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治病講究望聞問切,也就是扁鵲的“四診法”。 “四診法”是戰國時期名醫扁鵲根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和自己多年的醫療實踐,總結出來的診斷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總稱"四診",古稱"四診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恒動觀念的基礎之上,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的具體運用。自創立以來,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是我國傳統醫學文化的瑰寶,至今仍然為中醫、西醫所用。但是,我們老家的苗醫有時卻不遵循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這一規則,可以讓他人轉告病人治療方法而治病。這一名詞是我個人總結,相當于電信詐騙的非接觸性,不一定準確,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帶信醫乳痛 我讀初一時,與同鄉向德錦關系較好,初一年級某冬周末,我到他家耍,他嫂嫂(姓名不清,丈夫向德瑞,原黔江縣黑溪信用社職工,黑溪鄉先鋒村人)**痛得腫得發亮,不能起床,**不斷,現在我估計是哺乳期后孩子不吸乳所致。向德錦的母親(現在姓名記不起了)叫向德錦請某人(我記不起姓名了,女,黔江縣黑溪鄉先鋒村地名孫家屋基人)治療。我和向德錦一早到某人之家。到了某人家之后,向德錦:某某(喊的長輩,具體怎么喊的記不起了),我嫂嫂奶(不稱奶,我們當地稱mai、mai)痛,請你醫一下。某人(40多歲)正在灶上煮飯,聽到向德錦的請求后,叫我們稍等。不久,她拿出三根香,點燃后插在灶上,跪在灶前,雙手作揖,叩了三個響頭,口中嘰嘰咕咕,沒有聽清楚的些什么。起來之后,某人:你回去給你嫂嫂,叫她不痛了。 我當時非常不理解,問:孃孃,不要藥嗎? 某人:不要,你們回去給她,我叫她不痛了就行了。 我和向德錦回到家中,他到他嫂嫂的房間門口,他嫂嫂還在**,向德錦:嫂嫂,某人叫你不痛了。 他嫂嫂有氣無力地;曉得了,感謝某人,感謝兄弟們。 星期一早上我們上學時,他嫂嫂有有笑,與平常無異,還感謝我們給她請醫生。 我問向德錦的母親,她某人醫治女性**痛是祖傳,隨時在灶上炕有一包草藥,一年四季用灶火熏制,一旦有女性**痛,她立即向祖先禱告,基本上藥到病除。但是,不能收錢,一旦收錢就不靈。 二、帶信醫牛兒絕育術后生殖器流血 我老家以農耕為主,牛是主要生產工具。公牛三、四歲時必須去勢,也就是我們的“騸”,即把公牛的睪丸割掉。相比之下,公牛的勞動能力更強,我家一直喂公牛。我家一條公牛到三歲多時,家長請獸醫站的醫生蘇輝福(音,住家與我家相隔3公里左右)給牛做了去勢手術,灌了一、二十個雞蛋,囑咐三日內不要讓牛進行重體力勞動,不要滾水(洗澡)。按照媽老漢的要求,由我照顧牛兒。手術后,我家牛兒的尿道口不停地滴血,滴了大約兩公里,我急忙告訴老漢,老漢當時很忙,讓我去告訴蘇輝福。我跑到公社獸醫站,找到蘇輝福,明情況。他在辦公室燒一邊畫符、一邊燒了一張黃紙,:你回去轉告你老漢,讓他親自到牛圈前燒紙,給牛王菩薩,不要流血了。我半信半疑地跑回家中,告訴老漢。老漢急忙跑到牛圈前,燒了一刀紙錢,對牛兒:牛王菩薩,蘇醫生的,不要流血了。不到十分鐘,我家牛兒的尿道口果然不流血了,還給我家耕作了四、五年。 三、帶信醫癔子 我嫂嫂有一個親姑父向德科,矮胖之人,父輩是我老家雙林堂(佛道合一場所,由梵凈山直管)還俗僧人,會一些玄術。我大約四、五歲時,老漢患眼病,當時稱“癔子”,痛得不能睜開、臥床不起,母親讓我去請向德科醫治。我到他家講明情況后,他燒了三根香,在他家堂屋噴了幾口井水(現在問起是按照八卦方位噴的),用一根竹竿在他家堂屋(木結構房屋)左右撥弄,把左邊掛的苕藤撥一下,有邊掛的玉米捅一下。最后,他:回去告訴你老漢,你家堂屋左邊的中柱上掛了一個簸箕,那是上了八卦脈的,豈能掛在那里?給你老漢,必須親自在簸箕下燒三炷香、一刀紙,磕三個頭,作三個揖,把簸箕取下來放在家大門口外的石梯上,三之內不要動。我回來一看,臥槽泥媽,我家堂屋左邊中柱上果然掛了一個簸箕,立即給老漢了向德科的囑咐,老漢立即照辦,次日眼睛即與日常無異。 如此醫治方法還有一些,比如你身上突然長包長疔(現在的醫學術語叫膿腫),久治不愈,疼痛難忍,你不必親自前往,黔江區黑溪鎮地名“對門山”的孫其x夫妻(,我一個初中同學的外公,記不起姓名了,好像叫孫奇珍,應該已故,我去治療過)可以用符咒將你身上的包、疔寄養在他家周圍的樹木上、石頭上,求醫的人回去轉告你,你一定藥到病除,不足一一道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