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年,孫堅率軍繼續北上,到達了南陽和豫州交界處的魯陽(今河南魯山),和客居南陽的袁術相遇了。兩人相見恨晚,馬上結為同盟,袁術還上表朝廷,表奏他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于是,孫堅就在魯陽休整部隊,厲兵秣馬,準備進軍討伐董卓。一,孫堅在城外拉起帳幕,為前往送糧的長史公仇稱餞行。當時,官員聚會在臺上,士兵陳列在臺下。突然間,董卓數萬步騎兵奔到城前,準備向孫堅發起進攻,情況十分危急。孫堅在大敵壓城面前,笑談自若,繼續與將領們飲酒作樂。后見董卓人馬越來越多,才慢慢站起,引導部隊秩序井然地入城。董卓官兵見孫堅隊伍齊整,若無其事,以為必有大軍埋伏,不敢攻城,引兵撤退。孫堅以其智勇,笑談之間,退卻數萬敵兵。 董卓對長史劉艾:“關東的叛軍屢敗,都畏懼我,不會有什么作為。只有孫堅有點不知死活,挺會用人,應該告訴諸將,讓他們知道提防。我從前與周慎到金城郡西征邊章、韓遂,我向張溫請求率領部下做周慎的后援,張溫不同意。張溫又派我去討伐先零的叛亂羌人,我知道不能取勝,但又不能不去,于是出發,留下別部司馬劉靖率領四千步、騎兵駐在安定,作為呼應。羌軍想切斷我的歸路,我只作輕微攻擊就沖開了阻截,這是因為他們害怕安定的駐軍。羌軍以為安定會有數萬大軍,不知只有劉靖一支部隊。孫堅隨周慎作戰,向周慎請求先率一萬人前往金城,讓周慎率二萬人為后援。邊章、韓遂害怕周慎的大軍,不敢輕易與孫堅開戰,而孫堅的軍隊足以切斷他們的糧道。假如周慎那幫子能用孫堅的計謀,涼州或許能夠早已安定。而張溫既不能聽從我,周慎又不能聽從孫堅,最后只能戰敗而退走。孫堅當時只不過是個佐軍司馬,見解卻與我大致相同,確實是可用之才。” 劉艾:“孫堅雖然時出奇計,但到底不如李傕、郭汜。聽他在美陽亭北,率領一千多人與李、郭合戰,差一點丟了命呢!”董卓:“孫堅當時率領的是烏合之眾,兵不如虜精,且戰有利鈍,不可完全以成敗論。不過,這回他跟從諸袁兒,倒真是自尋死路了!”董卓還,“只要殺掉二袁、劉表、孫堅,下自然會服從我!” 后來董卓知魯陽空城,自己被孫堅詐退,惱羞成怒,欲與與十八路諸侯決戰于虎牢關下。虎牢關,又稱汜水關,在洛陽以東,滎陽市汜水鎮西,因傳聞周穆王曾將進獻的猛虎圈養于此而名虎牢。滎陽地貌屬半丘陵形,道路崎嶇,兩旁土山聳立,幾近十丈,處處皆為埋伏士兵的好地方。守兵居高臨下,十倍之敵亦無他法。這里秦置關、漢置縣,以后的封建王朝,無不在此設防。虎牢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第一日,董卓派都督華雄搦戰,上黨太守張楊手下大將穆順策馬迎戰,被華雄一槊挑于馬下,關東軍嘩然。王匡手下方悅不服,上前迎戰,亦被戳死,關東軍畏懼,于是商議退兵。正在此時,孫堅手擎真狼劍拍馬而出,關東諸軍這才松了口氣。期間關羽、張飛皆躍躍欲試,劉備不允二人出戰,劉備還在等真正的對手,他在等可以一戰成名的對手。 孫堅勢大力沉,大開大合,華雄唯有招架,沒有反手之力。又是驚一刀,劈在華雄舉起的馬槊之上,只見槊成兩段,人成兩截。西涼軍見華雄突然身死,形勢逆轉,紛紛轉身回關,爭相恐后,踏死者不計其數。 卻華雄手下敗軍,報上關來。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牛輔等商議。李儒:“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為盟主,紹叔袁隗,現為太傅;倘或里應外合,深為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董卓同意李儒的法,命令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字次陽,袁紹之叔)家,將袁隗以及在京師的袁氏宗族不分老幼全部給殺了,董卓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 董卓見孫堅驍勇,于是派遣大將李傕(字稚然,北地郡泥陽縣,今陜西省耀縣人)為客出使反董聯軍的孫堅軍中,表示愿與孫堅結成兒女親家,并要孫堅把他子弟中想做刺史、太守的,開列一個名單,由他推薦任用。孫堅:“董卓逆無道,我今要是不能滅你三族,昭示下,則我死不瞑目,怎會與你結親!”孫堅繼續進軍,抵達距洛陽九十里的大谷。