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如今,表面上,趙煦的確是暫時并沒有處罰那些上奏折贊成割讓四寨的大臣們。因為,這一切需要一個爆發點,而這個爆發點就是西夏國會不會就此嚴守雙方的和平。 可西夏國真得就會一直嚴守和平嗎? 有識之士在聽到這假命題的時候,都笑了。 西夏國會保持邊境上的和平,就如同狗改不了吃屎是同樣一個道理。 這也就難怪,當初那些上了奏折的大臣們自劉摯返京之后,都一直人心惶惶的原因。 趙煦雖然在內心深處恨不得立即就滅了西夏國,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才剛剛親政,自己的國家屢經自然災害的襲擾,中原大地,整個北方大宋境內都需要時間來緩解,百姓們也都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在聽聞這個消息之后,整個北方民間的反應不一,什么的都有。 有的百姓私下里議論的時候,都認為這是章惇等人在報復保守派大臣,特別是司馬光和呂公著,他們兩個人都已經死了,還要將他們整個家族全都貶去西北那里,邊境上多危險啊! 可有人就會反駁著,邊境上怎么會危險呢,割讓四寨,雖然不是司馬光親手辦理的,可這個提議確實是他首先發起的,這是誰也掩蓋不了的事實。 何況,西北那里怎么就貧瘠了,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膏腴之地,而河套那里的田地也不差。相比較而言,文彥博的家鄉介休,甚至是整個河東路都不是糧食主產地。距離環州都要四十里地,按照面積來,那就是上萬畝的耕地,而且,這些耕地靠近黃河,根本就不害怕干旱。 黃河泛濫的話,雖然會影響一年的收成,可也會將被沖刷的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有人悲,有人凄惶,自然就會有人高興。 宋夏邊境上的將士們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后,終于氣順了,這就是對乞和派最好的打擊。 宋夏邊境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爭斗,就像宋遼邊境是和平了近百年,就是不算上仁宗潮,遼主企圖出兵威逼大宋國那一次,其實,在邊境上,遼軍每一年都會發動一些規模極的侵襲行動,遼國的邊軍美其名曰——打草谷。 唯一和五胡亂華時,胡人稱漢人為兩腳羊,和那不同的之處在于,遼軍還不至于吃人。 邊境上的軍民都時時刻刻處在生死的邊緣,這是那些一直身處在汴梁城中,高高在上的文官們都不曾感受過得。現在,官家終于讓這些只知道乞和的大臣和他的家屬們親自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 當然,已經獲得了聲望的梁太后,自然不會傻得在這個時候主動出兵挑釁大宋國。 可是,現實會逼迫西夏國和這位梁太后繼續出兵的。 這個時刻,所有人都不會等得太久。 …… 這之后,朝中的各項工作逐步完善,并且順利的進行當中。而恢復的新法也已經在實施的過程當中了,首先,在整個京畿地區被恢復的新法,只有兩個,就是免役法和軍器監法。 軍器監管理者大宋境內所有軍隊的武器制造和研發。當然,研發只是副業,在這里,打造精良的兵器和鎧甲才是主業。 蔡道主動請纓,結下了這個差事,當然,表面上,軍器監的主管者是開府儀同三司,大寧郡王趙泌,這一套官職是趙煦剛剛即位的時候,給他這個最為年長的弟弟加封的。不過,這幾,趙泌已經升格為申王加司空了。 自從蔡道回到京城之后,趙泌一得知他又住進了保育院,這位新出爐的申王就主動向趙煦請命,想要搬去和蔡道一起住,或是將蔡道延請到自己的王府,他甚至準備出資在自己的王府里為蔡道專門修建一座道觀。 要是其他的弟弟,趙煦興許還會對于這請求多想一些,可對趙泌,趙煦就比較優容了。因為,誰都知道這個申王是盲人。于是,趙煦就準了趙泌的這個請求,準許他可以搬到保育院去住。 而蔡道這個道士要承包軍器監,趙泌自然就成了最佳的擋箭牌。對于這人任命,就連最剛直的御史都無話可。難道不能將國之重器交給申王,怕他謀反嗎? 章惇雖然是三司使,但是,趙煦將恢復免役法的差事也交給了他,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章惇發現,新法擱在近處施行,的確是好處多多。一是便于實時監控和考察,一旦手下行事疏忽或者行差踏錯,他在當就能夠得知此事,并且及時做出應對。 按照蔡道的建議,皇城司這一次,還派人在全程監督新法的實施,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將所有發生過的種種疏失全部都記錄了下來,匯總成冊,呈交給趙煦,一方面可以方官家可以隨時掌握新法的實施情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趙煦多多的了解政事。 而最大的好處,卻是鍛煉了新人。為以后將免役法推廣到整個大宋境內儲備下更多得力的年輕官員。 這一點曾經就是王安石變法實施過程之中,最大的敗筆。 一個月之后,這些年輕的官員便分赴北方各路——西北各路、河北兩路、河東路、等等,反正是除了淮南兩路和京西南路,這三路。因為,免役法要在北方各路開始推廣實施。王巖叟、劉安世是朔黨的人,自然不會支持,而范純禮態度不明,趙煦也沒有將這一路納入新法實施的范圍之內。 王安石主持變法的時候,實施的新法,有些根本就不合時宜,有些則是因為缺少監督,在全國實施起來非常困難。 所以,在恢復新法的時候,趙煦還是不得不聽取了蔡道的意見,有選擇性的、分批次的只恢復了部分新法。 第二批恢復的新法,關于經濟方面,之前頒布的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和免行法又重新開始實施。 青苗法是要實施,不過已經也準許在京畿一路開始實施,并不打算將之推廣到全國,原因也很簡單,在京畿地區有御史們和皇城司的雙重監督,京畿地區的官與吏們都不敢在私底下對新法采取陰奉陽違、或者勾結當地士紳,扭曲青苗法的真實含義。 而原本一直堅決反對的那些個皇族和勛貴世家,這一次也同樣偃旗息鼓,坐視官府破壞了京畿地區高利貸整個市場的秩序。 同樣的,在得到趙煦的警告之后,京畿地區的各個道觀也在青苗法實施的過程中,也只能袖手旁觀,不過,蔡道也給了他們相應的補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