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下舍皇子之尊,遠赴劍南邊關,甘冒生死,于松州城下十蕩十決,乃有此功。殿下豈非志在天下,欲行太宗之事乎?殿下既欲就大事,何故棄壯士而不用,反以私怨殺之?” 這校尉的話在李瑁的耳邊響起,李瑁出門的腳步一下子頓住了。 唐太宗何許人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兄囚父,乃登皇位,他這樣說李瑁,豈不是在說李瑁有謀逆之心? 李瑁擺了擺手,揮退了一旁侍奉的宮人,緊接著,“錚!”的一聲銳響,李瑁豁然抽出了腰間的承影劍,架在了校尉的脖頸上,幾乎能觸及到他跳動的青筋。 “你這廝臨死前還在胡言亂語,莫不以為本王不敢在此格殺你?” 校尉自知此去李俶處已是必死之局,此事的他反倒沒有了任何顧忌。 他仰著頭,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李瑁,緩緩道:“我乃將才,可助殿下成事,殿下若殺我,與趙遷斬李牧,胡亥殺蒙恬何異,殿下將來必當后悔。” 李牧、蒙恬俱是亂世中不世出的名將,而趙遷和胡亥都是自毀長城的君主,這校尉以此二人自喻,倒也算是狂妄了。 李瑁低頭看著校尉,嘴角露出一絲輕笑:“你不過平盧鎮的區區一個六品果毅都尉,將兵不過百人,你何德何能,也敢以李、蒙二人自居?” 校尉自信地昂首回道:“我崔乾佑雖官卑職微,但也自幼熟讀兵書,精通軍略。眼下我雖只是果毅都尉,將兵不過百人,但只要殿下給我機會,我同樣可以統兵十萬,橫行天下,不輸那些名垂史冊的名將。” 崔乾佑,原來他竟是崔乾佑,李瑁聽他自報名號,終于知道了他的身份。 歷史上的崔乾佑于靈寶會戰中戰大敗哥舒翰二十萬大軍,生擒主帥哥舒翰,連破潼關和長安兩座重鎮,全殲了大唐在關中的精銳,打散了大唐在關中的百年根基,可以說,崔乾佑是給大唐的衰落刺了最為致命的一刀。 這崔乾佑可是安祿山麾下的心腹大將,對安家忠心耿耿,也是個跟著安祿山造反,一條道走到黑的主兒。 安祿山造反,他跟著造反;安祿山攻打長安,他第一個帶頭,安祿山死后他又跟著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一同退回了河北,最后,史思明反水,因為忌憚崔乾佑的才能和威望,這才將他和安慶緒一同誘騙至城外,設計殺了他。 這樣一個人才,因為自己的原因,還沒等到跟著安祿山造反,就被安祿山當做棄子拋了出來。 若是旁人說出方才那些大逆不道的話,李瑁興許會覺得奇怪,但如果是崔乾佑,李瑁反倒不覺得奇怪了。因為他天生重義而忘忠,一個為了知遇之恩就能跟著安祿山造反的漢人,又怎么會將李隆基這個皇帝看在眼里。 李瑁將承影劍從他的肩膀上拿開,緩緩地蹲了下去,望著他,否認道:“給你機會?本王為什么要給你機會?本王乃是父皇最疼愛的皇子,只要本王小心謹慎,恪盡孝道,將來未嘗沒有繼位為帝的機會,為什么要學太宗皇帝那般大逆不道的行為?” “哈哈哈。” 李瑁的話音方落,跪在地上的崔乾佑仿佛聽到了什么極可笑的事情,竟大聲笑了出來。 “你在笑什么?”李瑁低頭看著失禮的崔乾佑,臉上卻不見絲毫的怒意。 左右崔乾佑已經豁出去了,他笑道:“末將關注殿下久矣,殿下是聰明人,又何必在末將面前裝糊涂,皇上最疼愛的皇子,這句話殿下您自己相信嗎?