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渾將李瑁的條件如實回報給李林甫,兵書尚書雖位份極重,但李林甫還要仰仗李瑁的奏疏對付太子,一個尚書之位李林甫還是舍得的。 不過李林甫雖然答應了李瑁的條件,但他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壽王黨交出刑部尚書之位。 這樣一來,對李瑁來說就等于是以刑部交換兵部,李瑁故作為難了一番,也就答應了下來。 按照李泌與李瑁的謀劃,劍南才是他們的根基,刑部尚書雖也重要,但對他們卻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如今的大唐,方鎮與中樞的矛盾日益激烈。 地方上,范陽、劍南、河西、隴右等十大節度相互較力;長安城,相黨、楊黨、各個皇子勾心斗角;就連皇宮中,太子、壽王、慶王還有一些躲在暗處的皇子都在明爭暗搶。 天下大勢已然如此,無論將來安祿山反或不反,李隆基崩于何時,楊玉瑤能否登上后位,大唐帝位更迭之時一場兵禍必不可免,那時的局勢多一個刑部尚書少一個刑部尚書都已無足輕重。 與其強占刑部和兵部兩處,叫李隆基心生忌憚,不如交出刑部,還能落得李林甫的人情。 ———————— 壽王府敏慎殿的花園,花木搭建的涼亭里,李瑁和楊玉環正在宴請張巡。 “張卿在清河任內政績不凡,此次進京本該留京重用的,但你開罪了秦國夫人,為了你的安全考慮,這長安城恐怕是不宜再待下去了。”方一開席落座,李瑁便開門見山道。 張巡是務實之人,對于官位倒也不是那般在意,他拱了拱手道:“下官此次能保全性命已是賴殿下相助,哪還奢望什么留京重用。” 李瑁擺手道:“張卿也不必如此消極,楊家眼下雖然勢大,但本王也不是紙糊泥塑的。本王已向吏部侍郎行文,安排平調你為真源縣令,你在河南好生為政,待三年期滿,本王定保舉你為睢陽太守。” 張巡聽著李瑁的話,臉上微微一愣。 他原本以為李瑁會將他調到劍南,或者是留在邊鎮,沒想到竟是將他調到了中州之地。 李瑁也看出了張巡臉上的疑惑,有心考較,于是問道:“張卿可能猜出本王之意?” 張巡也是胸有韜略之人,他聽了李瑁的話,腦海中迅速閃過許多關于李瑁的傳聞,很快便鎖定了一條信息壽王李瑁和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向來不和。 張巡在心中思量了片刻,回道:“殿下莫非是為了防備安祿山?” “哈哈哈!” 李瑁聽了張巡的回答,一下子笑了出來:“不錯,安祿山其人乃是胡兒,野心不小,非但殺良冒功,而且借邊防之名在河北密練精兵,私屯刀甲,本王對他早有察覺,奈何父皇為他所蒙蔽,本王多次勸諫,均無成效,所以只能自己先行防備。” 將來安祿山一旦造反,河北之地立刻便會陷入戰禍,屆時河南便是抵御安祿山南下江淮的頭道防線,意義非凡。 張巡滿是頓悟地點了點頭道:“原來殿下這是要未雨綢繆。” 李瑁笑道:“不錯,本王調你入河南就是為了防備安祿山造反,你去了河南后除了政務,軍務也要多加關注,河南那邊本王會打好招呼,稍后也會修書與你,你大可廣施拳腳,不必束手。” 李瑁麾下人才雖有不少,但像張巡這樣文武均能獨擋一面的卻寥寥無幾,李瑁自然要將他放在關鍵的地方。 張巡雖只是到真源縣擔任七品縣令,但有了李瑁的背書和壽王府這面大旗,他到了河南幾乎是百無禁忌,就算是正三品的河南尹也要讓他三分。 張巡久聞李瑁有識人之能,李光弼,馬璘,高適等人都是李瑁拔自微末,如今都成了名噪一時的人物。 張巡入壽王府不過短短十數日,李瑁卻將河南大局想托,足可見信任。 酒過三巡,張巡主動舉杯道:“今日晨間門下聽聞殿下遇刺,心憂萬分。今日特欲引薦一人于殿下,以保殿下安全。” 李瑁同舉杯飲下,回道:“張卿眼界不凡,能得張卿舉薦的想必不是凡人。” 張巡笑道:“此人姓南名霽云,魏州人士,乃門下舊識故交,因家中排行第八,故人稱南八。南霽云勇武過人,槍箭雙絕,數十男子難近其身,若是有他護衛殿下左右,想必定能萬全。” “南霽云。” 李瑁口中輕輕念叨著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陣亮光。 安史之亂中隨張巡死守睢陽,最后城破,不降身死的南霽云他如何能夠不知。 史傳南霽云會七十二路槍法,善騎馬射箭,能左右開弓,百步之內箭無虛發。安史之亂中他率三十精騎左右突殺,非但視尹子奇三十萬大軍如無物,來回如履平地,而且還一箭射瞎了敵帥尹子奇的左眼,險些將他殺死。 南霽云武藝之高,當今天下鮮有敵手,更難得的是他為人忠義,在睢陽之戰中曾率軍突圍,向臨淮賀蘭進明求援,賀蘭進明不愿出兵相助,但他愛惜南霽云的武藝,想要將他留在身邊,南霽云非但沒有貪生同意,還斷指明志,誓與睢陽共存亡,其武藝氣節可比三國趙子龍。 “灑血睢陽誰笑癡?故鄉粗豆靡窮期;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將軍尚有祠!”詩中所言便是南霽云。 李瑁對南霽云這樣百戰沙場的英雄人物天生便帶有一種好感與崇敬,他一聽得張巡之言,頓時心情大悅,激動地起身道“南將軍何在,本王要親自相迎!” 李瑁自己將話說出口,這很快便反應了過來。 此事的南霽云不過是個跟在張巡身后的無名之輩,雖然武藝高強,但憑什么能地李瑁這般禮敬。 不過好在楊玉環善解人意,她看著李瑁有些窘迫的模樣,掩嘴一笑,對滿是驚愕的張巡道“我家王爺就是這樣,王爺雖然出身尊貴自幼便任俠尚武,最喜歡結交那些武藝高強的市井中人,這不,前幾年王爺還總跟著聞名長安的公孫大娘習劍,可沒少被那些御史拿來說話,還請張大人不要見怪。” 李瑁尚武,張巡自然是知曉的,否則他也不會以親王之尊三番兩次地跑去邊鎮統兵。 張巡聽了楊玉環的話倒也不曾多疑,于是回道“門下不敢,只是南八此時尚在清河縣內,不在長安。不過他早有從軍之心,只要門下一封書信,他必然會欣然前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