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在1978 正文 第三十五章 那些被遺忘的快樂(二)

作者/寧溪南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定時發布。求收藏推薦,求書支助推支持,求盜版來起來漲漲點擊。)

    要說哇哇響基本屬于低齡段玩法,到了三年級以后就極少有人玩這個了,啪嘰就是中齡段游戲,從二年級到四五年級都在玩。而貓瞎乎就算是大小通吃的無齡段游戲,從小學能玩到初中。

    貓瞎乎(躲貓貓)就簡單多了,不過這游戲一般白天沒人玩,都是等吃了晚飯,吃的快的跑出家門邊跑邊喊:“誰家的小孩快點出來玩。”于是幾分鐘東家西家的跑出十幾個孩子來,多的時候有二三十個,一大群呼呼啦啦的跑到住宅邊上廠房或工地里,因為那地方掩體比較多,開始貓瞎乎。貓瞎乎是指把人的眼睛蒙起來,讓他變瞎乎了好看不見,其實玩的時候從來也沒真蒙過誰的眼睛,全是靠抓人的自覺閉眼的。大家剪刀石頭布,決出一個輸的抓,其余的人貓起來。這個抓人的要自覺閉著眼睛大聲查十到二十個數,查完了才準睜開眼睛,開始抓人。沒有做弊的,老老實實閉著眼睛查數,查完開始找人,有的時候一場游戲沒結束就得回家睡覺了,因為貓的人多,十點了還沒找全呢。那時候和伙伴玩做弊是非常讓人瞧不起的,不管玩什么,一旦誰做弊,第二天這一片小孩就都知道了,都怪怪的看他,玩的時候都自覺的不帶他或是躲著他,那才叫悲慘,只能讓大人領著到別的小朋友家里去道歉,保證以后再也不做弊了,才會慢慢重新接納回來,還會被父母罵,對于孩子來講,這種群體的拋棄是非常嚴厲的懲罰了。

    上了初中以后貓瞎呼就不那么玩了,改玩踢盒子,擺一個鐵皮盒子或是破臉盆什么的在出發點,游戲也由單純的大家躲起來等人找變成了雙方互動,找人的在找人的同時還得時刻注意保護這個鐵皮盒子或破臉盆,被找的在保證不被找人的發現的情況下要想辦法跑到出發點踢那個鐵皮盒子,踢到就贏了,大家接著開始,找人的繼續找,如果在踢的過程中,也就是在腳踢到盒子的那一刻之前被找人的發現喊出來,就死了,站在那里等著下一把,死了的人不準說話或做什么動作幫助自己方的人,否則就算這一方輸了。

    貓瞎乎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玩,也是玩的最少的大型游戲了,參與的人多,結局很難預料。

    那時候我家邊上就是廠里一個建筑隊,弄白灰的,院子挺大,沒有大門,里面各種架子梯子的,還有手推車,一堆一堆的,是我們貓瞎乎的好地方,就是有點臟,有的時候還會把衣服刮破,幾乎每次玩了回家都要挨打。

    我有個同學,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王志昌,那時候他長的又小又瘦,有一次晚上貓瞎乎,他順著手推車下面的小空間鉆到手推車堆里面去了,結果九點過十點鐘,大人出來喊回家睡覺的時候,抓人的楊振東還沒找到他,就在外面喊:王志昌,不玩了,出來吧回家。他呆在里面一動不動,也不吱聲,最后大家都回家了,他爸爸媽媽出來找他,最后我爸也去了,鄰居好些人都去了,喊他也不答應,最后還是一個大人用手電筒照到他躺在手推車堆里面地下,回去后被他爸那頓揍啊,聲傳十里那種,足足打了一個多小時,第二天上學的時候,胳膊上腿上全是腫起來的一條一條的凜子,他還像沒事人似的,對楊振東說:“昨晚你輸了啊,沒抓到我。”

    我所有的同學的父母里,大昌和寶秋的爸爸是打孩子最狠的,狠到用鐵絲吊起來拿皮帶抽,他倆的爸爸我們這些同學見了都躲著走,都怕,話說那個時候,家家孩子都挨打,一到晚上吃飯點像比賽似的一片哭聲。

    除了貓瞎乎,夏天里還有一樣游戲是參與人數多的,就是滾鐵環。

    用鋼筋焊一個圓圈,有的甚至都沒焊,就是做成一個圓形帶著個小缺口。然后用八號鐵線做成推手,一邊是握把,一邊是個U字型,把U字頂在鐵環上一推,鐵環就轉著向前跑,孩子就跟在后面推,有的家長愿意弄的,在大鐵環上用錢絲做成一些小鐵環套在上面,一跑起來嘩啷啷的響。

