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這過去的一夜倒也不能完全的悄無聲息。 因為…… 這一夜,微博、內涵段子、朋友圈、門戶站娛樂版塊、百度熱搜風云榜等,都挺熱鬧的。 所以。 悄無聲息的,只是陸安他自己,以及渣謎這個新微博賬號通過了認證后發出去沒多久就被人民日報轉載擴散的那條長微博。 擁有五千四百多萬粉絲,外加上瀏覽過人民日報官博的微博用戶最少超過了六千萬的基數,這樣的一個恐怖的擴散度。 并沒有在這樣的日子和這樣的情形下在微博上掀起太大的浪潮。 ………… 哪怕七點檔的時候,有15秒的時間給了寧其蘭,也沒能讓公眾足夠的關注。 來也有點奇怪,這一次官方并沒有大肆宣傳,或許,還是陸安的影子在其中起了帶頭作用,以至于后續的事情,一些某領導沒私下決定…… 當晚深夜的時候,有一個超級話題出現在微博上。 #為什么會喜歡追星?# 以及,另外一個不算話題更像是一種思考和審視的熱點—— 如果娛樂明星成為一種信仰? 這兩個話題的關聯度很高,原因也很簡單,第一個話題是因為時實公布戀情引發的微博大熱而出現。 第二個話題是因為第一個話題的相關評論衍生的…… 當話題#為什么會喜歡追星#成為超級話題后,哪怕這會沒任何人繼續在背后推廣,也不可避免的火了。 評論,或者直接更新成為話題動態的相當多。 “#為什么會喜歡追星?#因為他是時實,他一直在給我帶來正能量,敲有愛心的!” 在時實公布戀情這樣的**ug下,第一個話題熱門不可避免的被時實的狂熱粉絲給牢牢霸占了。 哪怕這個時候,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多事情…… 接著,是一堆呈爆炸性涌出來的評論。 “因為xxx,顏值就不了,心思浪漫有頭腦,多才又多藝,溫暖還隱忍,簡直就是人群中的發光體。” 這位粉絲口中已經是發光體的xxx,公平公正的評論,唱歌不太好聽,唱功也不扎實,因為實在太了,更談不上有頭腦,連正確的三觀什么怕是都沒形成。 至于溫暖還隱忍?一般人是不太能感覺到,在xxx的這個年紀,怕是連隱忍是什么都不太清楚。 這位xxx的擁躉也很多,只是,這位xxx基本上很少上微博,動態更是年頭到年尾都不帶更新的…… “因為慢慢成了一種信仰……越來越覺得他真是太棒的人了,因為是他,所以信仰!@xxx” 依然是這位xxx的粉絲的評論,從發光體,拔高到了信仰。 跟評更有意思,:只有真正狂熱的喜歡上xxx,才知道,他到底有多棒,愿意將自己的時間都花給他,愿意為他花心思。 總之! 就是愿意! 一長串一長串根本連滑屏翻頁都翻不完的評論,全部都是粉飾、吹捧追星的好處,講,人是需要精神寄托云云。 不過,總有些喜歡偶像但不太瘋狂的一般人的評論。 ………… “#為什么會喜歡追星?#談不上喜歡追星,也不明白一個和自己現實毫無關系的人,值得這樣不顧自我的喜歡!” 這一條評論的回復評論被炸了,也相應的上了前排熱評。 “他!融入了我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 一般人看到這句話,真的會很想問一句:這位…,難道融入你生活每一分每一秒的不是空氣嗎? “值得,有個目標支持著自己朝更優秀的方向前進!因為我要去見他!” “追星能給我的現實生活有很大的影響,能給我帶來正能量發憤圖強,因為努力了就可以離他更近一點,再近一點,他是我前進方向上的信仰!” “并不是對我的現實生活毫無關系,因為喜歡上他以后,我變得更加積極向上,變得熱愛生活,他是我的動力,如果沒有他,我可能早就撐不住會死!” “初三那年,真的快撐不住了,想起他就在前面,他在等我,我就重新有了動力,不然怎么去見他?都是他在鼓勵我!” “我追星,第十年,xxx1號依舊是我的信仰!” 在很多的跟評回復中,信仰這個詞,出現的幾率非常非常大,大到很多追星的人都將這個詞掛在了嘴邊。 不只是不追星的一般人不明白,就是那些不狂熱的追星的人也不明白。 怎么就成了信仰了? 怎么就鼓勵到你了?是神交嗎?還是夢交?鼓勵這種操作現在都能這么叼了? 誒,那誰,對,就是那個沒有他可能早就撐不住去死的,變得熱愛生活的,如果真的沒有了,你難不成就死了?難不成就不生活了? 還是,現在我們見到的,是你的靈魂?想想還真是可怕呢! ………… 這個超級話題的熱度,從前半夜出現一直持續火熱到了后半夜,甚至在關于時實的消息很瘋狂的時候。 依然上了熱搜前排。 有正常的理智的在追星的人,但更多的是那些連三觀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年紀輕輕的追星人。 他們狂熱。 他們認為追星需要瘋狂。 他們更認為,自己的愛豆是信仰! 甚至,他們的生命如果沒有愛豆,就不會這么璀璨。 更或者,他們的生命,是因為愛豆才得以延續。 這樣的狂熱,被他們認為是真正的喜歡一個明星才會有的表現,如果不夠狂熱,那一定是你還不夠真正的喜歡。 當信仰這個詞一而再再而三被這些狂熱的腦殘粉絲們提及后,不可避免的衍生了那第二個不是話題的話題。 #如果娛樂明星成為一種信仰?# 這個話題出現后,很多人猶猶豫豫的評論了一句相同的話。 “我們不是**接班人嗎?**不是才應該是我們的信仰嗎?” 再之后,是一些或許因為痛心疾首,又或許因為恨鐵不成鋼,再或許極端的評論出現。 “明星成為一種信仰?現在的信仰都這么廉價了嗎?” “我是會喜歡一些明星偶像的作品,但并不是因此把他們當成信仰,因為,他們表現的,是愿意給你們看的!” “不是有句話得好嗎:離作品近一點,離生活遠一點?” 再之后,是傻逼腦殘粉絲們的瘋狂刷評。 “我不管,xxx就是我的信仰,如果沒有他,我可能會死!” “樓上加1,我家xxx1號一直是信仰,十年不改!” “你們這些沒有真正喜歡過一個明星的人怎么會知道他們的好,他們就是我們的信仰!” “人品超好的!如果他都不是信仰,那誰是?” 幾乎每條評論的回復中,都會有兩撥人在各自,一波更為狂熱一點,另一波比較淡然一點。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華夏的信仰竟然變得如此的廉價,如此的缺失,只是表現愿意給你看的優秀的一面的戲子,就這么值得信仰? 看到過這些消息的正常人很難明白,怎么就這樣了呢?這個社會的信仰就這么的缺失,缺失到,失去了自己? 最后的最后,一條評論突然上了熱評,是一條看著就覺得有語氣在里面的評論—— “時實都被包養了還生了孩子,都……巴拉巴拉了,你們竟然還能把他當成信仰?” ======== emmmm,又在路上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