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在聽了狄詠的轉述和請求之后,趙煦并沒有允諾狄詠的這個要求。 不過,趙煦還是乾綱獨斷地選定了這個負責吸引大越**隊的人選——呂惠卿,沒想到,對于這一點,呂惠卿、蔡道和趙煦三個人卻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趙煦剛剛親政,又要恢復新法,懲處了保守派大臣和北方那些世家豪族們,就要防備他們和太后串聯起來一起反撲。文官當中,有章惇、蔡氏兄弟、曾氏兄弟幫忙,肯定能夠穩定住局勢。 剩下的就是要穩住汴梁城中禁軍的形勢。高遵裕是個扶不起的廢物,白白辜負了太皇太后高滔滔對他的期望,回京這幾年,京師三衙的人就是為了他,整整換了一茬人。高滔滔在世的時候還好,可剛一過世,狄詠就往禁軍當中一站,之前那些手下立刻就轉向了。 不是這些人忘恩負義,也不是這些為畏服狄詠,而是他們都知道,狄詠伸手站著的可是官家。這個時候,誰敢出頭的話,肯定會被章惇那個心狠手辣的劊子手盯上,誰也不想做那只警猴用的雞。 所以,狄詠這幾年必須留在京城坐鎮,何況,仁宗口中的‘人樣子’在汴梁城百姓們當中的人氣一點也不比蔡道那個‘運財童子’差。 既然事情已經成了定局,蔡道進宮覲見趙煦的時候,便沒有再提關于呂惠卿的事情。 “諸位愛卿,不如這樣,狄愛卿的確是不適宜這個時候離京,不過,為了褒獎他拳拳的報國之心,朕以為,可以任命狄安為這次南征的統帥。”蔡道沒有想到的是,趙煦居然相出了這么一個腦洞比黑洞不了多少的人事任命。 對此,蔡道自然是要極力地勸阻了對方。 實話,趙煦的人事任命,只考慮軍事方面的事情的話,狄安還是真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狄安已經跟著蔡道出過一次海,有了一次海上出征的經驗,這一點,狄安就被其他所有的在職將領都更加有經驗。 其次,狄安和蔡道關系不錯,年齡也相差不是太大,他也聽得進去蔡道的建議,所以,此次出征,蔡道這個軍師也不用擔心領軍的元帥是一個向高遵裕那樣自己沒有本事、嫉賢妒能,還干擾軍事計劃的人。 最后,趙煦不可能一輩子都用先帝留下的舊臣,他如今還年輕,還是要培養一群忠于自己的文臣和武將。所以,這一次,他就打算培養狄安這個心腹。 況且,從海上突襲升龍城的計劃,不用趙煦出動一兵一卒的禁軍,也不用朝廷提供軍糧,也只有兵器,是必須由朝廷提供的。蔡道在夷洲島上的鐵匠鋪已經升格為鋼鐵廠了,可是,夷洲島各個方面都非常需要生鐵和鋼鐵,要用到這兩樣產品的地方還有很多,而且,蔡道也不想暴露出自己這個底牌。 因此,蔡道自己和那些武將世家聯合在一起,花錢購買朝廷淘汰下來,卻仍然能夠使用的武器,而鑄造局能夠得到資金,為禁軍們重新更換手中的武器,身下的錢又都歸入了趙煦的內庫當中,一舉三得。 趙煦自然同意。 就在蔡道思考方法,如何讓趙煦放棄這個決定的時候。 狄詠第一個‘跪’了出來,他之前,的確是自己想要立下這個不世之功,可并不意味著,就這么眼看著官家把自己的侄子和整個狄家往火坑里推啊! 狄家兩人為將,這沒有問題,種家二代將軍就有三種在西北同時任邊境。 可是,一個在中樞,一個領大軍在外,這就有問題了。 “陛下,萬萬不可啊!萬萬不可啊!”狄詠這個時候跪在地上,大聲祈求道。 “……” “……” 其他在殿中一起議事的大臣都極力勸阻趙煦, 也就曾肇得話比較中肯、中聽,道:“陛下,狄安為帥,的確是不妥。他還是太年輕,而且,并未經歷過戰陣。那些武將世家也不會同意的。” “陛下,郭司空當年南征之時,雖然未盡全功,但也在富良江上打出了國威。