如今皇上重用殿下無非就是為了利用殿下制衡太子,可當有一日太子不再需要制衡,殿下自然就失去了利用的價值,到時候皇上還有任由殿下手握重權嗎?” 李瑁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這些只是你的猜測而已,當不得真,憑這些你就像說服本王,恐怕還不夠吧?” 崔乾佑聽著李瑁的話,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看了眼李瑁身旁的楊玉環,接著道:“世人皆言壽王妃之美,傾國傾城,色絕長安,今日一見果然不錯。四年前,皇上詔壽王妃入宮,為的是什么,殿下應該比誰都清楚,那一次殿下施巧計,以天下悠悠眾口堵住了皇上的**,殿下的確了得。但俗話說得好,有一就有二,上次皇上未得到并不代表皇上就真的忘記了,相反,越得不到的他就越想得到,待再過幾年,殿下失去了利用的價值,大權旁落,殿下又拿什么去保護壽王妃呢?” 楊玉環就站在李瑁地身旁,將崔乾佑的話聽了個干干凈凈。 楊玉不禁回憶起了四年前玉真觀中的場景,面容驚恐地看著李瑁,忙問道:“秋郎,他說的是真的嗎?” “無礙。”李瑁輕輕拍了拍楊玉環的手背,笑了笑,給了他一個放心的眼神。 這時,崔乾佑也對楊玉環道:“娘娘的確不必擔憂,關于此事其實殿下早有安排。殿下出征劍南,收西陲舊土,攬劍南民心,建益州商會,恐怕早就察覺到了危機,在未雨綢繆了。” 崔乾佑的話講完,一陣短暫的沉默。 “啪啪啪。” 李瑁輕輕的拍了拍自己的手掌:“不錯,的確不錯,你一個邊鎮將領竟能將事情看得這般通透,但憑這份眼見,本王身邊就沒有幾個。” 李瑁身在高位已久,手下也招攬了許多英才,但能有崔乾佑這般見地的不過寥寥數人,說實話,李瑁動了愛才之心了。 李瑁蹲下身子,一雙明眸緊緊地盯著崔乾佑的眼睛,緩緩問道:“你之前是安祿山的人,你說你要投到本王的麾下,你叫本王如何信你?” 崔乾佑跪地拜道:“安祿山將我視作棄子,對我已無半點恩德,我崔乾佑又豈會再效忠于他。只要殿下愿意收留,崔乾佑愿拜殿下為主,為殿下掌中利劍,唯殿下之命是從,絕無反顧!” 看著崔乾佑伏在地上的身影,李瑁陷入了沉思。 歷史上的崔乾佑雖對安祿山忠心耿耿,但此時的崔乾佑跟隨安祿山不過一年,還談不上什么知遇之恩,更談不上什么忠心了,若是自己機會把握地好,自己必定可以如安祿山一般,叫崔乾佑赴湯蹈火,死心歸附。 “哈哈哈,” 李瑁突然大笑了一聲,解下自己身上的外袍,披在了崔乾佑破舊的衣服上。 李瑁親自將崔乾佑扶起,一臉正色地拱手道:“崔卿身懷將才,巧心獨運,區區果毅都尉一職如何能配得上崔卿的才能,如若崔卿不棄,李瑁愿意又武衛左郎將一職相待,還望勿棄。” 左武衛右郎將乃正五品的將職,本是李光弼的官職,但年后李瑁將李光弼升作了正四品的左武衛中郎將,故而右郎將一職空了出來。 崔乾佑本想著自己不過是籍籍無名之輩,能說動李瑁留下自己的性命就已經是萬幸,何曾想李瑁竟這般重用他,這也讓他越發確定了李瑁的心中所想。 崔乾佑不是安分的人,他要的就是李瑁這樣野心勃勃的雄主。 “末將崔乾佑愿為主公效死!”崔乾佑身上披著李瑁的錦袍,轟然拜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