等取下吳郡后,我愿為爾等做客,聚能士助你治理,你觀如何?” 孫策大喜,起身便拜,“世叔,當受我一禮!” 張昭站起,扶起孫策,講道:“孫文臺有恩于我,我當報之。” 孫策站起,回到座位,又聊半個時辰,聊起地理,幾郡大族勢力,心中了解。 孫策和周瑜回府已近末時,兩人又點燈夜談,商量細節之事,又商半個時辰,便各自回屋睡去。 二人決定分頭行動,等張纮書信到來,周瑜便要動身,孫策交待完家中之事,便領程普,黃蓋二人前往壽春。 公元193年三月,孫策回到壽春拜見袁術,袁術府中接見,袁術身邊還有謀士二人,閻象,袁渙,袁術見孫策生得高大,威猛,著實喜歡,此等將才,又是自己一大助力。 孫策拜道:“見過主公!” 袁術道:“世侄不必多禮,座在左右,我等慢慢道來。” 孫策找位坐下,等待袁術發話,袁術又道:“你父軍馬,當歸于你,你助我去取徐州諸地如何?” 孫策皺眉道:“我兵少將乏,徐州之地,逆亂四起,左有袁紹,中有曹操,右有公孫瓚,我如何敵之?” 袁術道:“我觀你之勇猛不下其父,你與我大將紀靈共去取徐州,倒也不難。” 孫策道:“揚州幾郡尚且無主,我當為主公取之,徐州怕是難取。” 袁術心道:“此人不助攻城掠地,揚州之地怕是取之,我不好控,如之奈何?” 袁術道:“你先下去,我慢慢思索一番。” 孫策道:“主公可是憂我勢起,不好控之?” 袁術道:“伯符莫要胡言!” 孫策心知不使出點心計,怕是自己兵馬也難要回,其父千人兵馬,若是和那紀靈去徐州折騰一番,其一誤了取揚州之機,其二怕是軍馬有去無回,自己成了光桿將軍。 孫策站起道:“主公,稍待片刻!” 孫策完,走出府外,從馬身上取下一物,此物麻布包裹,孫策提著此物去見袁術。 孫策單膝跪地,將此物呈上,“主公,我有一物呈給主公。” 孫策此計乃周瑜所交,若是要不回兵馬,便獻上此物,袁術必不疑他,定會許他兵馬,袁術自大,待取下江東之地,再找一術士,誘那袁術稱帝,下共憤,我等便與他絕交,從此江東之地皆在我手,此乃周瑜之策,孫策深以為然,依策行之,袁術到死也不明稱帝又有何錯。 袁術使眼,閻象站起,接過此物,交給袁術,袁術擺物上桌,拆開一看,此乃大漢玉璽,袁術驚呆,心中滋味百般,兒時,有一算命講過,袁術命貴不可言。 當真玉璽到手,命所歸,孫策當乃自己福星,袁術道:“伯符,請起!” 孫策站起,便道:“我久居江東,為主公取江東之地倒也不難,若是我父千余兵馬陷入四州戰秘之地,怕也是余事無補,若為主公取得江東,便有一棲之地,我等可與其他諸候劃江而治,幾載之后,軍強馬壯,揮師北上,必能掃平下。” 袁術點頭,“此策深得我心,你可愿拜我為義父?” 孫策心頭一閃,便以了然,袁術還是放心不過,孫策單膝跪地,“拜見義父。” 袁術道:“好,伯符請起,我封你為九江太守,我當歸還你父之兵,足供你軍資,你去為取得揚州各地。” 閻象道:“主公萬萬不可!” 袁術道:“有何不可?” 閻象道:“伯符尚且年輕,如何擔得起此重任,可先許之校尉,若是穩重,再封太守。” 袁術點頭,“伯符,義父先封你個折沖校尉,待過幾載,建功立業,為父再封你的太守,將軍,你看如何。” 孫策道:“一切皆由義父安排。” 袁術滿意點頭,“你且出去,明日我自會安排于你。” 孫策告退,走出袁府,趕馬回營,袁術拿起玉璽把玩,心中歡喜,閻象見狀,深感不安,袁術道:“你我稱帝,時機尚成熟否?” 閻象道:“主公不可,周文王占得九州大半,仍奉紂王,我等如此為之,必遭下群雄圍攻。” 袁術道:“甚煩!” 完袁術起身,抱著玉璽,回到自家臥房,和衣而睡,兩人謀士,對望一眼,相互搖頭,唉聲嘆氣。 第二日孫策領到其父兵馬,一千二百人,帶上程普,黃蓋兩將,從壽春出,日行百里,五日便達歷陽,周瑜已在歷陽謀劃二月有余,只等孫策到來。 