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55.破軍再賦詩,田獵終結(jié)束
上回道
破軍秦瓊爭猞猁
李淵箭射哀鳴雁
話李淵在眾人安靜的氣氛中搭箭射雁,李世民等也是瞇眼看著。
只聽得“吱~”的一聲,箭支極速離弦而去,箭落雁落,干凈利落。
眾將士不出意外是一陣歡呼,陛下威武之聲不絕,李淵也很是自得,而李世民則是笑呵呵的,至于內(nèi)心是如何的,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皇帝威望越高對他后來奪位越不利的。
這時將士將那大雁呈上來了,居然也是像李破軍所射的那樣,正中心穿脖子而過。
李淵看過也是撫須笑道:“看來朕與文瀚頗為相通啊,哈哈,英果類我也,哈哈”李淵倒是撫須笑得挺開心,可是這番話卻是把李世民等眾臣嚇個不輕,如此夸贊,過了吧,或許有什么深層含義?難道陛下心中……
英果類我,英勇果敢跟你是一類的,你倆是一類人?不就是很像你的意思嗎?你可是皇帝啊,能跟你很像嗎。
李破軍聽到這也是渾身一震,我去……這太坑了吧,至于這樣夸我嗎,這不是找黑嗎,而且這評語好像很熟悉啊,歷史上李世民的三子吳王李恪,也就是我以后的三弟,不就是得了父親這樣的評語嗎,可是歷史結(jié)果不怎么好啊。
也不容李破軍繼續(xù)想,皇帝表揚,他得去表示表示了,“皇爺爺過獎了,孫兒承受不起”。
李淵也就笑笑不了,繼而轉(zhuǎn)頭對身旁侍從道:“你下去將這雁與文瀚所射之雁合葬一起,也好圓了這兩禽之情”。
此言一出,眾人自又是一陣稱贊。
“陛下仁義~”
。
“陛下真乃仁主啊,下蒼生有幸”。
……
一陣吹捧,李破軍也是不得不服,也不得不服李淵的腦洞,居然把兩只葬在一起,不過這樣也好,總比葬身人腹的好。
繼而在禁軍統(tǒng)領(lǐng)的帶領(lǐng)下,萬人將士又是掀起一陣塵土,進去山的更深處驅(qū)趕獵物了。
李破軍見此場景,又加弓馬在身,不由得身心激蕩,有一種想要作詩的沖動,呃……不對,是背詩的沖動。
做就做,不過還是得稟告在場的老大才行。
“皇爺爺仁愛威武,孫兒剛剛見皇爺爺威武射姿,即興賦詩一首,請皇爺爺鑒正”
。
“噢?文瀚又有詩作了?哈哈,不愧我家神童也,快快念將出來”。李淵一聽也是高興,有詩作相輔,更顯盛世文治武功之勢嘛,何況這作者還是自家后輩,如此大才在我李唐皇室,看你山東世族還如何看不起。
眾人一聽也是來了精神,畢竟這李破軍文才過人也是聞名遐邇,李世民更是眼前一亮,這子果然能搞事。
只見李破軍抽出腰間寶劍,持劍指空,高聲朗道:
“曉出長安東,分圍驪山中。
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
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
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
眾人等李破軍高聲念完,自是一陣喝彩。
“好詩,好詩,氣勢如虹,上佳之作也”。
“大作啊,江陵王果然大才,不愧神童之名啊”。
“哈哈,俺老程聽不懂詩那高雅玩意兒,不過王爺這詩聽著有氣勢,大氣,哈哈”,這則是大咧咧的程咬金的。
李破軍念完臉不紅心不跳的,自然的很,既謙遜又自得,就像這詩就是他做的一樣,這死臉皮顯然是已經(jīng)練出來了。
這詩自然是大作,這是唐中期張祜的《觀徐州李司空獵》,可是一首狩獵詩作中的精品。
詩開頭的“曉出長安”,點明圍獵時間;“分圍驪山”,寫出了壯闊場景,畫面開朗,色彩鮮麗。
“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一句更是厲害。
“紅旗向日”,色彩何其耀目;
“白馬迎風”,氣宇何等軒昂!
充分描繪了朝霞滿,晨風拂煦,綠草如茵,紅旗向日的壯麗場景,緊接而來的“白馬驟迎風”一句,是英雄人物躍馬出場,施展渾身“帥”勁的亮相動作。由此而下,此詩便將寫作重心轉(zhuǎn)到這位驍勇騎士當眾顯露獵射飛雁,矯健靈活的杰出身手上去,在這兒就是指代李淵了,明了李淵的驍勇英武。
“背手抽金鏃”,是正面描寫英雄取箭的動作,著一“抽”字,手勢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見身段之靈巧。“翻身控角弓”,彎弓名曰“控”,這就進一步展現(xiàn)了射者臂力強勁的架勢,造型又是多么健美!
對于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評價,當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動作表面。關(guān)鍵所在,畢竟還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楊的驚人絕技。
果然,剎那之間,就在圍觀的人群中間,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哄然的歡呼,并且一齊指向遙遠的空。
原來藍高處,一只帶箭的鴻雁,垂著雙翅,直向地面墜落下來。
后世東坡詞云:“高處不勝寒。”
此處“寒空”之“寒”,既點出了當今所處的時節(jié),正值深秋,氣候漸冷,又渲染高飛鴻雁的凌絕蒼穹,從而加強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異氣氛。
干凈利索地只寫場面中的一個人物,而且又只寫此一馬上英雄的一個手勢與一個身段,并以剎那之間雁落寒空的獨特鏡頭使之迸發(fā)異彩,取材之精確,描寫線條之明快,確乎令人隨同“萬人齊指”而為之歡呼叫絕,這就更加表現(xiàn)了李淵的魄力魅力了。
眾人都是飽學之士,自是很快就明白了此詩的精髓,喝彩不絕,而老大臣蕭瑀更是激動的很,白胡子直跳動,在馬上手舞足蹈的,稱贊之余還一直叫喊著要記錄下來,必將流傳千古。直看得李破軍心一蹬蹬的,可別掉下來了啊。
李淵自然又是一陣表揚,他也不是莽夫,也是自幼飽學,自然是讀懂了詩中含義,很是高興自得。
李世民也是笑著眉飛色舞,朝李破軍點頭示意,還不停很旁邊房杜幾人微笑低語。
接下來就是各自去射獵了,很快,一時間過去了,大唐建國不久,國力也不大盛,下尚未統(tǒng)一,田獵這種夸耀武力,閱兵之勢也不能大肆進行的,兩時間已經(jīng)足夠了,畢竟立國百年的統(tǒng)一王朝也就田獵三五而已。
萬人的隊伍又是浩浩蕩蕩的回去長安城了,從驪山到城里,很快,李破軍本來還想著直接回府去歇息的,可是聽李世民還有儀式,李破軍聽了不由得頭大,結(jié)束了還要搞個閉幕式啊,但是接下來李世民道到時候他可能會有賞賜,李破軍興趣立馬就來了。
賞賜,誰不想要啊,期待著。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lt;/div&gt;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