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駘深知,之所以造成平民百姓悲苦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統治者希望看到的是一群愚民而造就黎民的無知和文化的缺失。如果能將幾名大儒帶回冀州,教化百姓,將很大程度上提高民智。 襄平北郊,臺駘拜見了管寧,屋里傳來一聲稍等,便不見了動靜。臺駘立于門外一會,就見一個身著漢服、頭頂戴冠的中年文士從屋里走了出來。此人身長八尺有余,臉上蓄須,典型的山東大漢的身材,步伐間卻又儒雅非常,神采飛揚,令人大生好感。 看管寧穿戴整齊,氣定神閑地走了過來,打開大門,管寧立于門東,伸手了一聲“請”,便將臺駘從右手邊請進門里。臺駘回了一聲“請”,恭敬地邁腳走進門里。管寧在前,走到院里朝堂屋去的拐角處,又是一聲“請”,臺駘緊步跟上,答了一聲“請”,便隨管寧朝堂屋走去。 管寧為臺駘開了門,掀了簾子,將臺駘請入上座,隨后便坐于臺駘的對面。相比于臺駘隨意的坐姿,但見管寧膝蓋并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著自己,臺駘心中不禁感嘆管寧的風采。 對比之下,臺駘感覺有些局促,于是開口打破局面,道:“在下渤海郡守臺駘,久聞先生乃齊國名相管仲之后,素來高風亮節,我心仰慕,特來拜會。” 看到管寧神色不變,臺駘心中了然。估計這遼東閉塞,消息不同,他沒聽過自己的名聲也是正常。 得知渤海郡守臺駘專程來訪,管寧波瀾不驚,仿佛泰山崩于前他都不會變色一般。這時臺駘自報了家門,管寧從容起身,作了一個揖,但見他傲然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禮罷,管寧道:“寧一介山野村夫,勞煩太守遠程造訪,實在慚愧。” 這時管寧已經直起了身子,看他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里,隨意放在下腹。看到管寧的一舉一動都這么隨意自然,風度翩翩。如果這些年來看到的那些衣衫襤褸的百姓讓臺駘體會到古代的疲敝的話,那么今日頭一遭,臺駘感受到了古代的禮儀多么令人賞心悅目。不過,自己可是不知道該怎么對付啊,于是也趕緊站起來連忙作揖。 管寧看出了臺駘的局促,將臺駘請回主座,自己也屈膝做好,開口道:“太守不必介懷,如今世風日下,禮儀不存,是故寧嚴于律己,并不苛責他人。況且我漢禮講究的是'心安則行之,可以行則行之',所以太守不必顧忌。” 聽管寧這么,唯恐在他面前失禮的臺駘也放松了一些,道:“像先生這樣的大儒,當教化下百姓,重拾我漢人近千年的傳承,讓萬民人人知廉恥,懂禮儀。” 管寧聞言臉色一暗,嘆道:“當此亂世,獨善其身尚難,何談教化萬民。” 看到管寧隱隱間有此心意,臺駘暗自高興,準備努力一把。可沒想到管寧接著道:“太守既有意開化萬民,又為何置冀南、兗北數十萬百姓于水火之中?” 臺駘一聽管寧揭了自己的老底,心里咯噔一下。本來還有心思的他一看管寧隱有怒意,且消息如此靈通,這時責問自己,不禁氣勢弱了許多。但是臺駘自問無愧于心,于是正色道:“世人皆知我引兩河之水使萬民流離失所,路途遍布荒骨。卻不知我盡派大軍四處搜救,將十幾萬百姓遷徙入渤海郡,分發田產,建造房屋,給他們更好的安身之所。又不知若當日不出此下策,恐怕渤海郡百十萬百姓,數萬軍人,都將遭受整個冀州猛烈的報復。到時候安寧穩定的渤海,便將出現萬民逃難,橫尸荒野的局面了!” 看著憤慨的臺駘,管寧無動于衷,悠然一笑道:“太守不必強詞奪理,若不是你興兵攻打鄴縣,會有這兩難選擇?” 臺駘見沒將管寧繞進去,也不氣餒,繼續道:“先生何故居于遼東此地。” “逃難而來。”管寧答道。 “古時宋襄公仁義有信,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終致泓水慘敗,貽笑千年。現今亂世如斯,諸侯競起,如韓馥之輩,自然仁義,與世無爭,你可聽過此人?若不是我出手相救,早已慘死矣。”臺駘嘆道。 “自然聽過。”管寧答道,但已經沒有剛才責問時的氣勢了。 “所以,仁義二字,當體現在黎民百姓日常之生活中,而行軍作戰,官場戰場,皆是使不得的。”臺駘意味深長地道。 繼而,臺駘又道:“令祖管仲曾言‘王者以民為,民以食為,能知之者,斯可矣。’現我渤海郡變革已穩定,人人有田有食,戶戶有舍有衣,且我之變革又豈是公孫度之舉能比?令祖又言‘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我則擔心亂世人心思變,衣食雖足卻不知榮辱,是故千里來此,特請先生教化冀州萬民,不能讓我禮儀之邦與蠻夷無別。” 管寧心里已經很佩服眼前這個年輕人的見識了,只是仍舊心存疑惑道:“太守千里至此,僅僅是為了請我去冀州教育嗎?這樣的話對太守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啊!” 臺駘道:“教育二字,分量千鈞。只要能將先生請到冀州,對我臺駘來,便只有得又何以談失?為什么我這么看重教育,因為我相信人類存在的秘密并不只在于單純地活著,而在于為什么活著。我想讓人民都有思考的能力,而能夠真正教育人民的,也只有先生這樣的經世大儒啊!”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臺駘的每一句話,都深深觸動了管寧的心。臺駘人盡其才,對管寧的東西都是管寧期盼做到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管寧這個做老師的發現,自己竟然沒法反駁臺駘了。實際上管寧早已被臺駘打動,也真心相附于這個魄力十足的男人。管寧深吸一口氣,道:“既如此,我便隨太守回到冀州,務必使冀州百姓教有所知。” 臺駘激動地站起身來,上前緊握住管寧的手,慷慨激昂地:“先生,教育事業,乃是百年大計,對一個民族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我定當全力支持先生,提高民智,開化民心,使我大漢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管寧此刻更是深刻領略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的氣魄,對于他對待民族百姓的態度也是深為感動。 在這個亂世之下,各地主政者都是在爾虞我詐地爭奪地盤,樹立威望,怎期有人竟如此重視教育。對于管寧來,實在是意外之喜啊! 被深切感染下的管寧長身而起,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道:“寧,敢不效死力!” 言訖,管寧主動伸手,和臺駘雙手再次緊緊握在一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