董卓親自引兵與孫堅在諸陵園之間交戰,結果遭到孫堅重創,他留下呂布掩護,自己轉守澠池和陜城。孫堅揮兵,進攻洛陽,與呂布接戰,呂布與之一觸即走,孫堅大軍進入洛陽。 當時洛陽空虛,民皆疲敝,到處都是董卓破壞后的痕跡。孫堅入城,見此慘狀,無限惆悵,潸然淚下。他命令部隊清掃漢室宗廟,用太牢之禮祭祀。一個偶然的機會,孫堅得到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璽。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缺一角,上有文字“受命于,既壽永昌。”因為世道混亂,漢帝不在身邊,諸侯之間又各懷鬼胎,于是孫堅是冒著殺身之禍秘密收藏起了玉璽,不希望其落入奸臣之手,等迎回漢帝后親自上交。孫堅整飭部隊,分兵出新安、澠池間進擊董卓。為防孫堅再來追擊,董卓派東中郎將董越駐守澠池(今三門峽),中郎將段煨(漢末名將,武威人)駐守華陰,中郎將牛輔駐守安邑(今山西夏縣),其余的將領分布各縣,以確保洛陽被攻破后不會被直抵長安。 李儒又獻計陰使人袁術曰:“孫堅乃江東猛虎;已經打破了洛陽,若殺了董卓,將會名譽下,將脫離將軍您的控制,反而會凌駕于將軍之上,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袁術見不得別人強大,所以不管是誰的,他只要認為有道理就聽。于是不發糧草,孫堅軍缺食,軍中自亂。 細作報上關來,李肅為董卓帳下大都護胡軫(字文才,甘肅武威人)獻計:“今夜我引一軍從路下關,襲孫堅寨后,將軍擊其前寨,堅可擒矣。”胡軫從之,傳令軍士飽餐,乘夜下關。正直半夜,孫堅軍熟睡正酣,本來士兵半饑不飽,又突然遭遇襲營,于是堅軍亂竄,眾將各自混戰。只有祖茂跟定孫堅,突圍而走。背后胡軫追來。孫堅取箭回射,連放兩箭,皆被胡軫躲過。再放第三箭時,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鵲畫弓,只得棄弓縱馬而奔。祖茂道:“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為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堅就脫幘換茂盔,分兩路而走。胡軫軍只望赤幘者追趕,堅乃從路得脫。祖茂被胡軫追急,將赤幘掛于人家燒不盡的庭柱上,卻入樹林潛躲。胡軫軍于月下遙見赤幘,四面圍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計,遂向前取了赤幘。祖茂于林后殺出,揮雙刀欲劈胡軫;胡軫大喝一聲,將祖茂一刀砍于馬下。找孫堅至明,胡軫方引兵上關。 孫堅收拾殘兵,本想退回陽城,又遇袁紹趁火打劫,派遣九江太守會稽人周昂,趁機襲取陽城。當時,除了孫堅在不斷與董卓作戰外,其余的關東群雄早已將這事置之腦后,他們為了擴大勢力地盤,紛紛兼并割據。袁紹、袁術雖為兄弟,可互相也爾虞我詐,勾心斗角。因袁術不贊同袁紹擁立新帝的提議,兄弟兩人因此翻臉決裂。當袁術派孫堅去攻打董卓未歸之時,袁紹卻改派周昂為豫州刺史,率兵襲取曾作為孫堅的本部陽城。 孫堅得此消息,十分感慨:“我們同舉義兵,目的是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賊將被掃滅,內部卻如此爭斗起來,我跟誰戮力同心,回轉日呢?”完,仰長嘆,淚如雨下。事到如此,孫堅只好指揮殘兵攻打周昂,周昂潰敗遁逃。 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面交鋒且取得大勝的軍隊,在曹操兵敗汴水、袁紹遲疑不進、酸棗聯軍瓦解、下人駐足觀望之際,他的孤軍奮戰卻使藐視下的董卓如芒在背、倉皇西竄。他的英雄氣概,也使得別的軍閥心生忌恨。當他的孤軍殺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對董卓趕盡殺絕之時,聯軍中的群雄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下之勢已經由一起對抗董卓,轉為開拓群雄自己的領土。而即使孫堅再勇不可擋,也難以挽回脆弱的、分裂的討董聯盟。 孫堅一人之力無法撼動董卓西涼大軍,只得退回廬江。于是第一波攻進洛陽的兵馬就這樣被聯軍出賣,雙方復又在虎牢關下展開拉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