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韋等人每人穿兩副鎧甲,只帶長矛不帶盾牌,全力向前沖。但沒沖多遠便被呂布軍的箭雨壓制住而停了下來,趴在地上躲避。呂布軍見狀,便發動了反沖鋒。 典韋毫無懼色,對那些壯士:“敵人來到距我們十步的地方,再告訴我! 壯士們:“已經十步了。” 典韋又:“相距五步時再告訴我! 那些壯士們見敵人已到面前,大為驚惶,趕快喊:“敵人已經到了!” 典韋手執鐵戟,大喊而起,沖入敵陣,對面的敵人無不應手而倒,呂布的軍隊抵擋不住,只得后撤。這時色已晚,曹操才得以率軍退回自己的營寨。回營后,曹操提升典韋為都尉,命他平日率領親兵數百人,在自己的大帳左右負責警衛,又將自己的愛妾欒氏送給典韋,可見對他的看重。 典韋很有眼光,就像韓浩所的,跟對了主人,一場戰斗就能成名,典韋是個粗人,不出這樣的話,但是他不需要韓浩提點,自己就做出這樣的事來。 典韋的性格忠誠謹重,負責警衛以后,常于早上侍立終日,夜晚便宿于大帳左右,甚少歸府私寢。其人甚好酒食,飲食份量兼人,每有賜食于前,便大飲長喝,左右相屬之人,都為典韋供給自己的酒食,曹操大壯其為人。典韋又喜歡攜著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有諺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濮陽縣的大姓田氏為呂布實行反間計,假意作曹操的內應。 曹操得以進入濮陽城后,縱火焚燒所經過的東門,表示自己不再退回。及至與呂布交戰,曹軍又敗,呂布部下的騎士捉到曹操而不認識,問道:“曹操在哪里?” 曹操:“騎黃馬逃走的那人,就是曹操! 呂布的騎士就放開曹操,而去追那騎黃馬的人。曹操從大火中突圍而出,他的左手受到嚴重的燒傷,無法抓緊馬韁,幾乎掉下馬來,幸虧司馬樓異上前扶住,才得以順利逃出。 此戰呂布帳下大將沛國相縣(今淮北市相山區)人薛蘭、李封俘虜曹操手下李乾及其兒子李整,因拒降而遭殺害,曹操令李乾侄子李典領其部曲,共一萬余人。 曹操在濮陽被呂布的騎兵打敗后,損失慘重,向袁紹求援。袁紹本想趁亂搶占曹操地盤,逢紀獻計,兗州現在戰火飛揚,如果呂布勝而曹操敗。即便現在背棄盟友曹操而拿下地盤,也無法抵擋呂布的報復。不如救曹操于絕境,日后再做圖謀。 袁紹以為然,立即給盟友曹操調兵五千,助其奪回兗州。 曹操不顧傷痛,親自到各軍撫慰將士,表彰有功之人。曹操決定用計埋伏呂布,于是詐稱自己被燒死,全軍掛孝發喪,埋伏軍營四周,引呂布來戰。 呂布果然率軍殺來,被伏軍團團圍住,折損很多兵馬,呂布死戰得脫,逃回濮陽城中。 雙方相持不下,從五月到八月,一共一百余,發生蝗災,百姓饑饉,呂布的存糧也已吃盡,兩軍各自撤退。 九月,曹操回到鄄城,呂布率軍到乘氏縣,部隊饑乏不堪,被乘氏縣(今山東省巨野縣西南五十七里乘氏故城)人李進(字子賢)擊敗,向東退到山陽(今山東金鄉西北)。 曹操因兗州大部分地區喪失,戰場上不順利,加上災荒嚴重,糧食難于籌集,兵士因饑餓紛紛逃離軍隊,處境是相當困難的。 就在這時,曾任漢京兆虎牙都尉的劉勛,已經辭官隱居故鄉東郡數年,率領數百門客前來歸附袁紹。在劉勛的建議下,袁紹首先將觸手伸向東郡,拿下了東郡之地,任命心腹臧洪為東郡太守,并依重劉勛。又派其為客,去見曹操,表示愿意同曹操繼續保持聯盟關系,但要曹操把家屬作為人質,送往汝陽。 袁紹這樣的舉動,實際上就是想乘人之危。有了活人抵押作保證,就可以強迫別人服從,否則就把人質殺掉,所以袁紹是想借機吞并曹操。 曹操何許人也,怎能忍受這種恥辱?于是他斷然拒絕了。這時,曹操的處境是相當窘迫,他意識到了依賴別人是難以成事的,必須要自食其力。 曹操靈機一動,想到了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 曹操引兵進入芒碭山中,盜伐梁孝王劉武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可養活手下全軍將士三年,致使金盡,梁王石室空。于是,曹操又恢復了元氣。 而劉勛在曹操處因為私事耽擱了一些時間,耽誤了歸期。袁紹懷疑劉勛與曹操有謀,致使曹操如此窘勢也不答應自己的要求。恰好這個時候,劉勛又請求歸家處理家事,更令袁紹懷疑,于是下令將他處死。 徐州牧陶謙無力保守徐州,徐州本地豪族紛紛施加壓力,陶謙不愿投靠袁紹,又自知曹操不會放過自己,內憂外患,憂慮而死。這時有常山趙子龍,因為與劉備有三年之約,冀州臺駘親往相邀而不受,打聽到劉備駐軍沛,便來投奔。十年磨一劍,起兵十年之后,劉備終于收獲一員大將。 陶謙病重之時,他對別駕、東海朐縣(今江蘇連云港西南)人糜竺(字子仲):“放眼望去,我們徐州滿是文臣,無能保全徐州之將,除非劉備,不能保護本州的安全。” 陳登道:“主公所慮極是,與其投靠其他諸侯,任其宰割,不如扶植劉備,以為傀儡! 糜竺大為嘆息,表示認同。 陶謙去世后,糜竺率領徐州官民迎接劉備。劉備不敢擔當此任,:“袁術近在壽春,你們可以把徐州交給他! 