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的想法是先觀察一陣子,劉備除了找孔融,管輅幾個人喝酒聊也沒有什么過份的行為,曹操覺得應該試探一下,就有了青梅煮酒,喝完酒后劉備就窩在家里不出門,種菜養雞,閉門謝客。 曹操覺得劉備比較沉穩,并且有處世智慧,打算用他,首先就是實習,一起去征討呂布,在開軍事會議的時候觀察劉備。 劉備很少開口發表意見的,曹操問到的時候,劉備會某某講的很有道理,這個辦法不錯,并出自己的見解,非常的配合。 曹操捉住了呂布,曹操肯定是殺呂布的,如果不殺也不敢重用,那就拿來試探劉備,曹操知道呂布這個人是很容易被策反的,如果劉備像其他士人一樣要留下呂布,那曹操覺得這個劉備肯定也不會忠誠自己的,如果劉備要殺了呂布,那肯定是一心為自己的賣命的。 這個是什么邏輯? 我們打個非常簡單的比喻,作為一個領導,有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人,但這個人專干出賣領導的人,而且很容易被對手策反,你是領導你敢用嗎? 你肯定是不敢的,但你手下覺得他能為公司賺錢,你肯定是想這幫人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假如有一個人跳出來,領導這個人不能要,這個人殺了二個義父,沒有忠誠可言,你肯定認為這個跳出來忠言的人是為自己好。 就這樣劉備得到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將劉備劃為志同道合的伙伴。 曹操的志向是平定下,至少現在他是沒有什么稱王稱霸的野心的,曹操身邊的人才,曹操太清楚了。 曹操重用一個人之前,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的,不管是話試探還是派任務,從細節去觀察你。 我寫這個伊籍和劉備的對話不過數句,我自己的想法就寫一大堆,大家當這種就是一個解型式的,喜歡不喜歡看,我反正也是會寫完本的,至于后面會不會再寫一本三國穿越,以后是肯定會寫的,只是時間問題。 我繼續上面的,伊籍問劉備許都做了左將軍,豫州牧,怎么跑來投靠劉表,劉備表達給伊籍的意思大概是曹操這個人多疑,不是好主公,我這么老實的人,曹操都懷疑我,感覺我是個英雄,就要殺我,幸虧逃得快,不然就被曹操做掉了。 伊籍也覺得劉備有處世智慧,有仁義,有領導能力,伊籍自詡沒有治世之才,但是跟著劉備混,哪劉備混得風聲水起,自己肯定也能撈個重要的職位來干。 劉備現在混得不如意,不代表他以后不會出頭,所以現在交好,以后不定能有所回報,這就是伊籍現在的想法,每次劉表問伊籍劉備什么情況,伊籍也會很中肯為劉備些好話。 劉表是不戒意自己的謀士親近劉備的,伊籍每次回襄陽都會給劉表帶來建設性的意見和思路,劉表雖然不重用劉備,只是叫劉備幫他守住門戶,但是軍資問題上都是足供給劉備的,劉表也不知道怎么去用劉備,這荊州只有數郡,各自有主,自己想給一個劉備太守干干也是有心無力,何況前有張繡投曹,這外來的軍閥信任也是要限制的。 伊籍和劉備問答,徐庶,趙云,關羽在旁陪酒,只聽不,兩個話也是話中有話,伊籍職從劉表,他雖是個人的交情來和見劉備,回去后也會將劉備的一些話轉給劉表聽,或者哪劉表問起,他也會受與劉備交談內容的影響自己的話立場。 伊籍若有所思,公元204年,曹操基本平定了冀州,又有并州,幽州,還未平定,曹操忙于平定北方的收尾工作。 伊籍想了片刻又問道:“主公一直擔憂,曹操平定北方后,又會起兵攻打荊州,劉使君以為我等該當如何?” 伊籍這一問雖是簡單,但里面倒有學問,古人交談知心,也是如此道理。 伊籍表達的意思,曹操這個人年年征戰,好像都沒停下來跟哪個諸候談判的,打黃巾,打袁術,打呂布,打陶謙,打張繡,打袁紹,這北方平定了曹操肯定也會來打荊州的,下大亂,荊州為兵家必爭之地。 北方一定,曹操就會發兵來打荊州,問一下你劉備的意思是戰還是降。 這句話肯定不是替劉表問的,如果替劉表來問,肯定會講劉使君,我等用什么辦法抵抗曹操數十萬大軍來襲荊州。 劉備一聽就知道伊籍的意思,但又不能直接是戰是降這種話。 劉備道:“曹操雖為漢相,實為漢賊也,下英雄皆應討之。” 劉備也不客氣,直接把曹操定義為漢賊,竊國大盜,當然話可以這樣,表明自己的立場,起兵反抗曹操的都是英雄,不反抗的那是什么雄,我不知道,我忠于漢室,至少很多士人也是忠于漢室的。 士人分為兩派,一派是改朝換代派,一派是興復漢室,大家都是希望下一統,但是在誰統一下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一派覺得曹操合適,他力量最大,又奉獻帝,其他諸候不服從曹操和獻帝的號令,那是搞國家分裂,是國家的頭號敵人,至于改朝換代,那得等統一了下再。 另一派覺得曹操是國賊,如果讓曹操平定了下,統一了中原,這個國家就變成了沒有什么綱常倫理,就變成了秦始皇那種暴君,獨裁者。 士人在這個時候,是會拿出歷史經驗來判斷時勢和歷史進程的,即使后世的智庫也會拿歷史經驗來事,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我們不能犯前面犯過的錯誤,我們只能讓歷史向好的方向發展,只有讓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士人思治,百姓思安,這個國家應該由士人來治理,皇帝的權力不能太高,權力獨握就成了庸君,庸君身旁就會有奸宦和奸臣當道。 士人是希望是實現自己的治國理念的,不管寒士還是名士,不管是治理一縣,一郡,一州乃至下,都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實現自我價值。 士人就分成了兩派,各有想法,這兩派之中也有務實派,不管是務實派還是理想派,他們同樣的以家族的利益為首位,有權了,不管是有名還是有利,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首先一點就是要有權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