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陽本就在南郡以北,比之夏口自然是近了不少,況且曹仁與劉封一逃一追,皆是用盡全力,當日便到了襄陽城外十數里之處,劉封眼看曹仁率軍進城,這才在城外扎下營寨。 而襄陽城中,此時也是一番緊張之相,曹仁之前在陣前與劉封交戰之時,劉封便將一封書信暗自遞給曹仁,并有言務必盡早交給曹操過目,曹仁心知這定然與曹植有關,不敢怠慢,便這樣撤回了襄陽城中,而曹操乍一看到這封書信,面上也是極為難看。卻又不能將這信件給眾人傳閱,只因之前在華容道上,其與劉封所達成之協定只有二人才知,若讓眾臣知曉,則曹操顏面定會大受損傷。 劉封在信中已然是陳明利害,諸葛亮率軍不日便到,而劉封攜帶曹植亦是到了城外,若等待劉封與諸葛亮合兵一處,曹植落入了諸葛亮之手,則顯然不會再如劉封這般溫和與其商談。 曹操閱人無數,之前在華容道便知劉封實則對曹植并無殺心,只是當做一籌碼使其立功罷了,而諸葛亮,其目的必然是在各個方面打擊曹操,一旦曹植到了諸葛亮手中,曹操極易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地,到時多半曹植身死,襄陽亦不能保全。 而最為讓曹操心痛之事,則是曹植在信中所留藏頭詩,曹操喜愛曹植,正是因其年少之時便才氣十足,充滿靈性,不似曹丕那般陰沉,不能看出心中所想。 這首詩,看似是求曹操速速將其救回,實則是力勸曹操莫棄了襄陽,失去這大好局面,曹植乃是曹操親子,曹操看罷心中怎能無感。 看罷信件,曹操直接將其付之一炬,而后獨自坐在案頭,久久不能下定決心,這襄陽乃是通往荊州及江東之門戶,赤壁一戰,雖未能擊退孫劉聯軍,且損失了大軍三十余萬,但曹操深知有襄陽再手,日后無論何時再想攻入荊州,都是舉手之勞,而襄陽給了劉備,便等同于讓劉備穩坐荊州。 曹操深知,曹植與襄陽之間,他必須做出選擇,并且這個選擇,要即刻做出,曹操雖心如鐵石,但涉及到其親子,他再不能像數十年前那般灑脫,身死宛城的長子曹昂,比曹植更加聰慧卻未及成年便不知何故早夭的曹沖,近年來每每想起,皆是讓曹操痛心不已,他在這個年歲,已然不能承受再失去最為喜愛的嫡子曹植了…… 端坐了近乎一個時辰,曹操心中終于做出了決定,他站起身來,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隨即下令將眾臣全部召入堂前議事。 之所以靜坐一個時辰用以思慮此事,只因曹操斷然不能講其與劉封之前所達成之協議出,故此曹操須得想出一番緣由,既保全了自身顏面,又不至讓曹植落下罵名。 不多時,曹操所率一干文臣武將全部在這堂前聚齊,曹操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掃視一番,而后緩緩言道:“今劉封率數千人馬在襄陽城外十數里扎營,而劉備,諸葛亮亦是攜張飛趙云,率眾三萬余,自夏口而來,想來其所圖不,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眾人想起赤壁慘敗,一時間皆是面面相覷,無人出列,曹操見此情形,長嘆一聲道:“若是奉孝未曾英年早逝,吾何至于此?”那眾位謀士聞言,更是個個面色通紅,不敢應答。 唯有曹仁,心知曹植多半此時正被劉封挾持在軍中,不然劉封怎敢率兩三千人馬便前來追擊,于是上前道:“區區三萬余軍士,尚不足為慮,我等若是死守襄陽,縱使諸葛亮智謀無雙,亦是無可奈何,但子建尚在劉封手中,此事便是難了。” 眾人聞言,又是盡皆看向曹操,曹操這才又開口道:“劉封豎子,已然暗中命人送來信件,其在信中有言,在諸葛亮率眾趕到之前,若是能將襄陽拱手讓出,則其必會將子建送至我軍之中,若不應此事,待諸葛亮到來,便將子建交于諸葛亮之手。” 眾臣聽聞劉封竟如此大膽,一時議論紛紛,但涉及到曹植安危,依舊無人敢于出言相勸,只是等待曹操下令。 “子建雖在劉封威逼之下作詩一首,向吾求救,但詩中卻暗藏玄機,以之前吾考校他們時所做藏頭詩為藍本,以表達其為我軍榮辱,不計生死之心……” 曹操到此處,略作停頓,看向堂前眾臣,曹洪此時靈光一閃,頃刻便領會了曹操話中含義,出列道:“子建公子麒麟之才,之前便是為了能讓我等安然在華容道脫困這才束手就擒,若是此番不能將子建公子救回,我等顏面何存,更何況子建公子乃是丞相得力幫手,每每隨軍出征,皆是出謀劃策,實乃我軍中棟梁之才。斷不可輕易便斷送了子建性命!” 曹洪剛剛言罷,堂前又是一人出列,此人儀表堂堂,面上盡是桀驁之氣,衣著考究,神采奕奕,正是行軍主簿楊修,與曹植亦師亦友,乃是曹植身后第一人。 “子廉將軍之言,字字珠璣,臣附議!” 不多時,便有不少窺得曹操心思之人出言,力勸曹操務必要將曹植救回,又多有談及襄陽區區城,隨時可取之言。 曹操雖面上神色凝重,但心中卻是十分焦急,惟恐劉備與諸葛亮到了,將曹植從劉封手中轉移走,那樣的話,此事便是難了。此時見眾人皆無異議,便開口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一旦生了戰事,恐子建性命危矣,現需一人暗中前去與劉封商議如何交接之事,不知何人愿往?” 因劉封在信中并未談及如何才可將曹植送回,曹操自然不會真的認為劉封能夠先行將曹植送回,而其如此便先棄了襄陽,又十分不合情理,思來想去,還是決意派遣一人前去與劉封商議交接之事。 “修,愿即刻出發!”此時最為焦急之人自然便是楊修,聞言立刻下拜,曹操心知楊修與曹植關系甚為親近,于是匆匆寫下一封書信后大手一揮,楊修攜書信徑直出城去了。 楊修離去后,曹操心知襄陽與曹植,不可兼得,當下便命令士卒整理行裝,準備向北撤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