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家、曹家、折家花巨資從蔡道這里買到了詳細的海圖,而他們又用抓鬮的方式,瓜分了南海中那三個最大的島嶼。 剩下則有這些武將們自憑本事和身家。 本事就是打仗帶兵的本事,南洋中大的海島不是無人島,有本地的土著,還有這個時期縱橫四海的大食國人也開始在這些當上移民定軍。所以,這些武將世家的殖民團需要對付的敵人不知兩個。 身家,自然是指家中的錢財,想要奪取大島,手中必須要有錢,招募士兵。到了海外,就必須采取募兵制。 沒有金錢的誘惑,別指望,這些人對其有多忠心。 而且,海島上的戰(zhàn)斗和陸地上不同,即便如今蔡家在海船技術(shù)上已經(jīng)領先了全世界,可是,大宋的將領絕大多數(shù)都是北方人,非常不適應南方多雨炎熱潮濕的天氣。因此,因為各種流行病而死的人,比真正戰(zhàn)死的人都要多得多。 蔡道想了很多方法,已經(jīng)大大減少了這些殖民團因為非戰(zhàn)斗原因而減員的情況出現(xiàn)。 天佑四年,四方無事。 這個時候,從遼國內(nèi)別傳來的消息,讓那些當初懷疑蔡道目的的人,似乎找到了答案。 負遼國天下大臣和軍民之望的新君主耶律延禧卻讓這些都對他寄予厚望的人全都失望了。 即位之初,耶律延禧貶為其祖母蕭觀音和父親耶律浚昭雪,那些當初受到耶律乙辛陷害的大臣全都得以平反,而那些依附與耶律乙辛的黨羽則全部被誅殺。 可是,面對大遼國朝內(nèi)朝外的重重危機,耶律延禧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將國政托付給他信任的蕭奉先、蕭德里底等佞臣,自己反而一味游獵,生活荒淫奢侈。 這樣的情況下,耶律延禧剛剛繼位沒有兩年,朝中宗室貴族之間的爭斗已經(jīng)開始愈演愈烈,而被壓迫的已經(jīng)無法生存的那些底層百姓,也紛紛揭竿而起,雖然真正成事的不多,可這樣的起義此伏彼起,各處不斷。 大遼國從來就不是以一個民族為主體,契丹族只是遼國的皇族,向經(jīng)常成為遼國皇帝皇后的蕭氏,就是奚族人。 因此,各部族首領也紛紛起兵反遼。 這個時候,蔡道又在這一年的正月里發(fā)布了一個震動天下的新法——農(nóng)田免稅法。 新法的主旨就是為了懷念太皇太后的恩德,自天佑四年開始,凡百姓家中田畝數(shù)少于五十畝的,包括荒田和山田在內(nèi),一律免除土地稅以及實物化的丁稅。 不過,每一年,凡是免稅的百姓,其耕地內(nèi),要按照市價的價格將一定數(shù)量的糧食賣給朝廷。 比如,在洛陽府和汴梁城附近,一個壯丁能夠分得二十畝耕地和五畝荒地,他需要賣給朝廷的糧食具體的數(shù)量就是二十五升。 如果,這名壯丁家中的土地產(chǎn)量高,豐收過后,他便可以留下一部分糧食備荒,而另外一部分糧食拿出去變賣還錢。 這個時候,如果是京畿附近,六部的人都可以前來競價購買這些百姓手中多余的糧食。如果是其他地方,則由兩個部門,戶部派駐到地方的收糧要員以及當?shù)氐某F絺}前來競價。 這個新法,雖然是從百姓手中得到同樣多的糧食,可是,以前的新法是農(nóng)業(yè)稅,而如今的新法,卻成了買賣,官府是要給錢的。 很多新黨的官員都在質(zhì)疑蔡道的這個新法是否能夠成功,問得最多的就是, 錢從哪來呢? 本質(zhì)上,新法雖然并沒有減少糧食的總產(chǎn)量,可是,如今要花錢買下原本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花錢就能夠得到的糧食,那么,錢從哪來呢? 司馬光說過這世上的財富皆有定數(shù),這里多花一貫的銀錢,那么朝廷的府庫,錢財就會相應的少了一貫。后面,就更糟糕了,因為是競價,這也許比之前花費的更高了。 可蔡道卻根本不擔心這點,他回答了一句,到時候再看。 順便說一下,新法并不適用于那些屯田兵。 蔡道缺錢嗎? 他當然缺錢,如果他只是為他自己負責的話,根本就不缺錢,可是,如今,他已經(jīng)負責了整個大宋朝的財政,才知道即便大宋國每年煉制一億枚銅錢,可民間的錢荒卻是愈演愈烈。 隨著大宋朝的逐步強盛,大宋朝煉制的銅錢也成了商人交易時的硬通貨。西夏黨項人、高昌回鶻人、大食人、高麗人、倭國人、大越國和大理國的臣民,如今都以及宋朝銅幣作為主要交易貨幣。因此,每年被走私出境的銅錢,多不勝數(shù)。 何況,那些南方的富戶如今覺得土地增值保值的價值在持續(xù)下降,因此,他們紛紛將當年新鑄的銅錢拿回家之后,包裹好便埋在了低下。 因此,錢荒并不是銅錢真得不夠,而是流通進入市場的活錢太少。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可是,卻都有不少的后遺癥。比如,凡是穿越到宋朝當丞相的穿越眾,解決財政難題,必用的必殺技——紙幣。 交子在巴蜀已經(jīng)使用了不少年頭了,效果總體來說只能還算是湊活。 如果有蔡道的來主持的話,肯定會迅速解決這個問題。 可之后呢? 紙幣在這個時代就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打開的人會被他炫目的色彩所迷惑,可是,當權(quán)者一旦不能把持住自己的**,濫用朝廷的信用。便會有兩種結(jié)局。 第一,如同朱元璋和朱棣那樣,濫發(fā)紙幣。 結(jié)果,沒過多久,一貫寶鈔便連擦屁股紙都不如,而深受其害的往往都是一般老百姓。 想想看,官府自己印制的貨幣,可在收稅的時候,又是官府自己不認自己發(fā)行的貨幣了。 第二,如同元朝的皇帝們和蔣委員長那樣,濫發(fā)紙幣。 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他們?nèi)急蝗嗣衿鹆x軍徹底趕出了華夏的土地。 民國后期,國統(tǒng)區(qū)百姓買一點東西,都要背著裝著金圓券的麻袋上街。可見,其發(fā)行的金圓券貶值到了何種程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