可是,您登基的時候,以其年齡老邁,已經準許他致仕歸家了,卻仍然被奸相們貶斥到潞州。郭司空即便當初上疏請求告老還鄉,也仍未得到朝廷的允準。那些奸相們藐視陛下的威嚴,嫉妒功臣的心里昭然若揭。所以,陛下可任命郭司空的三子郭忠孝為帥,完成其父的遺愿。”蔡道看著為狄安求情的狄詠,猛然想到了一個人,便出列陳奏道。 完,蔡道又壓低了聲音補充了一句,道:“陛下,他就是個掛名的。您接見他的時候,事先言明即可。這下,狄安將軍就可以作為先鋒了。當然,如果這個郭忠孝真有其父一成的本事,那就恭喜陛下又得一賢才。” 蔡道最后這句話聲音雖,但是,勤政殿中的大臣們都聽得清清楚楚。 “不錯,蔡道長這個人選得妙啊!陛下,先皇用其父,陛下用其子,這可是千古美談啊!”楊畏果然聰明,他點出了蔡道舉薦這個人選的另外一層含義。 如果,真得用郭忠孝拿下大越國的話,這就是千古美談了。 別是千古,就是拿下大越國之后,下的百姓們也會贊譽趙煦既識人,又敢于用人。 剩下的大臣也紛紛極力贊同由郭忠孝就任南征的統帥一職。 這是,趙煦只要無奈地同意了眾人已經統一的意見,不過,他心里面難免有些不舒服,羅鍋子舉薦的人都那么合適,可他剛剛自己任命了兩個人,就又被否定了一個。 既然事情定了下來,趙煦此時便沒有什么心情在繼續和眾臣談下去,便吩咐梁師成送各位大臣離開,他打算休息一會兒。 可蔡道卻堅持留了下來,因為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和官家商談。 眾人走了之后,趙煦徹底放松了下來,四仰八叉地躺在御塌上,有氣無力地道:“蔡道長,有事事,無事的話,快點滾到。朕如今見到你就心煩。” 蔡道完全無視了趙煦的態度,了一句大實話:“陛下這么,其實貧道心里面是高興的。如果,以后陛下再見到貧道,卻無悲無喜的時候,貧道會主動離開汴梁城,云游四方的。” “哼!朕最討厭你的就是這一點。”趙煦很恨地道。 “陛下,貧道比您年幼幾個月,又是出家人,卻屢屢向您舉薦了幾個大臣,確實是有些僭越了。可貧道這么做,無非就是想讓陛下的治下野無余賢,況且,那些也是貧道相熟的人,貧道實在是不想他們繼續蹉跎歲月而已。”蔡道不是在辯解,而是再心里話。 蔡道之前推薦的那些人,也的確是被黨系爭斗害苦了。 趙煦不服氣地問道:“的比唱的好聽,怎么朕自己任命了一個人,你們都站出來反對呢?” “陛下,您真以為任命狄安就真是對狄家好嗎?您難道忘了狄青當初是怎么死的嗎?就是年邁的郭司空,最后還不是被那些奸臣折騰了一番嗎?好在,這一次您沒有明詔發出去這個人事任命,如果發出去的話,狄家這次別是狄安性命不保,就是狄詠將來也難保其首領。” “你這個羅鍋子,臭道士,這是朕的江山,難道朕還做不了主嗎?”聽完蔡道的剛才那番話,趙煦猛地從御塌上一躍而起,用手指著蔡道鼻子。 蔡道并未被趙煦突然爆發的怒氣而動,神情淡然地道:“陛下,你是不是忘了。當初,先帝實行新法的時候,也是這么認為的。可是,最后呢?先帝剛剛仙逝,司馬光就敢以母改子,不但廢除了新法,而敢把您徹底架空。您真得忘了這些嗎?” 蔡道這番話,深深地刺痛了趙煦內心深處的柔軟之地,之間趙煦突然又頹然地坐了下來。 “陛下,您不要灰心,也不要急躁。您不要忘了,您還年輕,比章惇他們都年輕。一旦明年的科舉考試一開始,下之士還不是盡入您的彀中了嗎?”了大半喪氣的話,蔡道這才提醒了趙煦一句。 “吧!你又準備舉薦誰啊!”趙煦將頭埋在自己的懷中,有氣無力地問道。 “陛下,這一次,卻不是貧道要舉薦誰,而是您不得不將兩個重要的官職空出來了!”蔡道嚴肅地道。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