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艘紅白色相間的大船出現在長江口時,崇明三島上許多人的注意力都被它吸引過去。和上次“沈陽號”抵達東灘碼頭一樣,這艘船的出現似乎預示著政府又有一項大的行動即將展開。
“這是什么船?”陳斌和大飛站在碼頭上,望著遠處漸漸靠近的巨船,難掩內心的激動。
“雪龍?zhí)枴保瑥埧蛇_的目光也落在那艘船上。
“這是咱們國家的極地科考船,那天培訓的時候我就在猜測咱們坐什么船過去,結果沒想到真給趙康說對了。”張可達笑著給兩位即將同行的同伴科普起這艘船的信息。
“雪龍?zhí)枴比Q是雪龍?zhí)枠O地考察船,它是華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華國目前還沒有自主建造的科考破冰船,雪龍?zhí)柺?993年由烏克蘭赫爾松船廠建造,屬于維他斯白令級的破冰船。
它是華國目前最大的極地考察船,也是華國唯一能在極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15節(jié)航速連續(xù)沖破12米厚的冰層。
張可達原本以為只要派條大些的輪船出行就可以了,或者和去米國時一樣,出動一艘軍艦。但是經過培訓以及趙康的知識普及之后,讓他對這次的北冰洋以及埃及之行有了新的認識。
特別是北冰洋的航線上,大多數船只都怕撞冰,而北冰洋水文的最大特點就是有常年不化的冰蓋,而且海面上還分布著自東向西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僅有巴倫支海地區(qū)受北角暖流影響常年不封凍。
北冰洋的大部分島嶼上遍布冰川和冰蓋,北冰洋沿岸地區(qū)則多為永凍土帶,永凍層厚的地方達到數百米。張可達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末日種子庫就位于這種永凍土帶的底下,當初建造它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是看中這種地形環(huán)境,所以才將建造的位置選在這里。
“雪龍?zhí)枴毕群笥蓢液Q缶滞度刖拶Y改造數次,2007年3月,它在淞滬市浦西碼頭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后一次升級改造。經過改造,“雪龍?zhí)枴钡耐ㄓ崒Ш皆O備全部更新,摒棄了原有的指南針指引航向,采取激光路徑指引航行。改造后的“雪龍?zhí)枴背蔀榱耸澜缟系谝凰遗溆小皩拵騾^(qū)域網絡”系統(tǒng)的科考船,此外,經過改造的“雪龍?zhí)枴边安裝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機艙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可以實現無人值班,船舶的主機、副機、鍋爐及相關輔助設備全部可以在駕駛室內進行控制。
“這次出行政府是下了大本錢的,”張可達感慨道,“從船廠中調出雪龍?zhí)柌徽f,還專門為此行湊出了一支隊伍。這要是在挪威和埃及無功而返,我可就是罪人了。”
“有信心嗎?張哥?”大飛問道。
“政府對我的研究報告十分重視,因為自外星文字公開之后,有點實力的國家都在對它們進行研究,而且誰都想第一個知道這些文字所隱藏的奧秘。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暫時只能翻譯出其中所代表的時間和地點,但是就目前來說,已經足夠了。你問我有沒有信心,我當然有信心,因為我知道我對這些文字的研究是走在別人前面的,政府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和我一樣都開始爭分奪秒。國家機器一旦開始轉動起來,結果你也看到了,這么大個家伙都給整了出來。”
雪龍?zhí)枴贝_實大,它全長167米,寬226米,吃水9米,滿載排水量2萬多噸。而且全船共七層,可乘載人員130人,載重量在萬噸之上。
船上有直升機機庫和停機坪,還配備了直升機以及黃河艇等載具。這艘船先后多次前往北極和南極科考,最近的一次是在2012年7月從淞滬市出發(fā),去往北極研究“冰塊加速變化機理”以及“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海冰快速變化的響應”。待回程之后,便一直停留在淞滬市的港口中。
政府這次拼湊出一隊人非常不易,正如張可達說的那樣,高層非常重視,因為災難的爆發(fā)讓所有剩下的國家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大家或許“體質”不同,但是起點終于回歸一致。
