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金龍武館館主,人稱“唐山大兄”的鄭潮安,要跟隔壁街唐山飯店的老板,人稱“唐山大廚”的黃曉浩比武切磋,以武會友。 知道這個消息的人,都蜂擁而至,圍在武館里面。熙熙攘攘的幾十上百個圍觀群眾,把整個武館堵得是水泄不通,只留下了中間的一片比武場地。 其實在鄭潮安開口邀戰,黃曉浩順口答應下來之后,兩人只是在場邊活動一下筋骨,熱熱身之后,就已經準備下場對戰了,并沒有特地選擇比武的時間跟地點,也沒有空出時間來,專門等待圍觀群眾到場觀看。 所以這上百個圍觀群眾,除了原本就在武館里的那些學徒弟子之外,也就是武館門外的一些商販,還有恰巧路過的行人而已。 然而因為比武雙方,在整個村莊的華人圈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都是那種可以一個打幾十個的功夫高手。所以雖然比武兩人的心態很平和,圍觀的群眾卻都非常激動,各自對著自己支持的一方高喊,鼓勁加油。 “唐山大兄加油,館主是最厲害的~!” “唐山大廚最棒,最喜歡吃他燒的菜了~!” ...... “等一下,為什么我會多出‘唐山大廚’這個外號的,什么時候的事,我怎么都不知道?” 黃曉浩聽到圍觀群眾的呼喊,眼角嘴角都一起抽了一下,一把拉過老吳,低聲問道。 “這還不是因為,阿浩你燒的菜太好吃了!”老吳低聲對著黃曉浩解釋起來。 鄭潮安這個“唐山大兄”的稱呼,是他在菜市場那里,為被欺壓的華人商販出頭,打倒了十幾個幫派混混而得到的尊稱。 而黃曉浩雖然也曾出手兩次,打翻了幾十個混混,但是因為那時候在場圍觀的群眾,只有飯店里的食客而已,并不像鄭潮安在菜市場出手時那樣,有許多人親眼目睹。所以村莊里的其他人,對于黃曉浩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確實是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可是,黃曉浩那絕頂級別的廚藝,卻是在這短短的幾之內,就征服了所有進入飯店里的食客的胃。人們對他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那絕頂廚藝了。 所以,“唐山大廚”這個稱號,也就不脛而走,在整個村莊里面傳揚開來了。 “唐山大兄~!” “唐山大廚~!” 眼看兩人就要下場比武,場邊的圍觀群眾喊得更加熱烈了,口號還漸漸地統一了起來。 只是這些口號,喊得黃曉浩一點跟童年偶像比武的激動心情都沒了。 黃曉浩跟鄭潮安就在這些呼喊聲中,來到場地中間站定。 兩人都是同樣的面無表情,神色平靜。只是鄭潮安是武術修養境界高,心如止水,任何場面,任何情況都不會影響到他出手時的心態。 而黃曉浩,純粹是被周圍的口號喊得感覺‘心好累’而已。 兩人間隔兩米左右,相對站定,同樣無視了周圍的上百個圍觀群眾跟那些熱烈的呼喊,互相目視對方,微微鞠躬,然后后撤一步,擺出了各自的架勢。 黃曉浩擺出的是詠春拳的起手式,而鄭潮安擺出的,卻是黃曉浩非常眼熟的,“龍哥”自創的截拳道的起手式,也稱為警戒式。 見到這個熟悉的姿勢,黃曉浩雙眼略微轉動,心情一時之間就激動了一下。 “啊噠~!”就在這一瞬間,鄭潮安已經捕捉到黃曉浩波動的情緒,果斷出手,瞬步向前,一拳直往黃曉浩臉面而去。 “好快~!”黃曉浩心里嘆了一下,卻不慌不忙,在反應過來之時,已經看清鄭潮安的拳路,微微后仰,閃過了這一拳。 