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人又聊細節,半個時辰,便敲定此事,周吳趙王四家族長為首,四大理事,藍華為會長,許帽為副會長,又設監事一名,楊修任之,管事記吏一名,鐘華任之。 藍華叫他四人去馮翊治下三十余家大族里道,入股馮翊商會,只待月余,籌得錢糧,便開始招收流民,另派一商隊往河套去。 次日藍華開始府衙辦公,第一道令是清查無主之田,政令下到縣里,眾吏開始忙活,半月之后,共清理出良田二萬八千畝,次田五萬七千畝。 (注:良田接近水源,灌苗方便,次田則為鹽堿地離水源尚遠,產量不多。) 藍華第二道令清查戶數人口,半月有余,登記在冊戶數為一萬五千戶,人口十萬零二千人,多余戶數則被銷掉。 藍華與大族,士家關系還算不錯,馮翊商會成立,會員常聚在府衙議事商討細節,會員已有三十八名之多,籌得粟一萬五千石,玉米五千石,麥八千石,共計口糧二萬八千石,又籌得茶葉五千斤,粗鹽三千斤,麻布三千匹,鐵刀二千把,價值八百萬錢。 藍華按與胡地置換算法,可換戰馬二千有余,耕牛五千頭有余,只多不少,價值怕也是過億。 馮翊離河套平原二千里有余,五十輛大車,飛虎衛三百,差役五人,路上由胡車兒,郭準親自領隊,又寫信幾封,一封給李榷,一封給鐘繇,叫李榷派一營軍馬千人一路護送過賊亂之地,又叫鐘繇蓋上大漢印章,邊關當一路無阻。 藍華已到高陵縣治政2月,現在已是公元192年入秋(九月),藍華已開始陸續安置流民,為了防止流民一擁而入,藍華引洛陽流民到來,藍華策略,十日安置千戶,分二個月安置五千戶,人口三萬五千人,租田八萬畝,趕在冬至之前播種。 又開始編號耕牛,耕馬一千五百頭,鐵具五千,以借百姓,安置工作正有條不紊的進行開展,藍華每忙的焦頭爛額。 入夜藍華忙完公務,正往府上去,見路上三丈之處有一少年正四周觀望,趁著微光,藍華看清此人。 此人一身白袍,六尺有余,相貌清秀,藍華叫道:“太平!” 張太平見有人叫他,看向發聲處,見是藍華,面上帶笑,應道:“父親!” 太平迎上藍華,幾息便至,“父親我幫你拿!” 藍華兩膀各夾竹冊二卷,見太平要幫手,便拿出二卷給他,托著。 藍華道:“怎么突然跑來此地?” 太平道:“家中無聊,又聞父親在高陵城收流民,想過來幫手!” 藍華點頭,二人一前一后向賈府去,藍華突想到何事,又問:“你母親可知否?” 太平道:“我出來之時有講,母親應可,我才敢出!” 藍華又道:“你想從文還是從武?” 太平道:“文武皆可,只是現在見識甚少,尚無經驗。” 藍華思索片刻,講道:“你經商如何,與胡車兒,郭準去趟胡地,有二人保護于你,我倒放心。” 太平道:“愿從父親安排!” 藍華關切的問道:“可用過晚飯否!” 太平道:“回父親,已用過半個時辰!” 藍華沉默,又行半刻,二人回到府上,藍華敲門,三響過后,掌家張靖開門,見藍華與太平,彎腰行禮,“老爺安好,少爺安好!” 藍華道:“無須多禮,打點水來給我洗面!” 張靖將二人引入廳中,自己又往后院去,藍華將竹卷擺在桌上,座在旁邊胡椅,太平也將竹卷放在桌上,在藍華旁邊一椅座下。 太平問道:“聽聞父親找了三個少年英雄,不知現在何處?” 太平跟著藍華頗是約束,少年心性,跟同伴便有話題。 藍華回答:“他等府衙上住,事情頗多,怕是要點燈熬夜。” 太平又問:“不知去胡地車隊何時出發?” 藍華道:“半月之后動身!” 太平道:“父親與我講講胡地情況,我也有大概了解!” 藍華道:“此次車隊到河套平原,二千多里,一月便至,河套牧民七八十萬之巨,車隊入河套平原與各部落置物,一月之后便返,冬至歸來。” 太平道:“河套之地乃大漢管瞎之地,不知現又情況如何?” 藍華道:“河套地區,大漢置兩郡,一郡朔方,一群九原,匈奴分成南,北兩部,南匈奴附漢,皆在賀蘭山以東養牧群居,北匈奴入漠北與鮮卑融合,河套之地暫且安穩。” 太平道:“朝廷無力,若是匈奴過關來掠又當如何?” 藍華道:“為父也知,現在所行,便是多活百姓,招兵防之!” 太平道:“父親所謀甚是!” 