周瑜,吳景,孫賁帶眾將,百人兵士城外將孫策迎入歷陽城中駐扎,吳景于府上擺酒為孫策接風,吳景座首,孫賁座右,祖茂,韓當次之,孫策座左,周瑜,程普,黃蓋依次座之。 吳景年方三十有五,七尺有余,一身灰麻長衫,倒也英武不凡,吳景頗有武功,跟著孫堅長年征戰,倒也有些見識。 吳景見眾人到齊,舉碗敬酒,“策兒到來,我心中歡喜,來我等滿飲此碗。” 宴上眾人端碗便飲,放碗上桌。 吳景道:“我等都是自家兄弟,也不見外,請自便進食。” 吳景完便拿起桌上面餅,啃食起來,孫策以近幾個時辰未有進食,肚中倒也饑餓,幾人便開始狼吞虎咽,在場皆是武人,倒也不甚講究,只有周瑜吃的慢上一些。 每桌皆有燒酒一壇,大餅幾張,干肉一條,至于雞,鴨,魚,肉倒未準備,只因士兵口糧皆難,許不得他們奢恥。 孫賁已是吃飽,自顧喝酒,望向孫策,又望周瑜,眼睛又返孫策身上。 孫策見堂兄正望自己,便停下吃食,問道:“伯昭,你與舅父在曲阿劉繇處有何見聞,當與我講道一二。” 孫賁道:“我等接那劉繇過曲阿立治,本想助他成事,有個依仗,哪知幾月不到,他便坐穩吳郡之地,聚兵數萬,又有兩國相附,我等兵少,他便冷落一旁,他知我等與那袁術關系不淺,不作重用,我等每月軍資都無法足供,過得甚苦。” 孫策點頭:“我帶來千余兵馬,當有所為也!” 吳景已吃飽,手在袍上擦拭,開口講道:“伯符,我等糧草不足三月,你當去袁術處討要!” 孫策道:“城中可有大族,我等去借它一些。” 吳景道:“有二家大族,魏家,劉家,前幾日,我去借要,他二家言沒糧可借。” 孫策道:“歷陽城中巨富倒也不多,公謹可有辦法?” 講完,孫策又望向周瑜。 周瑜道:“我等若是出兵攻城,掠搶大族,倒是有糧,師出無名與那黃巾賊無異,我等只能假袁術之名征糧,若是不給,再動武不遲,你看如何?” 孫策道:“若是借袁術之名討糧,怕是有一半都要奉上袁術!” 周瑜解釋道:“我等此時,無名,無兵,無糧,若要成事,必扯袁術之旗,征得糧草,再行征兵,三載不到,便有力量。” 吳景道:“此法可行,你看何處可行也?” 周瑜道:“廬江舒縣離歷陽不過數百里,又是豐饒之地,可先取此地。” 吳景道:“廬江太守陸康并非差手,我等不過二千人馬,還要留一半守這歷陽,如何能敵?” 周瑜道:“他人或許不敵,我有一計,取廬江舒縣倒也可能。” 吳景道:“你且道來!” 周瑜道:“我等先向袁術討要軍資,言那陸康處有數萬斛軍糧(一斛相當于現在的120斤),袁術必會心動,叫你上門討要,你將消息令人傳給那陸康聽,陸康知此消息,知你上門討要,必會躲而不見,你將此事回報袁術,袁術必會動怒,令你攻打。” 孫策驚道:“陸康真有如此多糧草?” 周瑜道:“沒有,不過袁術相信他有便可!” 孫策道:“若我等打下廬江,袁術討要數萬斛軍糧當如何應之?” 周瑜道:“你只道,要那陸康去征來便有,陸康本乃大族,頗有名望,征得數千斛倒是不難,你便奉千斛給袁術,袁術倒也不會計較于你。” 孫策道:“此法甚妙,但我等如何取廬江?” 周瑜道:“你帶百名好手去舒縣,陸康必不疑你,陸康本是大族士人,守城之兵不會超過三千,你將好手伏于城中,置換百姓出城,我領千人兵士三日便至,攻那舒縣,待我等攻到城下,城中好手,突然發動打開城門,舒縣必下。” 孫策拍好叫好,“此計甚善,公謹當謀國之才也!” 周瑜道:“伯符過喻!” 孫策道:“我這就回房寫書信給袁術,德謀(程普),公覆(黃蓋),你等二人去軍中挑百名好手,訓練數日,我等依公謹之計,必能先定廬江。” 程普,黃蓋站起,雙手合拳,“遵命!”,完二人便去軍營選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