最先發(fā)現外星文明的秘密以及攻克病毒的國家無疑會成為今后的領頭羊,所以張可達破解出來的信息雖然很少,但是它的份量卻足夠重。
“你們倆都跟老婆交代好了吧?”望著即將靠港的科考破冰船,張可達突然問道。
陳斌點了點頭,大飛則苦著個臉,“彩玲聽說我要去那么遠的地方很是擔心,我怎么哄她都是眼淚汪汪的。”
“最后你咋勸好的?”張可達有些好奇道。
“陳婷幫我勸的。”
“還是她有辦法,”張可達點了點頭。
“張教授,”一名尉官模樣的人帶著一隊士兵過來,他朝張可達敬了個禮,“我是少尉徐藝航,這次由我奉命護送你們前往斯匹次比爾根島和埃及。”
“徐少尉你好,”張可達趕緊和他握手道,“有勞你們了。”
陳斌也跟徐藝航握了握,他打量了下這名少尉帶過來的人,他們人數大概在三十人左右,按編制算應該是三個班。
這次出行的人員除了士兵和張可達等人外,還有超過五十人的船務團隊以及三名經驗豐富的科考專家。這么多人是在兩天時間內被動員起來的,他們雖然不認識張可達,但是每一個人都清楚自己參與的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行動。
徐藝航的這支隊伍原本是作為攻略長興島的尖兵,但是政府在研究過張可達的申請之后果斷地將他們調了過來。誰也不知道破譯出來的信息中那些坐標和時間代表著什么,但那就是方向,所以政府愿意不惜一切代價去支持張可達。
先前在海面上的時候,張可達就覺得“雪龍?zhí)枴毕褚蛔剑却堪吨螅瑥埧蛇_來到船邊的舷梯上,他才終于得以近距離地一睹這艘巨船的真容。
這艘一萬五千噸的巨獸給人的感覺十分震撼,它的船身漆著耀眼的紅色,而船體上的建筑則用的是和冰雪一樣的純白。高大的橋樓矗立在船身的前半部分,在橋樓當中,各種艙室一應俱全。張可達和陳斌等人進到里面,發(fā)現橋樓里除了一人或兩人一間的生活艙之外,還有游泳池、圖書館、健身房、室內籃球場、卡拉、洗衣房、手術室等晚上的醫(yī)療設施和生活娛樂設施。
“太吊了吧!”陳斌和大飛算是大開了眼界,兩人以前只聽說過豪華游輪上會有這些設施,沒想到居然科考船上也會有。
“各位請在標有自己名字的生活艙中安放好隨身物品,十分鐘之后所有人去會議室集合。”
聽到走廊墻壁上的喇叭傳出的聲音,張可達等人趕緊找到自己的生活艙,將東西整理一番。他帶的東西都不多,因為在出發(fā)之前的培訓中他們就接到了通知,許多東西這艘船上都已經準備好了。陳斌和大飛就不一樣,他倆在出發(fā)前雖然也參加了培訓,可是阿彩和陳彩玲不放心,給他們的行李中塞了不少御寒的衣物,生怕兩人在極地受苦。
在會議室里等待大家的是一場為出發(fā)前準備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便是“雪龍?zhí)枴鄙系囊?guī)矩。
主持講座的是三名隨船的極地科考專家之一夏云立,他已經提前等在了會議室里。等人差不多到齊了,他才開始這場講座的內容。
“各位基本都是第一次登上雪龍?zhí)枺赡苤恢浪且凰覙O地科考船,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科考船和別的船只有什么區(qū)別,那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它們的區(qū)別就在于船只的作用和功能,還有其攜帶的設備等等。”
“先說說船上的規(guī)矩。這艘船我可是把它當作自己的家一樣,此前我和它一起同行了十幾年,我們一起去過南極洲,也去過北極。因為是做科研工作,而且研究地對象又是那些未被開發(fā)過的地方,所以我們也會嚴格遵守相應地一些守則。比如環(huán)保守則,登船之后,我們的垃圾要實行分類管理,不能將垃圾傾倒進海里。還有安全守則,在居住艙外不允許穿拖鞋,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在船上的任何地方也盡量不要穿,因為容易受傷。”
“接下來最重要的還有兩點:一是船上嚴禁吸煙,我們的雪龍?zhí)枖y帶了直升機,并且還攜帶了航空汽油,一旦因為吸煙而引發(fā)火情,在大海上這將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二是大家要節(jié)約用水,道理就不用我多說了。”
會議室里大家開始小聲的議論起來,在座的人除了張可達和陳斌他們,還有來自長興島的士兵以及船務組的成員。這些人當中沒有誰是“雪龍?zhí)枴鄙系睦洗瑔T,所以面對夏云立的這些“規(guī)矩”之后都覺得有些新鮮。
整艘船上熟悉“雪龍?zhí)枴钡木椭挥邢脑屏ⅲ驗樗饲熬褪沁@艘船上的科考人員,其他兩名科考專家擅長的領域都不是極地科考,但他們卻是政府當前能派得出來的最專業(yè)的人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