這一聲“好快”的贊賞,是相對于普通人而言的,并不是黃曉浩自己就看不清,反應不過來。 其實鄭潮安瞬步起手的這一拳,就已經有常人四五倍左右的速度了。這么快的拳頭,別是普通人了,就算是那些兩倍常人體質的特種兵,在失了先機的情況下,也是避不開的。 可是黃曉浩不一樣,畢竟黃曉浩自身的體質屬性點實在太高了,哪怕他可以把自己的力量跟速度,壓制在跟對手同一個等級上面,反應速度,也就是眼力,也是沒法壓制的。四五倍常人速度的拳頭,在他眼中,依然像是緩緩移動的慢鏡頭一般,可以輕易閃避。 所以,這一場在圍觀群眾眼里,勢均力敵的高手對決,其實是完全不公平的屬性壓制,是黃曉浩開著作弊器在欺負人而已。 當然,黃曉浩不會這么做就是了。 鄭潮安并不知道雙方根本屬性上的巨大差距,在爭得先機之后,他的攻勢就如水銀瀉地,接踵而來,無孔不入。 瞬步一拳直打黃曉浩面門,也不理會這一拳能否打中目標,鄭潮安的雙腳也接連踢了過來。 左腳低踹黃曉浩的腿骨,不等踢中落地,右腳也已經順勢抬起,踹向更高一些位置的膝蓋部位。當然,這兩腳,也被黃曉浩接著后撤一步閃開了。 雙腳落地,拳頭即出。 迅如電,勢如雷,右直拳,左直拳。 “啊噠~!” 伴隨這一聲震懾人心的怪吼,接著左直拳,鄭潮安直接踢出一記左側踢,可以把人一腳踢飛出數米遠的巨力,直接踢中黃曉浩招架的手臂。 黃曉浩整個人硬接下這一腳,手臂穩得如同花崗巖一般,只是腳下卻順勢后撤兩步,裝出一副移身卸力的模樣,省得鄭潮安馬上看出雙方的巨大差距,令到這一場比武沒法打下去。 移身卸力,力打對沖。 這是梁二娣教他詠春拳的時候,過的詠春訣竅。 黃曉浩雖然一直靠著自己的強大力量跟速度,平推任何敵人。其實他的詠春拳,早已練到大成境界,距離絕頂級別也不遠,所以這些技巧性質的武術訣竅,也被他練入骨里。 此時他以詠春拳跟鄭潮安對戰,就好像條件反射一般,朝著踢出一招大側踢之后,立身未穩的鄭潮安攻過去。 鄭潮安在這個瞬間的狀態,用現代格斗界的話來解釋,就是動作幅度過大的重擊,沒有擊中目標,然后自身的姿勢還沒有調整回來,目標以幅度動作反擊,就可以輕易打中自己。 用武俠的老話來講,就叫做‘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正是個破綻之時。 用格斗游戲的話來講,就是大招沒打中,正處于硬直時間里面,很容易被對手的輕拳打到。 當然,這個破綻的時間非常短暫。越是高手,越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把自身的姿勢調整回來,讓敵人沒法反擊得手。 鄭潮安的調整時間,是眨眼之間。除非跟他同一級別的高手,否則是無法捉住這一瞬間的破綻,對他展開反擊的。 黃曉浩心里就是這么想的,他也能夠輕易地捉住這個瞬間。 他把自己的速度跟力量,都壓制在跟鄭潮安剛剛動手時展現出來的水平一致,然后就按照詠春拳的訣竅,直打鄭潮安的中線。 然而,鄭潮安對于詠春拳的熟悉程度,完全不在黃曉浩之下。在被黃曉浩捉住破綻,直取中線的時候,他卻好像是預判一般,輕微調整自己的手腕,率先伸手,架住了黃曉浩的一招沖拳。 黃曉浩也沒有意外,動作毫無停頓,跟之前搶攻的鄭潮安一樣,一招一式連綿不絕,反打了回去。 標,圈,按,綁,捆,刮,耕,伏。 這詠春拳八手,黃曉浩就好像是在演練一般,全部都使了出來。 當然,也被熟悉這一套手法的鄭潮安一一化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