    玩的時候,經常是一群孩子排成一個縱隊,每人手里推著一個鐵環,順著胡同小巷彎來拐去的跑,孩子們大呼小叫,汗水沾著灰土流的滿脖子滿臉,一個一個像花猴子一樣,鐵環嘩啷啷轉動,玩的厲害的從頭到尾都能讓鐵環不倒,一直轉,然后就牛哄哄的看著別的孩子,其他孩子一副仰慕的樣子。

    我是沒有過自己的鐵環的,哥哥到是有一個,不過是別的孩子給的,那時我只是看別的孩子玩,自己從來沒玩過這個游戲,也算是童年的一個遺憾,不知道為什么那時候我和哥哥沒有,是爸爸不給做?不知道,記不清了。

    至于吹肥皂泡玩手指游戲,就是女孩子玩的多了,男孩子也有玩的,我和哥哥就玩過,不過這種游戲都是在家里自己玩,極少有其他孩子參與進來,也沒什么大意思,只是那個時代,什么都沒有,在家里也只能這樣娛樂了。吹肥皂泡算是奢侈游戲,那玩藝要消耗肥皂的,那個年頭肥皂是家里的寶貝東西,哪家會讓孩子隨意禍禍啊。手指游戲也是,這個需要用手電筒,把燈關了,打開手電筒,照到一面墻上,然后用手指做出各種形狀,兔子,狗,鷹,被手電筒照到墻壁上,栩栩如生。這也得偶爾玩,費電池,有時候大人看見了會罵,弄不好屁股還得挨幾下。

    其他男孩子玩的多的,就算是騎馬打仗了。

    一群小小子,拿著木棍樹枝,有的還在上面綁上條紅布冒充紅櫻槍。找一個有土包的地方,或是上下坡的地兒,大家手心手背分成兩伙(手心手背,大家一起伸出手,手心向上的一伙,手心向下的一伙),然后一伙選一個司令,兩個司令剪刀石頭布分出攻守方,然后守的爬到上坡那邊,或是土包上面,排開隊型,對下面的人說聲:“準備好了,攻吧。”下面的這伙便在司令一聲令下向上沖,上面的往下推,下面的往上拱,打成一團。

    有的時候推著推著就真打起來了,從上面滾到下面,挨打的坐在地上哭,兩個司令就調節,過一會起來擦擦眼淚,接著玩,過一會那邊兩個又打起來了,司令再去哄。有時候兩個司令打起來了,打仗游戲就宣布散伙,兩個司令領著自己這邊的戰士各自找地方玩別的去了,說起來也有意思,一旦分了伙,好像就有了規則了,這時候無論哪一伙的孩子都不會判變,就算兩司令打起來散伙了也是跟著司令走的,不會到另一邊去玩。

    有時候,哥哥弟弟一人一邊,也不會徇私,那時候一大群孩子,經常好幾對的哥哥弟弟,也不可能都分在一邊。

    如果玩打仗的時候,你不是年齡最小的,你又有一件軍裝上衣或是有頂軍帽,那你當司令的可能性就非常非常高,那時候孩子有頂軍帽真是牛氣的很,那時代軍人形像在孩子心里是無比的偉大的。

    除了打仗,還有玩粉筆滑石筆,不過這年頭粉筆和滑石筆都算是精貴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玩上,有筆的畫啊寫啊,沒有的就跟在邊上眼巴巴的看著,不時的商量一聲:“讓我拿一下唄,讓我畫一下唄,讓我摸摸唄”。我們家這里是工業區,粉筆很少,但滑石筆到是很多的,滑石筆是怎么做的不知道,是白色的長條,方形,像石頭一樣,寫出字來是白色的。廠里工人用它在鐵上劃尺寸畫圖形,到處都有,弄點出來玩很容易。

    “一個老丁頭,管我借倆球,他說三天還,四天還沒還,去他媽個蛋,買了三根韭菜,花了三毛三,買了一塊豆腐,花了六毛六。”那時候的孩子都會念這么一段,這是玩粉筆滑石筆最基本的玩法,一個呲牙咧嘴的小老頭形像的口決。

    等到了冬天,雪把大地埋起來的時候,到處都是一片白或青色,白的是雪,青的是冰。

    有很多地方的冰是意外出現,沒有水源也沒有河,可就是出現了一大塊冰,這種情況非常多。

    冬天女孩子一般就躲在屋里,很少有跑出來和男孩子一起玩的,當然,肯定是有。

    冬天下大雪的時候是堆不起雪人的,想堆雪人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把雪堆起來壓實,壓得像磚頭一樣,用雕刻的辦法塑,另一個是等開春雪融化的時候,這時候雪是粘的,很容易滾成大團粘在一起。除了這兩個辦法,想堆雪人只能靠想了,那雪根本不往一塊聚,弄起來就散了。所以,那個時代的東北孩子,真正堆過雪人的極少極少,反而是南方堆雪人的多些,因為那邊天沒這么冷,雪下來就半融狀態,是粘的。

