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機新軍的炮隊并沒有在近距離作戰中展現出多么催枯拉朽的能力,其實就連張小磊本人的近衛營戰斗群中的炮隊,作戰定位和目標也不是應對這種可能的伏擊,而是對中遠距離威脅的持續壓制?吹揭痪希望的埋伏在兩側的周軍在這種情況下終于投入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展開傾其全力的進攻。
見狀,朱文忠也終于不打算留手,直接命令旗號手下達了命令。早就準備好的馬隊從兩側展開了包抄進攻。同以往類似戰術不同的是,這一次包抄進攻的馬隊似乎也十分松散稀薄,像是根本沒有什么沖擊力,一捅就破似的。手中既沒有拔出馬刀,也沒有端起長矛。因為地形的復雜不變,馬本身的聲勢也弱了很多。
這些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針對炮隊展開進攻的大周軍隊。周軍之前同張小磊的交鋒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炮隊,也把對炮隊的進攻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卻沒有想到同過去多少有些不同的新模式火器部隊,最讓人感覺到無解的還不是那炮隊了。
在應天城外,北明軍隊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犀利的步兵霰彈發射筒。不惜成本的填裝好彈藥的十斤發射筒接連不斷的展開讓人望而生畏的彈雨。不過,或許是有著充足人力物力的緣故。朱文忠等人也沒有照著這個模式生搬硬套。并沒有如人力不足的近衛營一樣把填裝好彈藥的發射筒集中起來用人力來發射,而是盡可能的分散到騎兵馬隊的手中,形成機動化的打擊能力。三千火器騎兵平均每人都攜帶了三支填裝好彈藥并背在身后的十斤霰彈發射筒。
因為曾經有北明軍隊在近距離見到過近衛營的軍兵是如何展開火力的,所以仍然射擊了套筒,只是火繩機構還不是此時的明軍所能掌握的,因此騎兵用火器展開攻擊之前也要首先用火筒點燃專門的油燈用以發射火器。騎兵在馬上開火的時候也只能停下來展開火力。盡管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局限,可這種新式的作戰方式還是體現出了巨大的殺傷效果,從根本上改變了騎兵的沖擊力。<a href="http:///book/info/118/118866.html">當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a>
在東亞,騎兵從來缺乏正面沖擊對手步兵陣的能力,也就是波蘭翼騎兵時代憑借著文藝復興時代的工藝能力和獨特的訓練與紀律,讓騎兵的長矛攻擊范圍不遜色于步兵長矛,才出現了能夠正面用冷兵器攻陣的騎兵。而當騎兵手中的攻擊武器不是只能進攻一條線的長矛,而是可以在并不算長的時間內連續發射幾百枚霰彈,面對有嚴密防護的步兵陣都能至少解決掉三五個人的戰斗力之后,局面就根本不同了。
當大周軍隊負責側翼掩護的弓弩手多少有些不屑一顧的打算給那些陣型單薄卻敢停留在陣前的北明軍隊騎兵一點兒教訓的時候,迎來的是如同風暴一般的密集彈雨。
在短短的第一輪襲擊之下,投入進攻的幾千大周軍隊就開始崩潰了,這種“一觸即潰”的戰況,就算是在過去一些剿匪作戰中都不多見。至少敢于臨陣接戰的北方民間起義者多少也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勢力。
多少有些失望的朱文忠手下的騎兵不得不臨陣拔出馬刀去追殺那些潰逃的散兵。馬刀在正面陣戰中通常沒有多少作用,只能做為輔助武器用于馬戰,可是在追殺潰敗的對手方面卻有某些獨特優勢了,不需要讓馬跑的太快就能輕松收割戰績。
不遠處觀望的前來伏擊的大周預備隊這時候也早已知道這股北明軍隊的厲害,盡全力向外圍逃去?墒潜绕瘃R上的騎術了,卻明顯不是朱文忠手下那些精銳的火器騎隊的對手。
防護力不強也往往后部無甲的馬匹,飛奔中的馬隊在五六十步外以霰彈筒的開火往往就能讓好幾個人因為馬匹受傷而只嫩湯給他落的被群起攻之的命運。
好在這附近的地形地理條件并不是十分有利于騎兵發揮的平川草原,在北明軍騎隊的全力圍剿之下,還是有幾百名殘兵敗將因為過人的機敏突圍出來。<a href="http:///book/info/37/37584.html">一切只是游戲</a>
被打散的隊伍又有很多人選擇了隱姓埋名做逃兵,按照預期回到李伯升那里的人,幾乎百不存一,只有區區五六十人。不過,這倒是一個李伯升相當期望的數字。如果回來的人太少了,只有寥寥幾個,那就無法制造廣泛令人信服的影響力,如果回來的太多,似乎只是一般性質的潰敗,則就無法以此宣揚北明新軍的神秘而強大。
在敗兵歸隊之后,李伯升當然也就立即下令停止了全軍的前進,只是按照計劃,依舊定期派出可靠的人聯絡臨近的兩路友軍。
差不多一頓飯的功夫,當很多消息在隊伍中傳開之后李伯生才說道:“北明新軍的強大,你們剛才也都真正了解了。人數雖然不多,僅僅只有一萬人,可能還不到。但你們覺得這樣的對手是不是僅僅憑借十萬人的兵力優勢就能解決的?一萬名打好埋伏的軍隊幾乎是在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就損失大半,最終逃回來的很多人還是早作準備的,這種事情,就是去年大軍在對付那傳說中強悍異常的張小磊等人所部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過。如今天下形勢,其實也再明朗不過了。西面,北明軍隊攻占了成都重地,在東南等地則奪取了應天膏腴之地。如果不是那傳說中的張小磊等人幾個月前給南下的北明軍隊不小一棒子,相信現在我們可能早就被趕到了那嶺南蚊蟲肆虐之地。。!..
聽到這話,很多人也都開始嘀咕起來。不過那些比較聰明的親信則反應過來:“主公有什么話就直說吧!是要棄暗投明還是其他,我們都沒有什么意見。在這樣的強敵面前我們不能做無謂的尋死。。。”
李伯升卻沒有如很多親信們預料的那樣選擇降明,而是打算暫時以聽調不聽宣的名義“光榮孤立”:“臨陣反叛,總會被認為是貳臣,不會受到多大的重視。我想帶領諸位謀求的,是新的自立之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