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惡性循環之下,整個河東路和河中府,在范祖禹和他的繼任者上任之后,稅收額銳減,也導致這兩個地方的官員在磨勘的時候,幾乎都被評了下等。 河東路只有一個州府出現了與之相反的情形,那就是府州。如今的府州,早就和當初不可同日而語。 由于鄭俠的折騰,整個山|西地區的交易匯集地漸漸從太原府轉移到了府州城。這里面當然有蔡道的功勞,在他的影響之下,折克行的膽子也漸漸的打了起來,邊貿生意本就賺錢,而且還是獨門生意,那就更加賺錢了。河東路的商人見到有利可圖,便蜂擁到了府州城中。 有蔡道從旁指導,折家當然不會做虧本買賣。他們在蔡道的建議之下,專門把南城門附近的地方整體擴建為成商業區,地皮和房屋都緊緊攥在自己的手中。這些商鋪只租不賣,而且,租用商鋪的價格每年都在遞增。 開始的時候,一些世家大族的管事到這里碰了釘子,他們既自然不愿意花大價錢去租一個商鋪,又不愿意落后于人,失去了這個發財的好機會。 這些世家大族們哪里受過這樣的氣,便合起伙來,一狀將府州折家告到了鄭俠那里。鄭俠正愁著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地方,便以折家勾結西夏,販賣禁運品給西夏國為借口,徹查折家。可是,人家折家這次根本就不鳥鄭俠的命令。 折家在邊境上突然做起了生意,可交易的目標既不是遼國人,也不是西夏人,而是韃靼人。這些游牧民族根本沒有和大宋國接壤,又談何私通敵國呢? 何況,那些商鋪白紙黑字全都是折家的產業,只租不賣又不違反大宋朝的法律。 難道,鄭俠這個河東路轉運使、太原府知府就能夠無視法律,奪人錢財了。 鄭俠的彈章和折克行自辯的奏折都到了文彥博和呂公著手中,兩人商議整整一夜之后,不得不下令讓鄭俠這個轉運使‘應該以穩定地方為上’。 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你鄭俠自從當上了這個河東路轉運使、太原府知府之后,給他們闖的禍已經夠多了。如今還無端端去招惹折家。 那個時候,太皇太后的確是因為信重司馬光,也對他們兩個信重有加。不過,那不代表高滔滔就會像對司馬光那樣,對他們兩個也是言聽計從。 折家替大宋國保衛邊疆也就超過百年了。折家人的忠勇之心,大宋朝廷的皇帝自然十分清楚。如果讓高滔滔在折克行和鄭俠二人當中選擇的話,高滔滔一定會選擇相信折克行。鄭俠雖然是文官,可是,這個家伙在河北諸路以及河東路做得事情,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若是以往,鄭俠不是沒有手段轄制折家。在大宋朝,文官管轄武官最有效的東西——糧食。 沒錯,就是糧食。府州地處邊境,又不是重要的產量地,而且擁有不少的士兵,自然少不了糧食。歷任的河東路轉運使都是用這樣東東來轄制折家的,這也難怪趙宋的皇帝那么懼怕領兵在外的將領,卻敢于放任折家在府州擁兵百年。 一方面,折家其實并不是漢族,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趙宋朝廷有轄制他們的手段。 糧食的多少直接就會限制住折家手下士兵的規模。 可惜的是,鄭俠非常倒霉,他在任的時候,偏偏就趕上了蔡道和折家交好。 鄭俠在任的時候,河東路的糧食本身就很緊缺,他之前給府州運送的糧食就一直保持在最低的水平,這讓整個折家都大為光火。自從和蔡道結交之后,折家就通過蔡家的渠道,得到了他們繼續的糧食。不過,這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比如,蔡道就在府州城中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制堿工廠。 府州也就是后世府谷地區,地處長城以南,黃河河曲以東。即不缺土地,也不缺水源,唯一欠缺其實就是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而已。 府州這片土地,區域之內植被非常少,造成當地的水土流失十分的嚴重,而且土地貧瘠,地形被河流和大風切割的支離破碎,溝壑縱橫,形成陜北高原上特有的地形——半干旱黃土的風沙地貌。 這樣的土地當然不適合種植草本和木本糧食了,不過,這個地方因為不缺少水源,卻是一個非常適合種植牧草,放牧的風水寶地。所以,蔡道用手中的糧食,購買了府州城以南大量的荒地。他派一個得力的手下,到這個地方用買下的土地種植紫花苜蓿。 不過,卻不是用來放牧用的,而是用來制堿用的。 府州雖是大宋的制下,可折家人在這地方無疑就是土皇帝,所以,蔡道的利益絕對有保證。除非,折家人和蔡道選擇徹底決裂。 不是蔡道不想放牧,一方面沒有那么多的人手,兩外一方面,府州的騎兵還是太少,他們要提防西夏國的入侵,所以,根本就顧不上蔡家在府州城外的產業。 何況,蔡道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找到那種不會吃草根的綿羊。他只好暫時放棄這個看似誘人的計劃,當然,蔡道種植牧草,也是為了保持住府州當地的水土不會在大量的流失。 到了明朝,大同府就是明朝制堿的一個重要基地。而蔡道的產業將來要用到堿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肥皂。 這個制堿工廠的開辦,雇傭了當地大量的勞動力,而府州城的商業高速發展也導致周邊各府州縣的百姓流動到了這里。 為了反制鄭俠掐斷糧草供應的手段,折克行這一次是打算和鄭俠,以及河東路的世家大族們硬鋼到底,他將每年需要上交的賦稅,在扣除購買糧食的錢之后,這才上交給河東路。不過,不是交給鄭俠,而是交給另外一個副轉運使。而折家的商鋪,也絕對不會租給那些和鄭俠聯合在一起,企圖逼迫自己就范的人。 折家和河東路轉運使衙門這場暗戰直到鄭俠卸任,范祖禹上任之后,才得以解決。而那個時候,折家才徹底放開了租用府州商鋪的限制。 看著別人大把大把的賺錢,而自己卻死死的攥著不能夠產生利潤的土地混吃等死,那些世家大族的家主都悔恨不已,可是,他們什么也做不了。這些家主就是勢力再大,也絕對無法掌控河東路所有的州府縣。何況,那些中商人聯合起來的勢力也不可覷。 好在,這個時候,折家主動撤銷了對他們的限制,也算是給這些家主們一個面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