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念頭在心中劃過,張纮定了定心神,隨即決定不再多想。
于是目光看向賈念,對著他詢問。
“在下斗膽推斷,州牧是否對此事早有安排?事先算到過有可能孫廬江的兵馬會突襲建業”
“州牧府確實早有準備,已經讓鄧當將軍奔赴皖縣,秘密調遣三千兵馬沿長江趕至建業。現在就秘密駐扎在建業城以南十里之外”
“既然是偷襲想必兵力不會太多,故此三千兵馬足以,又加之分兵駐守在三郡的建業守軍正在星夜兼程。萬余大軍云聚,必然能讓孫策小兒有來無回”
“彼時攜大勝之威兵叩九江,可突襲合肥侯國,兵臨壽春城下。復我揚州州府,席卷廬江”
賈念說著。
語氣雖然輕,但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韻味。
張纮泛起一絲驚愕的神色,背后浮現出一身冷汗。難怪剛剛州牧反應如此平淡,原來州牧府早有安排。若是沒有海外消息,一旦江南世家豪族異動,豈不是要血流成河。
不對、這個時候江南世家豪族異動,反而會讓江南陷入到失守的局面中。這是州牧府刻意為之,他們以此震懾江南世家豪族,企圖一勞永逸。
好精妙的計策,難道是魯肅和劉曄兩位軍師想出來的嗎?既能整合江南,又能斬斷袁豫州在揚州的爪牙,盡收江南六郡之地。
正在思索的時候,賈念的話語在耳邊響起。
“不知你認為此計如何?”
“一石三鳥在下佩服”
“何為三鳥?”
“其一整合江南世家,其二盡收各郡大權,其三麻痹袁州牧順勢席卷九江以及廬江兩郡之地”
張纮對著賈念說著。
話音落下又感覺好像欠缺了什么,于是緊接著補充了一句。
“以海外之地盡去世家豪族之弊端,使其弊端化為優勢”
“依托世家豪族之力開拓海外,則州牧府能得到一支精銳以及數之不盡的財帛,當真是絕妙”
說到這里張纮露出欽佩的神色,能想出這條計策的必定是大才?删o接著又想到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對著賈念詢問。
“袁豫州的細作遍布江南,若沒有江南世家豪族的掩護,建業之兵回援必然瞞不過他們的耳目。州牧就不怕打草驚蛇,把前來偷襲的孫廬江所部嚇回去了嗎?”
“回去只不過是拖延一段時間而已,對我江南而言又有何害處?而且沒了外援,爾等江南世家豪族只怕要大難臨頭了”
賈念意味深長的說著。
張纮搖了搖頭。
“州牧不會殺他們”
“為何?”
“因為海外”
張纮語氣堅定的回復。
賈念露出贊許的神色,不愧是史書上留名的人反應如此之快。
“州牧化罪為恩,必會盡收江南世家豪族之心,可是不知州牧是否想過一件事情?開拓海外之事確實不錯,可一旦有人見此事可為,便私下出海又當如何?雖說大海茫茫辨不清方向,可遠遠的跟隨在江南船隊的后面還是可以做到的”
“彼時天下間凡是靠海的州郡都執行此策,又有何優勢可言?”
張纮對著賈念詢問。
此舉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海外被證實有著盛產金礦以及龐大人口和廣袤的土地。那么就有人會鋌而走險,悄悄尾隨船隊。
揚州、州牧府得不到的,他們可以從徐州、青州以及北方諸州得到。彼時對江南世家而言,對廣陵張氏而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賈念逐漸皺起了眉頭,這件事情自己還真就沒有想過。畢竟大海茫茫,在沒有指南針以及海圖的情況下,想要開拓新大陸那是癡人說夢?墒且坏┯腥嗽诤竺娑⒅,那豈不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議?”
“以假亂真”
“何為以假亂真?”
劉曄和魯肅同時看了過來,露出疑惑的神色。
張纮對著兩人一笑,目光看向賈念,對著他恭敬的回復。
“把海外之事散布出去,但揚州、州牧府卻并不站出來證實。如此一來眾人皆以為江南世家豪族自吹自擂,時日一長便不會有人提及。相反越是急于隱藏這個消息,則能讓人越想要證明此事的真實性”
“就和那燈下的黑點一樣,對于身邊的事情往往才是最容易忽視的”
賈念逐漸思索。
一個問題在心中浮現,對著張纮詢問。
“若有的世家豪族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遣人等著揚州前往海外的船隊又如何?”
“讓奔赴海外的船隊詳細留意,若是發現立即改變航線,前往荒蕪的島嶼”
張纮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
目光有些猶豫,對著賈念詢問。
“州牧府既然能發現夷州,想必也發現了不少海外的荒蕪島嶼?等那些跟隨的人前往之后,那么此事也就會銷聲匿跡”
“而且江南世家豪族和州牧府獨享海外之利,不需要數十年便能調集龐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舉兵征伐四方世間當無人可擋”
聲音在耳邊環繞,賈念快速權衡。
這是一種聯盟,也是一種妥協。以自己麾下的豪族勢力獨享海外之利,收獲他們的擁護。而不是把此事攤在天下人的面前,形成惡性競爭。
畢竟海外之地是飛地,面對這樣一塊巨大的飛地,揚州能提出分封計劃。難道其余各州就不能提出更加誘人的條件嗎?而且揚州世家豪族的實力在天下豪族的面前,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可以想象一旦全部奔赴海外開拓,受益最大的必然是那些實力龐大的豪族。
如此一來世家豪族之間的差距會被無限擴大,成為難以跨越的天險。
“本州牧愿征辟先生為我軍、軍師,協助郭都督奔赴夷州,處理海外之事”
“郭都督?”
“我軍立足夷州,海外都護府已經成立,只是沒有宣揚而已。如今金烏國所在之地已經確認,不日就會開啟對金烏國之戰,分封江南世家豪族”
“愿為主公牛馬,效死力”
張纮高聲說著。
且不說在前來之時就抱著投效之心,就算沒有任何準備,當聽到這些消息之后還能全身而退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故此擺在自己的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投效要么身亡。
而且拜為軍師,這本身就是最大的認可。
“能得到先生之助海外無憂以”
“諸位準備迎戰孫策之事”
“諾”
魯肅和劉曄站了起來,對著賈念高聲回復。
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