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下大亂,人手還是不夠啊,臺駘知道汝南名士多。將郡事托付給郭典后,又讓各將領將家眷遷移到南皮,臺駘領著龔都、卞喜、沮授一行十數人就奔赴汝南去了。卞喜是因為臺駘歷次外出,都會帶上龔都,偏不帶自己,這次一再要求出去透透氣。而田豐因為上了年紀,不便乘馬,便留在南皮輔助郭典。 臨行之時,田豐拜見臺駘道:“豐不能隨太守遠行,深感慚愧,愿獻一計,襄助太守!” “元皓請講。”臺駘也是十分期待田豐的首計。 田豐朗然道:“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氏兄弟是也。然今太守偏居一隅,下之人不可戶,二許之浮稱,播流四海。若能得二人相助,必能以眩遠近,引下士子來投。” “妙計!”臺駘贊道,原本臺駘此去豫州,并無確切目標,只是想著逮到一個是一個,沒想著非誰不可,現在田豐給自己指明了方向,有了目標,總不至于太過盲目,于是問道“二人聲明顯赫,元皓可有良策令二人心悅誠服?” 田豐見臺駘爽快采納了自己的計策,也是很開心,但是終究與許氏兄弟不熟,也未曾晤面,于是道:“有公與相助,太守無憂。” 看到沮授成竹在胸的樣子,臺駘知道,這田豐、沮授二人這段時間是相互探討了不少啊。這樣也好,不至于太過閑散,消磨了心性。 且此時黃巾軍殘部郭石等人一路流落,又在河西白波谷起兵,號“白波黃巾”,聚眾10萬,北攻太原,南下河東,相當活躍。 匈奴屠各部落進攻并州,殺并州刺史張懿。 汝南郡(今河南平輿北)葛陂(古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北)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 青州(今山東淄博)、徐州(今山東郯城)黃巾軍又起,攻略郡縣。 此時,漢朝宗室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目睹漢靈帝朝綱混亂、王室衰微,故向朝廷建議:“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眾叛親離。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借以鎮守安定下。”當時交州百姓安居,儼然世外桃源,劉焉內心里想擔任交趾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亂。 但侍中董扶(字茂安)私下里對劉焉:“京城洛陽將要發生大亂,根據象,益州地區將出現新的皇帝。”動劉焉出任益州牧。由于董扶是廣漢綿竹人(今四川德陽北),且意識到大亂即將發生,想要回到家鄉避難,順便找個靠山。這劉焉既是漢室貴胄,又有一定威望。所以當即就鼓動唇舌,抱起了現成的大腿。 此時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雖然沒有第一次黃巾之亂般盛,但卻令漢室十分頭痛。再加上此時益州刺史郤儉橫征暴斂,有關他的暴政的民謠廣泛流傳;而前涼州刺史耿鄙、并州刺史張懿都被盜賊殺死,這一切都和劉焉的并無二差。為了鎮壓平亂,于188年3月,皇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份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余部。 而正因漢靈帝下放權力,助長地方軍擁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甚至東漢皇帝在軍閥手中如同無物,所以黃巾民變是促使東漢滅亡的導火線,也是三國時代的序幕。雖然如此,亂事仍造就了大赦黨人,令許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 漢廷派遣下軍校尉鮑鴻率西園精兵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于葛陂,鮑鴻由于將軍餉盡數貪污,軍士兵器不整,糧餉不足,竟敗于黃巾余黨。此役之后,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復盛。當時豫州境內盜賊猖獗,使得州境凋殘,朝廷令黃琬為豫州牧,黃琬率軍平定盜賊,威名大震。黃琬為人剛直,憎惡國之蠹蟲,于是憤而攜余威上奏彈劾兵敗汝南的下軍校尉鮑鴻,由于鮑鴻根基并不深厚,是故下獄而死。 黃琬,字子琰。江夏郡安陸縣(今湖北安陸北)人,三公之后,早而辯慧,有黃琬巧對的典故相傳。 當時的舊制,光祿勛府負責舉薦三府的郎,要以一定的成績、任期,并且才德優異為選舉茂才的四科。但當時權貴子弟大多因人情而被舉薦為郎,而貧困守節的人卻被遺棄。京師特地為這個現象做了諺語:“欲得不能,光祿茂才。”針對這個現象,黃琬和陳蕃同心協力,共同選舉賢才。平原人劉醇、河東人朱山、蜀郡人殷參等人都因才德品行被選舉。但此舉卻侵害了權貴子弟郎官的利益,于是他們聯合中傷陳蕃、黃琬,二人的案件交由御史中丞王暢及侍御史刁韙處理。王暢及刁韙素來敬重陳蕃和黃琬,就不彈劾此事,但他們所得罪的群體力量是龐大的,最終仍不免遭受誣陷。陳蕃被免職,黃琬則遭禁錮二十余年,王暢及刁韙亦遭連累。 #### 此前漢廷征召各郡合兵討伐涼州邊章、韓遂,張溫統帥諸軍。中山相張純自薦為將,張溫拒絕,反而以公孫瓚為將出擊。張純心生不憤,與同郡擁有九千部曲的富豪張舉及烏桓首領丘力居等人叛亂。張純領軍劫略薊中,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聚眾至十余萬人,屯兵肥如,掠奪幽州、冀州。張舉自稱“子”,張純自稱“彌將軍安定王”,傳書到各州郡,要代替漢朝。 朝廷派遣中郎將孟益率領騎都尉公孫瓚討伐張純等人,公孫瓚與張純戰于石門。張純等大敗,于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公孫瓚繼續追擊,由于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于遼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朝廷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于是統領兵馬,守護邊境。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倒夜深。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于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皇帝詔發南匈奴兵進討張純,因南匈奴內部動蕩而未果。張純又使烏桓峭王丘力居率步騎三萬,攻略冀州。旬日間,丘力居依仗騎兵優勢,一路南下,清河郡被攻破,兵鋒直指渤海郡。郭典令張郃率軍主動出擊,迎戰丘力居。由于冀州大都是平原,非常有利于丘力居的騎兵沖鋒。張郃則利用對地形的了解,運用敵進我守,敵退我擾的疲兵之計,將烏桓軍隊迫出冀州。丘力居又率突騎兵至青州破壞,殺害百姓、官吏。張郃步兵對丘力居騎兵不利,又非生死之戰,并未深追。張郃收攏各郡流亡百姓,將他們遷入到渤海郡。此舉使二十余萬青州、徐州無家可歸的人有了歸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