    當然,捏雪團打雪杖是行的,這是靠手的溫度把雪融成了粘的狀態,就握成了團。想和電視里一樣戴著手套打雪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群野孩子奔跑在茫茫白野里,笑著叫著,臉和手都凍成了紫紅色,汗水形成霧氣在每個小腦袋上升騰,呵出來的熱氣形成霜凝在帽子檐上,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冬天和冬天里的孩子。

    還有一種危險游戲,冬夏都能玩,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就是“嘎斯”。

    一種灰白色的石頭,質地比較軟,這東西沾水就沸騰,冒出的氣能用明火點著,那時候我們那家家都有“嘎斯燈”,下面一個鐵盒子,上部分是一個倒扣的盒子,有空心的鐵管,針眼大的出氣口,在盒子里放一塊嘎斯,裝好水,把上部分扣好,里面沸騰后的氣從針眼氣口冒出來,點著以后當燈用。火柴盒大的一塊嘎斯,能燒幾個小時。

    小孩子肯定是不會拿這東西當燈用的,而是用來炸。

    在地面上挖一個小坑,撒點尿在里面,把嘎斯塊砸碎,放一小碎塊在尿里,然后就聽哧的一聲尿沸騰了。找個罐頭盒子,或是什么薄石片一類的,把小坑蓋上,稍漏一點點縫隙,等一會,用火柴一點,就聽一聲巨響,罐頭盒能飛十幾米高,還帶著火光。如果用的是薄石片,就是炸的粉碎,崩的到處都是,當然,里面的尿也是到處都是。冬天就簡單了,找個雪窩,把嘎斯放進去就沸騰了,雪直接當水用。如果不蓋,只要水不干,這火可以著很久,是冬天打雪杖時烤手的良招,只不過隨身帶著嘎斯要小心,千萬別沾著水或是雪,沾上衣服就爛個大洞。常常是這邊弄好了,準備妥當,那邊喊個不明真相的孩子過來,等走近了拿火柴一點,“澎”,嚇得媽呀一聲。

    在冬天,還有一個不是游戲的游戲,就是撿焦子。東北這邊大型鍋爐很多,每個鍋爐冬天都要燒大量的煤,每天下午四五點鐘,是鍋爐掏爐膛的時間,就是把燒了一天的爐子清干凈,把燒剩的爐灰掏出倒掉,填新煤進去。

    于是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的小孩就都圍在鍋爐房外邊的臟土堆邊上,等著鍋爐房倒爐灰,等倒爐灰的車子一離開,小孩們就挎著小筐,拿著鐵絲彎成的夾子,沖上還冒著熱氣的爐灰堆,忍著燙腳的熱度從里面扒沒燃透的煤渣,因為過了一遍火但是沒燒透,和焦炭差不多,所以叫焦子。

    這東西又耐燒又沒有煙,燒起來比煤還好,再說了,這個東西多了,煤就省下了,買煤要花錢的嘛。

    撿焦子就像打仗一樣,比眼力比速度,是這時代孩子必備的技巧,看著孩子們灰頭土臉的揚著脖子,牛哄哄的挎著裝滿焦子的小筐回家,就像個勝利的大將軍一樣,張興明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后世的孩子哪里能想像得到,他們的父輩小時候,比的是這個,驕傲也是因為這個,當然,這時候弄的再臟,回家換來的也是夸獎,是不會挨打的。

    張興明上一世冬天還撿過白菜葉,不過這一世家里條件好,就不用上一世那樣每天早晨出去撿了,所以也沒看著有誰在撿,不過肯定是有的,撿來的白菜葉子都凍得硬邦邦的,好一點的就當菜吃了,不好的喂豬,也是這時候孩子的一項勞動。

    挑水和煤收拾屋子擦玻璃,這都是孩子的活,張興明上一世是從小干到大的。最難受的就是挑水,個頭不夠,把扁擔兩頭的鐵勾子在扁擔上纏幾圈,力氣不夠,一次挑半桶,一缸水挑完,肩頭就紫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山阴县| 荥经县| 绥芬河市| 谢通门县| 饶平县| 大英县| 朝阳区| 栾城县| 敖汉旗| 顺昌县| 蓬安县| 桃园县| 延安市| 溧阳市| 遂昌县| 浙江省| 桐梓县| 师宗县| 兖州市| 定日县| 普兰县| 比如县| 田林县| 贵港市| 庆云县| 内丘县| 阿拉尔市| 久治县| 遂溪县| 苏州市| 安龙县| 镇赉县| 甘谷县| 寿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昌宁县| 固镇县| 德江县| 城市|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