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文玩大街,位于武林路,距離明王宮不遠,正兒八經的城市中心地帶。 古時候,這里一直是官方用水晶瓦生產地,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明王封地。建國后,逐漸形成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場,這里可以找到任何你想找的古玩器物,當然真假難辨,萬不挑一。 而青竹胡同正是處在這條大街中的一條不起眼的胡同,胡同不深,只有兩三家店面,四五家四合院。其中街口一家就是黃月羲的。老頭本在明王宮博物院工作,退休后將自家院子的門房改成一個門面,做起了古玩生意,主要在于玩樂,基本上屬于只進不出那種,老頭對于古董差不多達到了癡迷地步,有好東西輕易不示于人。 黃老頭開古玩店還有另一層意思,隨著國家經濟生活逐漸變好,富裕起來的人們逐漸有了別樣心思,全民收藏時代到來。緊接著,大批不法分子也緊隨其后。看著越來越多的古墓被盜掘,許多國寶級文物得不到妥善保護而損毀,還有不少被倒賣出國,黃月羲疼在心里。 開這家店,老黃希望能夠通過一些上不得臺面的渠道收回一些東西,加以保護,一片拳拳之心讓人欽佩。 而這條街的幾家鋪子都是他工作同仁,退休之后的老伙計,存的心思也基本相同。不過專業不同,另外兩家一個玉器鋪子,一個專營瓷器。 幸虧老頭子專業出身,不怕被人騙了。當然這也少不了孩子們的功勞。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早年下海,生意越做越大,也不差這點錢,由著他折騰。而且老頭晚年能有一份樂趣所在也是他們所欣慰的。 否則,指著老頭自己那點退休工資,這家店恐怕早就倒閉關門了。 黃月羲的店面名叫“文寶齋”,牌匾為秦篆連體,取“匯下文友,聚寶慶為榮”之意,店內多陳列文房四寶,書畫文貼等物,這也是黃月羲的專長。 李相帶著蘇紅妝七拐八繞找到這里的時候,看到寶慶堂前,擺放一張茶桌,上面一個紫砂茶壺和幾個杯子。而黃月羲正和另外兩個與他差不多大的老頭,各自一把搖椅擺著龍門陣,似乎爭吵什么,很熱烈,互不服氣。一個笑容可掬,另一個面容嚴肅,年齡比黃月羲稍,都是七十歲左右,頭發斑白,兩人正是那兩家鋪子的主人。 幾個人都看到了李相這個身材高大,形容俊朗的伙子,以及明艷的蘇紅妝,黃月羲激動站了起來,道:“李相來了啊,還有這位女友,趕快過來評評理,這兩個老家伙非得不信我撿的大漏。” 接著對著那兩個老頭,道:“看看,正主來了,問問他吧。” 聽語氣,依然憤憤不平。 李相啞然失笑,沒想到都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大火氣,簡直孩子一般。 李相只好乖乖從書包里拿出清理干凈的金錢花膠放在桌子上。 沒等別人有反應,黃月羲一把搶過,疑惑道:“李子,這怎么變樣了?”黃橙橙,熒光透亮的外表和先前的買下的時候簡直壤之別,判若云泥。 李相回答道:“我用特殊手法清理了一下,這才是它的本來面貌!” 見他們一應一和的旁若無人,另外兩個老頭也不是什么好脾氣,那個嚴肅老頭嚷嚷道:“我黃老頭,你不會為了吹牛,專門找的一個托,串通好來欺騙我們吧。先好,要是這樣,我那杯子你想都不用想。” 另外一個也附和道:“我的帶鉤也是一樣。” 黃月羲怒了,對二人道:“哼,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黃月羲是那樣的人嗎?” 回頭對李相道:“李相,來,認識一下。” 指著嚴肅老頭,道:“這是潘老頭。” 指著另外一個,道:“葛老頭。” 李相一一與他們見禮,才弄清他們爭執的源頭。 原來三個老頭平日里沒事可干,便湊在一塊兒喝茶斗嘴取樂。一來二去黃老頭就炫耀起自己撿的大漏來,吹噓自己的經歷如何傳奇,價格差如何懸殊,甚至超過他們許多,不可以道里計云云。 老來樂,老來樂,越老越有童趣。三個人一塊工作了一輩子,經常因專業上的問題爭執不下。 這次也不例外。 兩個老頭當然不服,他們那可是實打實的寶貝,曾經都是震驚整個收藏界的傳奇。你一個花膠有什么可炫耀的。何況你的東西還沒在身邊,空口白牙,誰信啊。 到傳奇,我們不得不介紹一下那兩樣東西。 潘老頭所謂的杯子叫“成化斗彩雞缸杯”,真的是一個傳奇。 十年前,他們仨的鋪子剛剛開辦起來,急需一些貨物充斥門面。特別是水晶廠的古玩鋪子哪個沒有鎮店之寶啊,他們也想淘換一兩件珍寶。 可是這些個東西能稱得上“珍寶”的哪個不是有名有姓,來歷分明。而且價值不菲,可遇而不可求。 他們工作過的地方倒是有很多,但是能拿出來嗎? 這也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于是許多有著曲折故事的所謂珍寶紛紛登門,當然沒有一件能夠通過他們的火眼金睛,全是假貨。 不過有一日,一個四十多歲的潦倒中年上門來了,帶著一件瓷器,聲稱家傳的,母親重病,急需用錢,要價五十萬。 這種戲碼在文玩大街幾乎每都在上演,當然沒有人信,但是潘老頭當真了。關鍵在于那件瓷器:成化斗彩雞缸杯——引起了爭議。 當然如果是真的成化雞缸杯,別五十萬,就是五百萬也有人爭搶。要知道曾經在二十年前,港島就拍賣過一只雞缸杯,成交價超過六百萬。別現在,就是成化之后的歷代王朝,都是有價無市,屬于宮廷專用,非常珍貴。 而這只杯子卻讓人——吃不準。 杯子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平底,臥足。杯體巧,輪廓線柔韌,直中隱曲,曲中顯直,呈現出端莊婉麗、清雅雋秀的風韻。杯外壁飾子母雞兩群,間以湖石、月季與幽蘭,一派初春景象。足底邊一周無釉。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三年制”雙行七字款。 整只杯子無論從器形輪廓,胎質釉料,畫質畫風都與明道宮所珍藏的那件一般無二,只是杯底稍厚。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