藍華道:“若是無事,你便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叫郭準帶你去兵營找胡車兒,由他安排于你。” 太平起身行禮,“父親也早些休息,我先行退下。” 藍華閉眼,點頭,太平向后院去,掌家張靖以備好溫水洗面,藍華道:“張靖將水端到我臥房!” 張靖應道:“是,老爺!” 藍華并非懶惰,只是管家,家丁之事,他若去做,倒讓他人顯得自己無用,服待不周,藍華托起四冊竹卷往臥房去。 藍華回房,將竹卷置在炕上,轉身望著張靖,“張靖,你且出去,我這無需服待,洗完我便上炕。” 張靖道:“是,老爺,我去看看少爺,是否入睡。” 藍華道:“若是太平正在溫書,備些宵夜。” 張靖道:“老爺,先行告退。” 藍華擺手,“去吧!” 張靖退出藍華臥房,將門帶上,藍華走到架前,將麻布從墻上取下,置于盆中,擦面三次,將麻干洗凈,又掛墻上。 藍華將銅盆置于炕角,自己座在炕上泡腳,拿出一捆竹冊,開始研讀。 初平三年十月中編五百戶,置三千人于重泉縣,谷物一千石(十二萬斤粟,每人每按四兩計,午晚兩餐,只能吃粥,三月之口糧),租借粟田六千畝,耕牛二百頭,大鐵具總計一千把,銅器二千把,銅錢二十萬文。 初平三年十月中編二千戶,置一萬人于池陽,谷物四千石,租借粟田二萬五千畝,耕馬五百頭,鐵具二千把,銅器三千把,銅錢八十萬文。 藍華一目十行,很快看完,尾后有總結,初平三年十月底安置流民三萬八千人,編戶六千于戶,租田八萬三千畝,耕馬,耕牛二千余頭,鐵,銅器一萬二千余把,銅錢三百二十萬文,另有鹽百石,流民拖家帶口,也有些家當,藍華又放寬易市法令,富戶往荊,揚,益,涼車隊也已發出。 百業待興,藍華常感力不從心,人力不足,藍華只待熬完幾月,便也步入正軌,馮翊招流民三十幾萬怕也是極限,若是發展手工易市,通達下,成為商業中心,倒是不錯,百萬之民也能容納,若是海路通達,不出數十載便能打造航海大時代,不過此地不連海路限制發展。 藍華又想若是從河套購得戰馬十萬,從司隸招兵十萬,練鐵騎三萬,步兵八萬,便可蕩平下,若是順利也需十年才可。 想法很不錯,現實卻很殘酷,百姓現活口都難,這下到處戰亂,災,自己只要經營好馮翊一地,民富兵強,才會有一番作為。 藍華將銅盆踢到床上,床前麻布擦腳,褪衣上床,古人八點多鐘就睡,晚上皆不出門,雞叫三便就起,五點多鐘就起床了,藍華漸漸養成了習慣。 藍華從床頭拿出竹卷一捆,靠床研讀,古時炕皆寬敞一丈見方(長2米多,寬2米多,大概5個平方,上面擺著一個桌子,桌子下擺竹書。” 藍華看書半個時辰,吹燈躺身,藍華看書皆是一些地理,人文之類的竹冊,有時重要之處便讀個數十遍,方便記憶。 藍華腦中放空,片刻入睡,藍華許久無夢,今夜又是一夢,他夢見太平著裝怪異,騎著一匹棕色良駒,草原狂奔,身后百騎,隨他身后,往前疾沖,對面千騎數百米遠,列陣以待,陣前一人搭弓便射,瞬息便至,太平中箭,落馬倒地。 藍華叫道:“太平!”,且在夢中,藍華叫了數遍,也無聲音。 藍華一急,頭上冒汗,驚醒過來,藍華爬起,吹火折點燃油燈,思考夢境,再也無法入睡,一柱香后雞叫三遍,藍華起身,往廚房去,打水洗面,后廂房油燈亮起幾盞,當是管家與廚工。 已現魚肚,稍有微光,藍華重又回房,柜中翻找易經解夢,翻找數十息,找到一卷竹書,上面滿是灰塵,藍華吹掉灰塵,解開麻繩鋪在桌上。 藍華雖不信夢里之事,但心中憂慮,太平往河套安危,易經之中雖無此夢之解,但只有類同,便可推斷一二。 易經中言,若夢見身死,則好運至,將有所作為,藍華收起竹卷,綁起麻繩,放入柜中,藍華又撲開竹卷,著墨寫字。 起筆:生存之道,藍華又起一行,其一不可自視其能,驕縱自滿,其二.......等等。 藍華寫了半個時辰,竹書寫滿三卷,此乃自己平生所悟,交給太平,路上研讀,雖只有千字,包括處世之道,軍略,縱橫之術精要,若是依藍華之法行之,不王佐之才,當能做個善謀之士一點不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