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繼續朝還沒有倒塌的半邊建筑物走去,李世東一邊走還一邊嘲笑老四的穿著如此的土氣,就像是上個世紀的推車賣唐人的老漢,介于土的掉渣和另類的時尚之中,三個人就這樣說說笑笑的邁進了半邊樓之中,忽然李世東愣了一下,完顏婷急忙問怎么了,李世東皺了皺眉頭說:“這個地方......”然后后半句話并沒有說出來,或許是他也說不準,所以只是搖了搖頭,繼續前進。
三個人背著柳青青走了好久,可是奇怪的是依舊在斷開的樓梯口,不管怎么向上爬樓底都像是永遠沒有盡頭一樣,而且不管怎么向前走,最后都會走到最開始出發的地方,當三個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時候,完顏婷都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了,最終李世東示意大家原地休息,只聽他開口說道:“之前在進來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里不正常,因為五行之氣在這里忽然就消失了,就感覺自然所散發出來的靈氣都被阻隔了一般,所以我才猶豫了一下,現在看來果然有問題!
“這不會是什么陷阱吧,這明擺著不讓我們繼續往前走。 崩纤泥洁熘f。
“誒?你們在這等著我。”李世東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樣,自己徑直朝教室走廊走了過去,時間過去一刻鐘左后,他又原路返回了。
“你是直著走的?還是轉頭了?”老四驚訝問。
“我是直著走的啊,這不奇怪,我們剛才就是這樣直著走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轉身了,而且也不是我們主動轉身的!崩钍罇|回答。
“會不會是鬼遮眼?”老四問。
李世東搖了搖頭說:“不可能,鬼遮眼是遮不了我的,更何況我肩頭有仙人指路,鬼遮眼對于你來說也起不到作用,你是不在五行三界的體質!”
“那會是什么呢?”兩個人異口同聲的沉吟。
“那就是陣了!”忽然完顏婷開口說話。
李世東琢磨了一下搖頭說:“此處沒有樹木,水源,怪石,也沒有金戈利器,怎么步得了陣呢?”
此處需要科普一下,簡單地說,“陣形”是古代軍隊的野戰隊形,它是人類戰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盛行于冷兵器時代,消亡于熱兵器時代。氏族社會,人類的戰爭表現為部落沖突,當時還沒有軍隊,也沒有什么指揮,戰斗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群毆,自然也就無所謂“陣形”。隨著歷史的發展,奴隸制國家出現,奴隸主為了鞏固統治和掠取奴隸(戰爭俘虜是奴隸的主要來源),開始編制有組織的軍隊,并且采用一定的隊形,這就是原始的“陣”!瓣嚒笔窃谲婈牣a生的過程中,因為組織軍隊和指揮戰斗的需要而出現的,融合了古代軍制學和戰術學的成果。東方的戰陣起源于中國。中國最早的陣法,據說始于黃帝,黃帝為戰勝蚩尤,從神(九天玄女)那里學到陣法(天一遁甲),但這只是傳說,有據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紀,商王武乙到武丁編制了左、中、右“三師”,從“三師”的命名來看,已經采用固定的陣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周師三百五十乘,陳于牧野”,“陳”通“陣”。
早期的陣形比較簡單,按照“三師”的編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陣戰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時代極為盛行,當時常見這樣一種情況:兩軍約在某地會戰,列陣整齊,相互攻伐......。中國的陣法是在春秋和戰國發展成熟的,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韜》、《吳子》和《孫臏兵法》!读w》又稱《太公兵法》,相傳為西周姜尚所著,據考為后人偽托,成書在先秦或者漢初,至今尚無定論;《吳子》是戰國名將吳起的兵法,略為可信。以上兩部兵法主要介紹了車陣。戰國以后,步騎取代戰車成為軍隊的主要編成,陣法又有了變化和發展,1972年出土了《孫臏兵法》,里面講述了十種陣形(方陣、圓陣、錐行之陣等),及其使用的方法。同時代的《尉繚子》本來也有“陣形篇”,現在已經失傳。秦漢以后,中國歷朝的軍事家對陣法的發展還有:三國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書》(已失傳,僅余若干引用),有專章講述行軍布陣之法;(蜀)漢丞相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武侯八陣”流傳后世,影響極廣。《唐太宗與李衛公問對》深研陣法。南宋岳飛留有兵法殘篇講授陣法。明代戚繼光撰《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詳解陣法,戚繼光還自創的“鴛鴦陣”和“三才陣”,在抗倭戰爭中顯現威力。中國的各朝軍隊均演練陣法。
而在陣法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大家層出不窮,可以不用人來布陣,陣的功能也從戰爭變為了困,奪,喪等功能,結合道家五行八卦,借助天時地利,風水易學所創出常人難以逾越的障礙,李世東說的沒錯,這里沒有五行之氣,自然景觀,如若要布陣,那是基本不可能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是完顏婷微微一笑開口說:“有一個人能,他不單不需要五行之氣,還可以隔斷它,轉為虛無之氣,只需要幾個記號或者幾個文字就可以困人一生。”
“我操,還有這么厲害的人!”老四驚訝的問。
“有!”李世東重重的點了點有,“要是現在布陣的人是那個人的后學,我們恐怕很難走得出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