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都城,隴右節(jié)度府正堂。 隴右道的主帥,壽王李瑁坐于正堂主座之上,節(jié)度使皇甫惟明則坐在了次席,剩下的將領(lǐng)中,壽王系和隴右系分坐于左右兩側(cè),涇渭分明,儼然一副對立的樣子。 對于眼前的情況李瑁也不覺得有什么奇怪,隴右道受皇甫惟明節(jié)制,心向太子,這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李瑁也懶得去和他們套近乎。 按照李泌的說法,隴右終究不是李瑁的久留之地,與他們講的再多也是無益,只要不影響作戰(zhàn),其他也就罷了。 李瑁正襟危坐,掃視著堂下的眾人,問道“斥候回報,吐蕃大軍已經(jīng)全面占據(jù)廓州,現(xiàn)正在往鄯州方向集結(jié),距離西都城最多還有三日的時間。此次隨本王來的步卒和廓、鄯二州的殘兵合計有五萬余人,據(jù)城而守問題應(yīng)當(dāng)不大,只是糧草有限,最多還能支撐十日,若等援軍到此至少還需半月,其中尚有五日偏差,你們可有良策?” 鄯、廓兩州將士留下守城本就是受了李瑁的裹挾才來守城,心中早有不滿,只是礙于李瑁的身份和皇甫惟明的顏面沒有爆發(fā)罷了。 如今他們聽的李瑁這樣詢問,不禁都在底下嘀咕了起來“皇子就是皇子,沒有從過行伍也學(xué)著人家?guī)П蛘蹋睦镞B個主意都沒有,就強(qiáng)令眾軍留守,現(xiàn)在知道沒有辦法了?” 隴右道將軍的說話聲音不大,李瑁聽得并不真切,但恰巧卻傳到了他們的對面。 馬璘、李光弼、武彥平還有崔乾佑等人都是受李瑁知遇抑或是救命之恩的,都是由李瑁一步步提拔上來的,一條命早就賣給了他,如何能聽得下別人隨意詆毀李瑁? 隴右這邊的話音剛落,脾氣火爆的馬璘立刻便坐不住了。 “砰!”地一聲。 馬璘猛地拍案而起,指著對面的廓州都督蕭綬,喝道“你不過是敗軍之將,殿下寬容,準(zhǔn)你戴罪立功,你非但不知悔改,還敢在此聒噪,詆毀殿下,莫不是要試我手中刀劍之利嗎?” 隴右軍的將軍久在邊關(guān),一個個也不是善茬,都是一點就著的性子。 馬璘的話剛一講完,蕭綬也將手按在了刀柄上,惡狠狠地盯著馬璘道“試試就試試,難道我隴右男兒會怕了你不成。” 兩邊早有積怨,這導(dǎo)火索一出,一下子兩邊又開始嚷嚷了起來。 李瑁坐在堂上,看著下面亂糟糟的一團(tuán),眉毛微微皺了皺,心中有些不悅。 大戰(zhàn)在即,自己陣營中卻分了派系,有兩種聲音,這可是兵家大忌。 李瑁也不動怒,只是淡淡地看著坐于次席的皇甫惟明,平和地問道“皇甫將軍,這便是你在隴右?guī)П姆绞絾幔俊?nbsp; 李瑁的話不談馬璘等人,只談及隴右,顯然是在拉偏架,幾乎就是將偏袒二字寫在臉上了。 李瑁若是勃然大怒,大聲呵斥他們,皇甫惟明反倒不太擔(dān)憂,李瑁越是這樣平靜,皇甫惟明的心里就越是沒底,李瑁這么做,心里必定是有所倚仗的。 “你們眼里若還有我這個節(jié)度使,就立刻給我閉嘴!”皇甫惟明拿不清李瑁地態(tài)度,只能一聲重喝,止住了隴右這邊的將領(lǐng)。 李瑁朝馬璘他們看了一眼,馬璘等人也迅速停住了嘴,大堂中又恢復(fù)了安靜。 隴右的將領(lǐng)心懷不滿,李瑁也不指望他們,只是看著馬璘和李光弼等人,問道“你們可有什么想法?” 短兵缺糧,士氣也不佳,李瑁的話一出,下面依舊是安靜的一片,只有李光弼聽了李瑁的話,臉上隱有一絲意動之色,但似乎糾結(jié)了一下,又止住了嘴。 李光弼的動作雖不明顯,卻被李瑁看在了眼里。 這個世上,包括李光弼自己在內(nèi),沒有任何人比李瑁更了解他的軍事才華。 李光弼善用奇兵,能以少勝多。在安史之亂中,李光弼以一萬人馬守衛(wèi)太原城,屢出奇謀,力挫史思明十萬大軍,令其敗北,力保大唐北都不失。 李光弼在軍事上的造詣,莫說是放在眼下的唐朝,就是放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是熠熠生輝的存在。 誠如《舊唐書》所言“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 此時的李光弼雖還不如安史之亂中那般成熟,但將領(lǐng)對于局勢的判斷和對戰(zhàn)爭的解讀本就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與經(jīng)驗無關(guān)。 李瑁看著李光弼,鼓勵道“光弼,你有什么話但說無妨,無論對錯。” 隴右的將領(lǐng)聽了李瑁的話,臉上都露出了一絲譏笑之色,心里暗諷這壽王當(dāng)真病急亂投醫(yī)了,什么樣的人都敢去問策。 李光弼倒是沒把隴右將領(lǐng)的反應(yīng)放在心上,他得了李瑁的話,起身回道“對于眼下的困境,末將倒是有一些拙見,只是風(fēng)險太大,不敢輕言。” 李瑁笑道“你跟在本王身后這么久,難道還不知道本王的性子嗎?但說無妨,本王何曾因言降罪。” 李光弼拱手回道“眼下西都城的困境主要在糧,所以此戰(zhàn)不能久拖,只能速戰(zhàn)速決。既然久守守不了,那我們就速攻。” “如何速攻?”之前李瑁一直在思考守城的問題,李光弼的話倒是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李光弼接著道“以西都城為誘餌,引誘吐蕃重兵攻打,然后在遣兩支精兵分別從湟水和石峽群山繞道,出其不意,奇襲其后方,定能一舉功成。” 李光弼之言一出,大堂中頓時安靜了下來,李光弼的計策可謂膽大已極。 西都城地處要塞,人稱西海鎖鑰,乃兵家必爭之地。李光弼的計策便是要以西都城和西都城中的守軍為誘餌,吸引吐蕃的注意力和兵力,然后在從其后突襲,這個計策一旦成功,不僅能將吐蕃打得大敗,甚至可以趁機(jī)收復(fù)丟失的廓州。但這個計策一旦失敗,繞后的士兵還好說,這西都城的守軍是必死無疑了。 可這條計策雖然兇險,但依舊是眼下最為有效的方法。 李光弼好用奇兵,善用出奇制勝,李瑁又何嘗不是個賭徒呢?李瑁聽著李光弼的建議,明顯的心動了。 此計若成,必可解西北危局。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