典農校尉、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陳登(字元龍):“袁術驕奢橫暴,不是能治理亂世的君主。如今,我們打算為您集結起十萬步、騎大軍,上可以輔佐君王,拯救百姓,下可以割據一方,保守疆土。如果您不答應我們的請求,我們也不敢聽從您的建議! 北海國相孔融:“袁術豈是憂國忘家的人!不過是依仗祖上遺留下的威望,根本不足介意。今的事情,是百姓選擇賢能。這種上賜予的機會,如果拒絕,后悔就來不及了! 劉備心中還是擔憂,曹操退兵,是因為呂布襲取東郡,初來乍到,自己能抵擋住曹操的下次進攻嗎?徐州內部丹陽派系和本地派系的斗爭,自己能處理好嗎?這么一大塊肥肉,的確讓人眼饞,那就爭取在夾縫中求生存吧!劉備心中已經有了定奪。 陳登夜里找到劉備,給他分析了一下當前徐州的形勢,陳登道:“徐州是一大州,人人欲得之而后快,而玄德公能隱藏自己的**,幾番推脫,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如果此時您不領徐州牧,那么您將被徐州氏族驅逐出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投向別人,而您再也沒有這么好的機會了。 曹操血洗徐州,令徐州世家無不心有余悸,如果玄德公領為徐州牧,本地豪族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被打破,勢必會竭力幫助您守衛徐州,而您不僅可以得到各種資源,還可以發揚名聲! 劉備承認陳登的很對,可是他沒有而劉備也不知道的是,所有的氏族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可以不擇手段賣主求榮,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別人的死活跟自己是完全沒有一點關系。 所以,這徐州是肥肉,可卻是老虎口中的一塊肥肉啊,周邊強敵環伺,難以自安呀! 然而劉備還是答應了,因為他最缺少的是名聲和地盤,只要當上徐州牧,這實實在在的名聲和地盤自然就來了!徐州內部的復雜關系,慢慢的處理吧。 只是,劉備心中仍然有一塊癥結尚未解開,劉備信任陳登,于是十分坦然的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陳登。 劉備問道:“各地氏族割據一隅,順時皆順,亂時則各霸一方,儼然一方豪強,外人根本無法擠進當地地方的利益圈,那些有才能的寒門士子幾無出頭之地,那些被掌握的資源,任由他們揮霍,行政長官偏又無可奈何,甚而要看他們的臉色。這是歷來的頑疾,似乎又無藥可解!我真的就這樣成為他們的話事人嗎?” 面對劉備的疑問,陳登嘆道:“積木成筑,筑若不適,不可罪木,玄德公若要住屋,當先伐好樹木,有能者自可馭之! 劉備聞言,不再多語,于是召來關羽、張飛、簡雍和趙云,準備最后再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趙云道:“先前我曾跟著袁紹干了一段時間,我是慕名而去的,后來發現他徒有虛名,任人唯名,我就拉著隊伍去公孫瓚那里,他的確待我不薄,可是又任人唯親。 前一段冀州牧臺駘也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在他手下擔任將領,但是他水淹鄴縣的做法令我不齒,且我與主公有三年之約。 現如今我跟隨主公你,不是要拍你馬屁,你真的和他們都不一樣,現今下諸侯,沒有一個不重視名望的,名門望族出去找謀職,輕輕松松就找到好的職位,寒門子弟拼死拼活也只能在干活的部門出力,做出功績了就被上司獨攬,一旦出現什么差錯還是首選的替罪羊,沒有一個人肯替你話,因為你沒有背景,沒有關系,你可有可無,無人在意,幫你也獲得不到好處,因為你注定了只能在原地打轉,沒法升遷。 我當初心灰意冷,在家里呆了三年,然而主公你很獨特,也許你不曾出去謀職,體會不到,這一點我很有發言權。 所以啊主公,這個名望,還是很重要的,現在的社會流行這個,現在不單單是君擇臣,臣亦擇君,都是雙向選擇。咱們要是想發展壯大,首先得把名望打出去,你可以在用人的時候不重視名望這個東西,但是你自身必須得有!這不是自我吹擂,這是品牌!” 趙云發言之后,大家紛紛贊同,于是劉備就領了這個讓他又愛又怕的徐州牧。劉備到任后,妥善安置陶謙二子陶商、陶應,又四處征召有識之士,大儒鄭玄推薦北海郡(治今山東昌樂西)人孫乾(字公祐)。于是劉備主領徐州事宜,糜竺、孫乾為輔,陳登為幕官,又出榜安民,安排陶謙喪事。 糜竺遵陶謙遺令,迎劉備為徐州牧之后,與其弟糜芳(字子方)傾心輔助劉備,拿出億萬家財、三千門客,以助劉備。 于是劉備征兵兩千,兵員得以滿萬。其后劉備連連戰敗,妻離子散,糜竺以其妹糜莎嫁給劉備,糜竺又與其弟麋芳拒絕曹操的任命而跟隨劉備,在劉備最潦倒之時給予劉備很大的幫助,使他重新振作。此政治投資,可謂極其冒險,有這樣的眼光,不愧是徐州巨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